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8 毫秒
1.
古代西域长时间信仰萨满教,萨满教文化内容大量反映在民间文学中,而萨满教神话是萨满教文化中一个重要部分。雏吾尔英雄史诗《乌古斯传》中蕴含着萨满教神话,如:关于“狼族”、“狼生”“狼祖”的神话反映了狼图腾文化;关于“树生”神话,大树也是古代雏吾尔先民崇拜的对象,并视为白己的始祖神加以膜拜;还有关于乌古斯的奇异诞生神话。  相似文献   

2.
裕固族长期与周边各民族文化交汇相融,铸就了裕固族多元的传统文化,这一切都充分体现在裕固族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中。基于裕固族民间文学之上的语言、文学、民俗和历史研究,是裕固族研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其进行反思研究是非常必要和必须的。  相似文献   

3.
《裕固族民间文学作品选》出版发行,首次采用裕固语国际音标转写与汉语对照互译的模式,不仅保留了裕固族民间文学的原貌,也为今后学界研究裕固族文化提供了大量的原始资料。为裕固族民歌和语言提供了国际音标原文文本载体。  相似文献   

4.
《裕固族民间文学作品选》出版发行,首次采用裕固语国际音标转写与汉语对照互译的模式,不仅保留了裕固族民间文学的原貌,也为今后学界研究裕固族文化提供了大量的原始资料。为裕固族民歌和语言提供了国际音标原文文本载体。  相似文献   

5.
裕固族族群的社会记忆通过刻写体系和体化实践双重方式得到了保存与延续。东迁传说是裕固族民众对于先民东迁历史的记忆,是基于不同时期的社会需求而对东迁记忆的不断建构,作为典型的体化实践,民间文学将社会记忆通过传播与维持,对增强裕固族族群认同,族群整合起到了功不可没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古代西域长时间信仰萨满教,萨满教文化内容大量反映在民间文学中,而萨满教观念是萨满教文化的基础,本文分析了维吾尔英雄史诗《乌古斯传》中所体现的萨满教观念。  相似文献   

7.
裕固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少数民族之一,继承了其先祖古代回鹘人文学和文化传统,特别是在民间文学方面。通过比较裕固族《婚礼歌》和古代回鹘吐鲁番民歌《怀念亲人》的异同,两者在结构、韵律、语言方面依然表现出许多共同之处。  相似文献   

8.
裕固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少数民族之一,继承了其先祖古代回鹘人文学和文化传统,特别是在民间文学方面。通过比较裕固族《婚礼歌》和古代回鹘吐鲁番民歌《怀念亲人》的异同,两者在结构、韵律、语言方面依然表现出许多共同之处。  相似文献   

9.
对弘扬客家文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家先民吸收了各种文化的精华,形成了有显著特点的客家文化。客家文化具有地域性、农耕性、亚商业性、多元性等特征,弘扬客家文化有助于了解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应采取有效途径,弘扬客家文化精华。  相似文献   

10.
王锐 《成都师专学报》2009,(2):58-63,68
20世纪是裕固族文学的大发展时期,不少专家学者对搜集、整理出版和研究裕固族民间文学倾注大量心血,取得阶段性成果,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课题不断深入。同时伴随新时期作家文学的发展壮大,个别走向全国的裕固族作家也引起评论界的关注,对于推动和宣传裕固族文学起了关键作用。文章拟就裕固族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研究的整体状况作以综述,以期提供必要的线索和帮助。促进本研究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相似文献   

11.
文献综述是学术研究走向规范性的一条重要途径。裕固族教育研究正在逐渐走向规范化,2009年之前的研究已经有几篇文献综述对其进行回顾与评论。本文通过对2009-2012年间发表的期刊论文进行综述,肯定了裕固族教育研究四年来取得的成就,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本文可以为今后更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文献资料指引和研究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2.
甘肃作家雪漠的长篇小说“大漠三部曲”通过叙述一家农民、一个村庄的日常故事,再现了现代性冲击下的乡土生存。三部曲侧重点各不相同,其中,《大漠祭》表现了乡镇基层官僚宰制下的乡村被动处境,《猎原》再现了乡土自然环境的极度破坏,《白虎关》揭示了现代性对于传统生活秩序与价值观念的挤压。三部曲总体上表现了一种关怀乡土苦难与乡土路向的深重焦虑。  相似文献   

13.
裕固族民歌是裕固族民族传统文化中极具特色的元素和标识。音乐社会学作为对社会现象的音乐的研究,或作为对音乐的社会功能和价值的研究对裕固民歌的传承、传播起着重要的理论支撑。裕固民歌的音乐社会学特征和价值主要是涉及传承、传播问题。  相似文献   

14.
由中央民族大学985文学中心、河西学院、肃南县人民政府三家联合举办的"裕固族文化发展学术研讨会"于7月22日至25日,分别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和河西学院召开。与会学者就裕固族的历史、文学、民歌、语言、文化变迁、民俗、教育、宗教文化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问题展开了讨论。这次会议对裕固族文化研究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同时也为民族文化传承和地方经济振兴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俊鄂勒是裕固族的户族之一,也是今日钟家姓氏的裕固语音译。有关"钟姓"户族的前人研究表明今日裕固族的"钟姓"户族可能不是直接来自历史上的"黄头回纥"或"撒里畏兀儿",而是来自毗邻的一个部族。这个毗邻部族就是历史上的"仲云"部落。此研究旨在提倡开展裕固族文化内部多样性研究,由此进一步丰富裕固族文化。  相似文献   

16.
裕固族文学既是对裕固族民族历史的再现,又是对本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重铸。新世纪裕固族文学具有追忆民族历史、守望游牧文化、弘扬民族精神、重建和谐家园的精神指向。裕固族文学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精神版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独特的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17.
连续的文献综述是学术研究走向规范性的一条重要途径。2013年裕固族教育研究特点主要表现在学术的文化传承与领域构建两个方面。其表现为:对21世纪前十年裕固族教育研究中高质量学术成果的集中展示、民族文化课程和校本教材的开发、文献综述、学科基础和学科性质的阐释。同时,也存在部分文章质量欠佳等瑕疵。笔者相信在文化传承和领域构建的基础上,裕固族教育研究将涌现出更多高质量学术成果为裕固族教育发展和研究服务。  相似文献   

18.
作为"河西走廊人居环境跨文化研究:历史与现状"研讨会专题之一,裕固族及其相关研究专题吸引了许多知名专家学者,他们从不同学科出发,就裕固族命名文化现象、裕固族东迁前居住地、裕固族生态移民与文化重建、裕固族书面文学的文化释读、裕固族游牧文化的传承价值、裕固族生态观念与生存智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和交流,提出了具有实践价值的建议和意见。研讨会创新了传统知识生产方式,政府、业界、大学共同围绕具体问题进行跨学科、跨行业的研讨和交流,注重学用结合,对裕固族研究学者、地方政府而言均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传统上,裕固族是一个马背上的游牧民族,人口只有一万余人却有着丰富的文学资源。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裕固族作家文学的创作与研究都取得了很大成就。纵观20世纪80年代以来裕固族作家文学的创作与研究,可以发现裕固族作家文学经历了八十年代初潮期研究的基本空白,九十年代涨潮期研究的开始活跃,21世纪以来续潮期研究进一步深入的大致轨迹。通过对裕固族作家文学研究历史的回顾,本文探讨了裕固族作家文学创作以及研究的一些缺憾及原因,以期新世纪在新老学者的共同努力下推进裕固族作家文学创作与研究的全面、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