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心理测量法,从不同运动水平、不同性别之间田径运动员意志品质的比较研究入手,试图发现他们之间意志品质是否存在差别.结果表明:男子健将运动员在目标清晰维度上好于男子一级运动员,但在顽强性维度上,一级运动员好于健将;女子一级运动员在顽强性、果断性、自信心三个维度与总分上均好于女子二级运动员,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此外,比较男、女运动员之间的意志品质,发现男运动员在坚韧性这一维度上好于女运动员,存在显著差异,但在其他五个维度及总分上,两者之间不具有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2.
摘要:运用《运动员心理技能量表》和《运动员失败应对量表》对中国散打国家队的散打运动员进行调查研究,探索运动心理技能和失败应对的交互关系。尤其是对优秀女子散打运动员心理技能的研究,为完善散打运动员的心理选材和心理技能训练提供提供理论依据。主要得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1)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心理技能表现出高自信心-高焦虑控制的特征,不同年龄阶段的优秀散打运动员心理技能之间并没有显著差异,不同运动等级散打运动员在心理准备维度有显著性差异,不同参赛级别散打运动员在集中注意维度有显著性差异、不同训练年限的散打运动员在焦虑控制维度有显著性差异。2)优秀散打运动员的运动心理技能发展水平与竞技能力显著相关。心理准备、注意力、焦虑控制的发展水平可以作为预测比赛成绩的参考指标。3)我国不同运动等级、年龄阶段、训练年限、参赛级别的优秀散打运动员在选择失败应对策略上相比较并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以54名我国优秀男子拳击运动员为测试对象,使用心理测试和现场观察等方法对拳击运动员运动动机、意志品质、赛前情绪和心境等赛前心理状态进行检验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拳击运动员的意志品质和运动员的运动动机、赛前情绪具有显著性相关(P<0.05);2)拳击运动员的心境与运动员的运动动机和赛前情绪具有显著性相关(P<0.05),并能有效预测运动员运动动机和赛前情绪;3)拳击运动员的运动动机和赛前情绪具有显著性相关(P<0.05),可以通过运动动机的培养和训练来提升运动员赛前的良好情绪状态。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考察社会支持对运动员投入的影响以及心理坚韧性和应对方式在其中的序列中介作用。方法:采用运动领域领悟支持问卷、运动心理坚韧性问卷、竞技运动领域应对问卷、运动员投入问卷对483名现役运动员进行调查。结果:1)社会支持对运动员投入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2)心理坚韧性与应对方式在社会支持与运动员投入之间起中介作用。结论:社会支持不仅能直接促进运动员投入,还可以通过心理坚韧性与应对方式的中介对其产生间接促进作用,具体包括4条中介路径:通过心理坚韧性的中介路径;通过任务导向应对的中介路径;通过心理坚韧性与任务导向应对的序列中介路径;通过心理坚韧性与脱离导向应对的序列中介路径。本研究构建的中介效应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支持影响运动员投入的内在机制。研究提示,通过提供社会支持,将能增强运动员的心理坚韧性,促使其更多地采用任务导向应对,更少地采用脱离导向应对,进而促进运动员投入。  相似文献   

5.
心理坚韧性是竞技运动中权威表述优秀运动员心理素质的专有名词,但是相关构念本体的研究并不充分,因此如何科学地界定心理坚韧性在运动理论和实践运用中的内涵就成为当前体育运动中心理研究的重要任务。通过文献分析的方法,作者分别从纵向时间、横向领域和宏观地域3个角度对前人研究进行系统回顾与总结,发现如下几个方面:1)体育运动中心理坚韧性概念的演化历程;2)体育运动中心理坚韧性构成成分的3个发展阶段;3)国内外体育运动心理坚韧性测量工具的研制现状。此外,还对当前心理坚韧性的发展与培养、心理坚韧性运行机制的相关理论和心理坚韧性在情绪与健康领域的效应进行述评。在此基础上,对心理坚韧性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包括心理坚韧性的领域界定、现代化手段在心理坚韧性研究中的运用和生态观下心理坚韧性培养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以参加第八届CUBA篮球联赛东南赛区和西南赛区小组赛的317名CUBA运动员为调查对象,施以运动心理技能量表,以了解CUBA运动员的运动心理技能水平。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年龄、位置的篮球运动员运动心理技能各因素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运动年限与是否先发在信心因素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运动年限较长的运动员与经常先发的运动员有较高的信心。  相似文献   

7.
摘要:影响因素和过程机制是运动心理坚韧性研究迫切关注的2个问题。通过构建分层多项Logit模型和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实证研究大学生运动员心理坚韧性的影响因素及这些影响因素的差异性对大学生运动员心理坚韧性多维向度的影响。结果发现:1)性别、年级、专项、训练年限、运动级别、学业成绩和群体环境是大学生运动员心理坚韧性的影响因素;2)心理坚韧性多维向度在不同水平的影响因素呈现出不一致的结果;3)这些影响因素在不同条件下分别扮演了保护性与危险性的角色,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大学生运动员心理坚韧性过程和结果的产生。在此基础上,以心理发展生态系统理论PPCT模型为机制解释策略基准框架,初步构建大学生运动员心理坚韧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整合模型,并提出实践启示,为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篮球、健美操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验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结合认知进行的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多纬度的影响.方法:抽取江西师范大学SCL-90调查中心理因子得分≥3分的学生23名,采用分项形式对大学生进行认知-运动干预实验.结果:实验组干预后各心理因子得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得分.健美操组在强迫、偏执性因子方面差异显著(p≤0.05);篮球组在抑郁因子上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敌意因子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篮球与健美操的认知-运动干预能促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发生积极变化.  相似文献   

