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医学研究证明,脚是人的"第二心脏",脚的健康与否,和心脏有很大关系。人老先从脚老,脚部健康能促进整个身体的健康,甚至能延长寿命。我国有句俗话叫做"热水洗脚,胜过吃药"。热水洗脚能扩张双脚和双腿的毛细血管,使血液循环加快,供应更多的养料知氧气.及时排除积存在这里的废料和废气,使其新陈代谢旺盛。热水洗脚对大脑皮层有良好的刺激作用,洗脚使下肢血管扩张,脑部血液下流,能减轻脑部充血的状态。尤其是脑力劳动者,工作时,血液集中在头部,时间长了容易头昏。用热水洗脚以后,这些症状就会消失。体力劳动  相似文献   

2.
“脚”要常摩 古今善养生者都非常重视脚的养护、保健,因脚的作用功能极大,练功行走用力都离不开它。对于脚的气血行走,早在中国经络学说方面都有详细的阐述,经络学中说:十二经脉就有六大经脉(足太阳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行走聚于脚,达于脚趾。并有络脉网络其经脉,且脚与脏腑经络脉的气机行使有着密切的关系,故脚有“人体第二心脏”之说。 武术爱好者,在一天的练功运动后,应做好脚的保养,可用自己承受了的热水(或药物汤液)烫泡一下脚,而后对脚掌、脚趾(如涌泉穴、脚趾上诸…  相似文献   

3.
寒冬腊月,人们最怕的就是脚冷。脚部的保养,可以说是涉及全身的保健。怎样才能有效地保护好脚呢?首先,要坚持运动,除做各种室外运动外,还应在室内进行原地踏步摇摆动作,活动脚趾。其次,要在晚上睡觉前和早晨起床后,坚持搓半个小时的脚心。现代医学认为,经常搓脚心,能有效地增强人体全身毛细血管的弹性,还能直接刺激人的大脑皮层,使人感到温暖舒服,从而调节人体全身功能,促进血液循环,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另外,要养成每晚用温水洗脚的习惯。用温水洗脚,可相对扩张人体下肢血管,使“三阴交”周围血液循环增快,达到“良性…  相似文献   

4.
郭强 《体育教学》2002,(5):49-50
“足排球”是由排球演变而来的,它延用了排球赛法的基本模式,并含有足球技术动作而得名。是作者在总结“三大球”篮、排、足的共性及其规则差异之后,突破思维定势,应用逆向思维法产生新的构思而设计发明的。我们设想发明一种具有三大球的特性,同时把规则中“禁手”、“禁脚”的限制“解放”出来,变为头能顶而顶得住,手能击而击得稳,脚能踢而踢得上,头、手、脚齐上阵的运动新项目。“足排球”也可视为是排球“深加工”后的“产物”。它取特制的“气排球”用球,类似旧式篮球内胆,市场没有销售,用普通排球代用。吸收了“反弹排球”…  相似文献   

5.
默知 《健身科学》2006,(2):17-19
现代人普遍事务繁忙,建议你根据自己的情况,把保健锻炼化整为零。排尿的那一刻要咬紧牙齿,绝不要出声,可使牙齿坚固,只要长期坚持,排尿不畅等困扰也会得以缓解甚至消失;人老先老脚,脚底有20多个穴道,要经常刺激,每天行走1小时是一个好方法,不管季节如何,都要坚持睡前热水烫脚15分钟,可将一两中药大黄敲碎,用纱布包好,煮15分钟后,用此水洗脚,具有消炎杀菌、活血化瘀的作用。翁维健教授:生活中的健身术未起床之前,可用双手摩擦脸面,从下向上,反复多次,直到脸颊泛出红光,用手指揉揉眼睛,捏捏鼻梁,然后再深深地吐几口气。躺在床上,可做一种绝妙…  相似文献   

