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八面来风     
《教育》2006,(12):14-15
中小学生月花逾300上海父母太“大方”,“代理家长”:填补留守儿童缺失的爱,内蒙古38所技工学校今年招生首次过万人,天津中小学生六成请家教 天天补课何时了,山东中小学生健康调查 每10人中有1人肥胖,江西都昌土塘学生踩踏事故发生过程已查明,上海中学生骑自行车上下学要考“驾照”,香港中文大学招研究生 可获10万港币助学金。[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据资料介绍 ,前不久 ,国家统计局下属的美兰德公司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五大城市做了一项调查 ,这五个城市0—12岁孩子每月的消费总额要超过35亿元 ,平均每个孩子每月要花费672元。调查显示 :北京一个孩子一月要花764元 ,上海次之 ,为736元。而这些钱 ,60 %以上用在服装和食品上了。调查还显示 :家长花在孩子身上的这些钱 ,其中近40 %是孩子自己以零花钱的形式花出去的。笔者看了这份调查资料 ,颇有感触。随即对一处农村中学初中一年级两个班的71名住校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家长每月给一个孩子3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3.
如今的小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心肝宝贝。特别是在物质条件比较优裕的地区,学生的家庭环境普遍较好,零花钱自然也少不了。怎样引导孩子们合理使用零花钱,我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尝试。首先我对同学们的零花钱的多少及使用情况做了一个深人的调查。我在我所教的五年级学生中发了一份问卷,问题是“你有多少‘压岁钱’,每个月多少零花钱,是怎样使用的”。在收回来的几十份答卷中,我了解到,孩子们过年的‘压岁钱’,少的有两三千元,多的有六七千元甚至上万元,平时他们每个月的零花钱也在五十元左右。这么大数目的“财产”…  相似文献   

4.
信息搜索     
根据国内9家调查机构对北京、上海、广州等9座城市儿童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我国城市中6至15岁孩子拥有的零花钱和压岁钱已高达56亿元。其中,有超过2/3的孩子是自己来花这些钱的,在他们的个人消费中,食品所占比重最大,平均每月支出规模达到2474万元。 (《大地))2000年第16期)  相似文献   

5.
焦燕 《宁夏教育》2013,(12):71-7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今不少家庭都比过去富裕了,父母再不想像自己当年那样清苦,亏了孩子。父母关爱孩子,适当给些零花钱,无可非议,也是孩子需要的。但是,有些父母攀高消费,以钱示爱,过分娇宠孩子,发展下去是十分有害和危险的。全国大中小城市中有90%以上的孩子拥有零花钱和压岁钱,他们每月每人平均可以从父母、爷爷、奶奶和家属那里得到80元以上的零花钱,而每年春节得到的压岁钱则高达上千元。  相似文献   

6.
如今拥有零花钱的小学生越来越多。可是他们是如何看待零花钱,如何使用零花钱的呢芽对此,我们六年级(316)班的同学,在双休日里对107位同学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整理如下:A.获得零花钱在107位接受调查的同学中,只有7人没有零花钱,约占总调查人数的7%,有62人每月零花钱在10-50元之间,约占总人数的60%。调查资料显示,107人当中,有78人主要是从父母那里获得零花钱,约占73%。B.看待零花钱从调查中我们得知,有49位同学希望自己每月零花钱的数额在10-50元之间,占总人数的46%;有39位同学希望自己获得的零用钱越多越好,占36%;另外有4人不希望自己有…  相似文献   

