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考考点】●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重要交通线路●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知识梳理】交通运输五种运输方式的特点(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发展趋势:网络化、高速化、大型化我国交通运输铁路五纵三横、晋煤外运专用线、南昆线、青藏铁路等主要高速公路;长江航线、沿海航线;西气东输管道线世界交通运输:四大航线与主要港口、石油运输线、亚欧大陆桥等交通运输网中的线影响因素:社会、经济、技术、自然因素铁路建设作用:促进生产、扩大市场、加强联系京九铁路区位因素:合理布局铁路网,促进沿线经济发展,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繁荣,…  相似文献   

2.
一、增加和共有重点内容分析新教材增加内容新老教材共有重点内容(1)人类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及其特点(2 )流通领域生产部门的特点(3)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 ①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②交通运输网中的点 ③交通枢纽 ④交通运输网的发展(4)合理运输和综合运输(5 )现代通信手段  相似文献   

3.
《中学文科》2006,(8):30-38
【常考考点】 ●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重要交通线路 ●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  相似文献   

4.
<正>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和重要的服务性行业。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已经成为世界交通大国。部分领域交通运输现代化水平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正阔步向着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奋斗目标迈进。铁路、公路、航空、城市轨道交通等交通运输方式蓬勃发展,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5.
一、本单元教学重、难点分析 1.本单元教学重点 (1)交通运输网中的线、点的区位因素 ①线的区位因素 教材首先提出交通运输网中线的区位因素主要有经济、社会、技术和自然因素.  相似文献   

6.
全斌 《地理教育》2001,(3):14-15
一、交通运输线、点、网区位选择的问题解答 区位是人文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其含义既指位置又指分布.为了一定的利益,许多地理事物都存在着区位选择的问题.本单元所介绍的交通运输点、线、网的建设中就存在着区位选择.  相似文献   

7.
  谢世正 《地理教育》2020,(3):32-44
“工农业与交通”是高中地理的基础和主干知识,也是高考地理学科命题的核心内容之一。文章针对“工农业与交通”中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区位因素变化、工业的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及主要方式、交通运输区位及变化的影响等微专题,分别从高考解析、知识精要、真题透析等方面进行剖析,以期为复习备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铁路的作用、影响公路建设的因素以及世界内河航道的建设状况;以京九铁路为例,理解交通运输网中线的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2 .能力目标:学会对某一具体的交通运输线进行区位因素分析和选择。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关注祖国经济建设,利用所学知识建设祖国的崇高热情。重点、难点 影响京九铁路线区位选择的因素;分析影响交通运输线的主要区位因素。教学方法 竞赛抢答法(课前宣布竞赛规则)、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歌曲“东方之珠”。[提问]东方之珠指哪一座城市?(香港…  相似文献   

9.
一、教材与教学内容分析交通运输线的布局建设是交通运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课教材首先简单介绍5种最基本的运输线,并指出各种交通运输线的建设都要受到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技术因素的影响,各种因素的影响程度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然后以知识窗的形式介绍了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的一般步骤;为配合理解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理论,教材又安排了活动案例——进藏铁路线的区位选择,以及知识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讲授的交通运输专业学科基础核心课程《交通运筹与优化》的课程内容和特点,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方法;分析当代大学生教育考核体制下的考核方法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并提出几点可供参考的改革考核方式。  相似文献   

11.
进入高三复习之后,有很多的同学地理Ⅱ卷综合题部分得分情况不太理想,尤其是区位问题。而区位问题又是“重点内容重点考,重点内容年年考”,内容涉及到工业区位、农业区位、城市区位、交通区位(交通线、交通点)、商业区位等。  相似文献   

12.
庞传 《中学文科》2004,(12):40-43
考点扫描一、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农业生产的特点、投入、产出与分类农业的区位选择及其变化水稻种植业世界主要大牧场放牧业地域类型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工业的投入与产出、发展趋势工业的区位选择及其发展变化工业的集聚和分散、工业地域的形成传统工业区:德国鲁尔区新兴工业区: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美国“硅谷”二、人类的居住地与地理环境乡村聚落的形成和城市聚落的起源城市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城市化的含义、进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对比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三、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  相似文献   

13.
高胜滨 《地理教育》2014,(11):22-24
正一、学习目标能举例说明交通运输在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能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大致分布格局;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二、学习重难点及方法重点:认识全国的铁路运输网,能灵活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难点:我国铁路干线分布的大致格局及选择合适的铁路干线出行。方法:绘图法、比较法、阅读法。点评:根据课标要求设置学习目标、重点和难点。学习目标中应当增加认识主要铁路线,培养学生读图用图  相似文献   

14.
在人类活动中,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有交通运输、商业贸易和通信等。地域联系对发挥各区域的区位优势,实现区域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经济全球化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各种地域联系方式的发展,特别是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有力地推进了世界商品的循环,大大缩短了世界的距离。由于自然资源分布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不同地域之间产生了人和物交流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正>交通之于城市就如同是人体的血管,交通强,则经济振、贸易盛。所以,如何保证交通的良好发展对于城市发展至关重要。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高性能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的脚步加快,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积聚力量,将为交通运输发展赋予新动能,传统交通方式将会被多元重塑——智慧交通将在不断成长中引领未来生活。6月14日,2019世界交通运输大会  相似文献   

16.
朱立新 《新高考》2007,(1):61-64
一、知识拓展高中地理区位涉及农业区位、工业区位、城市区位、交通运输点与线的区位、商业中心与网点区位等内容,体现了地理学  相似文献   

17.
交通运输是人类地域联系的重要方式之一,而根据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依据货物的类别和数量,以及运输距离、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是不同地区实现交通运输合理化,最大程度地完成运输任务,实现运输过程中最大经济效益的关键问题,因而实现合理运输,是经济建设领域里面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如何完成由理论知识到实践的转换,如何使全体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掌握应有的合理运输的知识,高中地理f必修)第七学,元教材在介绍交通运输线、点,网的基础上,以更宏观的角度来讲解交通运输的规划和发展问题。基于本节教材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如何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让学生学到切实有用的、终身享用的理论知识;如何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更清晰、更明了也掌握这部分知识,更能有效地实现知识的转化,我在教学中对这部分教材的处理和教学进行了有意的尝试,以期探索一些有于农村地理教学的新思想、新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一、以“区位影响因素”为线索——建构知识体系区位类型主要考点农业区位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农业发展与区位的关系工业区位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工业主要区位因素分类;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社会、环境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工业发展与区位的关系城市区位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因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资源、交通、政治、军事、宗教等社会经济因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城市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交通区位经济、社会、技术和自然等因素,对铁路、公路、航道等交通运…  相似文献   

19.
单永 《新高考》2006,(7):99-104
原理呈现 1.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及优缺点 2.影响交通线、点的区位因素 3.城市交通运输布局原则:(1)满足出行需要;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交通运输业在需求、结构及管理方式方面的变化和未来世界交通运输业发展过程中将会出现的三种趋势,并据此得出结论: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及世界交通运输业发展变化的新趋势,中国的交通运输增长方式必然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为此,应从提高交通运输资源配置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入手,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两方面的作用,重点解决提高交通增量投资效率和存量交通资产利用效率两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