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广播中开展适当的实事求是的批评是必要的。但是开展广播批评,又是一件极其严肃的事情。开展广播批评要自始至终注意批评效果。如果只顾批评,不顾效果,这样不仅达不到批评的目的,还可能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报纸是否积极地开展批评,批评是否真实准确,是衡量报纸党性强与不强的一个重要尺度。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关于报纸上的批评,要实行‘开、好、管’的三字方针。”开,就是要开展批评;好,就是要开展好;管,就是党委要把报纸上开展批评这件事管起来.实践告诉我们,报纸不能没有批评,没有实事求是的批评,报纸就没有战斗力.近几年来,我们注意搞了一些批评报道,有些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但也有教训。我们认为,坚持核对稿件事实,是保证批评报道真实  相似文献   

3.
批评与自我批评都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坚持实事求是,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正确地说服群众。怎样才能做到实事求是呢?一是要真实、准确地报道事实。真实是指每一篇稿件所反映的全部材料完全与客观事实相符合、相一致,不能道听途说、捕风捉影,不能合理想象、添枝加叶。  相似文献   

4.
在新闻实践中,少数地方领导干部对批评报道颇为敏感,把批评报道等同于负面报道,于是对批评报道往往采取不予报道的办法。作为负责任的媒体,对批评报道要实事求是、准确把握,而选择什么样的事实,揭示什么样的主题,进行多大的报道量,  相似文献   

5.
卷首语     
千方百计地宣传好书,旗帜鲜明地批评坏书,实事求是地探讨有争议的图书,这是本刊的宗旨。我们在办刊的实践中越来越感受到,《中国图书评论》要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和时代的战斗性,这种战斗性不仅体现在通过大张旗鼓地评好书,促进出版事业的繁荣,造成读好书的社会风气,而且要改变书评只说好不说坏的捧场作风,通过旗帜鲜明地批评坏书,发挥书评对出版的监督职能和导向作用。我们这样想,也试图努力这样做。在本期突出了抓出版质量这个中心环节。从这个主题出发,我们编发了中国图书  相似文献   

6.
1.批评的目的要明确,态度要端正。目的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增进团结,改进工作。 2.作风要踏实,调查要深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对社会上的个别人想利用批评报道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记者要小心,不要上当。 3.尊重群众,尊重被批评者。记者在采访时,要倾听各方面的意见,观点,申述,特别注意听取当事人中被批评者的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7.
一、批评报道应实事求是,让事实说话,以理服人。写批评报道应本着“帮忙而不添乱”的原则,有理有据,让受批评者心服口服。二、批评报道要掌握适度,考虑两种承受力。采写批评报道既要考虑老百姓的承受力,也要顾及领导的承受力,因为这两种承受力与两种感受是不同的。由于感受不同,反应不同,承受力也不同。三、批评报道要反复核实,务求准确。批评报道所要批评的是消极现象,但所起的作用是积极的。如果批评不当,则产生不良效果,不是帮忙而是添乱了。因此,批评报道必须力求准确。如果疏忽大意,马虎从事或者道听途说、捕风捉影,造…  相似文献   

8.
上海书店在传达讨论全国出版工作座谈会的时候,实事求是地总结了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对领导提出的批评,他们认为与事实有出入之处,也直率地谈了自己的看法。这反映我们党的实事求是的、民主的作风有所发扬,值得提倡。现将该店汇报刊载,题目是本刊加的。  相似文献   

9.
搞批评报道,记者要有棱角,要敢于碰硬,敢于坚持原则,不怕得罪人,这是必需的。但是光有这一点还不够,严谨的、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是搞好批评报道的首要条件。批评性的报道不仅要对报纸负责,更主要的是对被批评者负责。现在有的人犯了错误,不怕党、政纪处分,不怕内部通报,不怕罚款,甚至不怕追究法律责任,就怕报纸见报。因为报纸具  相似文献   

10.
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开展以后,有些地方报纸批评报道明显地少了,有的甚至很难见到一篇象样的批评报道。是社会上没有该批评的问题吗?显然不是!那么,批评报道还要不要搞?如何搞好?这是目前许多报社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岳阳晚报在这个问题上的认识比较明确。他们认为: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推动各项工作前进的有力武器。报纸上经常刊登一些批评报道,是正常的事情,只要批评的出发点正确,抓准问题,实事求是,真正地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是会得到有力支持的。今年,岳阳晚报在坚持以正面报道为主的同时,  相似文献   

