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新军事变革的不断深入,军队建设需要大批适应市场经济环境、掌握国防资源规划与计划、装备采办管理、后勤管理等知识和技术的高级管理人才,以提高国防资源利用效率.在分析外军MBA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我军人才需要的实际,提出了国防MBA的培养目标、培养对象以及应当把握的原则,提出了MBA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点领域,为实施国防MBA教育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电力院校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毕业生的职业范围、岗位性质、岗位知识及能力需求等,确立了满足电力系统岗位需求的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生产过程自动化专业的课程体系。实践证明,这一课程体系满足电力技术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能使教学与实践的结合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3.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社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岗位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特别是实践课程,关系到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是否具备岗位和职业针对性,是否适应企业实际需求。因此对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已成为当前专业教育面临的核心任务。文章分析了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教育现状和企业的岗位与能力要求,根据企业岗位与能力要求,深入探讨技能应用型课程体系的建设和实践教学的改革。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高职高专院校的物联网专业人才需求和就业岗位进行分析,根据各就业岗位群对能力、知识和素质三方面的需求,提出了适用于高职高专物联网专业的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模块、专业核心模块和专业应用模块组成,确保学生的各项能力得到全面发展,为高职高专院校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5.
中高职教育衔接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为了满足高端装备制造业对机电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通过专业市场调研,明确中高职教育衔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职业岗位要求,分析典型工作任务,构建"职业素养、专业能力、综合实践"多方位相衔接的中高职教育衔接分段培养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很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通信技术专业。然而,相应的课程体系建设却滞后于技术的发展和岗位需求的变化,沿用传统的课程体系很难培养出适应现代通信行业需求的人才。在分析岗位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职业能力构建课程体系的思想,从课程设置、实训内容、专业课双语教学几个方面探讨了课程体系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高等职业教育侧重对岗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因此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在课程体系开发设计时要以职业能力作为配置课程的基础,突出实践教学在课程体系中的主体定位。本文构建了基于职业能力需求的高职商务英语"语言技能、商务技能、职业基础、职业拓展"模块化实践课程体系,职业能力需求融通整合至职业基础课程,将职业资格认证要求和内容融入职业拓展课程。  相似文献   

8.
高职金融专业实践教学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满足深圳金融业对于操作型人才的需求,也为突出高职教育的特色,在金融教学中我们对整个课程体系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强调实践教学,逐步加大了金融专业课程中的实训项目,并将其系统化。课程设置以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和能力为依据,打破传统的学科式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精练,重点突出,紧扣专项能力培养的需要;知识结构应服从能力结构,明确高职教育是培养应用型管理人才,所以必须掌握过硬的技能,以适应企业对人才需求和生产发展对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课程体系是实现高职教育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应以社会对外贸人才的需求和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分析为切入点,对国贸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做出翔实的分析与研究,以期构建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本位、“课证融合”、符合高职特色的课程体系,为确保学生学习与岗位“零距离”对接的实现提供理据性的支持。  相似文献   

10.
高职教育是以适应社会需要,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人才为主的高等教育。高职教育必须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求为依据,积极探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