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谓非法定公文?它在公文系统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它应具备什么样的格式?如何行文?要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我们必须首先弄清楚什么是法定公文.  相似文献   

2.
杨诚 《兰台世界》2005,(6):82-83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年12月27日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1999年版),提出了行政公文特定格式的概念,并对信函式格式、命令格式和会议纪要格式这三种特定格式作出了相关规定。那么,什么是公文特定格式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涉及的几个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在谈到《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十五条有关“以函的形式”行文问题时指出,“函的形式”是指  相似文献   

3.
新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由国务院发布,此前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先后两次都由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但新《办法》和旧《办法》的性质是什么呢?性质是否相同呢?本文认为,新旧《办法》既不是行政法规,也不是部门规章,理解为行政规范性文件也不太确切,而应当称为行政规范。  相似文献   

4.
公文标题是公文正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拟写案卷标题和编制档案检索工具的重要依据.要实现公文标题的规范化,应当注意一些什么问题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五件事,概括地说就是"五忌"、"五要":  相似文献   

5.
何谓非法定公文?它在公文系统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它应具备什么样的格式?如何行文?要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我们必须首先弄清楚什么是法定公文。  相似文献   

6.
任何工作都有一个重心。什么是档案工作的重心?这似乎是—个不言自明的问题。任何工作都习惯提出一些口号,确定一些目标,这也是不言自明的问题。但是,这些口号与目标是否应该体现工作的重心? 档案工作向以收集、整理、保存、提供各方面利用为全部工作的基础和核心,以后又有以利用为中心的提法。改革开放以来,为改革开放服务、为四化建设服务,为两个文……  相似文献   

7.
对研究生来说,最关心的问题无非有两个,一是研究生应该做什么,二是怎么做。这两点同托尔斯泰最关心的问题相似:“对于我们来说唯一重要的问题是,我们要做什么?我们怎样生活?”今天我就主要谈谈这两个问题。先说研究生应该做什么。一、做什么在我看来,研究生的中心任务一言以蔽之就是研究。不研究,怎么能算研究生呢?不过,对于研究这个任务中心而言,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要求。新闻传播学所说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概括起来讲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方面,研究生一定得认真读书(包括报刊、学术期刊等),不读书就谈不上研究。…  相似文献   

8.
我在主持一档日播的音乐节目中.每天推荐不同的音乐,陈述不同的感受,每天都会有不同的问题等待思考。节目之余,我经常问自己两个问题:第一,我是谁?第二,每天忙忙碌碌,到底要传递给我的听友什么?是音乐还是感受?是理念还是生活态度?都是,好像又都不完全是。  相似文献   

9.
写什么?这是个老课题。从第一届新闻函授开办之日起,我们就多次说明,一年的函授学习,时间并不长,主要应当学习两个本领,或者说,为解决两个问题打下一点基础:一是知道写什么?二是知道怎么写。这两个问题是紧密相关不可分割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写什么比怎么写更重要些。按照思维规律和办事程序,只有首先明确了要做什么,然后才能进一步考虑怎么做。这好比盖房子,首先要确定“盖什么”(是楼房还是平房,是中式还是西式,是商店还是宿”舍等等)然后才进入“怎么盖”(设计图纸,筹备材料,确定工期,精心施工等等)。就写作的全过…  相似文献   

10.
现代公文作为一种应用文,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特别是对于在党委、政府部门从事文秘工作的人员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熟悉、掌握、使用好现代公文,可以说是每个机关工作人员的基本功、必修课。那么,公文写作中应注意哪些重点,如何把握?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什么?笔者结合实际工作,谈一些认识,以期与大家共同探讨。至于公文的格式、结构等,教科书上写得很清楚,在此不赘言。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1)大众传播领域中的技术变化是如何产生的?(2)技术对大众传播的内容、后果有什么影响,如果有的话?这两个问题相互联系,因为都讨论了历史上技术与传播流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叶冲 《记者摇篮》2006,(10):39-40
在开始本文之前,我们先看这么一段台词:“一个表扬就那么重要吗?杨红旗需要什么,我都可以尽我的努力去帮助他。什么都可以。可是这件事情,我做不到。我真的做不到!我是一个女孩,我有我自己的生活。我将来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这几个月,我一直强迫自己忘掉,可是你们一步一步地把我逼回来,回到那个我根本无法面对的晚上。就为了一个表扬?就为了一分虚荣?你们毁掉的是我的一生。难道你们不知道吗?!(痛哭……)我现在就像被扒光了衣服,站在所有的人的面前,工作没了,朋友没了,什么也没了。你们满意了?在我心里有两个凶手,第一个凶手是那个坏蛋,…  相似文献   

