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一、混凝土强度及主要影响因素 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是抗压强度,从混凝土强度表达式不难看出,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混凝土用水水泥的强度成正比,按公式计算,当水灰比相等时,高标号水泥比低标号水泥配制出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高许多.所以混凝土施工时切勿用错了水泥标号.另外,水灰比也与混凝土强度成正比,水灰比大,混凝土强度高,水灰比小,混凝土强度低,因此,当水灰比不变时,企图用增加水泥用量来提高混凝土强度是错误的,此时只能增大混凝土和易性,增大混凝土的收缩和变形.  相似文献   

2.
浅析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今的高层建筑大都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或框架剪力墙结构,混凝土被大量、广泛应用。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因素有混凝土的原材料及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两个方面的因素。本文阐述了在混凝土配置过程中应尽量采取比混凝土设计标号高多级的水泥配置,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等观点,以实现混凝土施工的高质量。  相似文献   

3.
认为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强度和水灰比 ,并提出质量控制的关键技术环节 .  相似文献   

4.
认为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强度和水灰比,并提出质量控制的关键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5.
王圻 《当代电大》2002,(11):66-70
4 混凝土4 1 学习要点(1 )混凝土的组成及组成材料的作用 ,建筑工程中所使用的混凝土一般必须满足的四项基本要求。(2 )水泥标号的选择 ,理解水泥标号不能过低或过高的原因。(3)混凝土用砂的四项质量要求 ,其中包括 :混凝土用砂粒不能过粗或过细的原因 ,评定砂粗细的方法 ,细度模数的概念及如何用细度模数评定砂的粗细 ,砂的颗粒级配的概念以及用颗粒级配评定砂好坏的方法 ,碱—骨料反应及其产生的条件 ,坚固性的概念及检验方法 ,砂的饱和面干与饱和面干含水率的概念。(4)粗骨料的质量要求 ,当配制中等强度以下的混凝土时 ,应尽量采用最大…  相似文献   

6.
通过调节硫铝酸盐水泥砂浆的水灰比,研究其对砂浆的收缩性能及力学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硫铝酸盐水泥具有早强的特点,且抗压强度随水灰比的增加而降低;水灰比越小,孔隙率越小,自收缩越大,且主要发生在早期(4d左右); 7d龄期时,WC45,WC40,WC35三组相对于WC50组抗压强度提高率与自收缩增长率比值随着水灰比的减少而增加;干缩随水灰比的增大而减少,质量损失率却与之相反。可见水灰比对砂浆自收缩,干缩以及抗压强度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C90级粉煤灰高强混凝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优质粉煤灰作为活性矿物掺合料代替等量水泥,通过低水灰比,成功研制出C90级高强混凝土,其流动性大,坍落度损失小,早期强度高,适合于高层建筑施工。  相似文献   

8.
为了得到适用于重交通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混凝土最优配合比,在综合考虑水泥混凝土的工作性和强度性能的基础上,采用311-A最优混合设计法对配合比设计进行优化,并系统地研究了水灰比、粉煤灰替代率、砂率3个因素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根据所构建的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Y 1)、28 d弯拉强度(Y 2)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模型,...  相似文献   

9.
采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粉煤灰、高效减水剂及其它常规原材料,配制出高强度(抗压强度达80Mpa),高工作性(坍落度达200-250mm)、高耐久性(抗渗标号大于P30)的高性能混凝土。讨论了粉煤灰掺量、胶材总量、砂率、水胶比等参数对混凝土强度和流动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不影响混凝土强度要求且不增加工程投资的基础上,为了加快混凝土施工的进度,试验通过改变混凝土组分之一——粉煤灰的掺量,来研究不同掺量粉煤灰对泵送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试验根据粉煤灰掺量设置五个试验区,通过对试验区泵送混凝土和易性和抗压强度两个指标的研究,得出结论:掺入粉煤灰对泵送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和强度均有有利的影响;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泵送混凝土的早期抗压强度发展缓慢;当粉煤灰掺量在35%以内时,泵送混凝土的后期抗压强度随着粉煤灰的掺量增加而发展迅速,但是当粉煤灰掺量达到40%时,泵送混凝土的后期抗压强度较35%时发展缓慢.此项目的研究可为相似工程加快施工进度,并获得较好的混凝土和易性和施工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粉煤灰地质聚合物的最优强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粉煤灰地质聚合物的最佳配比及影响其强度的主要因素.利用正交实验法得出了粉煤灰地质聚合物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的最佳配比,并对其机理进行了分析.实验表明,球磨时间、防水剂、水灰比、加碱量、养护时间都对粉煤灰地质聚合物强度有重要影响,其中加碱量的影响最大.当球磨时间1 h,防水剂含量为8%,水灰比为0.34,加碱量为6%,养护时间为4 h时抗折强度达到最大;当球磨时间1 h,防水剂含量为4%,水灰比为0.34,加碱量为10%,养护时间为24 h时抗压强度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将建筑垃圾中的废混凝土、废砖作为再生骨料,并与天然骨料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形成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研究废混凝土骨料、废砖与天然骨料的混合比及水灰比、废砖吸水率产生的附加水等对再生混凝土标准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仅采用废混凝土作为再生骨料时,配置的混凝土强度随废混凝土再生骨料比例的增加而先减后增,当废混凝土再生骨料的比例为100%时,其强度可达基准强度的92.2%;仅采用废砖作为再生骨料时,配置的混凝土强度明显低于基准强度,当废砖再生骨料的比例为100%时混凝土强度仅为基准强度的69.9%;将废混凝土和废砖同时作为骨料得到的混凝土强度随废砖比例的提高而下降,随废混凝土再生骨料比例的提高而提高,当废混凝土、废砖和天然骨料三者的比例为50%、25%、25%时再生混凝土强度为基准强度的119.1%;考虑附加水的影响,采用合理的水灰比有利于混凝土强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一、混凝土强度及主要影响因素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是抗压强度,从混凝土强度表达式不难看出,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混凝  相似文献   

