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访新中国最早的全国劳动模范之一、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梁军之前,想到第三套人民币壹圆券上那个英姿飒爽的女拖拉机手的形象,心中不免生起一种期待,她可是那个年代很多人心中的偶像啊!  相似文献   

2.
周金科 《收藏》2012,(7):100-101
1955年3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发行第二套人民币,至1962年4月20日止,共有主币和辅币11种面额,13种版别。主币券以元为单位,有5种面额(1元、2元、3元、5元、10元);辅币券以角、分为单位,角券有3种面额(1角、2角、5角),分券有3种面额(1分、2分、5分);除1元和5元券有双版别(另版分别为五六版1元券、五六版5元券),其余均为单一版别。13种  相似文献   

3.
陈婧莎 《收藏》2012,(4):100-101
1955年3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发行第二套人民币,至1962年4月20日止,共有主币和辅币11种面额,13种版别。主币券以元为单位,有5种面额(1元、2元、3元、5元、10元);辅币券以角、分为单位,角券有3种面额(1角、2角、5角),分券有3种面额(1分、2分、5分);除1元和5元券有双版别(另版分别为五六版1元...  相似文献   

4.
沈飞  徐世昌 《收藏》2008,(2):122-123
1938年3月20日,在山西省五台县石嘴村正式成立了晋察冀边区银行,经理关学文,副经理胡作宾。边区银行开始营业后,发行了自己设计印刷的壹元券(图1)和伍元券,接着又发行了壹角券、贰角券、伍角券(图2)。晋察冀边区银行的第一版纸币,角券采用竖式,背面有经理关学文、副经理胡作宾的中文签名;元券采用横式,背而有经理关学文、副绎理胡作宾的英文签名。  相似文献   

5.
霍秉诚 《收藏》2008,(7):112-114
边币的发行情况 陕甘宁边区政府于1937年9月成立,同年10月1口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国家银行西北分行政组为陕甘宁边区银行,1941年2月18日边币正式投放市场。1941年至1943年发行有壹角、贰角、伍元、拾元、伍拾元、壹百元、贰百元、伍百元、壹仟元、伍仟元等10种面值的票券。从1941年2月至1944年共发行边币342.321万元。所发行的纸币,1941年版有4种面值,6种版制。壹角券票幅75×39毫米,正面深棕色,  相似文献   

6.
陈桥 《收藏》2020,(5):122-124
中国人民银行于1962年4月15日开始发行第三套人民币,计有: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7种面额。第三套人民币自开始发行起,到2000年7月1日停止流通,前后历时38年,是五套人民币纸钞中流通时间最长的一套。在第三套人民币中有一个独特现象,就是其中的1角券在短短的3年内曾进行过两次大的改版,而形成了三种明显不同的版别(以色彩和主图内容为区别),即1960年"枣红"1角券(图1)、1962年"背绿"1角券(图2)、1962年"棕色"1角券(图3)。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此票券在短时间内进行两次改版呢?本文结合相关史料和时代背景,对此做以介绍。  相似文献   

7.
卢伯雄 《收藏》2015,(1):74
笔者对第四套人民币各券种进行了研究,尤其对1996年版1元券(简称961)情有独钟,认为它潜藏着收藏优势和升值空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第四套人民币收藏的发力品种。独一无二的设计方式在第四套人民币中,"961"1元券(见图)是唯一沿用了第三套水印纸的券种,并以满版五星为钞票的水印,这种独  相似文献   

8.
牛双跃 《收藏》2001,(7):62-62
1928年初,直隶省银行货币发行额剧增,信誉低落,人民拒收,几成废纸。迫于形势和不可收拾的现状,银行遂倒闭停兑。1928年底,河北省政府即派梁新明先生筹建河北省银行(早期称河北银行)。河北省银行总行设于北平,注册资本400万元,获得货币发行权。1929年3月开业即发行1929年版河北银行辅币券,流通于市面。1930年初银行改组,并随河北省政府迁入天津,于当年又发行了1930年版河北银行主币券,与1929年版辅币券配套流通。由于河北省银行所处的时代动荡不安,货币流通的范围比较狭窄,在发行形式上又受到当时国有财政的限制,  相似文献   

