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元素周期表中的变化八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电子层结构变化规律1.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电子层数逐渐增多.2.同一周期的主族元素(除第一周期外),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最外层电子数由1个逐渐增加到7个,最后惰性气体元素的最外层为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相似文献   

2.
在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元素随着核电荷数递增以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而同主族元素则随着核电荷数递增以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根据这个规律,已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就可以从上下左右四种元素确定该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在中师课本第一册中有这样一道作业题:比较氧、硫、氯的非金属性强弱。按照元素周期律氧和氯都比硫的非金属性强,那么氧和氯的非金属性强弱就不那么明显了。根据哲学上由量变到质变这一普遍自然规律的启示,找到一个定量的简易判断方法。我们知道:在同一主族中,元素随着电子层数(周期数)增加,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而在同周期中,元素随着最外层电子数(主族数)增加,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可见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与其金属性、非金属有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可用来表示,式子中A为元素所在主族数,n为元素所在的周期数,R为A与n的比值,根据R值的大小就可判断主族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R值越大,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R值越小,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当R>1时,元素主要显示非金属性。如氮:R=4/2=2.5,2.5>1所以它是非金属;碳:R=4/2=  相似文献   

3.
在《新教育》一九七八年第一期中,我们谈了原子结构与元素的一些基本性质.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分析了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在这里,我们再分析元素的化合价、水的一些性质和无机酸的酸性问题.元素的化合价元素的化合价和原子结构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与最外层电子结构有关.主族元素的化合价和族序数相同,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数和族序数也相同,实质上,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着元素的化合价.第一、二、三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相应有1、2、3个电子.当它们与非金属元素化合时就失去这些电子,分别成为+1、+2、+3价的离子,达到类似于惰性元素的稳定结构.例如:  相似文献   

4.
一、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微粒半径是微粒性质的重要参数,微粒半径大小主要与电子层数和核外电子数有关. 1.电子层数不同的微粒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越少,半径越小.如: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增大,K>Na>Li.  相似文献   

5.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工具,对整个中学化学的教学有着重大的指导作用,因此有关本部分的知识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现归纳如下.一、重视基础知识,形成知识规律1.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关系的规律(1)电子层数=周期数(电子层数决定周期数).(2)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最高正价数=价电子数.(3)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4)最低负价的绝对值=8-主族序数(限ⅣA~ⅦA族).(5)原子半径越大,失电子越易,还原性越强,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越强,其离子的氧化性越弱.  相似文献   

6.
1 元素的原子结构 (1~ 18号元素 )1)原子核中无中子的原子 :1 1 H .2 )最外层有 1个电子的元素 :H、Li、Na.3 )最外层有 2个电子的元素 :Be、Mg、He .4)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元素 :Be、Ar .5 )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 2倍的元素 :C ;3倍的元素 :O ;4倍的元素 :Ne .6)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 :H、Be、Al.7)电子总数为最外层电子数 2倍的元素 :Be .8)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 2倍的元素 :Si.9)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 2倍的元素 :Li、P .10 )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 2倍的元素 :C、S ;3倍的元素 :O .…  相似文献   

7.
元素推断题涉及的元素通常是核电荷数在1~18之间的元素。推断的主要依据是:原子结构、元素存在、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本文拟从以上三个方面介绍此类推断题的“题眼”与题型。-、根据原子结构推断1.题眼(1)氢原子:电子数最少的原子,核外只有1个电子的原子,电子数和电子层数相等的原子,阳离子只有一个质子,最简单的原子。(2)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相等的原子有H、Be、AI。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有C。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2倍的原子有He\C、S。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3倍原子有O。次外层是最外层电子数2信…  相似文献   

8.
元素性质与元素的原子结构密切相关,它们间的关系为:1.核内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的种类。任何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和简单离子都属于同一种元素。如Mg和Mg2+,尽管它们的电子层结构不同,但它们的核内质子数相同,因而属于同一种元素。2.原子的是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一般来讲,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的,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而使次外层变成最外层,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而表现为金属性;最外层电子数多于或等于4个的,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使最外层通常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而表现为非金属性;最外层…  相似文献   

9.
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常根据它们的原子序数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再依据电子层数=周期序数,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来确定·怎样才能快速、准确对4-7周期主族元素定位呢?仔细观察周期表,发现4-7周期中的IA、ⅡA和ⅢA-ⅦA被过渡元素隔开,将IA、ⅡA接在O族后面,排出4-7周期主族和3-6周期O族元素得下表.该表具有以下特点:1.IA、ⅡA和ⅢA-Ⅶ以O族分界.2.同周期IA和ⅡA元素原子序数分别比原子序数邻近的上一周期O族元素大1和2.3.同周期ⅦA-ⅢA元素的原子序数分别比原子序数邻近的,同…  相似文献   

10.
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理综卷I、新课标全国理综卷Ⅱ、山东理综卷、上海化学卷、福建理综卷、海南化学卷、四川理综卷等均命制了选修3模块的试题,试题内容涵盖了教材主干知识和考纲核心考点.现列举2014年各地高考试题中选修3模块的易错考点,对出错原因进行剖析,并对解题技巧进行归纳.1电离能的比较例1(2014年全国卷有删减)周期表前四周期的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核外电子总数与其电子层数相同,b的价电子层中的未成对电子有3个,c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d与c同主族,e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但次外层有18个电子.回答下列问题:  相似文献   

