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适应现代石油工业的发展,节约成本,气田的集输管道从传统气液分输工艺发展到现在的气-液混输工艺,气-液混输工艺简化了海上平台天然气处理工艺流程,操作运行简便;但是,气-液混输管道在清管作业时出现段塞流会对下游天然气处理系统产生影响,由于段塞流的影响东方终端处理厂天然气处理系统压力迅速下降,从而造成下游用户组分波动,很容易导致化肥厂关停。为此,本文以乐东气田为例着重分析造成清管作业时产生段塞流的原因和采取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乐东22—1气田至东方终端外输管线包括海底、陆地输气管线全长173.763km,由于受天气因素影响,管线铺设和安装完成时间此原计划推迟了10余天。为使乐东22—1气田能够如期投产,尽最大可能缩短管线调试时间,我们对外输管线干燥方案进行了优化,使外输管线调试时间比原计划缩短10余天,保证了乐东气田按期顺利投产0外输管线调试时间比计划缩短10天,从而气田提前10天投产,多产天然气2500万m3,直接产生经济效益1650万元。  相似文献   

3.
动态     
《科学中国人》2022,(18):6-7
<正>我国首套自主研发深水油气水下生产系统投用9月14日,随着位于我国南海莺歌海的东方1-1气田东南区乐东块开发项目投入生产,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套深水水下生产系统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我国深水油气开发关键技术装备研制取得重大突破,对打造自主可控的海洋油气装备体系、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深水水下生产系统是挺进深海油气开发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此前,我国水下生产系统依赖进口,设备应用面临采办周期长、采购价格高、维修保养难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介绍了东方1-1气田的生产概况及生产污水处理工艺,然后论述了针对东方1—1气田生产污水进行的一系列实验和优化方案:主要进行了工艺系统的改进和设备容器的改造;同时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化学药剂优选,经过这些改造,目前东方1-1气田的生产排放污水已经达标排海。但是今后的生产情况会不断变化,而且生产污水的量也会增加,为保证东方气田今后生产污水继续达标排放,我们又提出一些可行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乐东气田为中心,取300公里圆形区域为半径,统计1949~2013年影响乐东气田台风的气候变化特征,统计表明4~11月份均有台风影响该海区,7~10月份出现比较多,影响该海区的台风中60%生成南海,40%生成西北太平洋,生成南海的台风比生成西北太平洋的台风移动路径规律性差,它对乐东气田的防台抗台和科学安排作业生产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近年南海西部海上勘探在高温高压领域有重大发现,海上高温高压井开发已进入实施阶段。东方1-1气田开发首次进行高温高压井完井作业,面临着井筒完整性、低渗储层产能释放、高温高压腐蚀、海上平台作业空间限制、开发投资风险高等诸多难题。针对这些难题,结合国内外高温高压气井完井技术的基础上,开展了井筒完整性研究、储层保护研究、风险识别及控制方法研究,成功保证了东方1-1高温高压气田顺利开发。最后提出了海上高温高压井完井技术的下一步研究和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7.
南中国海莺歌海盆地是世界著名的新生代走滑-伸展盆地,中深层高温高压领域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但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勘探进程一度停滞。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谢玉洪研究团队以大量室内实验、室外勘探为基础,结合盆地构造、沉积、温压史等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创新成果:建立了临界温压条件下水溶相天然气级差出溶理论模型,丰富了天然气脱溶成藏理论;构建的伸展-走滑型盆地重力流沉积模式,破解了在坳陷内寻找大型优质储层的重大难题;建立的底辟区“裂隙系统沟烃源、重力流扇体定储层、高压封盖控气柱”三元耦合成藏模式,指导了中深层天然气勘探方向,发现东方13-2大气田,共探明天然气储量1035亿立方米;创立的多机制超压成因的压力预监测技术,地层压力预测精度高达95%。该成果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提高了中国石油企业在世界高温高压勘探领域的科技竞争力,极大地推动了南海高温超压领域天然气勘探进程,并成功入选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  相似文献   

8.
高含硫天然气的特殊性和目前集输工艺技术的局限性使得高含硫天然气在开发生产过程中已经出现了一些难题,其中急需解决的就是集输管网系统的堵塞问题。堵塞是影响高含硫天然气地面集输管网系统安全运行最常见、最复杂的问题,由管网堵塞而引发的安全和环保事故在国内外气田开发中并不少见。因此,本文从高含硫天然气地面集输系统堵塞的原因出发,对地面集输系统的解堵、防堵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分离器是目前气田集输工艺中处理天然气中液体和固体杂质的主要设备。目前气田开采主要应用的是双筒卧式重力分离器,今年我厂引入了强吸旋流气液分离器,其对重力分离、吸附分离、离心分离和聚结分离的综合应用,可以进一步提高气液分离效率,其对雾状液滴有较强的聚结能力。  相似文献   

