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12,这个黑色浩劫的日子,灾难突如其来。四川灾区,一个个平时默默无闻的老师,面临生与死的考验,毅然决然地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将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他们用自己沉着、冷静、机智,甚至鲜血和生命,为不少孩子赢得了生存的希望和机会,奏响了一曲曲荡气回肠的生命颂歌,诠释了师者对学生最深挚的爱,升华了人民教师的不朽师魂,同时,让我们更深刻地领悟了“师爱”二字的博大与崇高!  相似文献   

2.
教师函〔2007〕2号(2007年8月3日)近几年来,教育战线涌现出殷雪梅等一批为保护学生生命而英勇献身的模范教师,他们在生死关头,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鲜血和生命履行了人  相似文献   

3.
《青海教育》2012,(6):1
在突如其来的车祸面前,在生死攸关的危急时刻,张丽莉,一名普通的年轻女教师,勇敢地以自己的血肉之躯保护学生,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为学生的生命安全撑起了一片大爱的天空。张丽莉用生命诠释了教师的爱心,用热血见证了师德的高尚。她的感人事迹迅速传遍大江南北,受到社会广泛赞誉,  相似文献   

4.
《云南教育》2007,(8X):21-21
近几年来,教育战线涌现出殷雪梅等一批为保护学生生命而英勇献身的模范教师,他们在生死关头,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鲜血和生命履行了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谱写了人民教师的英雄赞歌。他们是人民教师的杰出代表,是广大教师学习的光辉榜样。为深切缅怀为保护学生而英勇献身的教师(以下简称英勇献身教师)、弘扬人民教师高尚师德,  相似文献   

5.
《丰碑》,一个感人的故事,课堂上,教师正围绕“胜利一定属于这支队伍”这句话带领学生走近长征,走近雪山,和将军,军需处长进行“生命的对话”。学生潜心会,被军需处长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亡留给自己的精神深深地感染着。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尊重学生,善待学生,爱护学生”是教师的天职,这不需要刻意而为之。四川大地震中,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已经用他们鲜活的生命诠释了对学生的那份深沉的不张扬的爱,把生的希望留给了自己的学生,足以惊天地、泣鬼神。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尊重学生,善待学生,爱护学生”是教师的天职,这不需要刻意而为之。四川大地震中,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已经用他们鲜活的生命诠释了对学生的那份深沉的不张扬的爱,把生的希望留给了自己的学生,足以惊天地、泣鬼神。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株不同寻常的花,它经历了旱灾、水灾、冻灾等种种苦难,在生与死的边缘坚强地走过,把自己最光鲜的一面留给人间。从它身上,我们看到了生机,看到了希望,看到了生命的力量。  相似文献   

9.
《中国教工》2008,(6):5-12
“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谭千欷、张米亚、苟晓超、吴忠洪、桂正香……他们是一些普通的教师,平时的他们很平凡,甚至可能有常人一样的“毛病”,但是当灾难降临的那一刻,他们却很伟大——生死关头,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聱给自己,用自己的生命,护卫着一个个学生的生命,奏响了感天动地的生命颂歌。他们让全体中国人民深刻地感受到“为人师表”的真正含义。 那一刻,谭千秋张开双臂匍匐在桌子上,死死护住桌下的4个学生;那一刻,张米亚、苟晓超用自己的背挡住混凝土墙体,把生的机会留给两名学生……他们走了,只因为他们对学生的爱超过了对自己生命的爱!他们走了,但是他们让“老师”这个亲切而又令人敬重的称呼深深地刻进世人的心里。 “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这是张米亚老师生前留下的一句歌词。崇高而伟大的师爱,在老师们忘我牺牲的那一刻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安息吧,在危难中倒下的老师,你们的名字,将同你们的故事一起,永远融入民族的史册!  相似文献   

10.
今年5月,四川汶川发生了强烈大地震,在中华大地上随即展开了一场气壮山河、情满人间的抗震救灾活动。灾区广大教师为保护学生生命安全,舍生忘死,毫不犹豫地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用生命诠释了高尚师德。首都师范大学党委把学习英雄教师先进事迹,作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及师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生动教材,  相似文献   

