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活动说明】:2013年3月22日,海南省小学语文中心组在东方市铁路小学举行习作教学送教活动。分别邀请海口市滨海九小的朱莉红老师上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看图写话(一课时)和儋州市那大一小的陈丽老师上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童年趣事"(两课时)。朱莉红老师的课从现场说词开始,引入看图说词;然后以师生共同比赛的方式依次完成"写词语"、"加长词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习作七》。教学过程导语:上节课,许老师教你们写一个人的几个秘诀是什么?(总写、特写和评论)我们还用这些秘诀进行了写作比赛——围绕一个特点写一  相似文献   

3.
教师精准的习作指导是学生习作质量提升的保证。在三年级语文下册《国宝大熊猫》的习作教学指导课上,教师可以从习作前、习作中以及习作后,为学生提供选材、构思、写作、自评、修改等多方位的支持,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怎么写、怎么改"的问题,以全面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和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4.
何萍 《小学语文》2008,(1):78-79
【教学目标】 《礼物》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习作教学的内容,其教学目标是:指导学生评改自己的习作,强调文从字顺的习作基本要求,领悟写好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在“欣赏、提问、建议”的习作评改过程中,使学生思考和评改别人和自己的习作。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习作七》。 教学过程导语:上节课,许老师教你们写一个人的几个秘诀是什么?(总写、特写和评论)我们还用这些秘诀进行了写作比赛——围绕一个特点写一个印象深刻的人。许老师特别设置了四大奖项:最佳题目奖、最佳总写奖、最佳特写奖、  相似文献   

6.
《写作品梗概》的习作教学是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习作内容。对这一内容进行教学设计,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梗概的特点,习得作品梗概的写作方法。在课堂上,教师可通过"理解‘梗概’含义—明确‘梗概’意义—例学‘梗概’写法—欣赏‘梗概’范作"等教学环节,让学生知道写什么、为什么写、怎样写和怎样改,从而掌握写作品梗概的基本方法,并获得写作能力、思维能力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7.
尹蔡英 《新课程研究》2009,(11):173-175,188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内容的编排与实践操作存在着一定的距离。为提高教材中习作教学的操作性,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一是习作内容调整为与单元专题相统一;二是习作主旨调整为与主流课文相统一;三是习作方法调整为与亲历亲悟相统一;四是习作练习调整为与阅读写话相统一。  相似文献   

8.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总目标"之下将九年义务教育按年级划分四个学段,1—2年级为第一学段、3—4年级为第二学段、5—6年级为第三学段、7—9年级为第四学段。第一学段的写作称为写话,二三学段的写作称为习作。无论是写话还是习作对小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个性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现实的小学语文习作弊端颇多,学生写作现状差强人意。笔者根据小学实习经验对小学语文习作现状进行研究,并提出应对小学语文习作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三年级是学生习作练习的起始阶段,从低年级的"写话",到中高年级的"习作",写的难度明显加大。教师可从阅读片段入手,提升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从日记训练入手,提高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从实地观察入手,提高对事物的观察能力,有效解决习作起步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李大富 《中国教师》2013,(Z1):121-122
一、问题的提出长期以来,很多老师认为三年级的习作课不好上,总是抱怨学生写不好作文。我认为学生习作写不好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教师没有激发起学生的习作兴趣;二是由于教师对三年级学生的习作要求定位偏高,所以出现了指导不够合理的问题。为了让学生能够喜欢习作,也能够在习作方面有所进步,近两年来,我进行了大量的思考和探索。通过研究,我发现如何给学生写习作评价和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1.
郭蕾 《小学语文》2024,(2):61-62
<正>陈娱老师执教的是统编教科书四年级下册“学写游记”习作单元《游____》的一个课时。她的教学反思不仅涉及这一课时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还兼顾了单元整体规划。这样的设计很好地体现了本次观摩活动的主题“用好统编教科书,落实课标理念”。具体而言,做到了依托统编教科书厘清和遵循学科逻辑、学习逻辑、生活逻辑,从而实现了学生文化、语言、思维、审美的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12.
"习作例文"是习作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习作关系最为紧密。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想象"习作单元的习作例文的教学,教师要估准例文价值,以定位教学目标;要开发例文价值,设计教学内容、环节;要实现例文价值,为习作审题构思服务。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习作例文的价值,让学生爱上习作、掌握习作方法。  相似文献   

13.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3"安排了新闻报道小写作练习.虽然我们几乎天天看电视新闻、读报纸新闻、听广播新闻,但是,一下子学写新闻报道,不要说学生,恐怕很多老师都不知如何下手.……  相似文献   

14.
第一课时(习作指导)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课标本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习作一"。习作要求选取自己成长过程中经历的难忘的"第一次"写一篇习作,要把"第一次"经历写清楚,写出在经历过程中获得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统编教材创新了语文单元结构体系,按照学生习作能力的发展,从三年级上册到六年级下册,在每册语文教材中都特意设置了一个习作单元。教师要能够聚焦这些语文要素,注重习作单元各板块内容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在精读课文中学习表达方法,在习作教学中运用学到的表达方法,在读写互促中切实落实语文要素,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1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关于小学生习作目标是这样表述的──"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1—2年级)";"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3—4年级)"我们从"有兴趣""乐于""自信心""愿意""分享快乐"等词中,读  相似文献   

17.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3"安排了新闻报道小写作练习.虽然我们几乎天天看电视新闻、读报纸新闻、听广播新闻,但是,一下子学写新闻报道,不要说学生,恐怕很多老师都不知如何下手.……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习作教学是最费时、费力但又收效甚微的。笔者认为,作文指导不是从读到单元习作要求才开始的。早在学习一个组元的课文之前,就要明确本单元习作要写什么。要想为学生的习作提效,有效训练非常必要。下面笔者结合三年级下册语文三、四单元的作文要求,谈谈怎样对学生进行有效训练,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19.
庞国艳 《广西教育》2014,(21):42-43
不少长期从事教学一线工作的教师会对小学二年级和三年级的习作交接工作感到头痛。教学内容从低年级的"写几句通顺的话"过渡到"写一篇文章",这个跨度如此之大,让不少教师难以应付。同时教师发现,学生养成了"习作就是交一篇作文给老师看而已"的思维定势,加上种种外来因素,导致低年级习作起步教学停留于简单的句式练习,或是关注学生是否能完成习作的阶段上,学生的习作兴趣被繁重的练习消耗殆尽,给日后的习作教学蒙上了一层阴影。  相似文献   

20.
习作教学一直以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亘古不变的研究话题,提起习作,老师怕教,学生怕写。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一是学生情绪上缺乏兴趣,不愿意写;二是生活积累较少,缺少可供选择的素材,没内容写;三是习不得法,不知道该怎样去写。因此,笔者结合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尝试以说为突破口,从"激兴趣、促积累、讲技巧"三个方面着手,把口语交际训练与习作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以说促写,提高习作课堂的教学实效,力求让习作教学变得更轻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