7.
从压岁钱看家教,这是个老话题。然而,从最近我校对学生压岁钱的抽样调查情况来看,可以斑窥豹。小小压岁钱,家教大问题,有的给人启迪,有的令人震惊,有的引人反思,有的发人深省。   某市一所重点小学,全校学生有 1300多名。最近,在全校五个年级各取一个班进行了一次压岁钱抽样调查,调查的学生计 256名,近全校学生的 1/4。调查中反映出来的家教问题,就家长而言,主要表现为“四过”:即对子女过多的满足、过度的溺爱、过分的呵护、过高的期望。而学生对家长在家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四真”:即真厌,厌家长不良习气;真狠,狠…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数学百分数教学中,我从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数学现实”有机结合起来,创设了一个调查学生零花钱的情境,不仅符合了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而且可以消除学生对百分数知识的陌生感,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在课前,我调查了全班学生每月的零花钱数量与使用情况,然后编成调查报告。调查内容是:98.9%的家长表示自己的孩子每月可以得到一定数量的零花钱。学生们用这些零花钱买了些什么呢?就说我们班的卢一恒同学吧,他每月买零食花的钱数占他当月零花钱总数的60%,买玩具的钱数占了20%,买学习用具的钱数占了6.5%,买书的钱数占了10%,存起来的…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生如何度过暑假?据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日前对416名中小学生和部分家长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有81.9%的家长计划安排子女暑假“在家复习功课,做暑假作业”,但57.8%的家长又担心子女在假期中看电视成瘾,39.1%的家长担心子女上网成瘾,有47.4%的家长担心子女在暑假中“玩  相似文献   

10.
少年儿童畸型消费现象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 ,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得到了改善与提高 ,这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根本目的 ,但随之表现在一些少年儿童身上的畸型消费现象却令人吃惊与担忧。一、现象透视通过对一所民办学校 30 0名在校小学生的问卷调查得知以下情况 :压岁钱情况数量 5 0 0 0元以上1 0 0 0—5 0 0 0元1 0 0—1 0 0 0元5 0—1 0 0元 5 0元以下比例 1 1 % 2 0 % 34 % 2 4 % 1 1 %每人每天零花钱情况数量基本不花 5元以下 5— 1 0元 1 0元以上比例 1 1 % 76 % 8% 5 %  在调查中发现 ,有一个小学生 ,一周内花掉…  相似文献   

11.
据报道,上海一名中学生有个奇怪的嗜好,他每天都要花上几十块钱才舒服。记者对青岛市南区20名中学生随机调查得出的数据是:每月零花钱在1000元以上的有6人,超过2000元的有2人,他们的零花钱主要花在买名牌服装上……“品味”消费是大中城市消费界的大旗,“品位”消费也渐渐成了部分中学生的追求目标。一些中学生注重的是商品的符号价值而非使用价值,消费的意图不在于商品的物质性,而在于商品所象征的人的关系和差别性,从而达到一种心理的满足,以此作为“身份”的象征。一项来自京沪两市13 ̄19岁青少年的调查显示,现在的中学校园,耐克鞋、阿迪…  相似文献   

12.
《世界教育信息》2006,(4):32-32
“德智体”正变为“德心体”,学习成绩好不再是上海市大多数家长心目中好孩子的首要标准。上海市妇联、市社科院联合发布的首份家庭教育最新发展状况报告显示,道德品质、心理和身体健康正成为上海市民家庭教育的三大要素。调查显示,65.9%的家长把子女的道德品质作为衡量家庭教育成败的首要标准,而子女的心理健康首次取代学习成绩位列第二,排在第三位的则是身体健康。有76%的家长对自己的家庭教育成果表示满意。据分析,子女的心理健康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近年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据统计,目前上海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1.6…  相似文献   

13.
审美情趣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中小学生及其家长具有一定的审美情趣,但有近1/5的家长和学生缺乏审美情趣。对“我很容易被美好的艺术作品打动,这句话符合你的情况吗?”选择“完全符合”和“比较符合”的小学生为72.5%、初中生为76.8%、高中生为82.7%,家长为79.2%;而选择“不太符合”、“完全不符合”的,小学生为27.5%、初中生为23.2%、高中生为17.2%,家长为20.8%。从统计结果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中小学生和家长是具有审美情趣的,他  相似文献   