10.
分离器是目前气田集输工艺中处理天然气中液体和固体杂质的主要设备。目前气田开采主要应用的是双筒卧式重力分离器,今年我厂引入了强吸旋流气液分离器,其对重力分离、吸附分离、离心分离和聚结分离的综合应用,可以进一步提高气液分离效率,其对雾状液滴有较强的聚结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为了展示我国地质行业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提高地勘行业的社会认知度,不断推出地勘行业领军人才,中国地质学会自2007年以来连续组织举办“十大地质科技进展”和“十大地质找矿成果”年度评选。在今年初结束的2013年度“双十”评选中,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谢玉洪研究团队承担完成的“莺歌海盆地高温高压天然气成藏规律与重大发现”脱颖而出,成功入围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谢玉洪研究团队在莺歌海盆地开展的高温高压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和勘探突破方向研究,建立了临界温压条件下水溶相天然气级差出溶理论模型,丰富了天然气脱溶成藏理论;构建的伸展-走滑型盆地重力流沉积模式,破解了在坳陷内寻找大型优质储层的重大难题;建立的底辟区“裂隙系统沟烃源、重力流扇体定储层、高压封盖控气柱”三元耦合成藏模式,指导了中深层天然气勘探方向,发现东方13-2大气田,共探明天然气储量1035亿立方米;创立的多机制超压成因的压力预监测技术,地层压力预测精度高达95%,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酸性气田原料气系统中排污系统运行时间的增长,排污系统会经常出现堵塞和不同程度的腐蚀,严重的发生穿孔腐蚀,影响排污系统的正常运行。其主要原因在于高酸性气田污水中溶解有大量的腐蚀性气体H_2S和CO_2,使得污水呈酸性,再加上乳化油、有机杂质及矿化度水,使得在排污系统内壁容易造成腐蚀。本文主要对阿姆河天然气开采项目排污系统的腐蚀原因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腐蚀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含硫天然气集输管网的防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硫天然气在矿场集输过程中极易产生腐蚀,酸性气田集输管网的防腐不容忽视。本文介绍了含硫天然气集输管网的腐蚀机理,指出水的存在是含硫天然气产生腐蚀的前提条件,阐述了酸性气田集输管网的防腐工作包括管网选材、管网敷设、腐蚀监测、清管和检测、添加缓蚀剂、设置阴极保护。每项工作应结合工程实际,以确保管道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4.
乐东X-1为莺歌海盆地乐东底辟围区莺歌海组的水道砂岩性圈闭。本文从天然气成藏的基本条件出发,分析了该水道砂的烃源、储层、盖层、圈闭、运移等成藏条件,分析认为该水道砂岩性圈闭是下一步勘探的有利目标。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海上油气生产平台压力容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生产工况发生改变,出现压力容器因内部结构不能达到使用要求的现象,通过冷加工技术改造其内部结构从而达到使用要求,可以降低风险和节约成本。本文阐述了东方1-1气田闭排罐通过冷加工技术的应用,在闭排罐内增加了堰板、紊流板后,成功地达到了设计污水处理要求。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高增速的经济发展离不开能源的支持。在现在的经济能源中主要是以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不可再生化石资源为主,这些能源的使用也给环境带来各种污染和压力。其中,天然气相较于其他两种能源来说,清洁型更高,对环境的污染也比较少,被称为是“绿色能源”。而且天然气在现在的多个领域建设中被广泛应用,并且发挥着重要的能源支撑作用。为确保天然气的开发的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就必须做好气田生产技术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通过高效的生产技术以及管理制度,降低气田开发的成本,提高气田开采的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7.
苏里格气田位于长庆靖边气田西北侧的苏里格庙地区,区域构造属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北部中带。该气田是中国首个探明储量超万亿立方米大气田,属于国际上罕见的‘‘三低?(低渗、低压、低产)气田,储层致密、薄而分散,储层非均质性强,储层预测及井位部署难度大,同时直井产量低且压力下降快。针对该气田的特点,通过技术攻关形成了具有苏里格气田特色的天然气集输配套模式。本文介绍了该气田天然气集输建设中的‘≈史上枝技术“、井间串接工艺、集中增压‘枝上枝’阀组布站”等一系列配套集输工艺,实践证明,该技术适合该气田的开发建设,从而为类似气田的开发和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向东 《科技风》2012,(18):213
通过对大牛地气田天然气长输管道存在的安全风险问题分析,并针对这些风险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以降低长输管道的安全风险,确保大牛地气田天然气安全、高效进行输送。  相似文献   

19.
高含二氧化碳天然气净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论述了天然气中CO2对天然气输送和深加工的危害及其脱除CO2的四种方法,并简要介绍了大庆徐深气田采用的脱碳方法。  相似文献   

20.
苏里格气田某天然气处理2012年春季以来,回注管线频繁发生振动撕裂现象,影响了处理厂的正常生产运行。2012年技改项目将3#回注泵改为变频调节,本文主要通过对回注泵频次、回注参数的优化,选取最优参数,尽量降低运行时的管线振动强度,保障污水处理系统的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