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急刹车”,是指剧烈运动后立即停下来。在运动时肌肉是连续地一缩一松地活动,肌肉放松时血管充盈血液,肌肉收缩时可把血管中的血液挤回心脏。若剧烈运动后立即停下来,心脏仍然在快速地把血液从心脏泵到四周,而周围血液因重力作用淤积在下肢血管里,回流心脏不够,这样不仅不能加快恢复,还会阻碍下肢血液回流,影响血液循环,加深机体疲劳,严重时还可产生重力性休克,所以运动后立即静坐或静卧是不符合运动生理学要求的,因为下肢静脉血管由舒张到收缩需要一个调整过程。每次运动结束后应调整呼吸节奏,步行甩臂或慢跑,并做一些放  相似文献   

2.
在体育运动中或运动后由于脑部一时血液供应不足而发生暂时性的知觉丧失,称为运动性晕厥。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如果出现晕厥将危害运动员的身体健康。一、产生的原因(一)精神过分激动或紧张。主要由于神经反射使血管紧张性下降,引起广泛的毛细血管扩张,血压下降,从而导致脑部血液供应不足。比如运动员赛前过分紧张或见别人受伤出血,都可能引起晕厥。(二)由于疾跑后立即站立不动,或过多地快蹲快起,或反复不停地纵跳等等引起重力性休克。主要因为运动时,下肢肌肉毛细血管大量扩张充血,循环血液大量增加,一旦突然停止活动,下肢毛…  相似文献   

3.
有些运动员在马拉松训练或比赛后会出现全身发软、两腿无力的现象,重者会突然晕倒,失去知觉。运动医学上将此种现象称之为“重力性休克”,这是由于脑部突然缺血而发生的一时性知觉丧失现象。运动员赛后突然停止不动等情况都容易引起“重力性休克”。  相似文献   

4.
我们常见到有些人在短距离快跑或长跑结束冲刺后突然停住或坐下,这对身体是非常有害的。因为人在跑步时,下肢充血。要把下肢的心液及时送回心脏,一部分力量是靠腿部肌肉的收缩,挤压血管使血液上升,快跑后骤停,腿部肌肉放松,失去挤压作用,因重力(地心引力)的作用,致使下肢大量的郁血不能及时送走,造成回心血量减少,使大脑暂时贫血,严重的会发生晕倒的现象。因为它是由于重力引起的,所以叫“重力休克”。它的一  相似文献   

5.
因静脉的血液停滞而引起浮肿血液是由心脏通过动脉向各个组织输运的,把营养供给组织之后,溶进废物(体内不需要的成分),流入静脉再流回心脏。这个血液的一出一入,如果身体情况正常,大致是相等的。但是,如果从事长时间的站立工作,剧烈地运动之后,不充分作整理体操的话,就会造成所返回量少于流入下肢的血液量。于是,在腿部就会出现静脉曲张(也叫青筋)。静脉分在皮肤下面流通的“皮下静脉”和在身体深处通过的“深部静脉”。其间,建立有辅助道路(迂回道  相似文献   

6.
<正> 在中长跑的测验或比赛后,往往有一些同学出现晕厥现象。轻者面色苍白、头昏、耳鸣、眼前发黑、呕吐等,重则手足发凉、血压降低、脉膊减弱、瞳孔缩小,甚至还出现更为严重的现象。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晕厥产生的愿因晕厥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大脑突然缺血造成的。人脑的需血量是心脏输出量的五分之一,若运动后立即站立不动,下肢毛细血管和静脉就失去肌肉收缩对它们的挤压作用,但心脏活动仍处在较高的水平上,加上血液本身的重力关系,造成大量血液积聚在下肢舒张的血管中,回心血量减少,造成大脑突然缺血,产生晕厥。有的则是平时缺乏锻炼,体质较差或带病参  相似文献   

7.
运动员在运动中或运动后突然出现一过性知觉和行为能力丧失的现象称为晕厥。晕厥是由于脑供血减少或脑血管痉挛引起大脑缺血所造成。在运动员中常见的原因有胸内和肺内压力增高及重力性休克,前者主要见于举重练习过程中的长时间憋气用力动作,使胸内、肺内压力增高,血流回心不畅,造成大脑供血不足;后一种情况多见于短跑、中长跑、竞走等运动后突然停止运动,使大量血液淤积在下肢,循环血量减少,造成血压下降和大脑供血不足。晕厥发生时,除短时间的意识丧失外(约持续20″~30″),患者会伴有皮肤苍白、四肢发凉、脉搏细弱等症状…  相似文献   

