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龙燕 《广西教育》2012,(34):66-67
立意,即确立主题(中心思想、中心论点),是作者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在文章里的集中体现。俗话说:"千古文章意为本。""意胜则文胜,意顺则文顺。""诗文美者,命意必善。"我国明末清初的哲学家王夫之也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立意是评判文章价值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王奋勇 《考试周刊》2012,(49):44-44
立意就是作者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在文章里的集中体现,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中心思想,中心论文)。清代学者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之众。"这里的"意",是指文章的立意,即作者通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倾向。立意的统帅作用,不仅表现在它决定着材料的取舍,还表现在它影响着文章的谋篇布局、表现手法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陈海玲 《成才之路》2014,(31):I0012-I0012
古人有"文以意为主""一意到底",不能"两意并出"等见解,这里的"意"就是"中心",也叫"主题"或"主旨"。立意就是确定文章的中心。不论写什么文章,总有一个目的,或想告诉人一件事,或想说明一个道理,或要赞成什么和反对什么。这个写作目的是在审题的基础上,经过精心思考首先确定的。确定了写作目的,习作才能有一个中心,习作才能围绕这个中心考虑写些什么内容和怎么去写。  相似文献   

4.
席小丽 《语文知识》2016,(21):91-93
作文之高意为先。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的确,没有好的立意,文字虽然有生命,但却没有灵魂。而很多学生在写作时往往跟着感觉走,想到什么写什么,哪里还想到要精心选材、深刻立意、巧妙构思?有鉴于此,我设计了一次作业,统一观察身边的人物——"卖鱼的女孩",并自主立意写一篇记叙文。  相似文献   

5.
"文以意为先",一篇没有主题的文章,就如同一个没有灵魂的人,徒有躯壳而已。在写作过程中,文章所写的内容甚至谋篇布局、材料的选择、结构的安排、语言的运用,都与立意有密切的关系。那么,中考作文对立意有什么样的要求?又该掌握哪些立意的方法呢?一.从《新课程标准》中对作文立意的等级要求谈立意技巧立意技巧从等级要求谈有二:(1)立足基础等级即符合命题意图,立意要明确、集中。既要披沙拣金,选准立意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知识的教学务必精要有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呢?我认为仿写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一、曲径通幽仿立意"凡为文以意为主,气为辅,以辞彩章句为之兵卫"。比如,课文《一夜的工作》通过描写总理工作劳  相似文献   

7.
写作中立意思维的核心是把握主题,围绕"意"谋略布局。而在青年教师培养的实践工作中,由于教育管理部门、各类院校和青年教师本身三方面不同程度存在立意不清、主题不一、衔接无序等问题,使该项工作过于被动而流于形式、不得实效。因此,从立意思维角度来重新审视青年教师培养这个课题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8.
陈红伟 《高中生》2008,(24):70-70
2005年,湖南省在高考命题中率先推出了赏析短文的写作。下面就如何写作构思技巧类赏析短文作一番探讨。一、明确方向构思,是作者对自己将要动手写作的文章从内容到形式所作的总体设想。构思的外在表现形式为文章结构。文章的构思技巧主要从作品的立意、选材、体裁、意  相似文献   

9.
李春凤 《考试周刊》2012,(52):51-52
本文针对作文教学中存在重视写作技法的指导,忽略学生自身生活积累和主观情感体验的误区,介绍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写作途径,强调教师一定要牢记作文教学的核心是"人",作文课必须要关注人,关注"学生"这个写作主体本身,引领学生关注自我、关注生活、关注心灵,而不是教学生怎样套用现成的优秀作文,更不是"以文害意"卖弄技巧。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作文教学中存在重视写作技法的指导,忽略学生自身生活积累和主观情感体验的误区,介绍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写作途径,强调教师一定要牢记作文教学的核心是"人",作文课必须要关注人,关注"学生"这个写作主体本身,引领学生关注自我、关注生活、关注心灵,而不是教学生怎样套用现成的优秀作文,更不是"以文害意"卖弄技巧。  相似文献   