11.
谢劢 《师道》2004,(3):31-31
《生命生命》是台湾女作家杏林子的一篇散,被选人了七年级语课本。章短小精炼,作以朴实的语言通过三个生活小事例对生命进行了充满激情的思考。这三件小事是:小飞蛾在险境中挣扎,香瓜子在墙角砖缝中长出小苗,“我”静听心脏跳动感受自己的生命。在朗读和理清课的这三个事例后,和往常一样,我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了学生,让他们自己提问,自己思考,然后师生共同解答问题。  相似文献   

12.
《桥》是现代作家谈歌写的一篇微型小说。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把生的希望让给群众,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生命之桥的老党员的光辉形象。作者为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设置了一个典型的环境: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一场近在咫尺的灾难,一群惊慌失措约人们,一座窄窄的木桥,一位清瘦却又稳重如山的老人,用一个普通老支转生命的一瞬间的生死抉择,以牺牲自己和儿子的生命为代价,为乡亲们搭起了一座生命之桥,  相似文献   

13.
佚名 《课外阅读》2009,(18):4-5
如花似玉的年龄,却有些人很轻易地放弃了自己生的权利,把无尽的痛苦留给自己的母亲;年少轻狂的心总是那么不经意地说出“死亡”,把无边的惶恐留给自己的母亲。他们不懂得“母亲”,所以才会践踏自己的生命,伤害那个最亲爱的人……  相似文献   

14.
【教材分析】《桥》这篇课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果断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  相似文献   

15.
《教材分析》 《桥》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制五年级下册第16课。课文讲的是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课文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语言简练生动,极富韵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刘琼 《现代语文》2004,(3):32-32
像远方的太阳它把光芒洒给了大地自己却忍受着严寒的折磨但它依然一天又一天一年又复一年照耀着大地给大地铺上了一层美丽也给人们的心灵铺了一层厚厚的希望。心又像那坚硬的根它把绿色的荣耀托给森林把美丽的微笑交给花朵把爱的温柔送给草地把生命的歌声让给了长流不息的江河却把苦难和寂寞永远永远地留给自己但它仍默默无语用生命的伟大为人类撑起一片绿萌f扮妻去祛日击沂‘叮日‘芳.垂墉击心@刘琼$湖南岳阳三荷平地中学!学生  相似文献   

17.
时下的中学校园留给人们的话题越来越多,留给人们的思索也越来越多。每一位对我们这个时代的教育问题有所关注的人,都会积极而主动的探求并且思考。因为我们每个人都知道:我们时代的希望和我们祖国的希望当然也包括我们自己的希望从某种意义上说,就在如今的中学校园里。也许,每一位成年人包括每一位教育者都非常诚挚而深情地凝望着校园,在很多时候,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对孩子(自己的或是别人的)了解的比较多,,我们当中的很多人就常常把自己的观点和认识甚至是自己几十年来形成的所谓的“经验”强行塞给孩子们,或者是强…  相似文献   

18.
殷雪梅是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一天,殷老师带着学生队伍沿斑马线过马路,突然,一辆黑色的小轿车由西向东飞驰而来,面对师生大军丝毫没有减速。危急中,殷雪梅张开双臂,奋力将走在马路中央的学生推到了路旁……在这场难以想象、不可预料的灾难中,在不容犹豫、来不及权衡得失的瞬间,殷雪梅毅然决然地将自己的学生推出了急驶而来的汽车的袭击范围,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她的学生;而她自己,却告别了她深深挚爱的世界。在许许多多的挽联中,有一副这样写到:瞬间的永恒,永恒的瞬间。  相似文献   

19.
神州大地传颂着他们的名字:谭千秋、张米亚、苟晓超、吴忠洪、杜正香……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人民教师。那一刻,他们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那一刻,我们更深刻感受到"为人师表"的真正含义。  相似文献   

20.
莫莉 《现代语文》2007,(4):101-102
一、语文教材中存在着生命对话 语文教材尤其是教材中那些有丰富文化内涵的选文不仅蕴涵了作者的生命情感、意志、认知、希望、信念、追求和精神,而且当师生对它进行解读时就蕴涵了师生活的生命体的各种体验。作者对文化有一种独特的生命体验,呈现在对象化的选文文本中。教师对选文的解读有他自己的不同于作者和学生的生命体验,他需要把自己的生命体验和学生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