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通过对19世纪美国名浪漫主义小说家霍桑的短篇力作《小伙子布朗)的分析论述,向读介绍作家小说创作中反复出现的“原罪”主题。章指出,由于受加尔教清教意识的根深蒂固的影响,霍桑在其创作思想中深深打上了“人人皆有罪”的烙印,并向读展现了作家在此创作思想指导下如何去提示和刻画作品人物内心隐私的“恶”的写作技巧以及宣扬“罪恶是人的本性”的“原罪”主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浪漫主义在五四时期受到外国文学和文化的影响,有了新的发展和新的特点。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的“撒旦”反抗精神和坦诚抒情的浪漫主义气质随着《哀希腊》的译介对五四时期新文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鲁迅和徐志摩的作品和思想中,可以看到五四中国作家对拜伦精神的继承,看到五四浪漫主义时期“中国式的拜伦”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郁达夫是“五四”时期浪漫主义文学的典型代表。但是,郁达夫作品中的浪漫主义并不等同于西方浪漫主义,作家对西方浪漫主义是有所选择和取舍的:浪漫主义思想中的对古典陈规的反叛和对个性自由的理想追求成为郁达夫反抗封建制度的有力武器;在艺术追求上,郁达夫自觉地选择了浪漫主义文学中最适合表现痛苦和悲伤的感伤情调,注重创作中主观自我的表现,从情感表现角度选择与接受浪漫主义。  相似文献   

4.
拜伦是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最杰出的代表作家。他“对自己的个性,比任何英国浪漫主义作家都更加重视”。在他的个性与思想、生活与创作之间,存在着一种深刻的统一关系,他的诗也是他自己的精神自传。本文试图从表现手法、人物和题材三个方面谈拜伦的个性对他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郁达夫有一个重要的文学主张是:“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他的大多数作品也正体现了这一思想,表现出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赤裸裸的自我暴露的特点和返归自然的心理要求。他的小说《沉沦》就体现出他的这种创作思想。本文将着重探讨《沉沦》当中有关“返归自然”的精美描绘和它与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的关系,以及同郭沫若作品相比,《沉沦》在这方面所显示出来的不同特色。  相似文献   

6.
法国文艺批评家丹纳在《艺术哲学》中说:社会把“特征印在艺术家心上,艺术家把特征印在作品上。”社会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在四十年代炮火纷飞的中国文坛,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代表作家的徐哥却创作出了不同于同时代作家的浪漫主义作品,如严家炎就在《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中最早把徐打和无名氏作为一个流派——“后期浪漫派”来看待,并认为他们的出现,“打破了艺术上的一统天下,开创了小说创作的一种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7.
浪漫主义乐派产生于十八世纪后半叶、十九世纪初.这时正值欧洲资产阶级民主和民主革命兴起,后遭到封建反动统治者镇压,陷入困境,浪漫主义思潮就是在这种社会大动荡的背景下产生的.一方面它反映了资产阶级在上升时期,站在人道主义立场上,以平等、自由、独立、博爱为思想基础,对于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另一方面反映了在文艺领域作家艺术家以厌世哲学为要求;迴避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沉醉在个人的世界中,向往着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于是首先在文学艺术领域出现了浪漫主义思潮和强烈民族意识相结合的作品,率先开创了浪漫主义创作风格.在它的影响下,也迎来了音乐艺术浪漫主义创作的春天.  相似文献   

8.
左拉是自然主义之父,主张以科学实验方法写作,对人物进行生理学和解剖学的分析;他认为作家在写作时应该无动于衷地记录现实生活中的事实,不必掺杂主观情感.大家都普遍认同在左拉身上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两者兼而有之,但对左拉的浪漫主义情怀却很少深究.文章通过对左拉作品<爱情一叶>的分析,从内容、写作色彩和人物塑造三个方面来研究这位自然主义大师思想深处的浪漫主义情怀,以及分析其作品中浪漫主义和自然主义创作手法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9.
左拉是自然主义之父,主张以科学实验方法写作,对人物进行生理学和解剖学的分析;他认为作家在写作时应该无动于衷地记录现实生活中的事实,不必掺杂主观情感。大家都普遍认同在左拉身上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两者兼而有之,但对左拉的浪漫主义情怀却很少深究。文章通过对左拉作品《爱情一叶》的分析,从内容、写作色彩和人物塑造三个方面来研究这位自然主义大师思想深处的浪漫主义情怀,以及分析其作品中浪漫主义和自然主义创作手法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0.
评朱寿桐《殉情的罗曼司》郁文(南京大学,南京,210093创造社在异军突起之时,人们就把它视为浪漫主义文学团体。从浪漫主义角度对其思想和创作进行细致分析和品味,尽管也能够概括创造社文学的某些特征(如主观性、情感性等文学倾向)和评价某些作家作品(如郭沫...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美国著名作家霍桑的优秀长篇小说<红字>是一部思想内涵丰富、底蕴深刻的多元主题作品.本文通过对作品中几个主要人物形象的分析和对作品中主人公在不同的遭遇面前所表现出来的不同行为、不同态度以及不同结局的探讨,论述了作家讴歌诚实、斥责虚伪的主题意识.  相似文献   