14.
教育信息     
★广州市城调队“暑期青少年教育状况”专项调查显示:接受访问的家长中,41.0%安排自己的子女在暑假期间参加课外辅导或者兴趣班等暑期教育。对于子女暑假期间的安排,73.0%的受访家长表示希望他们学习和放松相结合,20.0%希望子女以学习为主,只有7%希望子女以消遣放松为主。家长为子女报读暑期教育班平均花费了522元,其中花费在200元或以下的占了16.7%,花费201元-500元的有33.3%,花费501-1000元的有50.0%。★美兰德信息公司今年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南京、武汉、沈阳8个城市700余名14岁~24岁的城市青少年开展调查。调查显示,66.8…  相似文献   

15.
日本内阁府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日本77.4%的小学生使用电脑,31.3%的小学生拥有手机。这次调查的对象包括日本各地5000名中小学生和家长。调查表明,在日本中学生当中,电脑和手机使用者比例更高。81.2%的初中生和88.6%的高中生使用电脑,57.6%的初中生和96%的高中生拥有手机。  相似文献   

16.
从小学生的零花钱说起齐立新据某市一所小学调查统计,该校二至六年级的10个班学生中,年零花钱在1200元以上的约占三分之一。这说明在部分小学生中也存在高消费现象,这不得不引起家长和老师的重视。现在城市里的小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生长在新中国建立以来...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家庭在智力投资方面逐步增大,投资培养的对象主要是孩子,父母自身往往不在其列。据上海对市属8区2县1313所中小学生家庭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89.9%的家长期望子女达到大学学历,为孩子请家教平均每人每年为220元,购复习资料、练习册,平均每人为140.56元,最高达1800元。而家长中45.4%在家看书读报时间仅为0.5~1小时,7.4%的家长没有时间看书读报,59.3%的家长没有参加过业余进修学习,9.1%的家长没有一本书,  相似文献   

18.
女儿今年11岁我们常戏称她为“铁公鸡”因为她虽然有几千元的存款却很少拿出来花。有时甚至到了吝啬的地步。有一次,她跟着我上街说是要多带点钱买小玩意儿。可在街上我问她带了多少钱她竟带了“两元”。当然我们的“铁公鸡”也有很大方的时候,如:每次在大街上遇到行乞的她总是主动给钱;抗洪赈灾时,她主动提出捐款50元,听说她外祖父病了又在我们寄钱时主动献出50元……女儿的经济来源主要是每年的压岁钱和我们每月给的零花钱,以及她平时卖废纸、酒瓶的钱零花钱并不是随便给的,而是女儿每个双休日做家务得到的报酬,她称之为“…  相似文献   

19.
前不久,山东青州瓜子加工“大王”姜铁成说:“别看我对办教育这么大方,先后拿出了200多万元,可我对自己的孩子却很抠,每月给孩子的零花钱十分有限,就是吃饭有一粒米掉到桌子上,我也让她捡起来吃了。”相比之下,有些人对待孩子的态度和做法却实在令人担忧。河南某个体户6岁的独生于自上学的第一天起,便雇请了两名佣人护送,就连孩子上厕所也得由佣人伺候;湖北某县一个乡长儿子还在福批中,就为其盖了栋漂亮的楼房;浙江某市一9岁的孩子,去年过年父母一次就给了他5000元“压岁钱”。时下,国人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许多家长认为…  相似文献   

20.
家庭作业,顾名思义是学生在家庭里完成的作业。学生家庭作业完成的好坏,与家长督促、帮助有很大关系。笔者采取走访、座谈、问卷等方式,调查了40多所小学、近2000名小学生和家长,发现不少家长在如何帮助小学生完成家庭作业问题上,存在着种种不良现象。具体表现在5个方面。一、包办代替型。这部分学生家长91名,占调查总数的4.55%。这些学生家长或因学生成绩特差,无法完成作业;或因子女体弱多病,或娇生惯养,舍不得孩子吃苦;或因自己工作太忙,时间紧张,无暇耐心细致辅导;或老师布置作业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