8.
运动员在运动中或运动后突然出现一过性知觉和行为能力丧失的现象称为晕厥。晕厥是由于脑供血减少或脑血管痉挛引起大脑缺血所造成的。在运动中常见的原因有胸内和肺内压力增高及重力性休克,前者主要见于举重练习过程中的长时间憋气用力动作,使胸内、肺内压力增高,血流回心不畅,造成大脑供血不足;后一种情况多见于短跑、中长跑、竞走等运动后突然停止运动,使大量血液淤积在下肢,循环血量减少,造成血压下降和大脑供血不足。晕厥发生时,除短时间的意识丧失外(约持续20~30s),患者会伴有皮肤苍白、四肢发凉、脉搏细弱等症状。…  相似文献   

9.
运动员在运动中或运动后突然出现一过性知觉和行为能力丧失的现象称为晕厥。晕厥是由于脑供血减少或脑血管痉挛引起大脑缺血所造成。在运动员中常见的原因有胸内和肺内压力增高及重力性休克,前者主要见于举重练习过程中的长时间憋气用力动作,使胸内、肺内压力增高,血流回心不畅,造成大脑供血不足;后一种情况多见于短跑、中长跑、竞走等运动后突然停止运动,使大量血液淤积在下肢,循环血量减少,造成血压下降和大脑供血不足。晕厥发生时,除短时间的意识丧失外(约持续20″~30″),患者会伴有皮肤苍白、四肢发凉、脉搏细弱等症状。这时要让患者平…  相似文献   

10.
人们进行长游时,由于内脏器官的活动暂时满足不了运动器官激烈运动的要求,身体会产生一种呼吸紧迫、胸部发闷、肌肉乏力、下肢沉重、想停下来不游的难受现象。这在运动生理学上叫做“极点”。  相似文献   

11.
正式比赛或训练后进行的各种身体练习,称为整理活动。整理活动是训练课不可缺少的身体练习部分。在剧烈运动训练过程中,全身血液发生明显的重新分配,安静状态主要供应内脏的血液量在运动中转移到骨骼肌,而骨骼肌的舒缩活动产生所谓肌肉泵作用,促进骨骼肌中的血液及时回流到心脏,以保证足够的心输出量。如果在剧烈运动后立即停止运动,下肢肌肉中的血液失去肌肉泵的作用而发生回流障碍,回心血  相似文献   

12.
为了能在竞技场上战胜对手,夺得好成绩,有些运动员在比赛前便采用大运动量训练,这样做其结果往往是欲速则不达,事与愿违,使自己原有的技术水平也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为什么大运动量训练后成绩反而欠佳呢?这是因为机体的运动能力都受人体生理机能变化规律的限制和制约。大运动量训练后影响比赛成绩的主要原因有四点:第一,由于大运动量训练而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Hb)暂时降低,而且短期内不能马上达到恢复或超量恢复水平,如果大运动量训练后马上参加比赛,这样就会影响血液携带氧的能力。运动时人体的摄氧量远远满足不了机体激烈运动的需要。由于摄氧量的减少,必然导致肌肉工作能力的下降,严重的还  相似文献   

13.
从事重体力劳动或者想在体育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需要比平常人多得多的维生素,其中最重要的是维生素C和E。如果维生素不足,就会使肌肉组织受到伤害。在通常情况下,由血液系统为肌肉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供给必要的氧气。可是当人的体力负担突然增长许多倍时,肌肉对氧气的需求也会大增,而且氧气会增加到肌肉来不及吸收的程度。这些“多余”的氧气会形成大量游离根,积聚在肌肉组织中,并且“污染”这些组织。时间久了,肌肉组织会坏死。形象地说,肌肉在游离根影响下发生的变化与铁  相似文献   

14.
每一次剧烈的体育活动,都使肌体从安静状态迅速过渡到剧烈活动的工作状态,此时循环血量明显增加,存储血量明显减少,心率和脉搏输出量增加,致使心输出量增加,血压上升,血流速度加快,四肢血流量增加,以便提供更多的氧和营养物质。如果剧烈运动后(如跑动、球赛等)立刻停下来,大量回心血量由于重力作用停留在下肢舒张血管中,就会使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而引起暂时性大脑缺血,出现头晕目旋,严重时出现“重力休克”现象。所以,剧烈活动后不能马上停止,而应该做一些有利于心脏血量充盈的放松活动,又称为“活动性休息”。比如:慢跑,上肢运动后下肢运动,一侧肢体运动完后另一侧肢体交替运动等,都能使恢复加快。  相似文献   

