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公益传播在逐步进入大众日常生活领域。“大爱清尘”作为一个公益组织,如何实现有效的公益传播及其实现的程度将直接关系到其未来的发展动向。本文认为公益传播达到有效的重要基础是通过一系列方式,使公益组织和媒体之间在实现自身商业价值与提升自我水平之间应找到平衡,协同一系列其他因素,共同达到有效传播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在新媒体环境下,借助其联系政府组织和贴近公众的传播优势,媒体不仅成为公益活动的报道者、推动者和催化剂,也成为公益组织实现公益目标的有效中介。媒体通过参与公益活动、开办公益培训班、开设公益专刊或报纸公益频道等公益传播,给公益活动带来全新的运作模式。本文结合常德晚报的一些做法,探索在新媒体环境下对公益传播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周伟  荣欣欣 《传媒》2022,(2):17-19
今天我国的公益传播已经成为"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途径。不同于西方的公益广告,我国公益传播在有效的组织、引导、鼓励和规范下,高度协同于宏观调控,大大提升了社会治理的效率和多元化,有效地实现了"增强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通过具体分析"嫣然天使基金"微信公众账号,来展现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公益组织之间在传播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数字鸿沟现象。主要表现在受众接触信息、受众参与度、受众捐赠情况这三个方面。并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来比较公益传播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的差别。  相似文献   

5.
乔占军 《新闻界》2013,(11):55-57
近年来一系列负面慈善事件的发生,导致我国慈善组织面临前所未有的公信力危机。网络公益传播作为获取公众支持的重要渠道,有助于慈善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塑造慈善文化,是重塑慈善组织公信力的有效路径。为此,提出从网站、网络公益广告、博客等三个方面构建网络公益传播策略体系,以改善慈善组织形象,进而重塑慈善组织公信力。  相似文献   

6.
公益组织形象是社会对公益组织的整体看法和评价。运用CIS理论,可以发现公益组织形象符号的传播,主要包括视觉符号、理念符号、行为符号的传播。公益组织要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在符号学理论视域下,必须实现组织形象符号的同频共振传播,其中视觉、理念、行为符号的同频共振传播是公益组织声誉形成的基础,而编码者、解码者符指意义的同频共振则是公益组织声誉形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网络的崛起给公益传播开拓了更加广阔的领地,网络公益传播的自由性、低门槛和规模化效应极易引发某些风险和问题.当下,我国网络公益传播的法律法规几近空白,公益组织边界和行为权限不明确,网络公益缺乏政策支持;政府层面有效监管缺失,行为监管亟待加强.为了实现网络公益传播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我们要逐步健全网络公益传播的法律规范,保障网络公益身份的合法性,建立网络公益监管体系,加强政府监管与引导,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建立合理奖惩机制.  相似文献   

8.
社群网站的兴起,为公益组织运用网络进行公益传播带来了新的变革。国内研究较少有针对公益组织如何使用社群媒体的研究。本研究以四大公益传播策略,包括形象建立、资讯传播、公众沟通和议题呈现作为主要研究架构,以13家拥有加"V"新浪认证的全国公益基金会组织的微博主页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地针对其微博页面进行内容分析,探讨公益组织如何使用社群媒体与其公众更好地进行沟通。  相似文献   

9.
史剑辉 《今传媒》2014,(12):36-38
利用问卷星在线调查平台,从"公益传播及参与、对公益机构的认知与评价、对公益传播中媒体的使用与评价、对公益传播的整体认知与评价"等四个方面,对中国社会转型期公益传播进行了调查。调查分析发现:新媒体语境中的公益传播,既涉及款物的捐助,也包括公益信息、公益话语的传播与表达。新媒体拓宽了公益传播的渠道,丰富了公益传播的内容,也存在管理制度不健全、公信力衰减、公益精神淡薄等问题。建立政府、非政府组织协作人人参与的模式,有利于公益传播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新闻界》2014,(7):45-49
公益2.0时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增加了公众利用网络媒介的公益参与度,也对民间公益组织的网络传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发现,民间公益组织运用互联网与社会化媒体与利益相关者开展有效的互动,具备了一定的网络传播意识和能力。与此同时,其网络传播综合能力仍亟待提升。民间公益组织应强化其自身的能力建设,提升其网络传播的公信力和网络传播的内容可信度,同时应与支持型公益组织持续合作,增强其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并结合自身公益服务定位,优化网络传播的流程,以增强网络传播力,最终形成新型公益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1.
何艳  赵闪闪 《青年记者》2016,(35):19-20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食品安全的宣传越来越重视,开始使用代言人进行食品安全的公益传播.食品安全的公益代言人通常被称为形象大使、爱心推广大使等,在传播过程中,代言人充当政府组织机构与公众间的桥梁角色,扩大社会影响力.探析食品安全公益代言传播现状对构建食品安全法治秩序、形成保障食品安全的长效机制、实现食品安全意识的有效传播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樊传果  张丽 《传媒》2014,(11):58-60
正"故事版"的公益微电影,因其具有时长的"微小"性、内容题材的真实性、诉求表现方式的艺术独特性,越来越受到社会大众欢迎,表现出愈来愈强大的正能量,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载体,有力地推动了社会公益事业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越来越多的公益组织和"草根"公益人在积极参与制作与社会大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公益微电影。公益微电影通过故事载体和剧情刻画出片中人物的生活经历和喜怒哀乐,并且凭借  相似文献   

