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封面链接     
《美国新闻学评论》2005年6月-7月刊加里·韦布之死2004年12月底,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美国著名调查记者加里·韦布在家中举枪对准自己的太阳穴,扣动了扳机。“这是美国新闻史上悲伤的一天。”科恩布卢姆,美国国家安全档案负责人之一,如此评价。加里·韦布是《圣·乔治信使新闻报》前记者。1996年起,他在《信使新闻报》上发表连续调查性报道《黑暗联盟》,揭露里根政府领导下的中央情报局秘密支持洛杉矶贩毒行动,并用贩毒收入资助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报道一出,旋即引起民众反对中央情报局的游行,同时也招来政府对报道的多方干预。不久,《黑…  相似文献   

2.
丹尼·马丁因抢劫银行被判三十三年徒刑,四年前他开始将狱中发生的事写成报道,寄给《旧金山新闻报》,如今已俨然是该报名记者。  相似文献   

3.
“象把大山搬开、让尼罗河改道那样,萨达特总统把海卡尔从他那《金字塔报》大厦的宝座上拉下了马,将他作为共和国宫里的一位新闻顾问而束之高阁。”这是13年前萨达特解除海卡尔《金字塔报》主编和金字塔出版公司董事长职务,改而任命他为总统新闻顾问后,黎巴嫩《事件》周刊主编萨利姆·劳齐发表的评述中的一段话。海卡尔被迫离开《金字塔报》,不仅轰动了阿拉伯世界,也在国际新闻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泰晤士报》为此发表的一篇社论说,“除了萨达特总统本人辞职以外,他对他的班底作出的任何改变都不可能比解除海卡尔的《金字塔报》主编职务更引人注目。”许多新闻机构纷纷刊发报道和评论,它们对海卡尔的称呼,使用了“埃及头号主编”、“金字塔之王”、“20年来埃及最有势力的政治物之一”等等……的确,海卡尔不仅是个出色的新闻记者,而且是位显赫的政治活动家。穆罕默德·哈桑宁·海卡尔出生于1923年,毕业于开罗大学新闻系。他从19岁起正式从事新闻工作,很快就显露出非凡的才干,先后在《埃及新闻报》《最后一点钟》和《鲁兹·优素福》等报刊任职。1957年,纳赛尔总统任命海卡尔担任《金字塔报》主  相似文献   

4.
在秘鲁访问的3天,真可谓行色匆匆:参观工业项目,拜访华人社团,访问渔业部长,应邀观看当地民族歌舞,出席副总统的午宴,采访藤森总统……离开首都利马的前天晚上,我们忙里偷闲,踏着溶溶月色去了却一桩心愿:看望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秘鲁著名记者赫苏斯·奥尔贝戈索先生。 68岁的奥尔贝戈索身体粗壮,肤色略黑,讲话底气很足,一眼就能看出他有着印第安人血统和这个民族豁达豪放的性格。因夫人不在家,他一面为我们张罗喝的,一面接过我的话茬说:“对,我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我已经8次访问中国。”话题也就由此开始。 1971年,奥尔贝戈索第一次访华。他抵达北京不  相似文献   

5.
据《中华新闻报》报道:西班牙当局9月5日在该国南部的格拉纳达逮捕了卡塔尔半岛电视台著名战地记者泰西尔·阿卢尼,称怀疑此人属于本·拉登领导的“基地”组织。阿卢尼的妻子  相似文献   

6.
据《中华新闻报》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10月9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新闻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鲁珀特·默多克一行。他说,默多克先生领导的新闻集团已被广大中国民众所熟知,希望新闻集团在促进“让世  相似文献   

