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齐勇锋 《传媒》2006,(3):17-19
传媒产业是文化产业的核心领域.传媒文化产业试点集团(以下简称传媒集团)既是国有文化领域中的优质资产,同时也是发展潜力和影响力最大、有希望发展成为跨国文化产业集团、代表中华文化走向国际文化市场的一支重要力量.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本文拟结合文件精神,就我国传媒集团发展改革面临的问题、发展趋势和改革创新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7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规划明确指出,要"推动跨地区、跨行业联合或重组,培育骨干文化企业".有分析家认为通过重组、上市,造出中国文化产业的大"航母",是这个(<规划>的重中之重.对于出版产业来说打造超级出版传媒集团无疑是今后很长时期内的一个重大主题.  相似文献   

3.
2009年初,由新闻出版总署推出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称<指导意见>)明确表示,重组是培育出版传媒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推动出版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式.从此后一年的出版业改革历程来看,从新政之后的吉林出版集团与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改制重组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到年末中国出版集团重组黄河出版传媒有限公司以及其间颇具意味的"公私合营"式重组,都明确地昭示了一个事实--2009年是一个出版重组年.  相似文献   

4.
从参股经营<潍坊晚报>,到合作经营<沂蒙晚报>、控股经营<鲁南商报>,大众报业集团与地市报以资本和产权为纽带,进行报业资源整合重组,这标志着山东报业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省市报业资源整合是大势所趋 省市报业资源整合,既符合产业发展规律,也是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明确要求.大众报业集团实施省市报业资源整合,顺应了文化产业改革与发展的大势,符合媒体自身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5.
一、出版企业上市问题 1.上市既是一个改革问题,也是一个发展问题.所谓改革即上市是一种体制改革,其实就是所有制改革.所谓发展则表现为两点,一是因为上市是为了解决企业发展的融资问题.资本影响市场规模,是文化产业四大要素之一.①而出版业是否有改制上市的资本冲动尚有待调研.二是因为通过上市可由地区性单一出版发行集团向全国性出版发行传媒集团转变.  相似文献   

6.
青岛报业传媒集团目前拥有三报、两刊、三网站和一份手机报,转企改制虽仅半年多,集团各方面发展已初见成效。2011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来青岛考察,对青岛的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提出要求:按照改革、  相似文献   

7.
大力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是文化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贵州都市虎子传媒有限责任公司作为贵州日报报业集团积极顺应时代要求,切实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文化产业发展试点,成立一年多来,时传媒企业的市场化运作、公司化管理等进行了一些有珥的探索,他们的经验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8.
税收筹划作为传媒集团经营中的一个课题,其重要性日益凸显。2007年1月1日起,财政部发布的39项新企业会计准则将逐步在我国经营实体实施。如何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下做好传媒集团税收筹划将是一个新的要求。国家近期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推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举措,传媒集团的经营活动范围将不断扩大,经营活动内容将日益丰富。如何在传媒集团产业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前提下做好税收筹划将是一个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周清波 《新闻前哨》2007,(11):93-94
税收筹划作为传媒集团经营中的一个课题,其重要性日益凸显。2007年1月1日起,财政部发布的39项新企业会计准则将逐步在我国经营实体实施。如何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下做好传媒集团税收筹划将是一个新的要求。国家近期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推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举措,传媒集团的经营活动范围将不断扩大,经营活动内容将日益丰富。如何在传媒集团产业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前提下做好税收筹划将是一个新的挑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朱鸿军 《传媒》2010,(10):33-37
成都传媒集团2006年11月成立,至今已有三年多的时间.设若从考核传媒企业绩效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大指标来看,成都传媒集团是成功的.从社会效益来看,三年多来,集团不仅打造了一些在全国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品牌.如成都传媒集团获"2008中国创意产业领军企业奖",2007年<成都商报>品牌价值高达19.34亿元,位列中西部上榜品牌第一,等等,而且也创作和生产了大批优秀作品,如在全国反响很好的影视剧<赤壁>、<女人泪>、<死水微澜>、<张居正>,等等.  相似文献   

11.
2009年4月16日,新闻出版总署按照中央文化体制改革的部署,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按照文件精神,各地报业转企改制工作正在加紧推进.转企改制中,人员的"事改企"是最难处理的问题.如何妥善处理好人员改制问题,成为直接影响到报业改制进程是否顺利及改制最终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笔者根据工作体会,对人员改制中涉及的养老保险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提出一种操作思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范国祥  远山 《新闻前哨》2013,(7):116-118
报业(传媒)集团的产生是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现代传媒企业的基本标志和产业实力的象征,是整个文化产业的基础产业和主要传播行业。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上升为国家战略高度,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产业成长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3.
创刊于2004年8月25日的<重庆时报>,是华商传媒集团在重庆运营的一份综合类都市报,由重庆市总工会主管主办,前身为<现代工人报>.  相似文献   

14.
从1999年我国第一家出版传媒集团成立以来,出版传媒集团逐步成为了我国新闻出版行业改革和发展的主力军.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号角下,出版传媒集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推动着我国从新闻出版大国向新闻出版强国迈进. 我国出版传媒集团发展的基本情况 上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时期,文化体制改革也在全国逐步展开,这为出版行业组织结构的变革创造了条件.为了探索文化体制改革和应对新的市场环境对出版社的挑战,在沿海一些地区,已经开始酝酿、规划成立出版传媒集团.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 9月6日,广东省出版集团整体转制和国资经营授权大会在广州召开.广东省出版集团是全国出版改革试点单位和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广东省重点扶持的七大文化产业集团之一.日前广东省政府作出了<关于省出版集团整体转制为企业并授权经营国有资产等问题的批复>.  相似文献   

16.
《出版参考》2011,(22):18
本刊讯(记者缪立平)7月19日,中国科技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暨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大会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大会并讲话。刘延东指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组建大型出版传媒集团,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是党中  相似文献   

17.
西藏文化产业振兴中报业发展战略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7月22日,国务院讨论并原则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这是继纺织、轻工等规划之后国家出台的第十一大产业振兴规划,文化产业面临着历史性的发展机遇.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西藏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自治区召开多轮会议,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崔玉英,自治区副主席多托等领导多次进行安排部署.随着西藏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文化产业项目库的建立、文化产业专项资金的设立、文化产业协会的组建以及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优惠政策的制定等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西藏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开始起步并进入崭新发展阶段.这些,都使得作为文化产业核心业态的报业站在了一个新的时代起点上,迎来一个大发展大繁荣的契机.  相似文献   

18.
《新闻实践》2010,(1):29-29
2009年12月4日,老年生活报传媒有限贡任公司合资协议签字仪式在济南举行,标志着老年生活报作为山东全省首家实施整体转企改制的非时政类报纸,合资组建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启动,山东省老龄办、山东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青岛日报报业集团将合力打造山东老龄传媒文化产业龙头。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中国出版产业全行业企业化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4月7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公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这是一个关系到中国出版产业全行业企业化的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中国出版将开启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上海文广集团正式转企改制为上海广播电视台与上海东方传媒集团公司,平静的国内广电行业掀起了波澜。作为一个代表性的事件.上海文广集团的转企改制标志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制播分离改革等即将在全行业变为事实。于是乎各种说法甚嚣尘上,每个与之相关的人开始关注此项改革.关注的核心不外乎此项改革能否推行、如何推行、推行后对自己和行业有何影响。然而时至今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