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少年儿童是人类的希望和未来,厚爱少年儿童,就是厚爱人类自己,厚爱人类的未来;厚爱少年儿童,是国家兴旺、社会进步的标志。同样,厚重少儿出版,是出版业兴旺发达的标志,是出版业成熟进步的标志。 共和国诞生50年来,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关注下,我国的少儿出版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少儿出版出现了欣欣向荣、兴旺发达的景象。建国初期,新中国百废待兴、百业待举,而对“12个少年儿童只有一本书”的严重书荒,共和国的第一代领  相似文献   

2.
少年儿童是民族的未来,是国家的未来,是人类自身的希望。作为未来和希望,广大少年儿童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中最受厚爱、最受关注的一个群体。同样,专门为广大少年儿童提供健  相似文献   

3.
“芝麻开门”是一个人所共知的童话故事。阿里巴巴和他的乡亲凭借智慧和善良,战胜了强盗和邪恶,找到了打开宝库的“钥匙”,为民造福。在新世纪到来之际,中国少儿出版如何响亮地喊出“芝麻开门”,打开新世纪之门、打开世界之门,融入世界出版主流,创造新世纪的新繁荣,更好地为亿万少年儿童读者服务,这是摆在中国少儿出版界面前的大事。 少儿出版是我国出版业改革开放以来最受党和国家重视、发展最快的出版门类。江泽民总书记提出要抓好优秀少儿读物、长篇小说和电影电视这“三大件”,并且为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建社40周年题词“出版…  相似文献   

4.
少儿出版是出版业的根基,是大众出版的未来,少年儿童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后备力量,少年强则国强,中国少儿出版一定会有一个美好光明的未来。中国少儿出版已经在全国出版行业中"一枝独秀"——无论何种媒体,无论什么论坛,在探讨中国少儿出版的时候,都使用了这个词汇,给出了斩钉截铁的结论。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新闻出版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童书出版界更是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在全国580多家出版社中,有530多家出版  相似文献   

5.
《童书海论》是我国首部根据国际相关公约和我国实际状况,对少儿出版、少儿读物、少儿图书进行科学规范的界定的著作。《童书海论》的出版,对于总结我国半个世纪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少儿出版的发展状况,探索建立提升少儿出版理论,具有一定的出版学术文本价值和世纪之交中国的出版业改革开放纪实文本价值。  相似文献   

6.
少儿出版,是整个出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类社会越来越重视和关注自身的未来,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服务的少儿出版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建国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少儿出版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少儿读物告别了出版短缺、垄断出版的历史,步入激烈的过剩出版和竞争出版时代;告别了闭关自守的历史,大踏步走出国门,开始注入世界出版主流;告别了单一纸媒体出版时代,步入了丰富多彩的多媒体出版时代。我国已经是一个年产六七千种少儿读物的少儿出版大国。但是,在21世纪即将到来的  相似文献   

7.
少儿出版是出版业的根基,是大众出版的未来,少年儿童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后备力量,少年强则国强,中国少儿出版一定会有一个美好光明的未来.  相似文献   

8.
六、少儿出版业少儿出版不仅是台湾出版业中举足轻重的部分,也是光复后,台湾中文图书出版业的开端。自游弥坚创办东方出版社,接收日本人的新高堂书店,在重庆南路开张营业起,到今天拥有近百家以出版少儿图书为主的出版社,台湾的少儿出版已走过了50多年的历程。台湾的少儿出版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起步发展阶段、高速增长阶段与竞争繁荣阶段。  相似文献   

9.
杨蔚 《编辑之友》2011,(8):18-21
少儿出版是我国出版业发展最快、活力最强、竞争最激烈的板块之一。我国每年出版少儿读物品种接近4万种,占全国图书出版品种的14.6%。近年来,随着少儿读物市场竞争格局的日益严峻,少儿图书市场呈现低速增长的态势。面对出版业转制的深入、产业形态的多元发展、境外  相似文献   

10.
书香六一,春深五十;少儿出版,大路朝阳。成立于1956年6月1日的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走过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迎来了50周年华诞。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是共青团中央领导的少年儿童读物专业出版社,是我国最大的少儿读物出版基地和“国家队”,是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表彰的优秀出版社,肩负着发展我国少年儿童出版事业、为全国亿万少年儿童提供健康向上的精神食粮的神圣使命。半个世纪以来,中少社得天独厚,在创建和发展中得到了一代又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厚爱。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都曾给中少社题过词、作过序、写过信。如毛泽东同志题写过《中…  相似文献   

