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夷之有别,当始于有夏之世。四千多年来,随着民族的冲突和融合,“华”和“夷”的内涵和外延发生频繁变化。天朝正统的华夷观念支配着清王朝,成为清延处理对外事务,即所谓“夷务”的指导思想。林则徐出于“筹夷务必先知夷情,知夷情必先知夷形”的考虑,在一定程度上转变观念,用新的经世致用思想处理中外关系,逐步突破“华夷之防”的桎梏。但林则徐身为清王朝的封疆大吏、钦差大臣,在封建环境中土生土长,对“天朝上国”、唯我独尊的华夷观念耳濡目染,因此不可能不受到传统华夷观念的影响,其思想自然也脱不出传统华夷观念的窠臼。  相似文献   

2.
本文围绕清雍正年间因"曾静案"开展的思想整合运动,从两方面对中国传统"华夷"之别思想展开论述.一方面分析中国传统"华夷"之别根基性,认为这种族别思想来自于儒家核心价值观念"礼";另一方面分析当传统"华夷"之别思想直接挑战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的合法性时,这种传统族别思想具有的矛盾性.笔者认为:清雍正帝通过<大义觉迷录>,彻底驳斥了千百年来形成的"蛮夷猾夏"论,成为清王朝这次思想整合运动中最为积极部分.同时,通过这次思想批判运动,清王朝在思想领域中向世人表明:它是儒家思想的捍卫者和继承者.也正因如此,它是受益者.以历史发展观来看,对"华夷观"的批判,清帝国统治者不自觉地成为"中华民族"形成的推动者.  相似文献   

3.
《方言》的创作与扬雄的民族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言>是一部方言地理学著作,扬雄创作<方言>的目的是为了向少数民族地区传播中原先进文化.扬雄主张用儒家思想引导少数民族地区人民进入礼仪文明社会,这一思想是儒家"大一统"思想和"华夷之辨"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和抚怀柔是诸葛亮"西和诸戎,南抚夷越"民族思想的核心思想,其民族政策思想集中体现在蜀汉民族政策当中。针对南中少数民族,诸葛亮坚持攻心为上、心战为上的指导思想:采取了调整郡县设置,以削弱地方大姓、夷王的势力;推行夷汉官吏交流制度,以加强蜀汉政权对南中的管理;重视先进经济文化传播,以推动南中经济社会发展;因俗而治,以笼络南中各少数民族等措施。而对西部、西北少数民族,也是怀柔和抚与军事镇压两手并用。诸葛亮开明的民族思想和切合实际的民族政策,对民族地区的稳定和蜀汉政权的巩固有着积极意义。诸葛亮"和抚怀柔"民族政策思想对当下处理民族和民族问题仍不乏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元代特殊的历史文化时期,大量少数民族士子登上了中国文化史的舞台。作为王朝缔造者的后裔,他们作品中常洋溢着混一海宇的盛世豪情;汉族士大夫也突破了"夷夏"之大妨,认为异族士子服膺汉文化是盛世景象的体现。面对多元文化,元廷"无为而治",各族士大夫开口议论,直视千古,敢于直斥时弊。元代"华夷一体"的多民族文化构成,带来了开阔正大的文化气象,也造就了异于往古的文化精神;其中的教益,或可为今天"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6.
龚隽 《中国文化》2013,(2):77-90
顾名思义,禅宗与传统佛教史上的"坐禅"当然有着深刻的历史和思想关联,在中国禅宗的发展史中,对於禅坐的观念也可谓经历了相当复杂的"典范转移"(paradigmatic shift),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坐禅"观念。这些不同类型的禅坐观念间既有内在的思想联系,也存在异质性的变化。简单地把中国禅宗各家有关"坐禅"的观念理解为佛教历史上一次思想革命或旧传统的复归,都无法深入解释禅宗史上"坐禅"思想的复杂性。①本文拟就中国禅学史——主要是六到九世纪这段禅学史中有关"坐禅"的若干问题展开讨论。严格地说,这并不是对禅史中的"坐禅"概念进行全面的历史论述,而是抽取其相关的几个重要问题作思想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震荡,犹如石落死潭,激起层层波浪。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以坚船利炮开路,涌进古老的中华,猛烈冲击着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中国人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天朝上国”观念也开始受到强烈的冲击,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逐渐认同西方文化的价值,反省古老文化传统,开始产生向西方学习的开放意识,并开始走出天朝意识误区和探索中国近代化道路的艰难历程。(一)民族自我中心意识是早期人类历史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只是随着地理屏障的突破、战争以及程度相当的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交流,许多国家和民族的自我中心意识逐渐淡化以至消失。而在…  相似文献   

