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非智力因素是相对智力因素而言的 ,智力因素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等 ;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学生的学习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的发展起着动力、定向、引导、维持和加强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 ,较好的非智力因素可使智商一般的学生进入优秀行列 ,而较差的非智力因素也会使智商较高的学生进入后进行列。因此 ,在素质教育中 ,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至关重要。   一、从自身做起 ,激发学…  相似文献   

2.
李凤玲 《考试周刊》2012,(2):163-163
人的成才是由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共同作用的。非智力因素是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素质,动机、兴趣、情感、性格都属于该范畴。绝大多数人的智力水平相差无几,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成了一个人成才的关键。在高职教学中,非智力因素对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一、非智力因素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我们知道.所谓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教学活动.这一活动的成败是看学生取得的学习效果如何.影响学习效果的不仅取决于学生的智力因素、同时也取决于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就是说、教学过程其实是这两种因素的协同作用完成的.什么是非智力因素?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除智力因素(包括观察能力、注意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等基本要素)以外的影响人发展的一切心理  相似文献   

4.
人的心理素质,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主要反映在人的认识心理活动中,非智力因素相对于智力因素而言,主要反映在人的意向心理活动中。就其对学习活动影响最大、关系最密切的主要因素,有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个性等。现代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非智力因素在人们认识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中起着动力、定向、引导、维持、调节和强化等作用。从这个意义上看,我们就会认识到培养和发展非智力因素对一个人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有着何等重要的作用了。特别在小学阶段,学生年龄幼小、生理心理都处于成长、发育、发展的初始阶段。因此,要抓住这个有利时期,从小培养好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针对不同学生的  相似文献   

5.
非智力因素是相对于智力因素而言的。智力因素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非智力因素主要指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的发展始终起着动力、定向、引导、维持和加强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较好的非智力因素可使智商一  相似文献   

6.
传统教育理论单纯注重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而对他们的心理素质重视不够.心理素质是指人在精神上和意识上所具有的品质和特征,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具体而言,智力因素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和思维力等;而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之外的,对一个人的智力活动起着动力、导向、补偿作用,决定智力活动效果的一切心理因素,即兴趣、动机、情绪、意志、气质、性格等.这两种因素在创新素质培养中的作用是其他因素所无法替代的,培养创新素质应该将心理素质的培养列为核心和重点.……  相似文献   

7.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学习效果是这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智力因素主要指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等;非智力因素主要指那些有助于学生智力发展的辅助因素,如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  相似文献   

8.
邱明霞 《学周刊C版》2010,(11):141-142
智力因素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等心理因素,而非智力因素指的是除智力因素以外的心理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信心和毅力、理想态度、自尊心、荣誉感、纪律性等心理素质。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学习成绩的取得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结果。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的发展始终起着动力、定向、引导、维持和加强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多多关注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让非智力因素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从而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  相似文献   

9.
传统教育理论单纯注重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而对他们的心理素质重视不够。心理素质是指人在精神上和意识上所具有的品质和特征,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具体而言,智力因素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和思维力等;而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之外的,对一个人的智力活动起着动力、导向、补偿作用,决定智力活动效果的一切心理因素,即兴趣、动机、情绪、意志、气质、性格等。这两种因素在创新素质培养中的作用是其他因素所无法替代的,培养创新素质应该将心理素质的培养列为核心和重点。一、提高智力水平是培养创新能力的…  相似文献   

10.
<正>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有利于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智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心理因素的总称。智力因素是人的认知活动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是人发展的基础因素;而非智力因素对智力的发展起着推动和调节作用。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一、动机动机是激励一个人追求某个目标并付诸行动的内在动力,学生带着什么样的动机进入课堂影响和决定着他们是否能在英语学习上取得成功。动机主要分为融入性动机和工具性动机,融入性动  相似文献   