13.
媒体除自有的媒介属性之外,还应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短视频APP快手作为2017年互联网行业独角兽,不仅仅是一个记录世界的"镜子",也通过技术赋能个体,开展一系列公益活动。本文选取快手的社会责任及公益活动部门"快手行动"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快手的公益项目进行介绍,分析快手公益传播的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传播受众及传播效果,以期探究快手公益传播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4.
柴静的公益纪录片《穹顶之下》关注"空气污染"这个社会问题,体现了公益传播的内涵。为此,本文探讨该公益纪录片背后的说服助推成因,并研究建构得出一个公益纪录片对受众的说服模型,以期推动未来更多的公益纪录片能够更好地实现社会公益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5.
《新闻界》2015,(6)
新媒体以其交互性、开放性等特征成为民间公益组织传播能力提升的重要媒介。对于国内迅猛发展的民间公益组织而言,如何运用新媒体渠道提升传播能力以募集更多的公益服务资源、促进组织自身的品牌化建设成为当前的紧迫课题。研究发现,国内民间公益组织传播能力有所增强,但是总体传播能力仍然较弱。鉴于民间公益组织的传播能力整体较弱,缺乏科学合理的传播策略与传播规划以及专业网络传播人才等问题,需要从传播策略与规划、寻求培训支持、培养组织专业传播人才等方面来提升民间公益组织的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转型,随着时代进步,公益报道日益成为主流媒体引人注目的一个新闻品种。公共性是"公益传播"的核心价值,新闻媒体长期以来被称为社会公器,发挥公信力,维护公众利益,这点与公益行业相互契合。近年来,在新媒体的大潮中,在社会公益求助空间拓展的背景下,媒体从被动到主动,在公益传播中实现角色转化,让公益成为全民参与的社会运动。  相似文献   

17.
刘运来 《传媒》2015,(10):67-69
社会化媒体时代公益组织作为善意代理,在公益活动中既是行动者又扮演着策展人、布道者、沟通与联结者的角色.在公益的发展上这些角色一方面可以优化公益创新与传播,通过新鲜创意、有效沟通和组织传播来激活公众的公益热情;另一方面能够联结外部世界与本地社区,为本地社区注入现代的公益理念和文化内涵,从而推动本地公益的发展与成熟,更好地对多元的公益行动者进行共意动员,进而促进形成共意联盟并开展公益行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健康传播角度出发,着重研究健康传播中的大众传播,以公益组织大爱清尘和媒体的互动关系作为研究对象,以田野调查、问卷、访谈、内容分析等方法为研究路径,在此基础上发现了媒体在大爱清尘公益组织扮演的三重角色,通过梳理大爱清尘公益组织的媒体策略,分析其现状,尝试寻找出几条公益组织获得媒体近用和媒体协同互动的策略,最终使民间公益组织的诉求充分借助表达的力量,形成一种基于媒体平台的公众表达,对公共政策和政府行为产生影响,媒体也借助公益信息增强自身美誉度和公信力,实现公益组织和媒体的双赢。  相似文献   

19.
班志斌  朱尉 《新闻世界》2013,(10):276-277
本文从传播学五要素:传播者、媒介、信息、受者和效果出发,以关注尘肺病的“大爱清尘”公益组织为例,探究社会化媒体时期公益传播对职业病救助的作用,以期实现公益传播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20.
王依依 《新闻前哨》2008,(11):95-96
在传统公共关系传播实践中,功利与公益似乎总是很难相容。当二者发生矛盾时,公共关系传播常常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事实上,只讲功利目标不讲公益责任的企业最不经济。只有把公益作为公共关系传播的核心价值观,企业勇于承担公益责任。树立价值共同体认同的公共关系传播观,才能达到双赢的目的。树立科学发展理念,推动企业在公共关系中认真履行好公益责任,实现企业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