8.
孔子死亡观的构建理路与审美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孔子"未知生,焉知死"这句话隐含着"知死必先知生,知生方能知死"的思想,在此基础上指认出孔子死亡观的构建理路:死不可知,生死并重,以生观死,以生安死。文章认为孔子死亡观的精髓和价值在于对死亡的消解和超越,体现出死亡的审美价值。文章从五个方面分析了孔子如何实现对死亡的消解和超越。  相似文献   

9.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为了国家的文明和富强,对中国传统文化采取扬弃的态度,吸其精华,去其糟粕,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思想;同时对西方文化,也采用"拿来主义",为我所用.他的"三民主义"思想就是对儒家思想和西方一些先进的文化精华借鉴吸取改造而来的.了解这些,对我们更深刻、全面地学习孙中山的先进文化观念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0.
南北朝时期,后梁政权在长江北岸设置了宜都郡夷道县,与江南陈朝宜都郡夷道县相对应。江南夷道县即两汉三国时期的"夷道县",只辖江南部分区域,不辖江北地区。至唐贞观年间,废江北夷道县入江南宜都县(汉夷道县,陈朝改为宜都县)。自此,宜都县的行政区划长期以来一直横跨长江南北。这正是《大清一统志》将三国古战场"猇亭"错误地移至江北岸之虎脑背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今天许多史学研究者认为江北虎脑背即猇亭之战发生地与《三国志》记载刘备"于夷道猇亭驻营"并不矛盾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胡子龙 《大理文化》2010,(11):84-89
祥云作为清朝后期和整个民国年间辐射影响滇中、滇南和滇西的商驿道枢纽,加上当时祥云极其落后的农业生产条件给县境内各族群众带来生活的极度困窘,祥云人"走夷方"是非常突出的。这也就很自然地形成了这样一种境况:成千上万人从"夷方"给家乡带回来了财富、生产生活经验、外域文化的同时,也带回了许许多多不健康的东西,  相似文献   

12.
來新夏 《中国文化》2010,(1):198-200
<正>林则徐和杨以增是清道光后期著名的封疆大吏,林则徐以抗英的"反鸦片战争"而获民族英雄的美誉,杨以增则以搜求、保存古籍,创建海源阁而成为晚清四大藏书家之一。林则徐(1785-1850)比杨以增(1787-1856)大两岁,杨以增比林则徐晚死六年。应当是同时代的人。他们的仕历也大体相仿,都是  相似文献   

13.
作不同意辛亥革命阻断了清王朝领导的中国早期现代化的进程,如果没有这场革命,晚清新政改革将取得成功的观点。认为由于晚清社会存在着诸多不利于现代化发展的因素,传统的封建政治体制决定了清王朝改革的目的、措施与现代性改革的要求有着深刻的矛盾和对立,加上统治集团自身素质的局限,即使不发生辛亥革命,这种改革也不可能成功。  相似文献   

14.
正孝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内涵最深、包容最广,历经时代沧桑而经久不衰并且得到各民族各朝代推崇,是我国最引以为傲的精神文化之一。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其思想对后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虽然孔子不是提出"孝"观念的第一人,但他十分重视孝文化,孔子孝文化在前人"孝"思想,诸如西周时期礼仪制度等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化与继承,使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而构建出了一套新的理论体系。孔子的孝文化内涵十分  相似文献   

