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化空间作为城市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以满足群众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正逐步成为城市文化肌理中最活跃的细胞。近年来,浙江瑞安传媒集团持续推进产业服务板块布局,不断探索基于文化空间运营的媒体产业服务之道。  相似文献   

2.
我们的城市在社会发展中嬗变。城市巨大的变化,加速了社会的经济、文化、科技飞速发展,生存质量的改善,促进了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长。面对城市变化带来的新境况,博物馆工作面临着挑战;博物馆不再限于城市历史文物的收藏、展示和程序化的教育活动,而是包容城市发展,建设新型的“文化坐标”,创新理念、创新价值,扩展对外文化交流诸方面,深层次的参与城市文化的创造与发展,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3.
区域联盟移动图书馆的建设,要适应智慧城市建设及用户需求的发展,不断拓展服务功能、服务内容及服务方式。在梳理移动图书馆的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分析区域联盟图书馆移动服务的需求,探讨在智慧城市背景下区域联盟移动图书馆新的功能拓展模式,包括个性化服务、社交网络服务、个人移动学习服务等方面。这是适应图书馆社会化、泛在服务需求的发展需要,也是智慧城市文化服务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城市文化是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它包括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一个地区社会变迁、文化发展的集中体现。积极构建城市文化,推动文化创新发展,是提升城市高端竞争力、塑造城市个性的重要举措,也是对城市人民文化需求和期待的尊重与满足。本文对城市文化进行观照,以深圳城市文化建设为例,对当下城市文化发展路径进行探讨,以期加深对于城市文化与文化创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夏荷香 《大观周刊》2011,(19):86-86
轨道交通系统是城市交通系统的一部分,随着城市发展,居民生活需求的变化,轨道交通的功能也在不断变化。本文以广州地铁为例,在说明轨道交通系统运输和战备功能的基础上,阐述了其对城市区域发展的引导功能,推动城市发展缩短空间距离的功能,同时预测未来轨道交通企业可能体现的商业、文化、旅游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论图书馆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城市文化建设对实现城市现代化、并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图书馆通过传承文化,为城市居民提供文化资源和满足城市居民文化需求,成为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石。  相似文献   

7.
基于城市社群的图书馆文化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城市的社群都有各自的社群文化,社群文化对城市文化建设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公共图书馆是城市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文化是促进时代主流文化发展的生力军,为了满足城市社群的文化需求,图书馆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建设图书馆文化,开展特色文化服务。  相似文献   

8.
20世纪末,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的日益进步,一个新的社会组织--城市社区在我国悄然诞生并蓬勃发展.社区文化在社区总体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文化事业发展的基础工程和重要标志,是城市社区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社区文化是城市群众文化工作的立足点,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是满足社区人们精神文明需求的重要保证,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图书馆在城市文化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一世纪将是我国实现社会与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关键时刻。党的十七大在谈到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时,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是全面实施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我们必须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文化作为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生活方式、道德规范以及具有历史传承性的人类行为模式的综合,是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需要。现代化的城市是个综合概念,既要求有发达的经济基础,又要求有较高的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10.
正新媒体正以锐不可当之势渗透到现代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深刻影响着社会的变革与发展。而城市文化对外宣传则借助文化传播的独特魅力宣传着城市形象,提升着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对促进城市在经济、社会、生态等诸多方面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传统媒体背景下,城市文化对外宣传遭遇发展瓶颈瓶颈之一:传统媒体不能满足多元化的文化传播主体与受众的需求。城市文化对外宣传的主体可以是政  相似文献   

11.
图书馆对城市文化建设的张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由文化领跑。城市的发展演变过程,是产生、聚集、演绎文化的过程。人类文明和社会生活,最终都是以文化的形式展现和延续的。因此,重视城市文化建设对一个城市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而图书馆作为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自身优势和不断延伸的服务正越来越变得“有为而有位”,对城市文化建设凸显的张力明显,不可替代。  相似文献   

12.
文章论述了当前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提升的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要成为城市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城市文化对外形象的窗口及城市文化的"第三空间".公共图书馆应充分利用其丰富的资源,拓展和延伸其良好的文化氛围,并将其氛围浸润到城市文化的建设之中,为城市公共文化体系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有益的空间和帮助,以期更好地推动我国城市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  相似文献   

