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打工的父亲     
为了我读书,为了家人的生活,父亲不得不外出打工。因为父亲没读过什么书,外出打工也只能找力气活干。于是,他先同邻近的叔叔伯伯一起去成都修路。由于父亲很能吃苦,老板很赏识他,一天也能拿二十几块钱。可除去生活费用,下雨天又不能干  相似文献   

2.
他13岁时,被父亲送到美国加州读书,父亲希望他与同在美国读书的哥哥有个照应。但他到了美国后不但与兄长很少来往,还故意不用父亲在银行为他存的生活费,而是自己打工赚钱。他在麦当劳卖过汉堡,在高尔夫球场做过球童。由于当球童要背高尔夫球棒,他的肩膀被弄伤了,直至现在,伤患还会时常发作。  相似文献   

3.
《云南教育》2011,(10):24-26
游荡在城乡之间的“边缘人” 二代农民工向往城市。却因户籍、家庭背景等原因不被城市所接纳 快两年了,王东一直在北京朝阳区金盏乡打工。上世纪90年代,王东的父母就从安徽巢湖老家到金盏乡打工。几年后,他随父母来到这里,并在民工子弟学校渎完了小学和初中。但由于没有北京户口,小王在北京无法高考,所以初中毕业后只能回安徽老家上学,并在当地考上了大专。2009年,大专毕业的他又回到了金盏乡,但一直没找到稳定的工作,只能在附近的小厂打零工。  相似文献   

4.
母亲的出走     
佚名 《初中生》2009,(6):38-39
母亲第一次出走,是在我六岁那年。我五岁时,父亲煤气中毒,双耳血流如注,接连做了三次手术,家里欠下一屁股债,才将父亲从死神身边抢回来。父亲病愈后,身体虚弱,不能干重活。母亲对父亲说,她要出去打工。父亲不同意,但母亲还是走了。  相似文献   

5.
近日,黑龙江省大庆市中学保安訾立,被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的应用化学专业录取.据了解,27岁的訾立,老家在牡丹江市的农村,是家里的独子,父亲已经70多岁了.高二那年,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他辍学回家种地,后来到处打工,当过装卸工,学过厨师,也干过建筑.  相似文献   

6.
母亲的出走     
母亲第一次出走,是在我六岁那年.我五岁时,父亲煤气中毒,双耳血流如注,接连做了三次手术,家里欠下一屁股债,才将父亲从死神身边抢回来.父亲病愈后,身体虚弱,不能干重活.母亲对父亲说,她要出去打工.父亲不同意,但母亲还是走了.  相似文献   

7.
13岁时,他被父亲送到美国加州读书,父亲希望他与同样在美国读书的哥哥有个照应.但他到了美国后不但与兄长很少来往,还故意不用父亲在银行为他存的生活费,而是靠自己打工赚钱.  相似文献   

8.
日行一善     
《同学少年》2016,(11):28-29
<正>他父亲是位大庄园主。7岁之前,他过着钟鸣鼎食的生活。上世纪60年代,他所生活的那个岛国,突然掀起一场革命,他失去了一切。当家人带着他在美国迈阿密登陆时,全家所有的家当,是他父亲口袋里的一沓已被宣布废止流通的纸币。为了能在异国他乡生存下来,从15岁起,他就跟随父亲打工。每次出门前,父亲都这样告诫他:只要有人答应教你英语,并给一顿饭吃,你就留在那儿给人家干活。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海边小饭馆里做服务生。由于他勤快、好学,很快  相似文献   

9.
少年的忧虑     
子衿 《良师》2010,(9):19-19
他是一个13岁的少年,父母离婚后,他跟了父亲,实际上是跟70岁的爷爷生活,因为父亲在外打工。可老师说这孩子有心理疾病,上课走神,少言寡语,不和同学玩。一放学就直接回家,找他谈话,总是闭口不谈。  相似文献   