15.
"自我"以一种感觉状态的方式存在,它是意识对自身产生于交流生活的某种思想或者思想体系的认识和感觉.自我的观念永远是对个人生活中特殊的或有差异的方面的一种意识.人是活生生的人、复杂的人,"自我"也就是多元的立体的自我."自我"的最大特点就是凡事总喜欢以个人利益的得失作为思考问题的基本出发点,把个人作为处理一切事务的中心.  相似文献   

16.
殷商时期的夷方主要位于山东东南,向南迤及江苏、河南、安徽交界地区的淮水流域。夷方是商的主要敌人之一,也是其军事扩张的首选目标。商晚期自商王文丁以后多次用兵夷方,商王在出征前通常会举行祭祀,向代表上帝、祖先及"大邑商"的神灵求取福佑。商夷战争虽整体历时数年,但战事持续时间通常在一旬左右,反映了战争规模不大,目的在于压服夷方,获得人口及土产资源等。商王朝征夷方的主要军事力量是商王所率领的军队,包括贵族的家族武装。此外,商王在边域设置的侯是重要的辅助力量,作为商王亲信的"小臣"亦参与了军事活动。商王朝还在边域及交通线上广设据点,供军队驻扎、补充给养。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哲学的开端,是"穷根究底"的精神,无可厚非地是源于对未知世界不断探索和永远追求的学问.但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中国传统哲学精神开始"走火入魔",为求"安身立命",中国传统哲学精神发生了变异.而作为蕴涵着传统哲学精神的儒、道、释三家知识体系的开源,以学成家,由家立教.在丧失了"穷根究底"的精神,求"安身立命"之后,就必然各自依照自身的社会功能和社会位置,发展出一套伦理的、道德的政治观念与生活宗教来.这是传统哲学精神向"安身立命"的生存境地变化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8.
<正>一、引言西周时期,中国传统政治哲学就已经出现了"民本"思想的萌芽。如在《尚书》中就有"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畏";"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周代的"天"已不再是抽象的概念,必须以民意实之,演变为一种具象化的实体。"民为邦本"是《尚书》传留下来的思想,成为"民本"思想的原始胚胎。在春秋时期,"民本"思想则表现为"德治"观念,孔子对此有精辟的论  相似文献   

19.
清初文学批评家叶燮具有激进的仁政思想,他认识到封建社会官民之间的根本利害冲突,主张"伐暴救民";认识到妇女具有男子的美德才干,其名节包含着"人伦之不幸",并为下层妇女才德不彰鸣不平。他放弃功名仕进,推崇诗文的地位和作用,潜心于诗文创作与批评,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审美教育家。其思想在某些方面具有反理学意义和民主色彩。但他仍恪守"君臣之义"的封建纲常和温柔敦厚的儒家诗教,其文体观念相当狭隘,其戏剧批评封建正统思想明显。总体上他还没有突破封建思想的樊篱,是一位传统的封建文人,但在他身上又体现了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20.
16世纪上半叶,伴随着地理大发现的进程,葡萄牙、西班牙早期海盗贸易商人和充满宗教狂热的耶稣会传教士联袂来到中国,使一身长袍马褂的中国人得以目睹瘦窄贴身的西式服装的风采。但当时的朝野人士和儒家士大夫从正统观念出发,视西服为夷狄之服,十分厌恶,社会上还没有人敢于仿效。鸦片战争前夕,一些封建士大夫远望身着西服军装的英国士兵,见其裤腿瘦直紧绷,竟然怀疑其腿不能弯曲快跑,只能水战而不擅陆战。曾身为两广总督的林则徐就错误地认为英军“浑身裹缠,腰腿僵硬,倒下不能再起,不仅一兵可杀死数夷,就是市井乡民,也可制其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