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5年4月17日至19日,中国未来研究会、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等十七个全国性学会(研究会)在北京联合召开了“全国交叉科学讨论会”。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马洪,国家科委副主任吴明瑜,中国科协负责人裴丽生、李宝恒、田夫,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龚育  相似文献   

2.
《科学中国人》2011,(23):43-43
2011年12月1日,中国科协纪念钱学森同志诞辰10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会议主题为:“弘扬钱学森科学精神,推动科协事业科学发展”。钱学森同志是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历任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名誉主席.为中国科协事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钱学森与科学学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益升 《科学学研究》2009,27(12):1769-1771
 钱学森先生(1911-2009)是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先生还是我国科学学研究的主要倡导者和科学学学科的主要创建者。本文为悼念钱学森先生,从早期研究、率先倡导,到奠基之作、资深顾问、相关领域研究等等方面,简要地论述了钱学森先生对我国科学学事业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一九八五年二月十四日,《未来与发展》杂志编委会在北京科学会堂召开春节座谈会。著名科学家。中国未来研究会顾问钱学森,中国未来研究会副理事长李琮、查汝强,《未来与发展》杂志顾问郑公盾、杜永康,以及在京的编委、特约编辑共三十余人出席了座谈会。钱学森在座谈会上作了精采发言、他指出,在当前报刊如林,竞争日益激烈的时  相似文献   

5.
谈到科学家的爱国情怀,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钱学森院士。钱老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科学家,当新中国成立时,他决定准备回到祖国的怀抱,并辞去了美国国防部空军科咨询团和美国海军炮火研究所顾问的职务。次年8月,钱学森和家人准备离开时,遭到了美国联邦调查局的调查,  相似文献   

6.
《金秋科苑》2012,(4):1-1
谈到科学家的爱国情怀,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钱学森院士。钱老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科学家,当新中国成立时,他决定准备回到祖国的怀抱,并辞去了美国国防部空军科咨询团和美国海军炮火研究所顾问的职务。次年8月,钱学森和家人准备离开时,遭到了美国联邦调查局的调查.  相似文献   

7.
1979年1月16日,中国未来研究会在北京成立,钱学森同志被聘为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顾问,并连续担任第二、三届理事会顾问。钱学森同志非常关心中国的未来学研究,对研究会的工作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本期刊出中国科协原副主席刘恕同志整理的钱学森同志关于第六次产业革命的论述,以纪念缅怀钱学森同志。  相似文献   

8.
连载 钱学森     
耿爽 《今日科苑》2011,(7):126-135
<正>再现巨星光辉还原历史真相叶永烈著《钱学森》出版出版前言:人民科学家钱学森诞辰99周年之际,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隆重推出由知名作家叶永烈撰著的《钱学森》一书,并将于2010年12月10日下午1:30在北京军事博物馆举行新书首发式,届时我国"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英雄航天员代表、钱学森之子钱永刚、本书作者叶永烈以及上海  相似文献   

9.
<正>卓越科学家钱学森是我国倡导科学学研究的第一人。在钱学森先生诞辰百年之际,为深切缅怀钱学森先生对我国科学学发展的杰出贡献,促进我国科学学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由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会、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大连理工大学科技伦理与科技管理研究中心主办的"纪念钱学森先生诞辰100周年暨钱学森科学学思想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12月17日在  相似文献   

10.
郝霖 《今日科苑》2010,(1):74-75
2009年10月31日,我国杰出科学家、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同志逝世。11月6日上午,钱学森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在钱老遗体前方,摆放着夫人蒋英敬献的花圈,挽联上写着“学森安心走好”。  相似文献   

11.
6月9日至14日全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在安徽省九华山举行成立大会。来自全国各省市的科技领导干部、科技政策研究工作者、科学学研究人员、大专院校教师、图书情报工作者共百余人出席了大会。会议遵照中央首长关于创办学会的指示精神,讨论了学会章程草案和学会机构设置方案,听取了全国科学学研究工作蓬勃发展的概况和对今后工作的意见。会议选举钱三强同志为理事长,于光远、钱学森、李昌、童大林、胡永畅、黄葳等同志为顾问。  相似文献   

