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李佳倩 《新闻传播》2018,(15):36-37
抖音APP是时下最热门的音乐类短视频软件,其产品属于短视频软件的垂直分化,本文将通过"使用与满足"理论,分析抖音走红的社会因素和用户心理因素,以及它后期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用短视频APP作为自己减压的方式,古往今来从文字到图文的改变让人们看到社会的进步,走进图文时代,再到微信微博的产生,使得社会发生了天翻覆地的变化,一条简单的问候,一个动态小视频的传播都可以引起人们的好奇心。人们足不出户"走天下",如今用长视频到短视频的变化来弥补节奏快、压力大的现代生活,例如:快手属于腾讯系、美拍属于美图系、秒拍属于新浪系、火山视频属于今日头条系、抖音属于今日头条系等等~([1]),最后盘点得出短视频形势最强的便是腾讯和今日头条。其中知名度最高和用户量最多的当属今日头条系。用户对短视频APP的使用背后会有活跃用户增比的统计,其中根据《2018年5月短视频平台类APP》报告显示,抖音、火山和西瓜三个APP的月活用户总数为4.2亿。笔者在此文中将以抖音短视频APP为例进行受众分析。文章将从抖音短视频的产生背景与传播方式的变革、抖音短视频特点、抖音短视频APP的质疑与负面评价、抖音短视频受众网络调查分析等四个部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赵映雪 《声屏世界》2022,(3):102-104
近年来,短视频APP在中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作为最受欢迎的短视频应用之一——抖音APP,不仅让用户在碎片化的时间里得到了充分的娱乐,而且激发了越来越多的用户积极参与视频创作的兴趣.但与此同时,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抖音APP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内容浅薄低俗、平台监管不严等现象.因此,文章以抖音APP为研究对象来探讨其...  相似文献   

4.
张犁 《今传媒》2020,29(3):104-105
近年来,短视频行业发展迅速,抖音APP是一款供用户在平台上发布各类时长约15秒的音乐类短视频应用。抖音平台较高的用户粘性、高流量转化及变现率、现象级话题引爆能力,使得众多品牌方将抖音APP作为微博、微信之外社会化品牌传播的标配。因此,本文将基于"传播仪式观"理论深入探讨抖音品牌传播策略及启示。  相似文献   

5.
方琳 《采.写.编》2022,(12):92-94
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出现了各种类型的短视频APP。其中,“抖音”APP具有诸多方面的优势,在短时间内吸引了大批用户,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有数据显示,近些年来,“抖音”APP的用户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显而易见,这款APP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因此,本文对新媒体环境下“抖音”短视频的传播内容进行了简单分析,并且提出了一系列优化传播内容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6.
张莹莹 《今传媒》2021,29(4):21-23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短视频平台异军突起,抖音APP成为其中的佼佼者,通过抖音APP获取信息、记录生活已成为新媒体时代的新潮流。本文以抖音短视频的传播特征为出发点,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受众、传播渠道、传播效果五个角度,分析其爆红原因,并对其今后的发展作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7.
论文以抖音APP为研究对象,采用量化研究方法,针对全国地区不同性别群体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SPSS分析发现抖音用户在用户画像方面存在集中性、用户使用行为方面存在复杂性、用户使用动机方面突出为愉悦性、用户情感忠诚度方面存在危机性。如何扩大用户群体范围、挖掘男性用户群体,丰富内容形式,培养用户情感忠诚度,把控内容质量,严格剔除不良信息成为抖音短视频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不断造就传媒新业态,社交短视频成为传媒市场中的重要一员。抖音作为近年来大火的短视频APP发展态势令人瞩目,社交属性日益凸显,在持续进行内容分发的同时,也凭借提供强烈的感官体验和实时的互动交流不断壮大用户群体,打造独特的短视频社交链,由此也迎来短视频网络社群的聚合、分化和发展。但网络社群在助力社交短视频发展之时,抖音也存在某些破坏短视频生态的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9.
短视频是当前新媒体发展的产物,其中"抖音"APP在这一行列中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向社会大众传递着丰富多样的内容。对此,本文将简单阐述新媒体环境下"抖音"短视频的发展、内容特点等,分析当前"抖音"短视频传播内容所存在的问题、原因。在这一基础上,笔者从不同的角度入手,提出新媒体环境下"抖音"短视频传播内容的优化策略,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推动"抖音"健康、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数字和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以短、平、快为显著特点的短视频为人们提供了新的信息传播平台。随着抖音短视频APP2016年正式上线并迅速火爆全国,学界对抖音短视频的受众研究也日渐增多。本文基于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抖音短视频的受众研究文献进行分析,梳理抖音短视频受众的研究缘起、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归纳学界对抖音短视频受众研究的现状与不足。  相似文献   