10.
余平 《初中生》2007,(4):9-9
13岁时,他被父亲送到美国加州读书,父亲希望他与同样在美国读书的哥哥有个照应。但他到了美国后不但与兄长很少来往,还故意不用父亲在银行为他存的生活费,而是靠自己打工赚钱。他在麦当劳卖过汉堡,在高尔夫球场做过球童。由于当球童要背高尔夫球棒,以致弄伤了肩膀。直至现在,肩痛还会时常发作。尽管他在美国生活拮据,却还把自己赚来的辛苦钱用来资助经济更困难的同学。这令大洋彼岸的父亲感到欣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父亲说当时他真想把我接回家,但他不能那么做,他只能在寒风中送给我一顶木制头盔,因为他要让我成为一名真正的男子汉。我16岁那年的冬天,父亲让我利用寒假到外面打工。他与做建筑承包商的朋友说好了,让我去建筑工地做帮工,每小时付给我95美分的工钱。我并不想去打工,好不容易才放寒假,我希望能和朋友一起开车兜兜风,或是站在百货商店的门前,  相似文献   

12.
12岁的贺毛凤随进城打工的父母从农村来到省城长沙。由于父亲身患重病,母亲打工的收入已难以维持家庭的正常开支,好学上进的贺毛凤面临失学。  相似文献   

13.
我考上大学那一天,从来不曾进过城的父亲做了个决定——带着母亲到城里打工供我读书。他知道,土里刨出来的那点收成仅够维持一家人的温饱。父亲是个头脑灵活的人,最开始进城时。他只是干些建筑小工这样的活儿,后来,他发现我们学校旁边的小吃店都很火,于是他向同乡借钱,在我们学校的西门口租了个烧烤摊。  相似文献   

14.
父亲去世后,11岁的彼得·林奇不得不在上学之余去打工,以资助家里的开销。他在高尔夫球场谋得了一份捡球的差事。其他球童看到林奇长得瘦弱,都有意欺负他,  相似文献   

15.
我虽然年纪轻轻,却一直不开心,因为对事业的不满和内心的不平衡一直在折磨着我。直到去年夏天与大学同学王东一起乘船出海,才让我懂得了许多我曾经不明白的东西。王东的父亲是一个老渔民,他的打鱼生涯已有几十年了,我看着他那从容不迫的样子,心里十分敬佩。  相似文献   

16.
那天父亲到学校找我,说准备南下打工,我想阻止他,可又不知道怎么说。父亲虽然高大魁梧,看外表怎么也不像快60岁的人,但毕竟也有力不从心的时候。父亲大概看出我的心  相似文献   

17.
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少年成为彩票迷刘小波1989年11月出生在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一个农民家庭,家中有爷爷、奶奶、父母和一个妹妹。由于家住古蔺县的崇山峻岭中,没有什么经济来源,为了供养他和妹妹读书,母亲在他初二的时候就外出打工,至今没有回家。父亲在他高二的时候也到广州打工,家中就留下80高龄的爷爷奶奶照顾兄妹俩的生活。  相似文献   

18.
正典型案例:学生情况介绍:赵某,7岁,一年级学生。父母很早就离婚了,母亲自从离婚后就没联系了,其父亲长年在外打工,所以他和哥哥的感情很好。由于哥哥成绩一向不好,爷爷、奶奶便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但因不识字,也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能好好地教育他,因此他行为习惯差,经常打架、偷东  相似文献   

19.
小时候,我家很穷。母亲在我3岁那年,跟奶奶闹矛盾,离家打工,十几年没有回过家。从小我就跟着父亲生活,他会打一手快板。他这一辈子,也就靠这  相似文献   

20.
<正>寒风刺骨,纷纷扬扬的雪花漫天飞舞,路上偶有行人的影子。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男子,穿着一件皱褶的外套,蹲在转角的一家网吧旁,两颊冻得通红,不断地搓着双手,目光中有一种若隐若现的惆怅。他是一个十五岁的男孩,总是一副桀骜不驯的模样,不听管教,不做作业,别人越说他越是反感。母亲早逝,他与父亲生活在农村里。父亲为了供他读书,多年来外出打工,他最尊重的人便是父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