11.
1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递变性规律1 .1 原子半径 1①除第 1周期外 ,其他周期元素 (惰性气体元素除外 )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 ;②同一族的元素从上到下 ,随电子层数增多 ,原子半径增大 .1 .2 元素化合价 1①除第 1周期外 ,同周期从左到右 ,元素最高正价由碱金属 1递增到 7,非金属元素负价由碳族 - 4递增到- 1 (氟无正价 ,氧无 6价 ,除外 ) ;②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最高正价、负价均相同 .1 .3 单质的熔点 1①同一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 ,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 ,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 ;②同一族元素从上到…  相似文献   

12.
《题目》短周期A、B、C三个相邻元素,A、B同周期,B、C同主族。三种元素质子数之和为31,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求三元素各是什么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位置在第几周期第几主族?  相似文献   

13.
王礼文 《中学理科》2004,(12):17-17
【例 1】 X、Y、Z是元素周期表中三种相邻的元素 ,X和Y同周期 ,Y和Z同主族 .这三种元素原子最外电子层的电子数总和是 1 7,核内质子数总和是 3 1 .则X、Y、Z三种元素是下列各组中的A .N、O、SB .O、S、PC .O、F、ClD .C、Si、P解析 :按传统解法 ,本题应先根据“X和Y同周期 ,Y和Z同主族”这一条件讨论X、Y在元素周期表中可能的下列 (见右上图 )四种相互位置关系 .然后设Y的原子序数 (质子数 )为x ,确定 ( 1 )~ ( 4)中X、Z的原子序数 ,再按“质子数总和是 3 1”列方程求x的值 ,推出相关元素后得出正确答案 .  而本题的创新…  相似文献   

14.
<正>在高中化学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部分,经常会碰到微粒半径和元素性质的比较,这也是中学化学的一个基础考点,本文就重点来谈谈微粒半径及元素性质的比较方法。1.微粒半径大小规律(1)同周期主族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依次减小;(2)同主族元素随核外电子层数递增,原子或同价态离子半径均依次增大;  相似文献   

15.
1 常见"题眼"归纳 1) 元素位置与其原子结构 (1)第ⅣA族元素的最高价与最低价的绝对值相等; (2)周期序数等于族序数2倍的元素是Li; (3)最高正价数等于最低负价绝对值3倍的元素是S; (4)次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4倍的元素是Mg; (5)次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8倍的元素是Na; (6)族序数与周期数相同的元素是H、Be、Al;族序数是周期数2倍的元素是C、S;族序数是周期数3倍的元素是O; (7)只有质子和电子构成的原子是H(11H),原子半径最小的是H.  相似文献   

16.
一、表中用弧线表示周期,实弧线连接原子中电子充填s分层和p分层的元素,长虚弧线连接d分层元素,点虚弧浅连接f分层元素。并且用箭号表示元素原子中电子开始填充新主层(开始新周期),或开始充填另一分层二、表中用罗马字母(Ⅰ.Ⅱ)表示族,实线连接的元素在它们处于任一相同氧化态时,外层电子层结构相同,长虚线连接的元素,除去与所在编号相当的氧化态外(最高氧化态),当氧化态相同时,具有相同最外电子层。点虚线连接的元素只处在与所在族的编号相当氧化态时,才具有最外相同电子层。  相似文献   

17.
一、从其原子结构及在周期表中的特殊位置上常作为“突破口”(1) 族序数与周期数的关系。①族序数等于周期数的元素是H、Be、Al;②族序数等于周期数的2倍的元素是C、S;③族序数等于周期数的3倍的元素是O;④族序数等于周期数的3倍多 1的元素是F;⑤周期数是族序数2倍的元素是Li;⑥周期数是族序数3倍的元素是Na。(2) 次外层电子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①次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的元素,或核外电子总数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为Be;②次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 2 倍的元素为Li、Si;③次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 4 倍…  相似文献   

18.
一、常见"题眼"归纳1.元素的原子结构与位置(1)只由质子和电子构成的原子是H,原子半径最小的是H;(2)周期序数等于族序数2倍的短周期元素是Li,;(3)族序数与周期序数相同的短周期元素有H、Be、Al;族序数是周期序数2倍的短周期元素有C、S;族序数是周期序数3倍的元素是0;(4)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是C;最外层电子数是  相似文献   

19.
学习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知识,重点是掌握并运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元素的性质和原子结构的有关知识及联系,解决相关问题,预测我们并不熟悉的某些元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我们在复习时不仅要认真梳理知识,构建知识网络,而且更要注重知识的应用和迁移。一、梳理知识结构,建立知识网络1.元素周期律: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都呈周期性变化。(1)微粒半径比较规律:一般来说,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同一主族,从…  相似文献   

20.
元素周期表内蕴涵着一定的数字规律,了解和运用这些规律对快速解答有关物质结构的题型大有裨益。现将元素周期表内潜在的重要数字规律及其在解题中的应用例举如下:1.“价偶序偶、价奇序奇”规律若主族元素的主要化合价为偶数,则族内元素的原子序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均为偶数;若主族元素的主要化合价为奇数,则族内元素的原子序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均为奇数;0族元素的化合价看作为0,其原子序数、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均为偶数(少数例外的如氧有-1价,氮有+2、+4价)。如第ⅥA族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有-2、+4、+6,均为偶数,其原子序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