11.
公共图书馆的短视频阅读推广应以用户为中心。文章对129名公共图书馆用户进行了问卷调查,基于用户的兴趣、交互、情感和价值构建了用户视角下公共图书馆抖音平台阅读推广影响因素模型,从用户视角出发,分析公共图书馆抖音平台阅读推广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与用户的互动、增强用户对短视频的情感共鸣、提升用户对短视频的价值认同等公共图书馆抖音平台阅读推广的优化策略,以期公共图书馆能够提升抖音平台阅读推广效果。  相似文献   

12.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资费的下降,短视频类应用变得普及,抖音APP就是一个证明。值得关注的是,抖音平台中以丑为特点的审丑现象,为什么也能引发受众的喜爱呢?本文以"迷人的郭老师"账号为例,从社会、抖音平台、用户三个方面来分析审丑现象爆红的原因,并针对这一现象产生的危害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3.
徐晓慧 《今传媒》2020,28(1):39-41
在信息快速化与碎片化的今天,短视频应用异军突起,目前国内出现了以“抖音”为代表的一系列短视频应用APP。本文主要从传媒经济学的理论视角出发,来解读移动短视频火爆的原因,分析其盈利模式,并对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张志安  林功成  章震 《传媒》2019,(5):15-18
2018年,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成为继微博、微信后互联网又一“明星产品”。截至2019年1月,抖音国内日活跃用户已经突破2.5亿,月活跃用户突破了4.5亿。抖音不仅成为年轻人进行日常表达的重要平台,也预示乃至引领着中国互联网的视觉化传播趋势。面对抖音短视频如此迅猛的发展趋势和庞大的用户基数,从2017年3月份开始,主流媒体纷纷入驻抖音平台。从数据上看,媒体抖音号开设时间短、涨粉快,发展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5.
消费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结合网络电商和注意力经济的发展,短视频营销推动消费成为了销售的新市场。经过几年的发展,抖音APP成为了最火爆的流量聚集地,通过抖音带货变得极为普遍。本文从消费主义理论的视角下,研究分析抖音带货这一现象,并对其利弊做出思考。  相似文献   

16.
短视频行业经过几年的发展,逐渐朝垂直化方向转化,作为垂直类音乐短视频社区,抖音在2017年异军突起,2017年下半年,抖音与Airbnb、雪佛兰和哈尔滨啤酒合作了品牌三条原生广告,再次使抖音处于行业的风口浪尖。本文采用深度访谈的方法,对抖音平台上原生广告的发展进行了研究,认为抖音上原生广告的发展原因可从用户、广告公司和品牌主三个角度来探究,发展趋势较为乐观,并给出了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出发,通过文献分析法和作品分析法,结合抖音APP上传统文化类短视频在传播过程中产生的互动仪式的表现和影响,分析传统文化类短视频中互动仪式链的建构,就如何制作更受人喜爱的文化类短视频为传播者提供相关借鉴。  相似文献   

18.
石茗柯 《今传媒》2020,(2):97-100
抖音APP已成为短视频领域的现象级产品,其强大的流量吸引力与独特的平台优势为餐饮品牌提供了良好的营销土壤。本文利用创意传播理论与USP理论探析抖音频频打造网红美食的原因,对抖音的营销价值进行挖掘,为促进餐饮品牌的价值转化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陈曦  吴晓艳 《传媒》2019,(3):86-88
作为短视频平台的典型代表,"抖音"凭借自身的界面化、个性化、互动性特征迅速崛起。"抖音"之所以能够获得越来越多用户的喜欢,甚至一些用户对其产生了"依赖心理",源于其满足了用户自我展现、互动交流和娱乐化的现实需求。就目前来看,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从加强治理、强化把关和提升媒介素养等角度入手,加强平台的责任和内容建设。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深入发展,短视频在成为最火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同时,以其短小精悍,符合用户全场景化的阅读需求,正在成为移动互联网主流的内容消费形态。其中音乐短视频App"抖音"迅速崛起,并深受各个年龄阶层用户的青睐。抖音短视频的病毒式传播和内容的易模仿性,最终形成了全民模仿、全民参与的氛围。本文将以抖音红人@李佳琦Austin (抖音号166902759)为例,分析其在传播过程中的成功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