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笔者曾看到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位神秘的老人有点石成金的法术。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穷苦而聪明的孩子,心生怜悯的老人决定送他一件礼物。老人把一个小石子点成黄金交给了孩子,孩子摇头;老人又把一块大石头点成金子,孩子继续摇头;老人把一整块岩石点成了金子,孩子还是摇头。老人不解地问:"孩子你到底要什么?"孩子说:"我要你那根能点金的指头!"通过这个故事,我明白了授人于渔才是硬的道理。在一次教研活动中,笔者执教了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认识  相似文献   

2.
俞群 《家庭教育》2006,(9X):34-35
校园的花房里开出了一朵很大的玫瑰花,全校的同学都非常惊讶,每天都有许多同学来看。这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看到幼儿园的一个小女孩在花房里下了那朵玫瑰花,抓在手中,从容地往外走。苏霍姆林斯基很想知道这个小女孩为什么要花,他弯下腰,亲切地问:“孩子,你这朵花是送给谁的?能告诉我吗?”小女孩害羞地说:“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奶奶有点不信,我现在下来送给她看,看过我就把花送回来。”听了孩子天真的回答,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他牵着小女孩,从花房里又下两朵大玫瑰花,对孩子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送给你奶奶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好的孩子。”  相似文献   

3.
从前有三个年轻人,去山上拜师学道,三年后学成要下山了。临别,师傅说,你们一年来学了不少本领,也交了很多学费,我送每人一件礼物给你们吧。大徒弟家境较贫,便指着脚边的一块石头说,师傅能把它变成金子送给我吗?师傅皱了皱眉,用食指一点石头,石头马上变成了金子。大徒弟拿了金块高高兴兴地下山去了。二徒弟一看贪心顿生,便对师傅说,请师傅把对面那座山变成金山送给我吧。师傅长叹一声后又用食指一点那座山,那座山立刻变成了金山,并把它送给了二徒弟,二徒弟也高高兴兴地守他的金山去了。小徒弟想了想后对师傅说,我什么礼物也不要,只请师傅把点…  相似文献   

4.
有一则寓言是这样的:神仙看见有个人家里很穷,就动了侧隐之心。他化为一个老者,来到穷人面前,用手一指,地上的石块竟然变成了金子!可那穷人竟然毫不在意。神仙以为他嫌少,就又点了几块,那人仍然不为所动,神仙大惊:“金子你都不要,你想要什么?”那人指着他的指头羞涩地说:“我要你的手指头!”  相似文献   

5.
姐姐有弟弟     
儿童用品商店送给每位顾客的孩子一个气球。一个男孩想要两个,店员说:“非常抱歉,我们只给每个孩子一个气球。你家里还有弟弟吗?”男孩非常遗憾地说:“不,我没有弟弟,但是我姐姐有个弟弟,我想给他领一个。”姐姐有弟弟  相似文献   

6.
生活的感悟     
钓竿 有位老人在河边钓鱼,一个小孩走过去观看.老人技巧纯熟,所以没多久就钓了满篓的鱼.老人见小孩很可爱,要把整篓的鱼送给他,小孩却摇了摇头.老人惊异地问道:你为何不要?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钓竿.老人问:你要钓竿做什么?小孩说:这篓鱼没多久就吃完了,要是我有钓竿,我就可以自己钓,一辈子也吃不完.  相似文献   

7.
钓竿     
有个老人在河边钓鱼,一个小孩走过去看他钓鱼,老人技巧娴熟,所以没多久就钓上了满篓的鱼。老人见小孩很可爱,要把整篓的鱼送给他,小孩摇摇头,老人惊异地问道:“你为何不要?”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钓竿。”老人问:“你要钓竿做什么?”小孩说:“这篓鱼没多久就吃完了,要是我  相似文献   

8.
辩论材料有个老人在河边钓鱼,一个小孩走过去看。老人技巧纯熟,没多久就钓了满篓的鱼。老人见小孩很可爱,要把整篓的鱼送给他,小孩摇摇头。老人惊异地问道:“你为什么不要?”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钓竿。”老人问:“你要钓竿做什么?”小孩说:“这篓鱼用不了多久就吃完了,要是我有钓竿,我就可以自己钓,一辈子有吃不完的鱼。”有人说:“好聪明的小孩!有了钓竿,就不用发愁钓不到鱼。”也有人说:“他不懂钓鱼的技巧,光有鱼竿是没用的。”  相似文献   

9.
相传有这样一则笑话:有一次,吕洞宾来到人间,想用自己的"点石成金"之术接济一下贫困人。他首先遇到一个年轻人,就指着一块石头对他说:"我把这块石头点成金子送给你吧。"那个人听了他的话,摇头拒绝了。  相似文献   

10.
三朵玫瑰花     
有一天,苏霍姆林斯基看到一位小女孩摘下了花房里最大的一朵玫瑰花,他走过去蹲下来,拉住小女孩的手微笑着问她:“你能告诉我,你摘这朵花要去干什么用吗?”小女孩不好意思地说:“我奶奶病得很厉害,她看不到这么美的花,我想把这朵花送给奶奶看看就还回来。”苏霍姆林斯基被深深地感动了。他毫不犹豫的又摘下两朵玫瑰,送给小女孩,说:“这一朵是送给你的,因为你有一颗美丽善良的心;这一朵是送给你妈妈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的好孩子。”  相似文献   