7.
《华尔街日报》(TheWallStreetJournal)【2003年4月8日报道】2003年度普利策奖颁奖仪式4月7日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举行,在14个新闻奖项中,《华盛顿邮报》和《洛杉矶时报》各得到3个奖项。突发新闻摄影奖被《落基山新闻报》夺得。《鹰论坛报》因为报道四名拉丁男孩溺死事件而获得了突发新闻报道奖。去年普利策奖项主要集中在对恐怖主义袭击的报道上,而今年的奖项则涵盖了政治文化方面的广阔范围。《纽约时报》克里福德·利维以对精神病人受虐待的报道夺得了调查报道奖;《巴尔的摩太阳报》的黛安娜·萨格则获得独家报道奖,她报道了病人对医疗…  相似文献   

8.
建于1975年的浙江省衢州市大川麻风康复村,在一年前的今天终于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把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告诉读者。是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我们历时3个月跟踪拍摄了一位麻风康复病人回家的过程,通过一个小人物命运的变化,折射出新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摄影报道《回家·走出麻风村》在《衢州日报·文化周刊》上发表后,相继被《工人日报》、《中华新闻报》、《北京青年报》、《都市快报》等多家报纸转发,给人以深深的感染。  相似文献   

9.
丹尼·马丁目前在狱中服刑,他因抢劫银行被判失去自由三十三年。其实,他也当过毒品贩子,他承认自己是个不折不扣的罪犯。四年前,他把爱滋病患者在狱中的性爱生活写成报道,投稿给著名的《旧金山新闻报》。编者为稿中的内容悚然大惊,立刻与丹尼·马丁联络,最后将全文公诸于世。此后,他发表了四十篇专题报道,成为该报的名记者。丹尼·马丁曾揭发如下的故事。一名囚犯连续头痛了好几个月,申请送医却被狱方拒绝,最后死于脑瘤。这篇报道引起回声,美国狱政因而修改囚犯送医的办法。在另一篇文章中,登场的是一名被判十五年徒刑的男子,他遭人密告  相似文献   

10.
Z7岁的艾米·罗伊斯特是考克斯新闻报业公司旗下《每日镜报》的一位特写版编辑,《每日镜报》是一份面向格林维尔市民的报纸。格林维尔市旺盛的消费能力使罗伊斯特感觉到,年龄在18岁到2 4岁之间的人群中存在商机。于是,罗伊斯特开始向考克斯公司的每一个愿意听她诉说的人讲道,她认为公司应当办一份以青年人为传播对象的出版物。2002年5月,《搅拌器》诞生了。  相似文献   

11.
名刊要览     
★暮年的比利·格拉罕姆美国《新闻周刊》时光流逝,美国温和福音派基督教著名的布道家比利·格雷厄姆已经步入暮年,87岁的他开始反思自己在巅峰时期的讲道辉煌,以及和自艾森豪维尔以来历位美国总统的交往经历。不过他考虑天堂多于关注世俗,思考基督教的核心承诺多于关注转眼即逝的政治喧嚣。(8月14日)★巴格达日记:生活在地狱美国《时代》在全世界关注以黎战火的同时,伊拉克也悄悄滑入内战的深渊。作为一名曾20多次进入巴格达的记者,《时代》周刊的阿帕里希姆·戈什目睹了数不尽的人间悲剧。在他细致观察中,伊拉克人每天需要面对的是数不清…  相似文献   

12.
据《中华新闻报》报道:由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和牛津大学比较媒体法律政策研究中心合作推出的“中国传媒·北大牛津计划”,于7  相似文献   

13.
博览     
《国际先驱论坛报》主编易人约翰·维诺克已经被任命为《国际先驱论坛报》主编,这是该报发行人在巴黎总部宣布的。原主编,六十四岁的菲利浦·福尹斯一九八七年元月一日正式退职。现年四十六岁的维诺克生于纽约城,毕业于奥柏林大学。从一九六二年开始,他相继在法新社、联合通讯社、《长岛星报》和《纽约时报》等数家新闻机构供职,一九八四年,曾荣获乔治·波克奖。在进入《国际先驱论坛报》之前,■  相似文献   