12.
“交叉科学”与“科学交叉”特征探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本文从对“交叉科学”认识上的分歧出发,探讨了科学交叉与交叉科学的特征、交叉科学的三种类型,并从此得出了自己理解,认为科学交叉是交叉学科形成发展与成熟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刊中报     
中国农业及农村科学技术专家咨询委员会于4月28日在京成立。这是国家科委为适应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对科学技术需求日益迫切的新形势所采取的重大措施。这个咨询委员会的成立,将有助于提高我国农业科技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国家科委常务副主任朱丽兰、副主任邓楠、韩德乾出席了成立大会。首届农业及农村科技专家咨向委员会由卢良恕、石元春、李振声等33位专家组成。他们都具有长期从事农业、农业科研及管理的经历,其中很多是我国知名的农业科学家、两院院  相似文献   

14.
1986年7月27-31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软科学工作座谈会,国务院副总理万里,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钱学森等领导同志,著名科学家钱三强等出席了座谈会。到会的还有国家各部、委、国防科工委和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以及有关的高等院校的代表共300多人。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300多篇。座谈会上贯彻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大家畅所欲言、各  相似文献   

15.
高素质的员工和高科技装备是现代图书馆的两大支柱。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说:“现在图书馆、档案馆的工作人员,应当是信息专家和信息工程师,是信息系统的建设者,也是使用的向导和顾问。”这是对图书馆工作人员提出的最基本的素质要求。现代图书馆能力在于专业的信息服务,其管理核心之一是人力资源建设。顺应网络化、知识化的社会发展趋势,图书馆专业化信息技术比重不断加大,图情学科知识、现代信息技术的专业化概念,体现了现代社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征,新一代专业图书馆员成为图书情报工作创新的根本。1现代图书馆员的专业培训专业化的员工队…  相似文献   

16.
1983年7月16日上午,本刊编辑徐炽、王建新和中国未来研究会学术委员韦锡新同志访问了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未来研究会顾问钱学森同志,请他就即将召开的“公元二○○○年的中国”学术讨论会等问题发表谈话。钱学森同志在他的办公室亲切接见了他们,并作了重要的讲话。钱学森同志首先强调,建立马克思主义未来学是中国未来研究会最根本的任务,一定要在这个基  相似文献   

17.
“本世纪未到下一个世纪初将是一个交叉科学时代”。这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三强的预言。他认为,进入本世纪以来,现代科学发生了伟大的革命。但是,自本世纪中期以来,这场革命显现出了明显的“饱和现象”。由于传统单一学科前锋受阻,于是,就出现了大规模智力横向转换,或“回采”老的学科领域。这样便激发出一个又一个的交叉学科群,最终将  相似文献   

18.
2011年12月14日,为纪念人民科学家钱学森诞辰100周年,中国国防科学技术信息学会在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举行了钱学森国防科技情报信息系统建设研讨会,深切缅怀钱学森同志的卓越功绩,深入探讨钱学森科技情报学术思想。会议由学会副理事长闫巍主持,学会理事长刘成海在会上作了主旨报告.国防大学、军事医学科学院等单位的6位领导和专家存会上作了报告。中国航天信息中心主任王一然、学会秘书长史秉能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由118位科学家撰写的《21世纪100个科学难题》一书于1998年6月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后,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中科院院长路甬祥提议再编著续集,续集定名为《21世纪100个交叉科学难题》。它强调跨门类科学、多门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以适应21世纪科学发展趋势,推动中国科学的发展,最大限度地激发中国科学家的创造力、想象力,增强科学创新精神。现已向广大中国科学家(含海外华人科学家、留学人员)征稿,撰稿要求是:(1)难题至少必须涉及两门一级学科,更注重两门以上的多学科交叉,以及跨门类科学(…  相似文献   

20.
《科协论坛》2011,(10):35-35
8月22~24日,中国力学大会-2011暨钱学森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