9.
正四套人民币采用一次公布、分批发行的方法,从1987年4月27日首先发行1980版伍拾元券和伍角券开始,到1997年4月1日发行1996版壹元券止,前后历时整整10年才全部发行完毕。第四套人民币的设计时间,一般认为开始于改革开放初期的1977年。当年11月15日,财政部上报了关于设计新版人民币的报告。11月21日,中央政治局审查批准了这个报告。第四套人民币的设计、发行工作就是从此开始的。实际上,第四套人民币的设计工作开始的时间,要远远早于1977年,其设计工作饱经磨难,最初三次设计方案,受"文革"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10.
金泽 《上海集邮》2007,(4):23-25
在即将迎来国际回信券诞生100周年之际,从2006年7月1日起万国邮联会员国陆续开始发售北凉版第2款国际回信券(图1,丹麦)。[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张宗恂 《收藏》2008,(7):119-120
东三省银行辅币贰角券有两种。一种标有“财政部印刷局制印”(图1),一种未标明印制厂名(图2)。无厂名版与财政部版贰角券票幅均为119×58毫米,正面楼阁图案及背面外文说明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2.
周金科 《收藏》2013,(11):87-89
1948年12月1日至1953年12月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第一套人民币(简称一套币),计62种票券。其中1万元券4种、5万元券2种分别于1955年4月1日停用,随后5月10日另56种券别也全部停用,一套币从此退出流通领域。这套币诞生在新中国成立  相似文献   

13.
邱玉春 《收藏》2008,(9):108-109
山东平市官钱总局,是民国时期山东省的一个地方银行。1930年秋,山东省地方当局拟筹备成立山东省民生银行,由时任财政厅长王向荣筹办,资本金总额初定为600万元,官商合办,至1932年春已收到股款300万元,同年7月1日该行成立,总行设在济南。山东省民生银行成立之初未曾发行纸币,当时由于市场上辅币短缺。地方私票混乱,于是又融资20万元,设立了山东平市官钱总局,发行1933年版角票辅币券与1936年版铜元票。角票为壹角、贰角,铜元票为拾枚、贰拾枚、伍拾枚、壹佰枚,共计六种。笔者现已收藏到五种山东平市官钱总局纸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杨晓时 《收藏》2009,(7):128-128
中国银行成立于1912年。在民国时期该行发行的钞票上,曾多次印有中行几座不同的行楼图景,尤其是在民国24年(135年)发行的5元券和1937年发行的5元券印的是同一座但层高不同的行楼,这里证实了一段中外楼高之争的故事。  相似文献   

15.
《集邮博览》2006年第4期刊载的田健行撰写的《“北京邮票厂”厂铭部分字体解》一文,在谈及新中国发行的普票版票上的厂铭时,认为“普无号5分‘女拖拉机手’有一个下厂铭倒置。”“普24又没有厂铭。”笔者读后,深感疑惑不解:不知这个结论的依据是什么?  相似文献   

16.
周金科 《收藏》2015,(7):68-69
中国人民银行于1955年3月1日发行(1953年版)第二套人民币壹分、贰分、伍分纸辅币,联称8分券。票券上三罗马冠字后有7位阿拉伯数字号码(简称冠字号码、冠号),用以表示该券印制批次与编号。1957年12月1日,人民银行铸行首套1分、2分、5分流通金属币(即55年版铝制硬分币),后连续多年大量发行,广泛流  相似文献   

17.
钟成华 《收藏》2012,(21):80-81
广东省银行兑换券有壹圆、伍圆、拾圆、伍拾圆、壹佰圆5种,由美国钞票公司承印。据1936年区季鸾编述、黄荫普校正《广东纸币史》载,壹圆券印制220万元,伍圆券印制500万元,拾圆券印制500万元,伍拾圆券印制1000万元,壹佰圆券印制1000万元,合计3220万元。  相似文献   

18.
张业 《收藏》2012,(11):80-81
广东省银行兑换券有壹圆、伍圆、拾圆、伍拾圆、壹佰圆5种,由美国钞票公司承印。据1936年区季鸾编述、黄荫普校正《广东纸币史》载,壹圆券印制220万元,伍圆券印制500万元,拾圆券印制500万元,伍拾圆券印制1000万元,壹佰圆券印制1000万元,合计3220万元。  相似文献   

19.
郑延林  周传芳 《收藏》2009,(4):123-123
在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第一套人民币中,有一种与众不同的耕地图1000元特殊券(图1),是“华北财政经济办事处”主任董必武当时委托东北局代印的。笔者现对这张特殊券的表现不同及发行背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周金科 《收藏》2013,(6):87-89
1948年12月1日至1953年12月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第一套人民币(简称一套币),计62种票券。其中1万元券4种、5万元券2种分别于1955年4月1日停用,随后5月10日另56种券别也全部停用,一套币从此退出流通领域。这套币诞生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和建国初期,对加速全国解放,统一币制,恢复国民经济,促进城乡物资交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