9.
运用观察、数理统计、对比分析等方法,对中外优秀羽毛球运动员的比赛得分方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男单杀球得分和失误送分中外运动员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推扑挡球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男双中外运动员在杀球﹑吊球﹑网前﹑推扑挡球得分和失误送分五项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女单杀球得分中外运动员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女双中外运动员杀球得分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推扑球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失误类型上,男女单打击后场球、杀球、放网失误所占比例较大,接发球失误最少,中国运动员各项失误次数普遍低于外国运动员;男双中放网、挑球、平抽挡失误所占比例较大,女双则是击后场球、杀球、放网失误最多,发球失误普遍较少,且中外运动员之间差距不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游泳运动员的指长比特征。探讨其指长比尤其是2D:4D和运动能力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运用PS 8.0图像处理软件测量游泳运动员的指长。SPSS13.0统计软件对指长比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皮尔逊相关分析等。结果:指长比(2D:4D)在运动员与非运动员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运动员组间比较结果为,运动健将和一级运动员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运动健将和二级运动员,一级运动员和二级运动员之间,2D:4D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2D:4D与运动员运动能力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是男性比女性显著,右侧比左侧显著。结论:游泳运动员的指长比(2D:4D)与游泳运动能力有关,且与运动等级水平之间呈负相关。对运动员的2D:4D和运动能力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可为运动员选材指标的优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大学文化的建构,实质是大学人文精神的内塑.开放教育给电大带来的不仅是规模、平台、模式.而且,也给予了总结精神、内塑理念、倡导人文、创建品牌和张扬个性的机遇和时机.电大的教育层次和影响力可以定位于大众化教育和普及性阶段,但电大文化内核的刻塑却不能满足于大众化.相反,文化内核的刻塑更应深刻包含人文的理念和人性的归宿,更应超越体制结构和传统层级的束缚制约.  相似文献   

12.
用微波消化样品,并用火焰原子吸收法对6种品牌卷烟烟丝、烟气、盘纸、吸收烟气后的滤嘴及空白滤嘴中的钾、钠、钙、镁、铜、铁、锌、铅的含量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表明,在不同种类的卷烟中,烟丝中各种金属元素的含量较高,卷烟盘纸中各种金属元素的含量相对较少,而烟气、吸收烟气后的滤嘴及空白滤嘴中各种元素的含量则较少.  相似文献   

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土壤与源泉。儒家伦理中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对于有效培育和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具体而言,孝悌忠信是培养公民个人层面核心价值观的基础,礼义廉耻则是构建国家与社会层面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14.
都市体育圈:背景、条件、意义和原则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论述了都市体育圈产生的背景,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都市体育圈建设的条件、意义和建设原则,旨在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积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数词“十、百、千、万、亿”的组合能力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词“十、百、千、万、亿”除了作位数以外其他用法也很常见,虽然都是位数词,但是它们的组合情况有很大差异。本文试从构词能力和句法组合能力两个方面来具体说明它们的异同。  相似文献   

16.
运用访谈、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挖掘整理。指出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除汉族以外的55个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生产、生活习惯的演变而逐渐形成的传统体育运动形式。它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社会生产方式、历史条件、文化水平以及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而形成的。具有浓厚的民族性、独特的传统性、广泛的群众性、参与的广泛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改变传统单一的办学模式,把生源、职教、就业视为整体同步发展,整体推进,形成产业化,以就业拉动生源,以质量推动就业,是办好职业的三大环节。  相似文献   

18.
教育由文化教育和伦理教育两部分构成,并且后者的训练是前者展开的基础与前提.伦理教育就是通过道德训练和美德激励的方式,引导人成为人,成为全人、大人、圣人.基于此一要求,当代伦理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引导人回归伦理生活,培养人养成优良心灵,训练人担当超拔 自我的责任;其基本任务是培养人的伦理认知,训练人的伦理践行精神;其基本途径是引导人学会利用厚生.利用厚生之道,其实就是日常生活的小事之道和细节之道.从细节入手,从小事做起,从每一天的平常生活内容做起,行为有规则,求利有限度,待人有操守,行事有担当.这是伦理教育的最好日常生活方法.  相似文献   

19.
摘要:为了解国外体育课程标准现状,为我国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借鉴。采用文献资料法,对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和日本等国体育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内容、结构和相关社会背景进行了深入地分析。研究发现:1)5国体育课程标准的制定都以现实社会背景为基础;2)以人为本已经成为5国体育课程标准的共同理念;3)5国体育课程标准目标重视技能并兼顾综合素质;4)5国教育标准内容多关注于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5)5国体育课程标准都是总分式递进分层结构体系。据此,本文对我国体育课程标准的修订和完善提出3点建议:1)正视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等现实需求,重视运动技能;2)注重以人为本,强调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3)完善多级课程体系,提高课程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0.
书籍的设计虽受制于内容主题,但绝非狭隘的文字解说或简单的外包装.设计者应从书中挖掘深层涵义,觅寻主体旋律、安排节奏起伏,在时间艺术中体现空间感受;运用理性化的意识捕捉住表达全书内涵的各类要素;到位的书籍形式、严谨的文字排列、准确的图像选择、有时间感受的余白、合理的色彩配置、个性化的材料运用……构筑现代书籍装帧艺术设计的新观念、新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