6.
岳武 《武当》2010,(3):10-12
武当五行养生桩是武当道学专家、全真教龙门派第22代传人武当纯阳门一代宗师刘理航所传承的正宗长寿养生功法之一。它的特色在于运用后天八卦之理,应对五行(金木水火土),通过特殊的肢体运动方式,作用于五脏(心肝脾肺肾),使身体得到综合性保健。有云:“骨者肾所主,力者心所主,筋者肝所主,气者肺所主,肌肉者脾所主。”练好此功,可达到筋壮、骨壮、肌壮、气壮、力壮等内壮强身,还可达到精足、气充、神溢而祛病延年的独特效果。  相似文献   

7.
年青时候,患有痔疮,很长时间没有医治好.一位朋友介绍给我一种日常清洁卫生和自我保健方法,即每天晚上不仅要用热水洗肛门,而且要坚持用热水洗脚、热水洗手,即"三洗".这个方法坚持数年,确实有好处,不仅痔疮越来越轻,而且基本痊愈.由于长期坚持"三洗",促进血液循环,加强个人保健,我身体很少有病,也很少感冒.  相似文献   

8.
米多 《健身科学》2013,(1):46-46
双脚是人体中与心脏距离最远的部位。每逢冬季来临,脚部受到寒冷空气的刺激,血液循环不畅,容易诱发多种疾病。而泡脚则可以有效预防阳虚、怕冷等症状,达到养生保健的作用。“热水洗脚,胜吃补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那么如何泡脚才能达到强身健体的最佳效果呢?  相似文献   

9.
足部保健     
<正> 在中国,历代养生家都很重视双足的保健,中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中就有足底按摩的记载。早在1400年前我国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就提出了“足下暖”的科学见解,明代解缙等著《永乐大典》中也有擦涌泉穴健身的方法的描述。我国民间也流传着“寒从脚起”、“晚上烫烫脚,寒过吃补药”的说法,由此可见,足部保健的重要性。为何足部的保健这么重要呢?其保健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分别讲述。  相似文献   

10.
<正>题目中提到的“N”指参加合作跑的人数,“N+1”是一齐跑进的足。简单讲,比如有15人参加合作跑,大家一列横队站齐整,从排头开始用布条将相邻队员的脚绑在一块,排头和排尾各留一“空脚”(可自如迈进一步),其余13人的脚都被相邻捆绑,15人合并成16只脚向前行走、跑进,这就是合作跑的基本组合。这种形式的合作跑在一些趣味运动会和优质课、观摩课等教学示范课堂中较为流行。因此,有必要对其教学和比赛进行深入探讨,以利于提高学生参加此活动的兴趣,提供给一线教师更丰富的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11.
●第三进展阶梯:上下相随一般来说,三道气圈有了基础后,在行拳走架的过程中就要多体会上下相随了。关于上下相随,杨式太极拳第三代传人杨澄甫先生曾说过:“上下相随者,即太极拳论中所云: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也。手动、腰动、足动,眼神亦随之动,如是方可谓之上下相随。有一不动,即散乱也。”这是有关上下相随重要性的论述,这是拳理。但是,上下相随,不仅仅是“上面的手如何动,下肢的足也如何动。”在杨式太极拳秘传的方法中,还有特殊的练法,那就是三道气圈平行散出之后,肩气圈主引领两臂的运行;胯气…  相似文献   

12.
精气神是“气”物质内部结构在物质性、能量性、信息性方面的倾向性表现,而不是截然分开的,所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是精、气、神三者,各有各的功能和效用。所以古人有云:精足不思欲,气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义云:“精满、气足、神旺。”丹家修炼里有三花聚顶、五气朝元之说。  相似文献   

13.
滑足:在地面上滑行的脚、称为滑足。浮足在滑行中,离开地面的脚,称为浮足。当面对滑行方向,用左脚外侧的轮子向前滑行时,称“左前外”滑行,此时左脚称“滑足”,右脚称“浮足”。纵轴: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圆构成的图形,纵向分为对称的两个半圆的那一条线。  相似文献   

