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廊是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州古典园林则是中国古典造园艺术的代表之一.本文基于对拙政园等三座苏州园林的详细调研,对苏州园林中的廊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从平面形态、剖面形态、尺度、节点等方面归纳总结了园林中廊的形态,分析了廊在园林空间的整体组织上所发挥的分隔、引导、展现和衬托等重要作用及相应的处理手法实例,提示在当代园林设计中进行继承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蹑山落水自蜿蜒—苏州园林中廊的形态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廊是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州古典园林则是中国古典造园艺术的代表之一。本基于对拙政园等三座苏州园林的详细调研,对苏州园林中的廊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从平面形态、剖面形态、尺度、节点等方面归纳总结了园林中廊的形态,分析了廊在园林空间的整体组织上所发挥的分隔、引导、展现和衬托等重要作用及相应的处理手法实例,提示在当代园林设计中进行继承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廊是园林中常见的建筑物,是具有明晰的几何关系的线型空间。留园中的廊,不论从它所传达出的文化内涵和意境来看,还是从它所体现的设计过程和手法来看,都具有极好的研究价值。通过对留园廊的研究,不仅能更好地感悟留园的布局、建筑空间等,还能对苏州古典园林中廊的设计特点和艺术效果获得更多、更好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类型丰富、造型优雅,除了具有多方面的实用功能之外,其建筑形象还蕴涵着独特审美意义。避暑山庄继承和借鉴了中国园林建筑的优秀传统,不仅汇集了中国古典园林丰富多样的建筑类型,殿阁楼台、轩馆斋室、廊桥亭榭、寺观塔碣等,各种类型应有尽有,并且充分发挥了园林建筑造型变化多端的特点,将园林建筑与自然环境协调统一,形成了避暑山庄"依松为斋,则窍岩润色;引水在亭,则榛烟出谷"的特色。  相似文献   

5.
田人羽 《文教资料》2009,(11):59-60
本文以苏州古典园林为切入点加以论述,指出"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是造园艺术的基本思想来源,介绍了园林建筑意境创造的空间的艺术手法,并阐述了苏州古典园林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影响.同时指出现代室内设计不能只注重形式,应当继承和弘扬创造这种形式的传统思想,再利用现代界面色彩、质感、造型和光的穿插进行创新,才能创造出丰富的、有品味的、高层次的室内空间.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园林的发展也极为迅速,尤其是在人们对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的情况下,园林作为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方式之一,不仅园林的建设和发展受到广大人们群众的重视,同时在基于园林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也开展了园林景观设计,以供人们观赏、审美、旅游等。园林建筑作为园林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如何利用园林建筑设计来体现出园林景观艺术美也成为园林设计师重点关注的内容,为了向着生态园林的方向发展,设计师利用古典园林建筑艺术在园林设计中应用,回归自然美,从而有效实现了园林景观美。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历史悠久,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是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一,具有极大艺术魅力.本文旨在对中国古典园林分阶段进行分析,从而找到其建筑的类型、艺术特色、审美价值,然后将它放在国际现代园林建筑设计的理念当中,通过分析各方面的因素,进一步阐述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新课改提出在教育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苏州园林闻名中外,林林总总,异彩纷呈,特色鲜明。以其意境深远、构筑精致、艺术高雅、文化内涵丰富而成为苏州众多古典园林的典范和代表。《苏州园林》是初中语文讲读课文,是一篇准确把握了事物特征的优美的说明文,语言流畅,通俗易懂。文章高度概括了苏州园林建筑的成就,详细介绍了园林建筑的布局。分析了园林建筑的原理。写得情文并茂,  相似文献   

