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固定资产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必须拥有的劳动资料,因此对固定资产的管理非常重要。本文在认真比较新旧固定资产准则在定义、初始计量、后续支出等方面差异的基础上,分析了新《固定资产》准则的实施对企业的资产结构、利润和所有者权益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固定资产税务处理与会计准则的差异及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固定资产、新企业所得税法和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固定资产的确认、初始计量、后续计量以及处置等方面。新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及相关规定,在固定资产的税务处理方面,应加强与会计准则的协调、靠拢或趋同,尽量减少税法与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以降低纳税人遵从税法的成本和税务机关依法征税的难度。  相似文献   

3.
由于税收必须依赖会计资料,税法在固定资产确认、计量属性、计量方法等方面表现出与会计有相同之处,但税法与会计服务的对象不同,两者在初始计量、后续计量等具体操作方面又存在很多差异.以下就新《企业所得税法》与新“会计准则”涉及固定资产处理的规定进行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4.
将新会计准则与新《企业所得税法》中涉及固定资产处理的规定进行了全面归纳多基础上加以对比分析后发现,税收必须依赖会计资料,税法在固定资产确认、计量属性、计量方法等方面表现出与会计相同的一面,但税法与会计服务的对象不同,二者在初始计量、后续计量等具体操作方面存在很多差异。  相似文献   

5.
新《无形资产准则》对无形资产初始计量、价值摊销、减值以及处置的规定与企业所得税法之间存在着差异,两者必定在实务中产生差异。本文将从无形资产初始计量、价值摊销、减值以及处置等四个方面,来分析新《无形资产准则》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企业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中有关固定资产核算规定的差异有:定义不同、确认条件的差异、初始计量不同、折旧核算的不同、减值与披露等方面的差异。纳入《准则》实施范围的企业,其实务处理应按《准则》规范进行。  相似文献   

7.
新会计准则在固定资产的确认、计量、核算等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体现了中央政府在实行科学发展观方面,对于企业固定资产的处理的设想,反映了市场经济深化的要求。通过新旧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比较,分析了新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变化,对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进行更加准确的操作,以加深对新准则的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8.
2014年3月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2号——长期股权投资》。与旧准则相比,新准则在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范围、初始计量、后续计量以及成本法与权益法的相互转换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对此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对企业长期股权投资实务的处理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随着2007年1月新《企业会计准则》在我国境内上市公司的执行,实务中现行税法与新准则之间差异的问题将会很多,本文在分析了无形资产准则修订的必要性和适用性后,试图从两者在无形资产的概念、初始计量、计价、价值摊销以及减值等七个方面的差异进行仔细比较,分析两者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新旧无形资产准则对比分析,发现新无形资产准则在研究与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无形资产的适用范围和定义,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后续计量以及对无形资产的披露和减值准备方面较之旧准则都存在非常大的差异。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准则》的颁布,旨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规范我国证券市场,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从总体上来看,无形资产准则是参照国际会计准则制定的,充分体现了稳健性原则。  相似文献   

11.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自2006年进入新会计准则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便开始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公允价值出现在新会计准则中的意义在于它使相关会计要素与以往相比,在确认、计量、报告等方面产生鲜明差异。然而,当前公允价值计量理论及实践尚待完善,我国财务会计中的公允价值计量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难题。文章立足于分析公允价值计量在财务会计中的应用特点、优点及难点,提出在财务会计中合理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对策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随着企业科技化程度的提高,无形资产在企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无形资产的我国准则与国际准则相比,在分类、定义、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后续支出、无形资产的残值和减值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我国的无形资产准则符合我国实际情况,便于操作,而国际无形资产准则则具有较强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3.
孙兵 《现代企业教育》2013,(22):409-409
主要论述了在新准则体系下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企业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完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建议和对策进行探讨,同时,企业面对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充满了不确定性,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企业治理结构、依托成熟的资本市场对固定资产减值会计进行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企业科技化程度的提高,无形资产在企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无形资产的我国准则与国际准则相比,在分类、定义、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后续支出、无形资产的残值和减值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我国的无形资产准则符合我国实际情况,便于操作,而国际无形资产准则则具有较强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5.
会计准则之间应保持相互衔接和逻辑对应关系,新金融工具准则颁布后旧债务重组准则必须同步作出相应的修改。通过新旧债务重组准则条文简单对比并不能揭示新债务重组准则变化的原因。在解读新债务重组准则时,必须紧扣“新债务重组准则涉及的债权债务是新金融工具”这一核心要点,从新金融工具视角剖析债权债务的初始确认、后续计量模式、重组损益等方面发生变化的原因,从而全面正确认识新债务重组准则并指导实务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6.
新存货准则在存货的确认、计量和信息披露等方面的规定都较旧存货准则更加明确、合理,对提高存货会计信息质量将产生积极的作用。同时,新存货会计准则也需要在实施中不断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7.
新会计准则的发布,对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面,可以说发生了"伤筋动骨"的变化。无论在初始计量,还是在后续计量上都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此外,核算方法的运用方面也是一大看点。本文就新准则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理,做详细的解析。  相似文献   

18.
新固定资产准则较老准则在指导性、灵活性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对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际操作难度增大。文章对新固定资产准则在实际中的应用进行了较深入的思考并提出一些实际操作的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新会计准则体系对原有的长期股权投资准则在会计核算与信息披露方面进行了重新规范,具体包括名称和规范内容,成本法、权益法的核算范围与核算方法,取得时初始投资成本的计量,减值的计提,股权转让损益的计量,以及披露的内容等方面。文章仅就新旧会计准则中"长期股权投资"的上述变化做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20.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都发生很大变化,需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就权益法的概念及适用范围、权益法核算投资成本确认、损益调整、投资收益确认、其他权益变动、处置等方面加以分析,旨在准确掌握新会计准则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