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想象力是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一、充分利用文中插图,激发学生想象小学生认识事物主要从感知形象开始。语文教材中的插图,就是针对学生这一特点而精心设计的。这些图画不仅为学生学习课文提供了凭借,同时也为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因为各种各样的形象是想象的支柱,如果没有这些形象,学生就会失去想象的基础。而文中的插图恰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的重要凭借。因此,利用插图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引导学生运  相似文献   

2.
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想象能力,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从教学中凭借形象的插图、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想象力培养创造性思维;通过巧设悬念、引导学生续编故事,丰富想象训练学生思维等方面对低年级语文教学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想象是人脑在已有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改造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力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对学生学习知识、增强技能、提高语文综合素质等都有重要意义,而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更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良好契机。一、从课文插图着手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不仅有看图学文,还有配着插图的课文。根据这些课文图文并茂的特点,充分利用插图,启发学生想象,或让学生绘声绘色地叙事,或让学生神形兼备地写人,或让学生谈谈自己进入插图的感受……总之,就是尽力引导学生身临其境,让学生展开想象…  相似文献   

4.
语文出版社编辑的新课标语文教材中共有插图140余幅,这些插图是文质兼美的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课本中的这些插图以其栩栩如生、直观形象的特点得到学生的喜爱。在教学实践中,我充分发挥课文插图作用,使课堂教学情趣横生,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和表达能力,为语文教学营造了一种最佳的状态。本文试举几例,求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5.
俞长水 《亚太教育》2020,(1):109-109
审美能力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从创设情境,调动审美感知;凭借插图,启发审美想象;捕捉形象,激发审美情感;联系生活,培养审美创造力等方面入手,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6.
想象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灵魂,如何培养小学生想象力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所在。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利用课文插图,启发想象;指导感情朗读,激发想象;抓住文中空白,丰富想象;引导仿写改编,展开想象;结合习作教学,培等来培养。在课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想象力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7.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想象,对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一、利用插图,扩展想象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且可拓展儿童的想象。"教学中用好插图,有利于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8.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而创新首先需要的是想象能力。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语文课训练学生的想象力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为学生创设想象的空间,让语文课成为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沃土。  相似文献   

9.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尤为重要。语文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的学科。语文教学的全过程是培养孩子想象力的一个非常重要、有效的途径。只要我们凭借教材,联系学生生活,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在平时的教学中利用一切条件锻炼学生的想象力,给学生想象的时间、空间,学生的想象力就会得到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新编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形象而生动的插图.在教学实践中,我意外地发现,学生对文中的插图非常感兴趣.有了插图的课文,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格外浓厚,学习的效果就明显提高.凭借插图中鲜明的艺术形象,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深刻领悟出相关文字的丰富内涵,激发了学生的再造想象,增强了学生对课文的兴趣,也就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由此可见,插图对语文教学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11.
李艳娜 《广西教育》2005,(4A):43-43
想象力是一个人智力活动的重要因素,想象是一个人再创造的过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搭建想象的平台,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精神世界里自由自在地翱翔。利用插图,可以打开学生想象力的大门;结合课文,可以展开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融入自然和社会,可以使学生体验到想象的乐趣。  相似文献   

12.
想象力是人的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记忆力强,具有一定的想象力,但是这种能力不一定都能充分发挥出来,需要得到成人的培养和训练。因此,教师应该利用一切机会耐心地予以培养和训练。下面谈谈我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几点做法。一、凭借插图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插图是对课文主要描述对象直观、生动、形象的再现。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若能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要求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有关插图,可丰富和积累表象的素材,为想象提供基础,使学生产生符合教材内容的想象。例如教学《赵州桥》,我先指导学生认真观…  相似文献   

13.
王龙 《课外阅读》2011,(6):267-268
文学影响着人的精神世界,为人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给人类带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因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语文教师应在语文教学中给学生留下更多想象的空间,给学生以充分想象和联想的自由,让语文课堂因想象而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14.
李君 《教育艺术》2009,(8):12-13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这种图文并茂的教材编排,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也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等能力。在辅导学生结合插图领会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我意外地发现,学生对文中的插图非常的感兴趣,几乎是有了插图的课文,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格外浓厚,学习的效果就有明显提高。这是因为在学习课文时,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凭借插图中鲜明的艺术形象,深刻领悟出相关文字的丰富内涵,激发了学生的再造想象,增强了学生对课文的兴趣,也就无意中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由此可见,插图对语文教学大有益处。因此,在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课文插图的作用,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商兆玲 《成才之路》2013,(32):51-52
留白在美术写生中经常使用,就是在绘画中留出一个空白,能让人们有一些想象,从而增加画的效果,这是利用人们的思维能力,让人们对画进行想象,从而增加画的美感。如今,这种手法,已经被小学语文教学所运用,给语文教学增添了一份美感,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目前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彩色的插图,这些插图中也有类似留白的地方,我们也要充分利用这些特点,进行施教,辅助学生对课文进行学习与理解。  相似文献   

16.
在语文读写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一条可行的途径。因为想象是构成思维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思维的发展不能离开想象的发展。针对小学生富于想的心理特征,激发他们的想象能力,正是促进其思维全面发展的契机。训练想象能力的语文教学中有其特殊的意义。这是因为选入教材的极大部分课文属文学作品,作者所创设的意境、塑造的形象,都与想象结下了不解之缘,而教师组织学生阅读这些作品时,又必须以自己的经验,凭借  相似文献   

17.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穷无尽的。在语文教学中不能缺少想象,丰富的想象能带着学生感受大千世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我在语文教学中从下面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1.观察插图,展开想象在初中语文课本中,配有很多插图,这为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供了充分的感性材料。我们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看图,根据课文展开想象,用与课文相近或不同的语言来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课本里有大量的插图,直观形象,富有趣味性和启迪性。在教学中,教师可凭借课文插图,指导学生深入挖掘文本内涵,丰富文本意境,关注文本信息,练写想象作文,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是一门融于感情化、个性化的教学,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传授知识,更应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要抓住学生心理特征激发好奇心、求知欲;抓住学生年龄特征激发兴趣、表现欲,从而激活学生潜在的想象力。其次,抓教材训练有意想象。要根据教材训练学生进行再造性想象;要根据教材训练学生进行创造想象。最后,要抓住文中空白,再造想象。  相似文献   

20.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可凭借动听的声音、色彩鲜明和形象逼真的图像以及动画动态显示,化抽象为具体,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激情,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更容易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一、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时存在的问题1.先入为主,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而想象能力是形象思维能力的重要体现,“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爱因斯坦)。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精美的文学作品,文学语言本身形象生动,能唤起学生的想象,它所提供的想象空间要远远比直观画面广阔得多、丰富得多。而中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