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是阿里斯托芬对智者教育忽视道德标准的批判,他从智者教育的收费授徒、以演说术和修辞学为教授内容及其诡辩术的运用三个角度构造了智者教育的框架。同时,又通过歪曲的逻辑战胜正直的逻辑的形象论战,抨击了智者教育为了在辩论中获胜,不顾传统美德和正义,从而忽视了对公民的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2.
远见与卓识——论罗素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或许是作为哲学家、逻辑数理学家的名声太大,以致人们往往忽视了作为教育思想家和教育活动家的罗素。其实,罗素的教育思想也充满着智者的预言。在“科教兴国”的今天,他的许多教育观点对于我们搞好素质教育、推进创新教育,仍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罗素教育思想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或许罗素作为哲学家、逻辑数理学家的名声太大,以至人们忽视了他同时也是社会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尤其是教育思想家和教育活动家。其实,罗素的教育思想也和他的其他许多思想一样,充满着智者的预言,他的很多教育观点至今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罗素的教育思想对我们改造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开创面向21世纪的新教育不无启示。  相似文献   

4.
智者教育是古典时代雅典教育史上形成的十分重要的知识力量,雅典的自然人文环境成就智者教育,古典时期雅典的经济繁荣发展也促进智者教育的进步。政治制度的演变以及丰富多彩的文化对智者教育更是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智者们通过收取费用传授徒弟们知识,讲授的课程主要包括雄辩术和修辞法。智者教育拓宽了当时雅典教育的学术范围,为雅典以及后世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针对《论教育实践的研究路径》一文,提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方面的三个有待商榷的问题:是"实践高于理论"还是"实践和理论是平等并行的";能否忽视实践对理论的检验和发展;靠谁来实行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转化逻辑。认为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是平等并行的,不能忽视教育实践对教育理论的检验和发展,超越实践人和理论人而新产生的"理论—实践人"和"实践—理论人"是运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转化逻辑的理想人选。  相似文献   

6.
对于事物的认识有两个维度:逻辑的和历史的。目前教育技术研究中逻辑的维度居多,却忽视了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历史的维度。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国电化教育与美国教育技术发展历程的比较研究,给今天教育技术.领域内存在的争论一个强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罗素教育思想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人们称为世纪智者的著名思想家柏特兰·罗素,对世界文化有着巨大的贡献。罗素的教育思想充满着智者的预言,对于我们变革应试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推行创新教育不无启迪。本文论述了罗素及其教育活动,对罗素教育思想进行了重新评价。  相似文献   

8.
司马谈所称名家,先秦称辩者。名家是诸子百家中的重要一家。名家学说的性质和历史作用,酷似古希腊的智者。从学说的性质说,名家和古希腊智者都有三个共同点,即奇辞怪说的表达方式,双重论证的思维模式和归谬反驳的论证方式。从学说的历史作用说,名家和古希腊智者都有一个共同点,即早期的名家学说,是墨家辩学、荀子名学的前导和刺激;智者学说,是亚里士多德逻辑学的前导和刺激。反过来说,墨家辩学、荀子名学,是名家学说的清理与升华;亚氏逻辑学,是智者学说的清理与升华。名家学说和墨家辩学、荀子名学,智者学说和亚氏逻辑学,分别是中西文化中两个对立统一的矛盾侧面。这种矛盾的对立统一,是推动中西逻辑发展的动力。分析名家、智者学说和墨家辩学、荀子名学、亚氏逻辑的对立统一,矛盾渗透关系,揭示中西逻辑发展的机制和规律,是比较逻辑学的典型个案研究,有重要的哲学与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9.
周峰 《教育导刊》2002,1(7):48-50
被人们称为世纪智者的著名思想家柏特兰·罗素,对世界文化有着巨大的贡献.罗素的教育思想充满着智者的预言,对于我们变革应试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推行创新教育不无启迪.本文论述了罗素及其教育活动,对罗素教育思想进行了重新评价.  相似文献   