9.
苏州古地,青山秀水,物产丰美,风情典雅,勤劳的人民建造了一处处充分体现民族建筑文化优良传统的古典园林。拙政园始建于1509年(明朝正德四年),占地51950平方米。园中建筑错落有致,以水池为中心,布局独特,格调古朴,厅堂流水相映成趣,处处尽显林野风光,这在城市中是不可多得的园林建筑,是来苏州的人必游之地。拙政园以它独特的风格,被誉为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中国四大名园之一。196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0.
苏州古典园林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集诗、书、画、建筑等艺术形式于一体,形成了独特的园林文化。如果说古典园林是一本书的话,那么,园林标识就是一种“文化标签”,游客能从中很快解读到相关的内容要点,找到相应的文化信息。苏州古典园林应在做到标识设计艺术化的同时,进而实现艺术设计环境化,在标识造型、色彩、环境和生态等层面上均要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存的著名古典园林数量不少,多数是明、清两代的遗物。其精华则集中在江南。前人有所谓“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评语。我国建筑界也认为“中国古典园林精华萃于江南,重点则在苏州,大小园墅数量之多、艺术造诣之精,乃今天世界上任何地区所少见”。之所以形成这一情况,主要是因为从春秋以来,苏州一直是我国南方的重要城市,它具有物质丰裕、文化发达、山明水秀的优越条件,自晋室南迁以后直至清代,历代贵族官僚不断地在苏州建造供他们享受的园林。因此,现存的苏州古典园林相当可观。在刘敦桢的《苏州古典园林》一书中论述的古…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亭在园林建筑景观中所具有的特点和造型艺术作了论述,指出亭在古今园林建筑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沧浪亭在苏州市城南三元坊附近,是苏州现存的历史最悠久的一座古典园林,以清幽古朴见长,其布局和风格,在苏州诸园中别具一格,极富山林自然之美和简朴大方之态。 据说该园最早是五代吴越广陵王钱元璙的花园。北宋庆历年间,诗人苏舜钦丢官流寓苏州,买下此园,并在水旁筑亭。他取  相似文献   

14.
苏州古典园林介绍属于呼唤型应用文本,其目的在于传播古典园林艺术和中国传统文化,激发读者的游兴。通过探讨苏州古典园林介绍的英译原则和策略,对大量素材可以归纳出翻译实践中可采用的具体方法,为今后古典园林翻译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2003年7月5日,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的扩展项目,南京明孝陵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一员。这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啊!为此南京市还举行了规模盛大的焰火庆祝晚会。其实,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有关“世界文化遗产”的知识可多了。苏州古典园林(见苏教版课本第五册《古诗两首·枫桥夜泊》)苏州有园林200余处,现在保存尚好的有数十处,像拙政园、留园、怡园等。因此苏州有“人间天堂”的美誉。1997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第21届会议把苏州古典园林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故宫(见苏教版课本第十一册《习…  相似文献   

16.
无锡与苏州古典园林艺术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古典园林艺术而言,国内几乎没有哪座城市可以与苏州相媲美,无锡也不在同一个平台,然而,无锡古典园林以朴野疏朗的情趣、自由多变的原创性、鲜明的过渡性特征,与苏州古典园林形成对照和补充。这种对照和补充丰富了中国古典私家园林的艺术风格,也使人们更加全面地认识了江南私家园林的面貌。  相似文献   

17.
有人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素以园林美景享有盛名,这些园林可分为宅地园林、市郊园林和寺庙园林三大类。苏州园林多为宅地园林,由贵族、官宦、富商等所建,精致优雅。这些园林反映出历代园林的不同风格,同为中国园林艺术的代表作。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  相似文献   

18.
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让中国园林建筑别具一格,充满诗情画意。独具东方文化神韵的中国古典园林堪与古希腊、西亚园林相媲美的原因除了中国传统之儒、道、释时空意识、审美情趣、伦理意志以及人格理想等理念巧妙融合以外,对独具神韵的水文化近乎完美的诠释,更是其享誉盛赞的又一制胜之因。中国古典园林对水元素的应用以及对水文化的诠释颇值一议。  相似文献   

19.
苏州,山温水软,杏花春雨,吴门文化的发源之地。其人间天堂的美誉,源于拥有众多的古典园林,因此,苏州也被称为"园林之城"。书法艺术,遍及苏州园林的各个角落,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本文运用苏州园林中的书法楹联、书法匾额、书条石这三种形式,探索园林中的书法文化,感受独特的书法意境。  相似文献   

20.
苏州园林在布局、结构、风格上各有自己的艺术特色,被称为苏州四大古典园林的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分别代表着宋、元、明、清等朝代的艺术风格。留园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占地2顷。是苏州的大型园林。导游员介绍说:“留园以厅堂、走廊、粉墙、洞门和假山、水、花木组成风格各异的园林小品,充分体现了清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