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提出猜想"教学环节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猜想是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要素,"提出猜想"则是科学探究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现行中学物理探究教学在实施"提出猜想"环节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数学教学要让"数学猜想"常驻课堂,就必须提供感性材料,激活学生猜想,预留探究时空,引导学生猜想。在猜想中让学生洞察数学本质,感悟数学思想方法,由此彰显数学猜想的"数理逻辑"。  相似文献   

3.
数学猜想是数学发现的萌芽,可以开启儿童的智慧之门.而数学解题是培养儿童数学猜想能力的重要载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巧用"类比猜想"、智用"归纳猜想"、善用"审美猜想"、妙用"假设猜想"、运用"直觉猜想"、活用"综合猜想"等.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猜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成为一个数学意义上的"小创客"!  相似文献   

4.
中学理科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的锻炼,而"猜想"是一种创造性思维的形式,因此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对中学理科教学来说是十分重要,也是一种创新的教育方法.但培养学生"猜想"能力绝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办到的,它需要长期努力,寓"猜想"能力的培养于平时的教学之中.本文就结合教学实际对学生"猜想"能力的培养作了初步的探索,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下面从两个方面谈谈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反思传统的数学教学,笔者提倡在日常教学中教猜想、学猜想、用猜想,通过对猜想能力、猜想意识和猜想习惯的培养,使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落到实处。著名数学家、教育家G·波利亚曾说":我要向各年级所有对数学有兴趣的学生提出:的确,我们应该学习证明法,但我们也要学会猜想。"猜想思维无疑是创造性思维,而猜想意识和猜想习惯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品质,也是中学数学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  相似文献   

6.
在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理"猜想与假设"能力,是物理探究式教学的目的之一。为此,教师应让学生体验实验过程,并在此基础上,留给学生合理猜想的空间;组织学生合作讨论,挖掘学生合理猜想的潜能;引导学生感悟物理科学方法,提升学生合理猜想的思维层次;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合理"猜想与假设"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初中数学“活动式”教学是以活动任务作为驱动,把感知学习与操作学习融合在一起的课堂教学形式。在初中数学“活动式”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在开放式的活动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交流等,从而发现问题、提出猜想、验证猜想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下面本文就对初中数学“活动式”教学的意义进行浅析,并结合教学案例对初中数学“活动式”教学的实施策略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8.
"猜想与假设"是科学探究的核心环节,也是当前化学探究式教学中的薄弱环节.针对"猜想与假设"的形成途径及其品质,从"猜想与假设"情感培养、方法指导、强化化学变化本质教学、加强对学生发散思维训练、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通过化学探究学习实践等方面,提出了中学生"猜想与假设"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9.
<正>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理解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更要让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掌握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形成科学探究数学的态度,这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价值取向。其中,数学猜想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受到小学数学老师的追崇,很多老师都喜欢把"猜想—验证"作为知识的探究过程。但并非所有数学课上的猜想都能称作数学猜想,也并非所有的猜想都值得去验证,所以"猜想—验证"在数学教学中绝不能滥用。  相似文献   

10.
探究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关注,作为环节之一的"猜想与假设"是物理探究式教学中的薄弱部分.因而明确猜想与假设意义,提出培养学生"猜想与假设"能力的有效策略,对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这种能力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科学新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作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科学探究的程序之一"猜想"对"探究"起着导向作用。本文介绍了教学中教师通过有意识的引导和点拨,促进学生敢于猜想,合理有效的猜想的教学策略,从而促进学生科学猜想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著名的物理学家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更大的发现。当然这里说的猜想不是乱想,也不是所谓“做白日梦”式的幻想,而是在一定的基础上“有目的的猜想”或“有意的猜想”。当前中学教学中就缺乏猜想教学。笔者认为,即使猜想的结果一时看不出来,猜想仍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勤奋、刻苦钻研、积极观察、善于总结等良好品质。科学的猜想,应该是从小就培养的,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留给学生一点猜想的空间。一、猜想解题结果一个学生一旦作出某种猜想,他就把自己与该题连在一起,他会急切地想知道自己猜想得正确与否,他就不会打盹睡觉…  相似文献   

13.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中出现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猜想"就是这些新的教学方法中的一种.现在走进课堂经常会听到老师这样对学生说:"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教师在应用"猜想"的方法进行教学,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如何把"猜想"很好地应用于课堂教学?如何使"猜想"在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下面就"猜想"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牛顿讲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如何教会学生猜想,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将在以下四方面进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猜想兴趣;引导学生从实验、演示中展开直觉猜想;启发学生运用归纳、类比进行猜想;教会学生猜想,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相似文献   

15.
<正>一、引言笔者曾经在《科学》杂志上读到这样一则案例,某教师在执教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奇妙的声音"单元,以"猜想、假设与搜集证据验证"这一科学探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作为主线展开教学。整节课学生一直在十分强烈的探究欲望中猜想、研究和实验论证,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新的《科学》课程的教学中也多次听到教师运用猜想的教学策略来养成学生的假设意识,提高学生的猜想能力,可见在我们的《科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猜想是十分有效的。二、引导学生进行猜想的策略1.巧妙地提出可引发猜想的问题记得一位伟人说过:"一个能提出问  相似文献   

16.
"科学猜想"是根据已知的科学原理和科学事实,对未知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所作出的一种假定性说明或假定性命题.本文论述了"科学猜想"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及运用"科学猜想"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7.
猜想是人们对事物的结果做出的一种试探性的判断,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创造性思维就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可见,猜想是探索与创新的源头,猜想能力是一种高级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是初中物理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物理教学经验,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猜想能力提出几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8.
探究是学习数学的生命,没有探究就不可能有发现,更谈不上有什么创新。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进而使他们达到会合作,会创新呢?一、鼓励大胆猜想,促使主动探究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会有伟大的发现。"猜想是一个多思维的心理过程,是培养创新萌芽的好办法。教学中,鼓励学生猜想,然后引导学生验证,能够促使学生主动探索新知。如,我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出  相似文献   

19.
数学是"思维"的科学,运算能力是数学能力的核心要素。用数学实验的方式进行数运算的教学,让学生经历大胆猜想、小心求证、变式迁移的过程,从而在落实基于数学课程标准的数运算教学目标的同时,又能发掘出知识本身蕴含的数学思想,发展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20.
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更不能把学生看作一个容器,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新知,从而达到发展思维和能力的目的是教学的首要任务。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猜想与验证"在数学课堂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凭借有目的的猜想,学生通过验证,剔除错误的猜想,保留正确的猜想,在此过程中逐步学会数学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