15.
医治“重力性休克”新法─拿筋法刘本才(福鼎一中355200)治疗“重力性休克”新法是我几十年在体育教学和体育训练中,经过不断摸索与探讨总结出来的一种体育运动医疗新法。它是根据民间医治“中暑”的原理和手法,灵活地运用到运动创伤中来。通过上百例试验证明,...  相似文献   

16.
<正> 在二十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中,笔者先后遇到二十多人次参加中长跑竞赛后,产生两腿无力,全身发软,站立不住、摇摇晃晃,甚至突然昏倒的现象,重者昏迷十多分钟不醒。运动医学把这种现象称之为“重力休克”。人们在长久站立,下蹲过久骤然站起,精神过分激动,带病参加剧烈运动,赛跑后突然停止不动等情况下,都可能引起重力休克。有时仅仅是四十五分钟组织严密、紧凑、生动活泼、趣味性强的体育课,也偶尔有个别学生产生重力休克。竞争激烈的登山比赛,越野比赛,田径运动会等就更易出现这种现象。因此,让更多人掌握重力休克的预防和急救方法,很有必要。赛跑后为什么会发生休克呢?这是因为人跑完中长距离后,心脏  相似文献   

17.
人体运动靠肌肉收缩,肌肉,收缩必须有能量的保证,能量的生成靠能源物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氧化,最终人体运动离不开氧。氧被肺吸入人体,通过血液送到肌肉细胞,为细胞内的氧化产能过程供氧。血红蛋白就是血液中运输氧的工具,它运到肌肉的氧越多,肌肉生成的能量越多,肌肉收缩的能力越强,人体的运动能力就越高。然而运动员(特别是耐力项目运动员)在长时间大运动量训练期常常出现低血红蛋白,造成训练质量和运动能力下降。如果不及时治疗,还会演变成运动性贫血。  相似文献   

18.
庆银 《游泳》2001,(2):26-26
首先,游泳运动对全身血液的重新分配,是引起头痛的重要原因之一。运动时,尽管四肢肌肉分流的血液较多,但肌肉的不断收缩使血流的速度加快,大脑不致缺血,运动结束后,由于肌肉放松,毛细血管扩张,积滞在四肢肌肉中的血液相对增多,致使大脑供血出现相对不足的现象。再加上刚上岸,身体由水平状态突然变为直立状态,更会加重大脑供血不足。 其次,出现头痛可能与水温有关。游泳时水温较低,冷水的刺激,也会使头部毛细血管收缩,产生一种头部被箍得很紧的感觉。再就是当游泳技术水平不太高、神经比较紧张时,颈部肌肉持续收缩,继而使…  相似文献   

19.
营养补充与体育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饮食是人体维持生命的要素,也是运动员增强体质,提高运动能力的有效方法。合理的营养补充为运动员提供适宜的能源物质,而且有利于大强度运动后的恢复。一、人体所需的几种能源物质(一)糖糖是体内提供能量的重要来源,占人体全部能量的60%左右,如果运动员每日糖摄入量不足,就会降低肌肉和肝脏的糖原储备量,还会导致血糖含量降低。而血糖是大脑及神经活动的能量源,血糖下降会影响注意力的集中。此外,如果缺少葡萄糖,脂肪就无法转化为能量,就会直接影响到运动耐力的延续。在持久激烈的体育运动中,糖是维持肌肉收缩的重要物质,当…  相似文献   

20.
一忌蹲坐休息。运动健身后若立即蹲坐下来休息,会使下腰血液回流,影响血液循环,加重肌体疲劳,严重时会发生休克或猝死。因此,运动后应调整呼吸节奏,并做一些放松性整理活动,促使四肢血液回流入心脏,以利还清“氧债”,加快恢复体能、消除疲劳。二忌立即吃饭。运动时,特别是激烈运动时,人体全身的血液比较集中地供应了运动器官,而供应腹腔内各器官的相对减少,使得胃肠道的蠕动减弱,各消化腺的分泌大大减少。这需在运动结束后20-30分钟以后才能恢复。如果运动后急忙吃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