11.
党中央最近公布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定期听取所在单位的党员和群众的意见和评论。各级党组织要重视群众来信来访中对领导干部、党员的批评和意见。党组织要将党员和群众的评论、批评和意见经核实后报送上级党委,作为考核干部的一个重要依据。”“要纠正一部分领导干部中缺乏民主精神,听不得批评意见,甚至压制批评的家长作风。对于任何党员提出的批评和意见,只要是正确的,都应当采纳和接受。如果确有错误,只能实事求是地指出来,不允许追查所谓动机和背景。”“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时候,既要坚持原则,又要与人为善。”《准则》还在其他地方,对有关批评的问题作了一些规定。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按照《准则》的有关规定去做,继续发扬党的这一传统,对于坚持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战斗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报纸是党用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尖锐武器。现在继续开展这个讨论,搞好报纸批评,既是党的建设的需要,也是经济建设的需要,在这方面,我们有许多工作可做。下面刊出几篇关于报纸开展批评的来稿,希望新闻界的同志和读者,能够就报纸批评问题,继续发表意见。  相似文献   

12.
审读与批评     
《今传媒》1995,(Z1)
审读与批评文/孙豹隐当今报刊如林,有针对性地加强管理自然十分必要。而审读则是报刊管理的前提,其重要性自不待言。从理论上对审读进行透视和从实践中对审读加以扫描,都不能不提出一个值得讨论的课题,即审读与批评的关系。审读报刊一个最主要的基本点是实事求是。实...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我陆续采写了一些批评性稿件,受到领导和群众的欢迎。怎样写好批评性稿件,我的体会有以下三点: (一) 实事求是,深入全面地了解情况。对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细节,包括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经过及原因,都要弄清楚。批评要完全真实,不能有丝毫的夸大。同时,还要注意有无普遍的指导  相似文献   

14.
我是基层单位的一名通讯员,十多年的采写实践使我感到,实事求是地报道正面典型固然受到人们的欢迎,但不留情面地抨击不正之风更能获得群众的信赖。批评报道能够以直接反映群众的呼声见长,它读者多,影响大,但采写的难度也大,因而批评者更需要祛除邪恶和坚持真理的精神。下面结合我采写批评海安县烈士供电所电霸作风的稿件谈几点体会: 一、要有敢做“出头椽子”的勇气几年来,我们海安县仇湖区烈士供电所桑爱国、顾官林等人利用手中的供电权,向农民敲诈勒索,群众普遍反映,烈士  相似文献   

15.
卷首语     
翻开本期,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我们的栏目有所变化。是的,这种形式的改变是为了更加强化本刊的宗旨——千方百计地宣传好书,旗帜鲜明地批评坏书,实事求是地探讨有争议的图书。随着办刊历史的推移,我们更加领会本刊所肩负的重任,她既要通过评好书、批坏书对整个阅读情况、出版趋势在宏观上起到导向作用,又要力图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要,进而拥有广泛的读者和群众基础,使这种导向作用真正得以发挥。  相似文献   

16.
《中国图书评论》2020,(10):106-106
雕刻中国人的阅读地图《中国图书评论》是由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主办,以"大张旗鼓地宣传好书,旗帜鲜明地批评坏书,实事求是地探讨有争议的图书"为宗旨的图书评论刊物。本刊深度介入公众的阅读生活,引领大众阅读,与您一起体察喧嚣时代的社会脉动,探知好书精髓,领略新书风貌。  相似文献   

17.
"大张旗鼓地宣传好书,旗帜鲜明地批评坏书,实事求是地探讨有争议的图书"这一宗旨,形成了《中国图书评论》杂志的办刊特色.这对在出版界弘扬正气、抑制邪恶,倡导学术民主、净化文化氛围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也是党的十五大精神的核心。我们学习特色理论,贯彻十五大精神就是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做好本部门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批评性报道是舆论监督的有力武器,具有很强的战斗力。通过对社会问题、不良倾向、缺点错误等进行公开的批评,促进问题及时处理,社会风气好转。批评性报道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通过揭露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使被批评者接受并改正。 注意批评的立场 批评性报道,首先从内容上,要考虑是否符合党和人民的利益、意志和愿望,是否有利于促进大局的稳定、国家的发展,是否有利于民族团结和繁荣富强。批评报道不是激化矛盾,使事情复杂化,更不能有所谓“整人”思想。其次在方法上要坚持:凡是不利于问题解决的…  相似文献   

20.
加强舆论监督,这是党和人民赋于我们新闻战线的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企业报是在宣传报道上,既要和大报一样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又要实事求是地揭露和批评企业中的官僚主义、不正之风及职工队伍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由于企业报的新闻传播面、读者对象和特点与大报有所不同,会遇到种种困难,这就需要进一步研究企业报如何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实践证明,只要企业报采编人员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与职工群众心连心,与企业共命运,在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