10.
古希腊智者的教育活动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当时希腊人对自身和世界的认识、雅典的强盛以及民主政治的氛围都对智者的教育活动产生了重要影响。智者收取费用为国家培养政治家,他们所开设的教学课程,既开辟了新的学术及研究领域,又扩大了教育的内容。他们的教育活动具有加强文化传播的功能,对雅典民主政治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确的教育方法是开发孩子的符号能力,必须同时开发:右脑——情感和道德,左脑——语言和逻辑。而且不要忽视顺序,先有情感,后有道德;先有语言,后有逻辑。  相似文献   

12.
数学好一直被认为是智商高的表现,特别是在中小学的数学教育中,较多的忽视了情商教育和数学教育的育人功能。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发现情商的教育和数学教育的育人功能对学生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注重中学数学教育过程中的情商教育和育人功能,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现代教学与课程论、教育技术研究揭示了学习理论的基础性作用,深刻把握特定学习理论的内涵和外延无疑有助于教育技术实践。针对极端建构主义忽视概念重要性,只强调学习非结构性,也针对传统教学对结构不良问题解决教学表现出的力不从心,认知弹性理论提出了逻辑体系俨然自足的“折中”见识。文章分析了认知弹性理论的逻辑结构体系,在此基础上对该理论及实际意义作了评论。  相似文献   

14.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专业教育,其办学价值取向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过分强调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社会逻辑,忽视了大学自身发展的逻辑,因而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社会价值取向的悖论,已经给教育实践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实践意蕴在于战略性地设置专业,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科学设计专业口径,以"不变"应人才市场的"万变",加强综合能力培养,提升就业弹性和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5.
杜威反对传统教育教学忽视人存在,远离人的生活世界,把“儿童中心”比作教育“哥白尼革命”。杜威的教育思想具有内在的逻辑并环环相扣,内在兴趣是教育基点,经验连接是教育艺术,心理化课程是教育情景,三个逻辑维度共同构建了杜威教育的思想基石。三个逻辑维度与第二课堂教学特性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基于杜威教育思想的学校第二课堂需要进行重构与变革,科学设计第二课堂教学内容,灵活采用第二课堂教学方法,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  相似文献   

16.
当前高校中国梦教育中存在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思想认同、重视理论指导而忽视实践强化等现象,导致大学生对中国梦教育产生了认同困境,其根本原因是意识形态的指向性与现实性之间的距离。大学生对中国梦教育的认同,就是大学生将中国梦从理论认同、政治认同发展到情感认同的持续的、渐进的心理过程。因此,高校中国梦教育应该遵循将中国梦从知识同化为思想、从思想固化为信仰的认同逻辑,并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创新中国梦认同教育的路径,才能提升中国梦教育的认同效果。  相似文献   

17.
创造,对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创造成了教育界的热点研究课题。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人们偏重逻辑而忽视直觉,我们在从不同角度理解创造的的基础上提出:创造——直觉比逻辑更重要。理性的直觉,即直觉与逻辑的和谐更利于创造。  相似文献   

18.
孙沙沙 《教师》2012,(4):116-116
前几天,在《教育文摘》上读了一篇文章,题目为《最好的解答是倾听》,它引发了我很多的思考。这个故事讲了一位“说教型”的智者和一位“倾听型”的清洁工为民众解惑的故事,因方式不同,效果迥异。“智者”大有被“清洁工”取而代之的危险。智者最后说了一句令人振聋发聩的话:“这个世上不缺少解答疑问的智者,缺少的是善于倾听的人。”  相似文献   

19.
教育与智慧     
教育与智慧是密不可分的。农耕社会教育的重要功能就是培养智者。智者就是具有超群智慧的人,体现于中国古代读书人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追求上。培养智者也是古代西方哲人如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等从事教育的终极目标之一。农耕社会人类生产力低下,当时的智者擅长于解决人类社会内部人际间的各种矛盾,诸葛亮是其杰出的代表,一直受中国人的顶礼膜拜,可以说,中华民族是一个追求智慧、崇拜智慧的民族。  相似文献   

20.
经济全球化对教育的消极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入WTO标志我国加入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经济全球化对教育的影响有积极方面,也要看到消极方面:按照经济全球化的逻辑安排教育,可能有违民主政治的原则;要求教育服务于国家竞争力,可能忽视教育中的人文交流。因此,教育对经济全球化的适应,应该限制在适当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