11.
英语教学要体现素质教育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将学生身心素质方面的培养溶于语言教学之中,是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外语素质教育有心理素质和语言素质两个方面。心理素质包括学习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属于智力因素的有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属于非智力因  相似文献   

12.
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促进智力发展哲盟奈曼旗实验小学邱淑坤所谓智力,是指人的感知、观察、思维、想象、记忆等心理活动;所谓非智力因素,则指人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注意等心理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学习成绩则是二者相互...  相似文献   

13.
学习成绩除了跟人的智力因素有关外,还与非智力因素有着重要的关系.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有动力作用、维持作用、调节作用和弥补作用.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态度、自信心、情绪等非智力因素对智力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中职生英语成绩不理想,学习兴趣不浓,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不好等现象影响了智力发展,因而有必要对其加强思想教育,端正学习态度,挖掘非智力因素,促进英语学习.  相似文献   

14.
学生获取知识,不仅受智力因素也受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除智力因素以外的所有心理因素的总称。它包含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学习习惯等,学生学习过程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学习效果是两  相似文献   

15.
学生的心理素质决定着学习活动和学习效果,而心理素质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在化学教学中,大多数教师热衷于对学生智力因素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而对学生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需要在怎样的心理状态下,何种环境条件下才能获得最佳的效果往往被忽视。狭义的非智力因素是指人的动机、好奇心、兴趣、欲望、情感、意志、性格等。在这里,我们所指的非智力因素是广义的,它不仅包括上述这些人的内部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6.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广大中学语文教师的重视。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人的动机、兴趣、情绪、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特征,这些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京的培养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语文教学中,在充分发展学生的注意、语言、观察、记忆、感知、想象、联想、思维等这些智力因素的同时,还应特别注意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利用。在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知过程中,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是互相制约、互相影响,共同发挥作用的。在人的智力活动中,如果没有非智力因素的参与,智力因素就难以收到最佳效果。当然,没有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17.
李玲利 《新疆教育》2012,(22):31-32
学生的心理素质决定其学习活动与学习效果。心理素质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一个人即使具有高水平的智力,如果智力因素不能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就不可能获得较大的成就。心理学和教学实践都表明,就大多数学生而言,其智力因素相差并不悬殊,而导致学生学习成绩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在非智力因素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诸多因素中,兴趣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学生的心理素质一般指的是学生的心理品质,人们又将其分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不用怀疑,如果学生具备了优秀的心理素质,那么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无疑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就智力因素的发展而言,即学生学习认知过程中的操作系统,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和注意力等智力活动的发展过程;就非智力因素而言,即学生学习认知过程中的内在动力系统,包括动机、兴趣、情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们正在讨论21世纪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21世纪高素质的人才。所谓素质是指作为一个社会的人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从结构上讲: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人类一切活动的精神基础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众所周知,心里素质中的非智力因素在人的智力和学习、社会交往、品德行为等实践活动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无论是德育、劳动教育、计算机操作教育,还是其他特殊才能教育,都应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为前提,并应以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为教育的目标之一。在当前中小学开展素质教育已成为人们共识的今天,我们选择了非智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非智力因素?顾名思义,非智力因素是相对智力因素来说的.我们所说的智力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通常是指记忆力、观察力、思维能力、注意力、想象能力等,即认识能力的总和.它是人们在对事物的认识中表现出来的心理性,是认识活动的操作系统.而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它对人的认识过程起直接制约的作用.其中主要包括兴趣、情绪、情感、意志、性格等,是认识活动的动力系统.兴趣是指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各种事物的心理倾向.情绪是人的心理活动的重要一面,情绪情感好坏与兴趣的大小对智力活动有很大影响.意志是指人们自觉地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性格是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性.良好的性格如勤奋、自信、自强等,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积极作用,而不良的性格如懦弱、懒惰等,则对人的成长起消极作用.总之,非智力因素是引导和促进学生学习、成长的一种内驱力,它对学生智力与能力的发展起着促进和定向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