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城市生态园林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人口聚集,人类的生活环境将遭到污染,人们面临着保护自然环境的巨大任务,科学的进步表明,在城市栽植树木、花草、可以强化自然生态系统,利用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吸收有毒气体,增温增湿,调节小气候,减弱噪音,防尘杀菌等作用构建城市生态园林,以提高人类的生存质量,使人类能幸福的生活。本文指出了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重要意义,阐述了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关键,并提出了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人口聚集,人类的生活环境将遭到污染,人们面临着保护自然环境的巨大任务,科学的进步表明,在城市栽植树木、花草、可以强化自然生态系统,利用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吸收有毒气体,增温增湿,调节小气候,减弱噪音,防尘杀菌等作用构建城市生态园林,以提高人类的生存质量,使人类能幸福的生活。本文指出了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重要意义,阐述了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关键,并提出了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3.
地质灾害与环境危害唐灿,周平根(地矿部环境地质所北京100081)王思敬(中国科学院地质所北京100029)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自然环境主要是地球表层,包括大气、水、生物、岩土等相互作用的动态介质。由于岩土介质的物质运动而造成对人类生活、生产和建设...  相似文献   

4.
环境是跟人类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地球只有一个,地球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类能不能继续生存下去的问题。环境意识是指环境在人脑中的反映,即人们对外部环境——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包括生态、经济、政治、社会、技术、立法、文化、美学等方面的认识或见解。环境意识是环保行为的先导,影响和指导着人们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环境保护问题已越来越为世界各国所重视,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化学污染物对环境,对人类健康,社会发展的危害,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已成为人们的共同呼声。因此,提高学生环保意识不仅是素质…  相似文献   