13.
我们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渡的新时期。作为新时期的新闻工作者,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价值取向?追求什么?效仿什么?怎样看待自己的职业?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对每个新闻工作者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谈点粗浅看法。 不图官位,注重提高新闻业务素质 从事新闻职业,做官这条路是走不通的。正如一些老新闻工作者所说的,想做官就不要干记者,当了记者就不要想当官。在新闻单位工作的,一辈子都是个记者,这是不足为奇的。因为新闻单位是培养和锻炼新闻业务人员的场所。 新闻单位是业务性较强的单位。当记者,作了编辑,就应专心致志地钻研新闻业务。新闻工作者不注  相似文献   

14.
机关领导必须考虑制发公文的时机,发早了,可能使某些机密导致不同程度的泄密。如关于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实行公开竞争择优上岗以及进行机构调整、合并等文件,发早或发迟,都有可能造成人心不稳,影响工作。再如会议通知,等到会议结束了才送到与会人员手中,就成了废纸一张。因此,领导必须树立公文工作的时效观念。影响公文工作时效的因素有两个,一是公文工作进程,二是公文工作时间。公文工作进程即公文工作的各个环节、阶段以及各环节和阶段之间的传递、联系与配合。影响公文工作进程的因素也有两个,一是公文工作的环节和每个环节中工作人员的…  相似文献   

15.
在新闻报道活动中,新闻失实与侵权都有着前因后果关系。因此.媒体或者记者常常被人告上法庭,也就难以避免了。但是,在诸如侵权的诉讼中,衡量新闻失实和侵权的客观标准是什么?又如何去把握?这是原被告双方都非常关注的法律问题。在本文中曾雨楼就新闻失实和侵权的事实构成标准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6.
对于一个事物而言,回答它是怎么来的?这一问题,对回答它是什么?、它在社会中的位置及其与其他事物的关系、它的运动与管理过程等问题,具有前提性的意义。因此回答档案形成规律即回答档案是怎么来的?这一问题,涉及档案学理论中许多前提性、根本性问题。如档案是什么?它为什么存在?它与人类社会活动的关系?它应该以什么方式存在与管理?等等问题,都与之有着直接的关系。不回答好这一问题,档案学的其他问题就失去了认识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7.
我时时刻刻都是一个快活的大苍蝇,这一生什么羞辱没受过?尚且仍是滴溜溜的大眼睛,头发不秃牙不掉,上楼下楼都是三台两台不含糊,要不是心脏换了零部件,还不就成精了!其实都很清楚,每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文艺界朋友叫我“铁蛋”、“大男孩”,说到底我也不“铁”,更不是“孩”,换个活法就是了。没心没肺能活百岁,问心无愧活得不累。其实真累!我还有一个优点,说改就能改,即使是口头语也能改。这来自我坎坷的生活,  相似文献   

18.
此前,在省委办公厅举办的“全省党的机关公文处理工作培训班”和省交通厅举办的“文秘人员培训班”上,都有办公厅(室)的同志问到与签发人有关的问题。为了使讲座更有针对性,我专门制作了一个《公文处理规范化讲座意见征集卡》调查问卷。其中有一条是:在公文处理工作中,同事之间有争议或意见不一致的问题是什么?不少人在问卷中反映:签发人的选择、文种的适用范围、主题词的标引等是同事之间经常出现争议或意见相左的问题。关于签发人的选择,不少单位的办公室主任和文秘人员几乎都提到这样一个问题:即上行文的签发人能否由副职领导…  相似文献   

19.
李彬 《军事记者》2002,(2):21-22
什么是符号?符号在传播活动里起什么作用?大众传播学为什么要研究符号及其意义?这些问题既简单,又复杂。说简单,一句话就可以打发——符号是一切传播活动的原材料,一切传播活动都离不开符号,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说复杂,就整个传播研究里,就数有关符号及其意义的理论最玄奥了。  相似文献   

20.
近几个月,济南市公安局陆续收到市民报案,反映在红绿灯路口经常发生聋哑人抢劫案。一时间,“聋哑帮”流窜多省、四处抢劫的传闻在市民中引起震荡。经过精心策划,济南警方抓捕了这一团伙的10名成员。“聋哑帮”都是些什么人?有什么来历?成员什么身份?作案特点是什么?他们为什么要结成抢劫团伙?靠什么维系帮派?记者就这些问题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