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1936年出版的《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第十集《史料·索引》中,阿英编写了该时期142位“作家小传”,其中有宁波籍作家三人,即;王鲁彦、王任叔、徐雉。这三位都是“五四”时期文学研究会的成员。鲁迅在《〈伪自由书〉后记》征引的《鲁迅沈雁冰的雄图》一文中有这样几句:“语丝创造的人分化太大了,惟有文学研究会的人大部分都还一致——如王统照、叶绍钧、徐雉之类。”可见,徐雉在当时是有一定影响的。然而,解放后,人们对王鲁彦、王任叔还有所了解,近几年来潜心研究者也  相似文献   

2.
在谈论巴人(王任叔)早年在宁波从事新文学活动的文章中,似乎只提到他参加过“雪花社”。其实,他还是宁波早期最大的新文学团体“春风学社”的发起人和主要台柱之一。一九二四年五月二十六日出版的文学研究会会刊《文学》周刊第一二三期上,刊有张天一《宁波的文学界》一文,涉及到巴人早期的文学活动。因为这方面的材料很少,故略作介绍。该文提到,大约“五四”的第二年,宁波白衣寺佛教孤儿院的青年教师王吟雪加入了上  相似文献   

3.
王任叔的处女集是一本散文诗集,题名为《情诗》,由宁波春风学社作为“春风学社丛书之一”于1923年12月出版。该集共收散文诗二十二首。据王任叔儿子王克平从上海图书馆觅见该书孤本,进行比较,“《情诗》乃是作者1922年6月创作的《散文诗》的扩写。”1921年上半年王任叔受新文化思潮影响开始习作新诗,次年五、六月间先后在《文学旬刊》上发表了《对于一个散文诗作者表一些敬意》(按:即对徐玉诺的诗进行评论)及新诗《遣闷》、《杂诗》后,诗  相似文献   

4.
继1986年10月全国首次巴人(王任叔)学术讨论会在其家乡宁波召开之后,今年五月十日至十二日,在辽宁丹东又举行了一次巴人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由辽宁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与丹东师专联合举办,来自北京、上海、浙江、山东、辽宁等省市的学者、专家、教授三十多人,聚集在秀丽的鸭绿江畔交流巴人研究的学术成果。会议举行开幕式时,丹东市政协副主席吴士文教授致了热情的欢迎词,北京鲁迅博物馆原馆长王士菁、辽宁省社会科学院副院  相似文献   

5.
文学研究会:文学研究会是新文学运动开展以来出现最早的一个进步文学团体。一九二一年一月在北京正式成立,发起人有沈雁冰(茅盾)、郑振铎、叶绍钧(叶圣陶)、王统照、郭绍虞、孙伏园、许地山等十二人。他们在发起《宣言》中说:“将文艺当作高兴时的游戏或失意时的消遣的对侯,现在已经过去了。我们相信文学是一种工作,而且又是于人生很切要的一种工作。治文学的人,也当以这事为他终身的事业,正同劳农一样。”他们主张“文学应该反映社会现象,表现并且讨沦一些有关人生一般的问题。”他们反对无病呻吟的旧文学,反对以文学为游戏的鸳鸯蝴蝶派的文学观。一九二一年,他们接编并革新了被鸳鸯蝴蝶派控制十多年的文学刊物——《小说月报》,还创办了《文学旬刊》,一九二二年出版《诗刊》,  相似文献   

6.
关于“文学研究会”的成立,有几种说法都是错误的:文化大革命前最新一版的《鲁迅全集》第四卷五三四页《上海文艺之一瞥》一文的注说成立于一九二○年,这大概是根据茅盾《文学研究会的成立及其宗旨》一文所说:“民国九年(一九二○年)十一月‘文学研究会’正式成立于北京。”这是记错了,茅盾在《关于文学研究会》(见1959年5月《文艺报》和《文艺月报》)中已予以订正为一九二一年一月成立,但没有指明是哪一天。丁景唐在《对〈鲁迅全集〉注释的几点意见》(见1959年第20期《读书》)中  相似文献   

7.
“左联”时期的王任叔,还不是以“巴人”著称的文艺理论家、鲁迅研究专家和杂文家。在这段时期里,他的主要工作是从事实际的革命活动,同时有许多长、短篇小说问世,获得了创作上的丰硕成果。这一时期,王任叔的思想经历了痛苦的磨炼,逐渐摆脱了消极无为思想的羁绊,紧随以鲁迅为旗手的左翼文化大军,思想上、创作上日趋成熟,为党在文化战线的斗争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因此,这十年是王任叔一生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8.
许地山是五四时期著名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之一。他的小说创作活动开始于五四运动后的一九二○年。文学研究会就整个创作倾向来说是注重写实的,他们主张“文学应该反映社会的现象,表现并且讨论一些有关人生的一般的问题”(茅盾《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许地山早期小说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探索和关切,与文学研究会同人并无  相似文献   