11.
少儿读物出版工作是少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通过出版健康有益、丰富多采、浅显易懂的少儿读物,为少年儿童提供着人生最基础的思想道德的教育和文化知识的熏陶。优秀的少儿读物对于帮助少年儿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以及掌握基础的文化科学知识、劳动技能等,有着其他教育途径和教育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产生着久远的影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少儿读物出版工作有了较大的  相似文献   

12.
正中央宣传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12月15日在京召开全国少儿出版工作会,会议以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核心,回顾总结了一个时期以来的少儿出版工作,研究部署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少儿出版、促进少儿出版繁荣发展的举措。会议认为,少儿出版的根本任务是把实现中国梦的远大理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贯穿融入到各类作品中,教育和引导少年儿童从小牢固树立和践  相似文献   

13.
中法少儿图书出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有2亿多14岁以下的少年儿童,每年出版少儿读物近8000余种,尽管品种已众多,但少儿出版物在出版业领域内仍有潜力可挖.细观市场,不难发现在书市上抢尽风头的大多是舶来品,据披露,2003年上半年的图书销售排行榜上,前30位中引进版少儿图书占据了22个席位.  相似文献   

14.
一、当前状况目前,出版业越来越产业化和市场化,体制的改革也势在必行,我国少儿出版的总体走势看好,尤其是少儿文学书的出版情况与整个文学图书出版情况  相似文献   

15.
从诞生到成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版高等教育回顾张志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版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为出版业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出版高等教育也逐渐得到壮大。虽然1956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就开设了书籍装帧设计本科专业,但中国出版高等教育的真正兴起却是在1984...  相似文献   

16.
段弘 《中国出版》2013,(3):40-43
我国是一个少儿出版的大国,然而最吊诡的一个现象是:许多少儿图书并非由专业的少儿出版社出版,童书出版已经成为整个出版业中出版参与度最高、竞争最激烈的图书板块之一。有数据显示,全国580家出版社中,有近530家都参与童书出版,其中,130家还专门设有少儿读物编辑室。而我国33家专业少儿出版社全年出版图书品种量,只占全年童书出版品  相似文献   

17.
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全国新闻出版工作会议上,新闻出版总署综合分析世界新闻出版业发展趋势,明确提出:今后十年,我国新闻出版工作的主攻方向和新闻出版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就是向新闻出版强国迈进。为集思广益、凝聚共识,加快新闻出版强国建设步伐,新闻出版总署改革办、出版产业发展司发起了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建设新闻出版强国主题征文活动,活动由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国出版杂志社具体承办。本刊特开辟建设新闻出版强国专栏,刊登优秀来稿。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少儿出版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少儿出版已经成为出版产业中举足轻重的重要板块。新闻出版总署出版管理司吴尚之司长宏观把握少儿出版发展现状,认为在我国由出版大国迈向出版强国的进程中,少儿出版将担负起生力军和排头兵的历史重任。本期特刊出吴尚之司长《将少儿出版打造成建设出版强国的生力军》一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十一五"时期,我国为了鼓励更多的优秀少儿读物的出版,从出版政策上加大了对优秀少儿出版物的扶持力度,在资源配置方面给予了更有力的支持,建立健全了青少年读物出版工作长效机制,繁荣少儿出版推动青少年阅读活动,使青少年阅读活动成为全民阅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统计数字上可以看出,我国少儿读物的出版品种逐年增加,总量持续增长,总印数和定价总金额快速增长,国内少儿读物出版成效显著. 本文是利用《中国新闻出版统计资料汇编》发布的统计数据,对"十一五"期间我国少年儿童图书出版产业各项指标进行分析,以研究和反映我国少儿出版业的实际情况,检阅列入"十一五"出版规划的未成年人读物出版子规划项目的完成情况,为新闻出版决策部门和少儿出版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出版业围绕党和国家的重点工作、重要活动、重大事件、重大题材等推出一系列主题出版物,其中,少儿主题出版因读者群体为少年儿童而具有极强的特殊性。新媒体的日益发展影响并改变着未成年人的阅读方式,对少儿主题出版既是强挑战又是新机遇。只有正视少儿主题出版当下面临的问题,积极拥抱新媒体,寻求破局关键,才能在新时代发挥少儿主题出版的新势能。  相似文献   

20.
走在数字出版前沿的专业少儿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阳 《出版参考》2011,(16):8-9,11
近年来,数字出版轰轰烈烈地蔓延到出版行业的各个角落,少儿出版虽未能紧随浪潮飞速发展,但各个专业少儿社仍然非常关注少儿出版的数字化进程,这其中,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安徽少年儿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