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惠特曼的自由诗没有严格的音步格式和押韵格式,但他诗歌的音乐性主要体现在向上的节奏,多样的变奏,并列、重复、对比的手法和具有音响感的音韵.文章对惠特曼诗歌艺术价值充分肯定的同时,也从形式到内容揭示其诗歌的美学和哲学意义的统一及其深远影响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1、本诗采用了什么描写手法写江南早春? 2、全诗紧扣“物候”二字着笔。其中属于“物”和“候”的分别是什么?  相似文献   

3.
《琵琶行》以一个“情”字统摄全诗:所状景物融情,所写人物含情,所绘音乐传情,所用手法生情。赏析时,披文入情,便能牵一字而动全诗,举重若轻了。一、景物融情,赏其意境美《琵琶行》起笔不俗,以“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开篇。其中“瑟瑟”尤显精妙,声情并茂,将秋意之浓烈、离情之凄苦渲染得淋漓尽致,为全诗定下了沉郁感伤的情感基调。  相似文献   

4.
惠特曼《自我之歌》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惠特曼《自我之歌》一问世,就引起美国文坛广泛持久的争论.历史证明,《自我之歌》并不是所谓神秘主义的启灵预言诗,而是一首反映美国时代生活的现实主义伟大诗篇.“自我”展示出多重艺术形象,热情地歌颂了美国民主和美国人民.民主、民族主题贯穿全诗.诗歌宏伟的结构、广阔的历史画面、全景式的美国自然风貌,使之成为一首享誉世界文坛的美国史诗.  相似文献   

5.
利用城市公共环境进行的广告创作中,把公共空间环境看作一种创意手段而非单纯的广告媒体,使其与广告内容充分结合,与受众充分沟通,既丰富了广告创意手法,增添了广告创意的生动性和受众的参与性,又使公共空间环境富有人性化、情趣化,从而形成一种公共艺术语言,可谓一举两得,值得提倡与推广。  相似文献   

6.
三点导读     
这是一首意大利十四行诗。全诗以饱满的感情,抒写了布鲁诺殒身不恤的追求。诗人用想像、象征等手法,重在抒发主观感受。  相似文献   

7.
《哦,船长,我的船长》是美国著名诗人惠特曼在林肯遇刺之后创作的悼念诗之一,很典型地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和写作手法。从多种角度对本诗进行综合分析,揭示作者的写作思想和特点。  相似文献   

8.
余晓梅 《甘肃教育》2011,(10):93-93
一、教材分析 《四季的脚步》用拟人的手法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描绘了儿童眼中美不胜收、神奇迷人的四季美景。全诗语言凝练、生动,富有童趣。  相似文献   

9.
林肯之死给诗人惠特曼带来了巨大的心灵震撼 ,并促使诗人创作出了《紫丁香》这样优秀的挽诗。诗歌通篇使用了象征手法 ,以祭奠伟人的逝世 ,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常表达的生死主题  相似文献   

10.
《快乐的节目》是一首儿童诗,写的是少年儿童欢度“六一”儿童节时的欢乐的心情,表达了他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以及时刻准备着献身于祖国现代化建设的理想。全诗一共四节。第一、二两节用拟人和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们”欢度节日时的快乐心情。第三节是写祖国培养我们“幸福成长以及我们”的理想。第四节是节日欢乐的场面。全诗以“乐”为红线,心与情之乐,成长之乐,理想之乐,场面之乐,贯穿全诗,生动地描绘出了少年儿童欢度节日时的快乐心境和欢乐热闹的情景。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手机》、《我叫刘跃进》为例,通过文本细读,从蒙太奇手法和空间化两个方面揭示了刘震云新世纪小说形式的影视化倾向。  相似文献   

12.
王维的诗歌艺术造诣很高,精通各种表现手法。《观猎》首联使用“先声夺人”的手法,为全诗定下基调;颔联使用“以物衬人”的手法,突现将军的英武、雄健;颈联借用地名的文化内涵,丰满了将军的形象;尾联通过细节描写,揭示了将军踌躇满志的心态。  相似文献   

13.
以一个典型历史地段更新的实际工程为例,尝试利用综合的分析评价方式,解析空间与人,空间与社会,空间与文化的关系,并结合不同的设计手法,使得城市空间、历史建筑为文化传承和城市发展做出贡献。同时也探讨了城市特色的营造与历史建筑的保护更新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阐述了重视这二者关系在城市设计中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城市空间的拓展生产了新媒体,新媒体的特性重塑了城市空间。从新媒介与城市空间的互动逻辑来看,新媒体的流动性重构城市空间格局、新媒体的产业性孕育城市空间经济、新媒体的艺术性标识城市空间文化、新媒体的智能性更新城市空间体系。新媒体没有取消空间,而是改变了空间。新媒介所构成的人类社会框架和生活节奏业已成为今天新城市化的背景,在一定程度上演化为我们的所有生存领域和环境。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化进程的加速和发展型地方政府理念的驱动,促使我国城市空间的解构,表现为居住空间分异、职住空间分离、商业空间高端化、交通空间通达性差和公共空间私有化,由此诱发了城市治理的困境和风险.城市治理困境的消解,需要回归以人为中心的城市治理理念,推动城市空间价值转换和空间重构.  相似文献   

16.
林肯之死给诗人惠特曼带来了巨大的心灵震撼,并促使诗人创作出了《紫丁香》这样优秀的挽诗。诗歌通篇使用了象征手法,以祭奠伟人的逝世,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常表达的生死主题。  相似文献   

17.
王明文 《语文天地》2013,(14):28-29
《海燕》是高尔基早期革命浪漫主义代表作,是高亢雄浑的乐章,是充满革命激情的战歌。《海燕》最突出的特色是巧妙运用象征手法,突出表现了所要歌颂和批判的对象,而且加强了诗章的浪漫主义色彩。通观全诗,可以  相似文献   

18.
惠特曼歌颂民主自由,体现了美国人民对民主的渴望,他赞美人民创造性的劳动,给人以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溯惠特曼作品特质的形成.都认为他受到了美国文坛先贤的影响.其中朗费罗对惠特曼文学创作的影响最大.在惠特曼眼里,是朗费罗把诗歌文学诞生的标记打在美国第一个世纪身上.惠特曼肯定了朗费罗的诗歌成就以及对美国人民的贡献.如果.没有朗费罗所代表的传统英诗在美国这块土地上的影响,惠特曼也就不会成其为惠特曼.惠特曼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吸收他们的营养,使自己茁壮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最终形成了自己的独立的学派和传统.  相似文献   

19.
三点导读     
美点赏析这是一首意大利十四行诗。全诗以饱满的感情,抒写了布鲁诺殒身不恤的追求。诗人用想像、象征等手法,重在抒发主观感受。老橡树扎根土壤,把树枝伸向天空,不断拓宽空间;老橡树饱经风霜,受到“风神”、“冬天”严酷猖狂的侵扰,仍傲岸挺立;老橡树依托土地,向宽宏的胸脯延伸,坚持不懈地追求。诗人将情感融入其中,“你是我的榜样,为我所信奉”讴歌老橡树,达到“诗、人合一”的境界。阅读全诗,常有行断句未断的现象。句跨行给读者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连贯的意思被隔开,中间有了距离,有了空白就可容纳非词语的内容,读者有了更为广阔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爱默生的超验个人主义为原理,以惠特曼的《草叶集》为分析文本,分析惠特曼对超验个人主义的吸收以及惠特曼在《草叶集》中对内容和形式上的改革,说明惠特曼对美国文学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