14.
《黄帝内经》记载:“人之有脚,犹如树之有根,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这足以证明脚与全身的关系是何等密切,脚对于人体何等重要。由于双足是处于最远离心脏的部位,足部的血压最高,很容易出现血液循环障碍,加之地球吸引力的影响,一些从身体各部分带来的有害物质就在这里沉积下来,倘若双足得不到良好的保健,则容易导致衰老。如何进行足部日常保健呢?这里简便易学的中医养生术,特别适于中老年人,如持之以恒,可收到明显的保健效果。  相似文献   

15.
黄芪是重要的补气药,全身之气皆能补益。在我国民间,曾流传着“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的顺口溜,李时珍将黄芪称为“补药之长”,而清代名医黄宫绣也在《本草求真》一书中将黄芪推崇为“补气诸药之最”,其保健食疗作用显而易见。三伏天暑湿伤气。用黄芪进补正当其时。它能缓解倦怠少气懒言,身重头昏多汗等症,那么黄芪的食疗应用有哪些呢?  相似文献   

16.
祝大彤 《武当》2001,(9):16-16
太极拳技艺讲究手、眼、身、步、心、神、气、意四法四功。步即脚,这是拳之根本。以吴式杨禹廷83式太极拳为例,83式拳由326个动作组成,其中有163个阴动,163个阳动。一套拳练下来,326个阴阳变化,在脚下一个也不能多,一个也不能少。在太极拳修炼过程中,实脚为阳,为重心脚;虚脚为阴,为非重心脚。如何操作呢?即实脚要实足,以支撑全身的重量;虚脚要虚净,须净得“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  相似文献   

17.
一、清代康熙年间有一个著名的医生名叫汪昂,在他的医书中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二、有一天汪昂去给深山里的病人看病,一直忙到傍晚,他才急急忙忙地往下一位病人家赶去,可刚走出没多远,天上却下起了大雨,没办法只好借宿在村上一位老人的家里。三、临睡前,汪昂看见老爷爷和老奶奶用热水洗完脚后,两人面对面用手搓起脚来,感到很奇怪?心想:两位老人真有意思,搓着脚心也不怕痒痒。四、老爷爷喊汪昂过来:“你也来用热水洗洗脚,再把脚搓一搓,你一定会睡个好觉的。”汪昂说:“真五、老爷爷告诉他,搓脚心有三大好处:一是可以消除疲…  相似文献   

18.
刘彦骅 《武当》2005,(3):16-17
一、功理概说 太极拳是衍生于武当武术的“内家三拳”之一。既然叫内家拳,必然要练内功,明代太极拳师陈王廷在其拳经总歌《四梢第四》中写道:“然捶以由内而发外,气本诸身而发梢。气之为用,不本诸身则虚而不实,不行于梢则实而仍虚。“又说:”四梢足,而气自足矣,岂复有虚而不实,实而仍虚之弊乎?”可见练拳者气行四梢更能催发内气充足。  相似文献   

19.
最读者     
《健身科学》2014,(9):64-65
最有“伴法”的读者:李德海浙江诸暨市的读者李德海已经83岁了,为了自寻乐趣,祛疾防衰,李老先生自创了一套“七伴”养生法作为养生良方:与妻为伴,有病相扶持,无病常交谈;与友为伴,朋友多,对人有利,对己有益;与写为伴,退休21年,在全国多家报刊发表文章1000余篇;与书为伴,每天下午或晚上都抽出一两个小时练书法;与读为伴,自费订阅近十五种报刊,每天读书看报,有滋有味;与走为伴,早晚坚持散步,早晨下午各一个小时快步走;与洗为伴,临睡前用热水洗脚。  相似文献   

20.
早晨起床后喝一杯温开水,补充水分,可加速排泄体内的废物,大小便的意念油然而生,这叫“洗肠”。此法可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能防便秘和脑血栓。按着是洗脚。洗脚时两脚应互相摩擦,直到脚趾、脚心、脚跟发热,洗毕再搓搓脚心,刺激涌泉穴。这样,全身轻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