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关于美国独立战争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教材中只讲了一句话:“北美的独立战争对法国大革命和……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加上教材在编排上将《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放在《世界近现代史》上册的第二章第五节(背景中也未提到北美的独立战争的影响),第六节才讲到《美国的建立》,所以学生在学习法国大革命时很容易忽略这一点。具体了解美国的独立战争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训练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北美的独立战争对法国大革命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呢?第一,美国革命的爆发和胜利,加速了欧洲人民革命…  相似文献   

2.
18世纪末爆发的法国大革命深深影响了整个20世纪的中国历史——一部几乎始终贯穿着革命的话语和实践的、标准的革命史。 以本文的篇幅,当然不可能全面探讨这一课题。笔者在这里只想初略地讨论一下其中的一个方面,即法国革命的政治文化和20世纪中国革命崇拜心态形成的关系。 一、法国革命的世界性影响主要 是一种文化的影响 法国大革命对人类历史的主要贡献是什么?传统的大革命史学认为是在经济和政治上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创立了一个杰出的模式(索布尔的论点)。但最近人们多不再这样看了。美国的法国革命史专家、宾州大学历史系教…  相似文献   

3.
十七世纪,沙皇俄国发展成为我国北方的毗邻强国。十九世纪中期以后,它是入侵中国的主要国家之一,又是霸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因此,在我国的历史教材中,俄国史及其与我国的关系史的内容,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沙俄对我国的侵略过程,在初中《中国历史》中有较充分的反映。至于沙皇俄国如何堀起于东欧,如何对外侵略扩张,则是高中《世界历史》的内容。现行高级中学课本《世界历史》(1982年版。以下简称《教材》),关于沙皇俄国的历史,计有《十七至十八世纪的俄国》、《农奴制度的废除和沙皇俄国的侵略扩张》两个专章。此外,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一八四八年欧洲革命》、《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等章中,还有一  相似文献   

4.
恩格斯1890年应俄国革命党人的请求所写的《俄国沙皇政府的对外政策》,通过对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俄国沙皇政府对外政策发展演变的过程的描述,分析了其对外政策的目标和基本原则,以及沙皇对外政策对欧洲和俄国革命的影响,揭示了世界战争爆发的深刻根源,阻止战争爆发的唯一措施就是俄国革命政党的胜利和沙皇专制制度的崩溃。学习恩格斯的《俄国沙皇政府的对外政策》对我们进一步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战争观、"东方问题"理论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现行高中历史教科书《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中提到法国小农经济长期大量存在,并对法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造成法国小农经济长期大量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呢? 第一,大革命时期颁布的法令和拿破仑颁布的《民法典》,为法国小农经济的长期大量存在提供了政治、法律保障。在法国大革命中,雅各宾派专政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使农村中的  相似文献   

6.
《海燕》是一首精美的散文诗,是一首无产阶级革命战斗的颂歌。它产生于1905年俄国革命前夕最黑暗的年代(1901年),当时俄国工人革命情绪不断高涨,动摇着沙皇专制统治的根基。《海燕》以精湛的写作技巧和激越的战斗旋律,塑造了象征革命者勇于搏击风浪、敢于冲击黑暗的海燕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无产阶级革命暴风雨的强烈渴望,预言革命风暴即将到来、沙皇统治必将崩溃,鼓舞人们去迎接伟大的革命斗争。  相似文献   

7.
沙皇俄国一向是以政治和军事为主要手段,以欧洲为战略重点,镇压本国和各国革命,争夺世界霸权的国家。1848年欧洲革命爆发后,俄国便密切注视着革命的发展,处心积虑地镇压这场革命,最终以武力绞杀了欧洲革命。在这场革命中,沙皇俄国充当了欧洲宪兵和反动堡垒的角色。本文试图从俄国镇压这次革命的原因、情况以及本身为什么没有爆发革命等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8.
沙皇俄国一向是以政治和军事为主要手段,以欧洲为战略重点,镇压本国和各国革命,争夺世界霸权的国家。叶卡特琳娜二世(1762——1796年)就公开叫嚷:“假如我能活到二百岁,欧洲就会落到俄国脚下。”被人民称为“棍棒”的尼古拉一世(1825——1855年)也露骨地表白:“镇压叛乱的参加者和阴谋领袖的斗争是最残忍的无情的。我一定会是很坚决的,我一定要这样来教训俄国和欧洲。”叶卡特琳娜二世和尼古拉一世不仅是这样说的,而且也是这样做的。欧洲1848——1849年革命的历史已经说明,沙皇俄国是镇压革命的反动宪兵和罪魁祸首。本文就是试图揭露沙皇俄国镇压这次革命的原因和罪行,并说明我们应从中得出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9.
刘文博 《文教资料》2011,(22):92-94
《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不是对法国大革命那段历史本身的记述,而是托克维尔对法国大革命历史的研究,在书中托克维尔叙述了自己对法国大革命从爆发的原因、革命的性质到革命结果给法国带来的影响等方面的看法。关于法国大革命,作为历史学家的托克维尔有他自成一家的看法,但是身为政治家的他不免会受到出身及其阶级地位的限制,所以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中处处流露出对法国大革命的两重性认识。  相似文献   