12.
《红字》的巨大成功促使评论家和读者将霍桑与新英格兰及清教联系在一起,然而,在回望历史的同时,作家始终在进行着与现实的对话。文章通过分析霍桑一些代表性的短篇小说及著名长篇小说阐释其与时代的对话关系,还原作家作为他所属的那个时代的敏锐的观察者、记录者和思考者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3.
《红字》使美国作家霍桑誉满全球,作者在作品中采用的象征手法贯穿始终的、无处不在,加强了作品的艺术效果。从红字的多种象征意义、四个主要人物名字的象征意义以及景物的象征意义等方面入手,可展现《红字》中的象征手法。  相似文献   

14.
作为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霍桑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叙事技巧在美国及世界文坛享有盛誉,特别是他独特的浪漫主义创作技巧对同时代及后世影响深远。《红字》是霍桑的代表作品,也是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完美诠释。本文从《红字》的小说主题、人物刻画及艺术手法三个方面探讨霍桑的浪漫主义艺术特征,从而去体会一位勇于冲破宗教藩篱、追求灵魂自由、崇尚知识、回归自然、争取人生平等与幸福权利的伟大作家的浪漫主义情怀。  相似文献   

15.
恐怖的心理历程——简评《年轻的古德曼·布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霍桑是心理罗曼史的小说大师,他是一位高明的心理学家。我们可以通过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和心理人格理论来解读小说《年轻的古德曼·布朗》的主人公布朗的故事在心理学上隐晦的意义与作者霍桑从宗教层面上去探讨的人的内心世界的隐秘之“恶”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几部代表性的小说及其成长经历的分析,论证了其作品中的文学形象及其悲剧性格的成因。本文作者认为,海明威的悲剧性格是来自其消极、悲观、厌世的世界观并为其悲剧人格的形成埋下了伏笔。而消极、悲观、厌世的世界观在与“硬汉子”精神的交织综合作用下反过来又导致了海明威悲剧人格的形成。最后,通过重新审视海明威的“硬汉子”精神与悲剧人格,我们不仅能更加准确透彻的理解其人其事,也加深了对其作品内涵的探幽与解构。  相似文献   

17.
《聂小倩》忠实地继承了《虬髯客传》中张一妹的卑贱女性自赎、巨眼识人于穷途的故事核心;巧妙借用了风尘三侠的人物关系图谱,却又做了全面的改版创新。两篇小说人物追求与人物命运的不同显示了不同时代背景下社会思潮与作家关注点的不同;其蕴含的识英雄、重英雄的人才发现思想使小说呈现了更为深广的社会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胎记》是纳撒尼尔·霍桑的短篇小说,对文本中权力运作机制的分析表明男主人公埃尔梅控制和支配妻子乔琪安娜的方式恰好契合了福柯的规训理论,且其在规训乔琪安娜同时自身也受到了奴役和规训。从霍桑对他所处时代对科学的集体崇拜的批判态度我们可以推断,他睿智地意识到科学话语与男性中心主义思想合流对人们所形成的强大控制。  相似文献   

19.
《福谷传奇》是霍桑以19世纪40年代布鲁克农场为原型,承袭欧洲文学中的传统田园剧“曲调”,谱写的一首探寻美国工业化进程中乌托邦式的社会改革“狂想曲”。小说以独特的审美观、敏锐的洞察力以及隐喻的手法,诠释了科学技术进步对自然的征服进而导致人与自然的异化,反思工业文明给人造成的影响。同时,小说也折射出作家表达美国政治和经济的特殊话语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