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物理学科的特点是心有“物”,言有“理”。“物”指物理情景、物理模型、物理事实和物理过程:“理”指根据已知的物理知识、物理概念和规律对物理过程和物理状态的分析和求证。对物理题中条件的分析便是寻找解题之“理”。现就如何分析和处理物理题中的“条件”举例说明。一、分析和挖掘隐含条件的方法1.从习题的词语中寻找隐含条件这一类习题一般没有直接提供已知条件,有些习  相似文献   

2.
物理学科的特点的心有"物",言有"理"."物"指物理情景、物理模型、物理事实和物理过程;"理"指根据已知的物理知识、物理概念和规律对物理过程和物理状态的分析和求证.对物理题中条件的分析便是寻找解题之"理".现就如何分析和处理物理题中的"条件"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3.
分析物理过程,解答物理问题,必须弄清问题中的物理状态、物理情境,找出问题中起主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其中分析物理过程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只有对物理过程进行全面而准确的分析,才有可能形成判断和描述,因此,在解物理题时,分析物理过程至关重要.而画好物理过程图是分析物理过程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4.
十几年的物理教学经历,使我深深认识到,物理教学必须注重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以“物”悟理。《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物理课程的构建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在实施新课改以来的物理教学中,我更加注重以“物”悟理的教学方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现总结几点浅见,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
物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的“胃口”,笔者认为一堂成功的物理课应增强以下“三味”。一、物理课要突出本味众所周知,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谓“物理”,就是通过“物”—物理实验引入物理概念,来研究物理规律,就是要以“物”悟出“理”的本质,以“物”明了“理”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所谓“物理”,就是通过“物”——物理实验引入物理概念,研究物理规律。就是要以“物”喻出“理”的本质,以“物”明了“理”的内涵,以“物”揭示“理”的真谛。因此,物理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进行知识创新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态度和提高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新课程实施中就不得不重视发挥物理实验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及终身学习中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许多同学进入高中之后,认为物理难学,觉得它可怕,甚至谈“物”色变.其主要原因是他们没有很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怎样才能学好这门学科呢?重在“知物”,贵在“明理”.1要知道“理”从“物”中来由于“惯性”,许多同学学习物理时,依然习惯于小学、初中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只注重知识的记忆,重结果轻过程.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他们花大量时间背概念、规律、公式.显然,这样做是对学习物理缺乏全面的认识,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学习方法.实际上,每一门学科都有各自的特点,物理也不例外,“物理”这2个字实质上道出了物理学科的特点——知物明理,理从物来.…  相似文献   

8.
高考物理题往往比较棘手,不仅文字量大、过程复杂、条件多,而且题干给出的物理条件有时也相对比较隐蔽。较多物理题其条件没有明确给出,需要在文字叙述、图像、生活常识中去挖掘,故挖掘隐含条件往往成为解题的关键。挖掘隐含条件时,需要与物理情境、物理状态、时  相似文献   

9.
大家已经复习完高中物理涉及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同时做了大量的习题,按理说解题能力应该有很大进步.然而,有许多人还是怕做物理题,甚至对物理产生了晨惧心理.主要原因是没有掌握正确的解题思维,往往沿用解数学题的方法来解物理题,只看"数"、"量",不见"物"、"理",犯了解物理问题的大忌.  相似文献   

10.
学生在解物理题的过程中,常有“物理题易错”的无奈。其实学生在解物理题的过程中导致差错的原因是很多的,本文即以几个典型的物理题为例,对物理解题过程中的失误类型及其成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高中物理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更倾向于物理知识点的学习。老师在授课过程中也是重点培养学生的物理题的解题技巧,对教材本身的习题缺乏深入的学习。老师和学生普遍认为物理教材的内容太过简单,只是掌握教材内容不足以应对高考。然而高考物理题往往是在物理教材习题的基础上进行的延伸和扩展,考试的知识点都是以教材为基础进行编写的。本文通过对高考物理题与教材习题的内容进行对应分析,以期可以帮助教学工作者找到更好的以教材内容为基础的物理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一些物理题由于命题者设计的巧合,学生在解答过程中用了不符合物理规律或思维过程不严谨的方法.却得到了一止确结果”,其解法称为“谬解”,其解题依据应是“歪理”,但为数不少的学生都曾尝试过.究其原因,还是教学过程中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环节处理不到位和不规范所造成的.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加以重视,以使学生理解、掌握严谨规范的物理知识.以下就从笔者积累的一些典型案例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13.
朱建武 《物理教师》2011,(11):65-66
物理题中的"示意图",主要用来直观反映物理过程、物理情景及其显性特征,与题中的"文字描述"一起组成"题设条件"的两大部分.显然,高考物理题"示意图"的科学内涵,直接影响着相关问题的科学性和试题的信度,因此不能不引起大家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老师,上课听你讲课,觉得很容易,都听得懂,可轮到我自己做物理题时却觉得很难!”.从事十几年的物理教学,几乎每一届都有学生对我这样说.学生感觉物理难学,解物理题很困难,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学生是由于基本的物理概念、物理知识没有掌握好,而有些学生基本的知识点、基本的定理、定律、公式都记得了,但无法运用这些知识自如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也就是不会应用.其实,学生要能顺利地解物理题,首先要读懂题目,从物理题中准确地捕捉到有效的信息,才能从容解答.  相似文献   

15.
物理物理,以“物”明“理”,很多物理教师就在教学中把“理”的说明,建立在“物”的展示——物理实验上面.然而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常有一些物理实验,不能很准确很清晰地说明道理.那么,如果遇到了这类“不说理”的物理实验怎么办呢?笔者通过下面两个案例谈一些看法,算是抛砖引玉吧.  相似文献   

16.
在解答物理题中,画草图的过程就是对试题的“翻译”过程,草图本身就是将题中的信息转化为形象的图形信息的过程。画好草图不但有助于理解题意,形成直观的视觉载体,而且对物理过程的分析,解题思路的确定和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所谓隐含条件是指题目的已知条件并没有明显给出,而是隐含在题目中。在解含有隐含条件的物理问题时,找出隐含条件是解题的关键。如何找隐含条件呢?笔者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认为,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从已知条件中找隐含条件有些物理题目中的必要条件就隐含在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中。例如“眼睛能看清茶物”就隐含着视角为1’;“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隐含着合外力为向心力;“冰水混合物”隐含着温度为OC,等等。2在物理过程或现象中找隐含条件某些物理题所描述的物理变化过程常有其特定的规律,而运动规律就是这道题的隐含条件。…  相似文献   

18.
1.物理题中的方程分类 (1)物理概念方程 解物理题离不歼用于表达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方程,这类方程主要是对物理现象的状态和过程的描述,通常是从教材上所学习的各种公式和定律,我们称之为物理概念方程.如:  相似文献   

19.
杨映碧 《甘肃教育》2007,(9X):55-56
一、从物理概念中挖掘隐含条件 物理概念是解题的依据之一,不少物理题的部分条件隐含在相关的概念中,于是可以从分析概念中去挖掘隐含条件,寻求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一、高考物理估算型命题特点 高考物理估算题,一般是指依据一定的物理概念和规律,运用物理方法和近似计算方法,对所求物理量的数量级或物理量的取值范围,进行大致的、合理的推算.其特点是在“理”不在“数”,它要求考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要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影响事物发展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从而使问题得到简捷的解决,迅速获得合理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