14.
将工业废渣粉代替部分水泥或骨料制备废渣粉混凝土是一种环保且经济的处理工业废渣粉的方案.研究了不同废渣粉掺量对混凝土流动性、粘聚性、抗压强度影响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废渣粉等体积置换骨料使混凝土的浆膜厚度显著提高,而浆膜厚度是混凝土流动性、粘聚性和抗压强度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随着废渣粉置换量增加,混凝土流动性增强、粘聚性变差、28 d抗压强度先增加后降低;当废渣粉置换骨料量为10%时,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达到最大,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废渣粉时,要注意置换骨料量控制在10%左右,这样既能保证混凝土强度,又能实现废渣粉废物利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C15、C30、C40、C60、C80混凝土配合X衍射试验、差热试验和热膨胀试验,对不同标号的混凝土在不同组分及中高温下所发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进行了研究与分析,从而探讨温度对混凝土影响的一些因素,以及在相同温度条件下,不同标号的混凝土所表现的一些性质的差异,从而为工程中使用混凝土提供一些参考。通过多项试验分析,混凝土在受到高温时,必然会发生一些物理化学变化,从而使其强度下降并发生性能的衰减。同时,通过数据的比较发现,高标号的混凝土在高温下发生物理化学变化时所需的温度比低标号的混凝土要高,因此发生破坏的最终时间要相对滞后。  相似文献   

16.
混凝土施工现场常可看到未经计量随意向搅拌机内加水的现象,这样做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呢?本文分析了水灰比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通过实例说明了用水量波动对混凝土28天强度的巨大影响,并从施工角度提出了几项严格控制水灰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主要利用级配碎石的渗透性与水泥稳定性,使路面基层结构具有渗透性好、强度高、易施工、适应性广等特点。本论文介绍了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的原材料组成设计与选择,采用骨架密实性结构进行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并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确定主要相关技术参数。根据研究结果可知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5.3%、水泥剂量4.5%及最大干密度2.33g/cm3。最后通过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的质量控制研究,对进一步提高水泥稳定碎石路用性能的技术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8.
高效减水剂及矿物掺和料是制作HPC的关键。本文分析了高效减水剂对水泥胶砂高效减水剂与水灰比对混凝土蒸养、蒸压强度的影响,并探讨了矿物掺合料对试样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单轴压缩下水灰比对发泡混凝土延性特征的影响,对六种不同水灰比(P=0.50、0.53、0.56、0.59、0.62和0.65)发泡水泥混凝土试样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利用峰值应力及残余应力获得发泡混凝土的脆性度系数随水灰比的关系,最后对破坏后混凝土的端口进行电镜扫描获得其微观结构。结果表明:随着水灰比的增加,发泡混凝土的单轴抗压强度降低,峰值应变及残余应变升高;发泡混凝土的峰后应力降、峰后应力下降的相对速率及脆性度随水灰比的增加而逐渐减小;随着水灰比的增加,脆性特征试样分布减少,而韧窝数量及尺寸逐渐增加,且韧窝间彼此相互贯通趋势加强。脆性度及微观形貌特征的演变说明水灰比越高,发泡混凝土的脆性度越低。  相似文献   

20.
强度是混凝土最主要的指标,用28天标准养护混凝土强度来控制混凝土的质量已不能满足现代化施工的需求, 如何快速、可靠地推定混凝土的潜在强度,对于加强混凝土的质量控制、避免事故的发生、节约水泥、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混凝土现代化施工必须研究解决这一重大问题。在我国,混凝土促凝压蒸法一小时快速推定混凝土强度技术已由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和水利部科学研究所共同研究成功,并通过交通科技局水利电力建设总局的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