11.
立意就是根据题目来确定主题。"意"就是文章的主题,是文章的核心和灵魂,也就是写作这篇文章要表达的基本意见和中心思想。只有确定了主题思想,在写作中选择材料、安排结构和运用语言才有依据,情感倾向才有方向性。王夫之云:"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当前的中学生往往不注意作文的立意,看着题目、材料就顺手写下去,文章杂乱无章,让人读了不知所云。因此,我们应运用有效手段,引导学生在写作文时独立思考,确定富有个性的立意,从而以我手写我心,借文传意,写出优秀的作文来。本文从写作中正确立意和创新立意两个角度对初中作文的立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和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高子阳老师《儿童创意写作启蒙教学课堂实录》就是唤醒儿童创意写作意识的艺术典范。一、教学立意不在于传授写作知识,而在于激励创意表达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一致地把作文指向心灵的层面。法国雕塑家罗丹说:"作品就是情感。"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说:"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晋代陆机在《文赋》中说:"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教育家叶圣陶更是指出写作是"心有所思,情有  相似文献   

13.
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柳宗元之所以成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是与他卓越的语言艺术成就分不开的。《始得西山宴游记》是他的游记名篇之一,从中我们可以领略到这位语言大师运用语言的高度技巧 一、画龙点晴、一字千金 古人作文,首先讲究命题立意,然后才考虑谋篇布局、遣词造句。史学家范晔说过:“当以意为主,以文传意。”(《狱中与诸甥侄书》)清代袁枚更形象地说:“意似主人,辞如奴婢,主弱奴强,呼之不至。”(《续诗品·崇意》)这种意为主而辞为次的理论固然不能算错,但它往往使人们忽略了问题的另一个方面:即文章的主题确立后,如何运用妥贴准确的词语给文章命题,从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典型史实为题材,借助逻辑学、语言学、写作学、社会学、政治学等理论成果,来总结和论证我国古代政治辞说的艺术技巧.文章从政治辞说的理论根基入手,探讨逻辑论辩在政治辞说中的基础作用,并以古代公文的写作范式为例具体分析政治辞说的写作技巧,以社会禁忌的广泛存在进一步透视在政治辞说运作中容易被忽视的避讳技巧.  相似文献   

15.
左志坤 《现代语文》2010,(10):122-123
审题立意是作文教学的重头戏。俗话说"千古文章意为先","意"为文章的"灵魂"。而要想让这一"灵魂"散发光辉,文章的立意必须在正确的基础上做到新颖深远。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不妨引导学生多做这两方面的探索、训练。  相似文献   

16.
正生活中,人们都知道这样的道理:要使事物常新常鲜,必须源源不断地注入"活水"。对于写作而言,立意就是"源头活水"。立意,其中的"意"就是指中心思想,也称为主题或主旨。立意指的是写作时中心思想的确定。古人强调"文以意为先"。写作的灵魂在于文章的立意,立意的境界直接决定了文章的境界。因此,为文之前,要科学正确地立意。下面谈谈立意的几种方法。"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时空转换,虚实结合苏轼的《题西林壁》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  相似文献   

17.
金雪芬 《考试周刊》2011,(54):67-69
"言"和"意"的矛盾统一关系是言语的基本矛盾,是语文学最基本的范畴之一。在阅读和写作教学中,"言"和"意"存在一定的动态转化关系。"意"是个性化"激情"阅读的根本,它既是阅读的前期准备,又是阅读的主要目的,还为写作的蓄"意"做好了最充分的准备。同样,"意"是写作的"催情剂",没有"意",谈不上"言"。只重视"言"而忽视"意",无异于舍本逐末。个性化"激情"阅读与"催情"写作两者并举,方能实现"言"和"意"的高度统一,语文教学才能真正做到"减负提质"。  相似文献   

18.
写五言绝句,一不要迷信它,二妻摄得五言绝句的一般知识,三要重在立意,意工辞达。  相似文献   

19.
古人云:“凡为文以意为主”。意,就是文章的主旨,是文章的核心、灵魂和统帅。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直接影响和决定文章的优劣。一篇考场作文立意是否深刻、高远、新颖,是拉开考场作文档次高低的关键。《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写作更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近年各省市中考作文的有关提示中,也明确提出了记叙文“立意要健康”、“感情要真挚”,议论文要“观点正确”等写作要求,可见作文立意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0.
薛云平 《考试周刊》2014,(76):53-54
"意",文之先也。"意"是"文心",是"灵魂",也是作者内心意愿、精神的需求。作文质量之高低,价值之大小,衡量的关键就在立意的优劣,但学生在写作时往往不注重立意。因此,教师有必要指导学生在作文写作时三思而行,确保文章立意正确、集中、新颖、深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