10.
法国大革命为何如此剧烈?在《旧制度与大革命》这部关于法国大革命的专著中,托克维尔给出了如下一些极具启发性的答案:启蒙思想家的作用,政治革命与宗教革命同时进行的后果,旧制度对人民进行了革命的教育,与大革命的目的有关,法兰西民族性格的影响等等。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史学界关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彻底性的问题讨论中,出现了一些分歧。一是认为十八世纪末的法国革命比十七世纪的英国革命彻底,英国革命具有保守性;二是认为英国革命同法国革命一样彻底,不具有保守性;三是认为英国革命比法国大革命更彻底。分歧的产生主要是对于衡量资产阶级革命彻底性标准的理解不一致:1,衡量资产阶级革命彻底性的标准主要是看摧毁封建制度、解放生产力的程度,还是看革命后生产力发展的迅速与规模?怎样理解革命与生产、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之间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2.
以法国大革命这一对欧洲大陆造成全方位深刻影响的历史事件对英国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作为线索,讨论了革命前夕的英国浪漫主义以及革命对浪漫主义的促进与分化,并就众说纷纭的英国浪漫主义在法国大革命失败冲击下的分化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消极浪漫主义与积极浪漫主义是在法国大革命冲击下一个流派的两种倾向,指出了这两种不同的倾向具体表现在面对法国大革命的失败抒发的情感不同、对于革命失败幻灭的社会现实提出的替代境界不同和文学流派发展趋势的不同。  相似文献   

13.
赵玉旺 《考试周刊》2015,(18):23-25
1825年12月俄国爆发了一场由贵族青年军官和知识分子领导的旨在反对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的武装起义,史称十二月党人起义。这次起义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它开创了俄国革命运动的新时期即贵族革命时期,对俄国影响深远。有关这次起义的过程已有文章论述过,在此不再赘述。本文以十二月党人的政治思想作为研究的出发点,探讨他们政治思想形成的原因、政治思想的内容及对当时社会产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1905—1911年伊朗人民爆发的反抗沙俄侵略和国内封建反动统治的革命运动,不仅震动了伊朗,影响了亚洲,而且痛击了沙皇俄国的霸权主义。研究这段历史,分析沙皇俄国在伊朗革命前后的作为,对于认识霸权主义的实质及其危害,是有所助益的。  相似文献   

15.
1917年,俄国连续发生两次伟大的革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改变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航向,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使人类社会开始进入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时代。革命爆发的背景:1917年俄国发生革命是世界历史和俄国历史发展进程的必然产物。(1)革命前夕,落后的俄国是各种矛盾的集合点,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20世纪初,俄国虽然具备了帝国主义特征,但俄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迟缓,仍然保留着大量封建农奴制残余,对外国资本的依赖性大,沙皇制度依然占统治地位,这使得俄国许多矛盾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动荡、危机,酝酿着革命。(2…  相似文献   

16.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是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被革命导师列宁誉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复活》是托尔斯泰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作者长期创作和思想探索的总结。作者以大量的篇幅揭露了沙皇专  相似文献   

17.
法国大革命的信息于清末传入中国后,引发知识分子对这一历史事件的思考.中国知识分子从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近代社会现状的角度,对这一异国革命进行解读与认知,通过综合清末士人对法国大革命的评述,分析法国大革命对当时中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激进性和法国启蒙运动的激进性密切相关。中国启蒙运动的旗手陈独秀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法国迷”,这是当时中国盛行的一种“法国崇拜”的结果,而这种“法国崇拜”其实就是对法国大革命产生的那种激进革命文化的崇拜。法国大革命的激进性源自法国启蒙的激进性,其根本缘由是法兰西民族对“平等”价值的强烈偏好。中法两个民族都勇敢地选择了激进革命来摧毁不平等的制度,都愿意坦然面对由此产生的一切负面效应。法国革命后的政治文化革新工程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法国政治现代化的历史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9.
如何认识大革命时期的领导权,在中国革命史和中共党史教学中仍然是一个值得说明白的问题。我认为,要全面地认识大革命的领导权,就应当把握住以下几个方面的相互关系。 (一)认识大革命的领导权与整个时代的关系认识大革命的领导权,应以这一时期所处的时代特征为依据。长期以来,多数坚持大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观点,但对当时所处的时代强调不够;少数认为是资产阶级领导的观点,则根本脱离了这个时代。中国大革命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之后,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内发生的。在十月革命的影响和列宁的号召下: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从此,无产阶级就成为了这个时代的中心,决定着中国革命时代的主要内容和发展方向。这是因为:从中国与世界革命的联系上,“五四”运动以后中国发生的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它已不再是旧的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世界革命的一部分,而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一部分。这时中国工人阶级已经实现由自在的  相似文献   

20.
俄国沙皇和沙皇专制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国君主专制制度有一个逐步确立的过程。沙皇制的建立则是激烈的权利斗争的结果。沙皇专制制度经历了等级代表君主制、绝对君主制和资产阶级君主制阶段。俄国沙皇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为争夺皇位,俄国宫廷充斥着伪善、阴谋和暴力。沙皇制制度和农奴制度相结合,成为近代俄国进步的主要障碍。专制主义对俄国的影响一直持续到20世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