13.
蔡月亮 《传媒观察》2013,(11):29-30
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地方城市党报也在不断的发展之中,城市党报与城市文化之间呈现出较多的互动关系。本文以《镇江日报》的副刊《镇江周刊》为例,阐述《镇江日报》在城市信息的传播、城市议题的选择与解读、城市文化认同的塑造三个方面对镇江城市文化的建构。  相似文献   

14.
&#  &#  &# 《出版与印刷》2015,(4):49-51
户外广告,泛指基于广告或宣传目的,而设置的户外广告物。她既是城市景观的特殊构成要素,也是城市文化的有形体现。户外广告是文化的载体,秉持着对城市文化建设积极负责的态度和独特的视觉及鲜明的价值取向。优秀的户外广告除了传播企业和产品的信息外,还能通过广告本身的设计体现出城市气质和城市精神,引导个性,向上的消费观念。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城市户外广告不再局限于灌输式的信息传递方式,而是寻求与受众的双向交流以及互动需求。于是,城市户外广告的互动性成为了户外广告成功与否的衡量标准之一。而针对城市户外广告如何利用其特征进行互动性设计成为了各家广告公司设计公司不断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李淼 《图书馆》2023,(9):99-105
随着当前大众泛阅读文化消费需求提升与文旅融合业态发展,将城市书馆转型实践融入文化旅游产业不仅能拓展书馆经营思路,还能“以旅彰文”促进城市书馆公共文化价值传播。文章从“文旅+阅读”视角探索城市书馆的融合发展思路,认为城市书馆应立足“城市+阅读+场馆”价值核心积极融合文旅业态,以阅读“馆”塑造城市人文景观、以阅读场景深化城市文化体验、以书馆IP重塑城市文旅品牌,致力于发展为城市文创空间、社区阅读生活场及城市文化超级“打卡地”。  相似文献   

16.
目前 ,有线电视从技术上讲是指通过光纤和同轴电缆宽带网络系统将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传输到用户的区域电视 ;从宣传角度上来讲 ,它是无线电视的延伸和发展 ,与无线电视同具“喉舌功能” ;从经济角度来看 ,它是收费电视。作为电视媒介的突起异军 ,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不重要作用 ,从其产生、发展的轨迹来检索 ,有线电视是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而茁壮成长的。一、有线电视产生于城市市民对传播媒介的不断需求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 ,随着城市市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以及城市规模的扩大 ,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 ,看电视成为市…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要“牢牢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和要求,不断发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居委文化活动室就是具有中国特色联系群众最广泛的最基层的最活跃的文化阵地;它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基层的直接体现;它在满足社区居民多元化的文化需求、提高市民素质、保持社区安定、体现城市文明程度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也将在上海新一轮发展中起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谢庆立 《青年记者》2008,(10):94-95
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随着中国社会文化的转型,新闻事业迅速发展,报纸副刊编辑形态由基本定型发展到成熟阶段。城市报业的竞争、市民文化的需求、激烈的政治斗争,以及特定时代文化启蒙的需要,促使编辑主体不断探索编辑规范,初步形成了早期报纸副刊的编辑思想。按这一时期报纸副刊的发展脉络,本文把早期报纸副刊的编辑思想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并对此进行梳理、考察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公共图书馆推动城市文化建设是图书馆的职责和城市发展的内在需求。文章通过阐述公共图书馆与城市文化的关系,以及对佛山图书馆案例进行分析,指出公共图书馆在城市的学习、文化氛围的营造、公民权益的保障以及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价值和作用,并对公共图书馆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大有可为做了思考。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2015,(6):48-51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大量流动人口进入城市,逐渐与城市的原有居民融合在一起。然而,这种融合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血缘或亲缘的融合,而是更多的表现为不同地域文化的融合。三十余年来,城市面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网络的迅速发展也使得外来流行艺术迅速在现代城市蔓延,然而,仍处在不断融合过程的市民人群中,以地方戏曲为代表的广场文化艺术活动依然是他们业余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以河南地方戏曲为主要内容的广场文化艺术活动对于丰富郑州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城市文化熔融,打造新的城市文化面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