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新闻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作为舆论监督的一种重要手段,批评报道与"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相辅相成,不可或缺.据介绍,新世纪以来,我国已先后发生新闻官司近2000起.开展舆论监督,搞批评报道,记者如何加强自律,防范、减少法律纠纷,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笔者认为,舆论监督记者除知法、懂法、依法行事外,还要做到"三点",尽可能地避免因舆论监督而引发纠纷.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正确、及时而恰如其分的舆论监督是党报发挥独特作用的"制胜法宝",而要发挥好这一作用,记者就是前沿阵地上的核心人物.地市级党报要贴近读者,永葆区域"潮头老大",除了革新报道形式外,还不能只强调新闻舆论的导向,而忽视了正确有效的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在"焦点访谈"栏目创办10周年之际视察中央电视台时指出:新闻工作者必须坚持开展正确的舆论监督.而正确的标准就是有利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党和政府改进工作,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作为媒体舆论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跨区域舆论监督近年来业绩不俗,但是,由于这种形式的舆论监督具有自发性、机动性、欠规范、制约机制不完善等特点,在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于是,如何充分发挥其积极的一面,防治其消极的一面,从而确保跨区域舆论监督的正确开展,就成了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确的舆论监督可以统一人们的思想,抑制社会丑恶现象,不正确的舆论监督则会造成思想混乱,影响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因此,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必须不断改进和加强舆论监督.我个人认为.要改进并加强舆论监督工作,必须坚持好以下四个原则.  相似文献   

5.
舆论监督是党和政府赋予新闻媒体的重要使命,也是新闻记者的光荣职责.实行正确的舆论监督,不但是实现党和国家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保证,而且是实现正确新闻舆论导向的重要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6.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一项重要职责,其目的在于鞭挞丑恶,声张正义,维护权益.然而,如果掌握不好方式方法,或不能抱以正确的态度,其监督结果往往会出现偏差.新闻记者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同时,很可能会落于"侵权者"的尴尬境地. "藐视"与"重视" 做舆论监督报道,首先要胆大,要勇于藐视丑恶现象,敢于揭露.不过与此同时,有胆也要有识.光胆大不心细,难免会出纰漏.因此在开展舆论监督报道的过程中,对于每-个环节、每-个细节都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舆论监督是一种社会监督、群众监督和公开监督,它比起一般的内部批评监督、组织管理监督和纪律检查监督等有其特殊性.正确行使舆论监督权是党报实施有效监督的重要保证.然而,运用新闻媒介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往往还会遇到来自各方面的阻力.地市党报所处地域小,上上下下都是熟人,左左右右关系网,记者去调查就有人来说情,舆论监督可谓举步维艰;有些群众为了个人私利,告黑状、提供假情况等,给新闻舆论带来麻烦.要真正有效地开展舆论监督工作,就必须走出舆论监督工作的误区,改变新闻舆论单枪匹马"作战"的局面,把新闻舆论真正纳入民主监督制度的总体框架内,使其与群众监督、人大监督、法律监督、政府监督等有机结合,建立诸"兵种"协同作战的监督运作机制,舆论监督的有效性才能获得保证.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一位省委书记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正确的舆论监督也是主旋律.我欢迎舆论监督我."这句话给人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舆论监督,理应成为主旋律的内容.主旋律并不狭隘,本身也具有多样性,甚至是立体的、动态的.就像乐曲的主旋律需要高低起伏、抑扬顿挫一样,舆论的主旋律也应该兼容歌颂与批评、支持与监督.  相似文献   

9.
从媒体资源利用看媒体公信力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媒体属于国有资产,归全体公众所有,这就要求媒体有责任向公众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实施正确的舆论监督.而类似于"纸馅包子"事件都是对媒体资源的严重破坏.  相似文献   

10.
新闻舆论监督是党报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党和人民群众赋予新闻工作者的一项神圣使命,而党报的舆论监督具有其他媒体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党报舆论监督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党和政府做好工作、改进工作,而不是单纯为了曝光.在新时期如何发挥党报的舆论监督作用,既要做到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又要鞭挞社会丑恶现象,维护稳定,维护大局,帮忙不添乱,记者要从讲政治的高度维护大局,找好选题,掌握分寸,注重效果,坚守新闻职业道德,正确运用党报舆论监督武器.  相似文献   