11.
吴非 《辽宁教育》2006,(7):28-28
苏霍姆林斯基是苏联著名教育家,乌克兰巴甫雷什乡村中学的校长,早已过世了。他记下了这样一则真事。校园的花房里开出了一朵硕大的玫瑰花,全校师生都非常惊讶,每天有许多同学来看。这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看到幼儿园的一个4岁女孩在花房里摘下了那朵玫瑰花,抓在手中,从容地往外走。苏霍姆林斯基很想知道这个小女孩为什么摘花,他弯下腰,亲切地问:“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的?能告诉我吗?”小女孩害羞地说:“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奶奶有点不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我就把花送回来。”听了孩子天真的回答,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他搀着小女孩,在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对孩子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妈妈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好的孩子。”  相似文献   

12.
钓竿与钓技     
小希 《大学时代》2006,(4):I0001-I0001
有个老人在河边钓鱼.一个小孩走过去看他钓鱼.老人技巧纯熟.所以没多久就钓上了满篓的鱼。老人见小孩很可爱.要把整篓的鱼送给他。小孩摇摇头.老人惊异地问道你为何不要?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钓竿。老人问:你要钓竿做什么?小孩说:这篓鱼没多久就吃完了.要是我有钓竿.我可以自己钓.一辈子也吃不完。  相似文献   

13.
记得孩子两岁七个月时,我们带他外出旅游。同车正巧有两个外国人,孩子很好奇,说:“妈妈,你看,外国人!”我说:“你要愿意的话,可以去和他们谈谈。”“我说什么呀?”孩子显然很愿意尝试一下。当时他正好刚学会了几句英语,我启发他可以说“你好”。孩子大胆走过去,对那两个外国人讲“How doyou do”,两个外国人对这个有勇气的小男孩很感兴趣。孩子还送给他们每人一只香蕉。两个外国朋友很高兴,找出了一只不干胶的塑料小牛贴片送给孩子。刚好他属牛,那只小牛的眼睛还会动,孩子用英语说了声“谢谢”,心满意足地回来了。  相似文献   

14.
我对他说:“婚礼上,您要上台讲话。”他忸怩着摇头又摆手:“不合适不合适,有你父母呢,我上去不合适。” 我只好使出撒手锏,说:“我说合适就合适,您必须去,否则我就让梁忱(我未婚夫)取消婚礼。”不出意外地他终于退让了。  相似文献   

15.
方法最重要     
从前,有三个穷苦的青年外出谋生。他们在路上遇害到了一位神仙。神仙用手一指,路旁的一块大石头就变成了金子。神仙说:“你们每人可以从我这里得到一样东西,你们要什么呢?”一个说:“我就要这块金子。”一个说:“我要你那点石成金的手指。”最后一个说:“我想知道,你是怎么把石头变成金子的!”  相似文献   

16.
霹雳笑话堂     
《红领巾》2009,(9):32-32,33
领气球 商店搞活动,送给每位顾客的孩子一个气球。小新想要两个气球,店员说:“非常抱歉,我们只给每个孩子一个气球。你家里还有弟弟吗?”小新说:“不,我没有弟弟,但我姐姐有个弟弟,我想给他领一个。”  相似文献   

17.
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个老人在河边钓鱼,一个小孩走过去看他钓鱼。老人技巧纯熟,所以没多久就钓上满篓的鱼。老人见小孩很可爱,要把篓中的鱼送一半给他。小孩摇摇头,老人惊异地问道:“那你想要什么?”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鱼竿。”老人问:“你要鱼竿做什么?”小孩说:“这半篓鱼没多久就吃完了,要是我有钓鱼竿,我就可以自己钓,一辈子也吃不完。”亲爱的读者,我猜你一定会说:“好聪明的小孩吧?”那你就错了。如果只要钓鱼竿,那他一条鱼也吃不到。因为,他不懂钓鱼的技巧,光有鱼竿是没有用的。在家庭教育中,对家长来说,孩子教育的失败将是无…  相似文献   

18.
钓竿     
《现代语文》2005,(5):29-29
有位老人在河边钓鱼,一个小孩走过去看他钓鱼,老人技巧纯熟,所以没多久就钓上了满篓的鱼。老人见小孩很可爱,要把整篓的鱼送给他,小孩摇摇头。老人惊异地问道:“你为什么不要?”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钓竿。”老人问:“你要钓竿做什么?”小孩说:“这篓鱼没多久就会吃完的,要是我有钓竿,我就可以自己钓,一辈子也吃不完。”我想你一定会说:好聪明的小孩。错了,他如果只要钓竿,那他一条鱼也吃不到。因为,他不懂钓鱼的技巧,光有鱼竿是没用的,因为钓鱼重要的不在“钓竿”,而在“钓技”。  相似文献   

19.
王栋生 《中学教育》2005,(11):34-34
一个孩子正在玩电脑游戏,游戏名称我不知道。只见屏幕上有一支枪,瞄准器套住了一个人影,孩子迅速敲了一下键盘,那个人影脑袋进出血,应声倒地;孩子目无表情,他的枪又指向下一个目标。我惊讶地问他:“你在电脑上一天要杀死多少人?”孩子若无其事地说:“没算过。大概有几百人吧。”  相似文献   

20.
在多年的幼儿教师工作中,常常听到孩子向家长告状:“他打我。”“他骂我。”“他不和我玩,还抢我的小手帕。”有的家长会给孩子讲明道理,教育他待人谦让随和,与小朋友搞好关系;有的家长则是无表示,不敢去正视这一问题;有的家长把孩子的不计较和谦让责怪为无能,甚至对孩子教唆说:“他打你,你不能打他吗”孩子在园受欺侮,家长应怎样正确对待呢我认为,首先,年轻父母对这种现象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孩子在园打闹、吵嘴是一个普遍现象。你看,刚刚还在吵吵打打的小朋友,眨眼之间又会高高兴兴地玩到一起。原因很简单,幼儿游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