9.
中国高教学会后勤管理研究会(全国高校后勤管理研究会)已经成立十周年了。十年来,全国高校后勤管理研究会坚持办会宗旨,团结高校后勤战线的同志们,紧紧围绕高校后勤管理中的主要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积极进行研讨、探索,开展学术交流和咨询服务,取得了很大成绩,为高校后勤管理服务改革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前,继续加强高校后勤管理研究会的建设,充分发挥高校后勤管理研究会的作用是非  相似文献   

10.
王任叔和许杰,同年出生在浙东,有相近的家境、类似的文学活动经历,有共同的文学引路人和文学师友,参加了共同的文学社团,在文学创作和文学论争中,相互支持,携手共进,在苦难的生活中,相互求助,他们为现当代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宝贵的贡献。他们的文学历程,为理解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为现当代文学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史料  相似文献   

11.
林植峰 ,男 ,汉族 ,中共党员 ,1936年 12月出生于湖南安化县。 195 9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 ,先后在广西日报、玉林师专等单位任记者、编辑、教师 ,1979年调入衡阳师专 ,曾任《衡阳师范学院》(社科版 )主编、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理事、湖南省高校学报研究会常务理事。现为衡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南省寓言童话研究会副会长。1987年获“衡阳市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称号 ,1993年起开始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林植峰教授主编学报十余年 ,和编辑部同仁一道艰苦创业 ,勤奋进…  相似文献   

12.
<正>恽铁樵与鲁迅并无一面之缘,但以其独具的慧眼,看到了他的才华首先,鲁迅自己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还是著名的文学伯乐,培养、发现、扶助、推举了许多文学俊杰,如左联五烈士(主要是柔石、殷夫即白莽、胡也频)、唐弢、巴人(王任叔)、萧军、萧红、叶紫、丁玲、白薇、姚克、周文、蒋光慈、郁达夫、胡雪峰、瞿秋白等。  相似文献   

13.
麦永雄,男,1 95 5年生于桂林市。1 985年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世界文学专业,获暨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 990年1 0月受国家教委派遣赴德国波恩大学访问研修一年。1 997年晋升教授。2 0 0 3年9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广西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中文系教授、《东方丛刊》副主编、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全国高校外国文学教学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外国文学、文艺学、美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近年来出版著作十余部,发表论文(译文)数十篇。2 0 0 0年入选“广西师范大学第一批青年拔尖人才”。曾获中南地…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语文》2010,(11):F0002-F0002
<正>王平,男,1949年1月7日生于北京,山西祁县人。文学博士,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金瓶梅研究会(筹)副会长、中国三国演义学会理事、中国西游记研究会理事、中国红楼梦学会常务理  相似文献   

15.
有岛武郎(下称有岛)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一个觉醒了的著名的资产阶级文学家和思想家。他对中国的现代文学产生过强烈而广泛的积极影响。基于有岛深邃的文学思想和恒久的艺术特色,目前日本学者对其文学之研究正步步为营,朝纵深发展,最近,日本的“有岛武郎研究会”又出版了十卷本“有岛文学研究丛书”。  相似文献   

16.
由于王任叔对印尼的历史、现实国情有深入的研究,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信任,经毛泽东主席批准,委任为首任驻印尼特命全权大使。王任叔受到了印尼总统的欢迎。这位文学家大使在任期间,为发展中国和印尼两国人民的友谊作出了贡献。该文联系建国之初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外交形势及其相应的外交政策、策略,对王任叔的外交工作作了切合实际的分析,摒除了不切实际的说法,阐明了王任叔提前卸任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当代学生》2011,(6):2
郑振铎(1898-1958),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考古学家。笔名西谛,CT,郭源新等。原籍福建长乐,生于浙江永嘉。1917年,入北京铁路管理学校读书,毕业后曾在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职。1920年11月,和茅盾、叶圣陶等人共同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并主编文学研究会的机关刊物《文学周刊》。1923年后,长期主编《小说月报》,积极倡导写实主义文学和为人生的血泪文学,  相似文献   

18.
刘云生教授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7):F0002-F0002
刘云生,男,生于1963年10月,内江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1985年7月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后获四川大学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学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员,四川省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  相似文献   

19.
《考试》2005,(11)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 选均无分。 1.鲁迅、郭沫若等一批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及其现代文学的 奠基作都出现在【】 A.晚清时期B.第一个十年 C.第二个十年D.第三个十年 2.标榜为人生的写实主义的文学社团是【】 A.文学研究会B.创造社 C.语丝社D.新月社 3.文学革命运动正式兴起于【】 A .1915年B.1917年 C .1918年D.1919年 4.茅盾的代表作不包括【】 A.《子夜》B.《林家铺子》 C.《农…  相似文献   

20.
<正>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文学研究会由于倡导“为人生的文学”,从其诞生时起便被人们视为写实主义社团。这种既成而又固定的写实主义社团形象,往往使人们在现代文学研究中忽略了存在于文学研究会早期创作中的种种非写实主义因素,从而导致我们对文学研究会的了解和认识趋于片面。诚然,从其创作总体发展方向来看,文学研究会是朝着写实主义的方向步步深入的。然而,1925年五卅运动之前的文学研究会,由于特定的历史环境和条件,不论是理论上,还是创作上,都融入了诸多非写实主义的成份,呈现出纷繁驳杂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