11.
连娜 《采.写.编》2006,(2):32-32,33
和谐社会的实现需要社会各界、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而舆论力量和舆论监督也在其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但有的同志却认为:舆论监督、新闻批评,将矛盾公开化,容易引发事端,造成社会的不和谐.据此,他们认为舆论监督不是帮忙,而是"添乱",这种认识是肤浅的,不正确的.优化舆论结构、理顺人民情绪、实现上层舆论与下层舆论的沟通互动,充分发挥出舆论力量和舆论监督的杠杆作用,对实现社会和谐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正>提到舆论监督,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焦点访谈"。一个媒体受读者、观众欢迎的程度、收视率、阅读量大小,以至广告额度的多少,与这个媒体舆论监督的力度和监督稿件数量的多少有着密切的关系。搞好舆论监督,是党报吸引读者、走向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党报必不可少的一项办报内容。一、把握政策,坚持正确舆论监督导向舆论监督难,这在新闻界已成共识。在中国,舆论监督不是无止境的,必须在不违背国家  相似文献   

13.
加强行业报的批评报道,是办好行业报的必然要求.然而,与社会综合类报纸比较,行业报开展舆论监督的难度更大.究其原因有二:一是客观上的,一般行业报在人、财、物上都依赖本行业,各单位和部门之间的关系比较紧密,要在行业内开展舆论监督难度很大;二是主观上的,因报社对舆论监督缺乏正确的认识,有些人担心开展舆论监督会影响以正面报道为主的方针,或者影响团结稳定;还有一些人错误地认为舆论监督是"挑毛病",跟领导"过不去",自己端着人家的饭碗当然不能去砸人家的锅.就连搞发行的同志都会说,把人得罪了明年没人订报纸怎么办?  相似文献   

14.
舆论监督是对社会不良行为和权势人物的监督,对弱势群体的保护是舆论监督报道的一个重要内容。然而,在实际的舆论监督报道过程中,弱势群体的角色存在一定的偏差。他们常常作为"道德高地",在与强势群体的二元矛盾中处于"天然正确"的一方,或作为"被揭黑者",变成舆论监督对象、又或是作为"被消费者",在监督强势的报道中充当"卖点"角色。因而在这类报道中,记者必须坚守专业主义和客观精神,将弱势群体"去天然正义化";坚持舆论监督的人民性,强化弱势群体的主体角色;坚守新闻工作的人文情怀,强化弱势群体的受保护角色。只有这样才有利于舆论监督报道更好地对弱势群体的利益进行维护。  相似文献   

15.
舆论监督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 正确发挥新闻舆论监督作用是政治民主化进程加快的客观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6.
丛径  李莉 《现代传播》2004,(3):49-51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度"在舆论监督中具有重要地位.舆论监督的"度"应该与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的民主政治和公民的知情权相适应,要考虑国情民意.舆论监督是把"双刃剑".舆论监督的"度"存在三个主要问题.舆论监督应该从"平衡度"、"透明度"、"自律度"三个方面进行把控,真正发挥其职责和使命.  相似文献   

17.
一、舆论监督的地位、作用与原则 记者问(以下简称“问”):近年来,舆论监督一直是我国社会各界关注和思考的热点.舆论监督被看作是增强媒介权威的关键、揭露社会弊端的利器、正确决策的先导和民主法制建设的动力.我国加入WTO,舆论监督机制也面临着历史性的转变.在这种情况下,舆论监督问题又再次成为新闻界和学术界十分引人瞩目的话题.  相似文献   

18.
启示与思考     
舆论监督很重要,作为廉政的自我约束,是缩小鼓吹多党制市场的一种办法。不搞舆论监督,就会扩大鼓吹多党制的市场。真实是舆论监督的生命。舆论监督百分之百正确是办不到的,只要基本正确就要接受。以任何情况、任何手段干扰舆论监督是不允许的。舆论监督,实质上就是给自己设置“对立面”,要订些规矩。  相似文献   

19.
党报开展舆论监督,作出了很大努力,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就总体情况而言,尚不能令人深感满意,一是受众对党报舆论监督的满意度不高;二是有相当一部分党报舆论监督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或者事实上难以开展;三是不少党报工作者在进行舆论监督方面存在着畏难情绪.而<深圳特区报>与一些党报有所不同,舆论监督做到坚持不懈,积累了成功的经验,有一整套正确理念:以不懈地追求真、善、美为秉持进行舆论监督,以百姓最信赖最贴心的朋友身份从事舆论监督,以促成问题的妥善解决为目的开展舆论监督.该报的舆论监督对其他党报有着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赵刚 《当代传播》2002,(1):28-29
在新疆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部新闻评论组,大伙常说这样一句话:"批评不是我们的目的,批评只是我们的手段."回首<每日关注>这些年走过的道路,我们的舆论监督报道开始追求"解气",后来追求"解惑",现在追求"解决".应该说,"解决"已经成为我们对舆论监督报道的最终要求.那么,如何确保监督有力,尽可能促进问题的解决呢?如何让媒体的舆论监督沿着一条健康、正确的轨道发展前进呢?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努力寻求社会性合作,把党委、政府、人民群众作为搞好舆论监督的坚强后盾和可靠"后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