5.
周学思 《科教文汇》2012,(3):121-122
自然环境,通俗地说,是指未经过人的加工改造而天然存在的环境。自然环境按环境要素,又可分为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地质环境和生物环境等,主要就是指地球的五大圈——大气圈、水圈、土圈、岩石圈和生物圈。人工环境,通俗地说,是指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经过人的加工改造所形成的环境,或人为创造的环境。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区别,主要在于人工环境对自然物质的形态做了较大的改变,使其失去了原有的面貌。社会环境是指由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所形成的环境,包括政治制度、经济体制、文化传统、社会治安、邻里关系等。人类生活与自然环境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以上涉及的物理世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以及现代化建设的开展,人类的社会活动日益增加,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多。为保障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不受恶劣环境的影响,构建生态平衡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对环境进行有效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且符合时代发展的趋势,对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有利于为人们社会活动的正常开展树立屏障。因此应通过监测环境实现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近年来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的提高,人们对生活及工作环境的舒适度的要求也大大提高.在我国的各大中型城市,空调及采暖设备已基本普及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当中.空调和采暖设备在给人们带来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的同时,也在消耗着大量的能源.更值得关注的是人类在消耗大量能源的同时,也排出了大量的温室气体,这给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威胁,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必须保护环境、节约能源消耗,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才能有效的控制气候变暖、保护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社会中的环境问题与能源危机问题目益严重,水土流失情况恶化加剧,人类生存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余庆的自然环境多年来长期趋于恶性循环发展之中。为此,加强森林资源的有效管理,对进一步巩固与提高余庆的天然林保护工程(本文中的内容将简称天保工程)建设能力与水平,以及实现自然环境的水土保持与环境改善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现阶段,余庆在进行生态系统的恢复与建设过程中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本文针对森林资源管理及天保工程建设要点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9.
人们生活环境逐渐恶化而造成的严重后果,使生态保护成为了全社会所关注的问题,在生态保护的历程中,逐渐产生了生态理念,其主要以处理人类发展与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为主要内容,在水利工程体系的建设中应用生态化理念是发展水利建设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对水利工程设计环节的探讨,对生态化理念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与分析,主要目的是推进生态化理念在水利工程体系建设中的广泛应用,并能够在工程建设中起到积极地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文物承载着人类的历史和文化,是不可再生的,所以对文物的保护是极其重要的。对文物产生影响的自然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温湿度、大气污染、光照、灰尘颗粒等等。它们主要通过物理和化学反应对文物产生影响,可以采用完全庇护环境法,来对文物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11.
“自然保护”是“对全世界生物群落或人类的自然环境的保存,特别是对作为人类文明组成和基础的地球再生自然资源的保存;对非再生自然资源也需要保护、复原和科学管理,以确保人类未来的和平、进步与繁荣。”保护包括保存、维护、永续利用、恢复和对自然环境的改造。保护的主要目的是实现生物资源的永续利用。建立自然保护区网和类型系统并按它的经营目的经营,是达到保护及其目的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重要成果,是人类新的文明形式之一。它所追求的是包括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与人文生态环境系统的和谐。一个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关系到社会、经济的生态化和环境的保护,也关系到人类生态价值观的建立和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的生态化转变。当前,成都正处于生态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根据生态功能区的划分,差别化地进行生态经济、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自然环境是人类栖息之地,也是人类生活的物质之源,又是人们的游赏对象。长期以来,人们总把旅游发展视为一种经济活动,偏重追求其经济效益,而相对忽略了普遍存在的旅游对环境的影响。旅游对环境尤其是自然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不仅会阻碍旅游业本身的持续发展,而且也会带来相关的负效益。所以,在开发我国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必须注意抓好环境的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脚步越来越快,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我们对于资源的消耗也不可避免的越来越大。目前,我们正面临着非常严重的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和自然资源短缺问题。城市自然环境污染不仅会降低我们的生活质量,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还会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伤害。保护城市环境,是保护城市居民自身安全的重要工作。从我国目前城市环境现状出发,通过分析环境保护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徐微 《中国科技纵横》2010,(15):137-137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人的存在和生命的延续都依赖于自然环境,只有尊重生态法则,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免遭破坏,创造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我们才能健康的生活,让生活更美好。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住宅建设逐步走向商品化的轨道,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给建筑师、规划师们提出了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青海科技》2014,(3):85-88
现代人已经有了相当大的改变自然环境的能力。不过人类在享受科技进步营造的舒适生活环境时,并没有及时意识到所付出的生态代价,结果是人类被迫面对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地球生态危机。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应该是怎样一种关系?人类能把自然看作自己的附属品吗?对环境与人类之间关系的重新考虑是本世纪人类文明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都市规划设计中 ,舒适的环境建设已成为最重要的课题。基于目前都市环境的现状 ,以社会生态学、人类的生存环境为出发点来思考 ,就如何创造人类与自然共生的都市生活环境 ,即对于都市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和发展所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环境与人类不可分割的关系中 ,都市园林绿地的形态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舒适的环境包含着以下一些要素 :丰富的绿色、清新的空气、切身而感的自然环境、文化氛围、都市的清洁、安宁、以及清澈的水域环境等等。而在这些因素中 ,都市园林绿地与城市规划之间 ,有着重要的关联 ,因此“绿色都市建设 ,…  相似文献   

18.
浅谈城市生态居住区规划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居环境的建设是包括各学科为实现人类聚居的目标和共同需要而共同进行的全面的、整体的、综合的建设,是使人与环境的各个方面取得平衡的建设。如何保护自然资源、特别是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使用;如何在住区中保护与延续历史文化的精神内涵;如何对地区特性的各因素进行全面、综合的考察与发掘,研究总结影响我国现代居住区环境的主要因素,对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人居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人类的地质作用与环境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人类的作用对环境的影响在漫长的地球演化过程中,自然环境遵循它固有的规律缓慢地变化着。相对于漫长的地球发展史,人类社会史只不过是短暂的一瞬。可是,近几千年的时间,由于人类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的影响,自然环境已经发  相似文献   

20.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类又是自然环境改造者,人类活动对环境有着重大影响。当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日益受到人类活动破坏时,我们作何回答?!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任务是通过我们的智慧,用教育这种手段,让保护环境意识深入到每个受教育孩子的心灵。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及环境正在急剧发生变化:我们在努力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世界的同时,也在加速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每个人都想生活在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环境里,享受高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然而我们在不经意间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