14.
埃尔桑报团是当代法国最大的报业垄断集团。该报团的前身出现于1945年,是经营广告业务的公司,1949年转向报业。1950年,罗伯尔·埃尔桑创办《汽车报》,并以此掌握了公司的所有权和经营权。1954年,他出版了该报团第一份日报《瓦兹省晨报》,1958年1月,通过买进中部四家日报而创办了《中部新闻报》,从此开始了他对法国报业的蚕食鲸吞。60年代的十年中,埃尔桑报团先后吞并、控制了近20家报纸,进入  相似文献   

15.
《新闻前哨》2006,(6):35-35
据《环球时报》报道:5月5日,英国出版业新兴巨头皮尔斯·摩根创办的第一份专门为孩子设计的报纸——《第一新闻报》问世。该报有24个彩版,每周出版一期,每份售价1英镑,当天的发行量达30万份。目标读者是9岁至12岁之间的儿童。该报格外看重趣味性和庞大的信息量。丰富多彩的插图是这份报纸的核  相似文献   

16.
杰克·伦敦是一位有世界影响的著名作家,在美国作家中,若论作品在国外被翻译的数量和读者的广泛程度,几乎无人能够和他相比。他创作的《热爱生命》、《海狼》、《荒野的呼唤》等作品,已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经典篇章。杰克·伦敦的一生多姿多彩,有过做水手、淘金者和战地记者的不凡经历。日俄战争期间,他作为战地记者突破日本政府的重重阻挠,冒险北上,成为惟一接近战争最前沿的战地记者,在新闻史上留下了一段颇具传奇色彩的佳话。不甘平庸再度冒险1904年1月13日,杰克·伦敦在太平洋上度过了他的28岁生日。此刻,他所搭乘的“西伯利亚号”邮轮…  相似文献   

17.
好书坊     
《20世纪思想史》([英]彼得·沃森著,朱进东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1月版) 这是一部非常好的20世纪思想通史。哈佛大儒丹尼尔·贝尔教授评价这部巨著是20世纪思想与人物的百科全书,这样的鸿篇巨制竟然是一人所为。这个人正是皮特·沃森。算上前不久在英国面世的《思想与发明的历史:在十九世纪之前》,他已经出版了14本书,  相似文献   

18.
鲁伯特·默多克,世界传媒业大亨,堪称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人之一,他从澳大利亚办一份小报《新闻报》起家,并陆续涉足广播电视、出版、电影、卫星电视和有线电视、互联网开发等领域,在全球最大的传媒公司中,只有默多克的新闻集团属一人构想、创立并且仍然由一个人控制的跨国  相似文献   

19.
2006年10月13日-14日,由世新大学主办的“文本与媒介:民初报刊的研究取径,1911-1949”研讨会在台北召开。第一场的主题是“产业视角的报刊”。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张珺提交了《民国时期〈新闻报〉的运作和影响》;浙江大学何扬鸣提交了《论1927-1937年浙江的新闻事业》;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王敏提交了《晚清上海报纸的政治空间》。第二场的主题是“报刊与政治”。加拿大学者齐慕实提交了《民国时期的共产党新闻:根据地的印刷资本主义》;日本学者中村元哉提交了《国民党政权与南京·重庆〈中央日报〉》;美国科罗拉多大学魏定熙提交了《…  相似文献   

20.
封面链接     
《编辑与发行人》2005年9月刊赖特·里德集团将往何处去?今年9月,赖特·里德集团同时提升阿特·布里斯班和希拉里·施奈德为高级副总裁,共同管理集团的报纸业务。业内人士认为,这次人事调动将对集团未来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为集团现任总裁、64岁高龄的托尼·里德此前曾表示:“综合考虑,我认为这两人是我的最佳继承人。”把布里斯班和施奈德放到如此重要的位置,托尼·里德是想表明他对内容和技术是并重的。布里斯班今年54岁,调查记者出身,长期担任报纸主编,提升前为《堪萨斯城市之星报》发行人。施奈德44岁,银行投资业出身,集团数字平台的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