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实验现象往往是学生形成兴趣的基础.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物理实验课具有直观、真实、形象和生动的特点,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课堂上的小制作,还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在探究通电螺线管内部及周围的磁场特点实验中,因为学校大多数只配备了演示器材,不能满足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所以可以利用身边的简单原材料自制螺线管来完成探究实验.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9,(A0):143-144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很多抽象概念,学生理解起来非常困难。磁感线就是其中的代表,由于磁感线并非真实存在,只是虚构出来以描述磁场的,学生对磁感线及磁场中磁感线分布规律难以理解。本文旨在通过对课本上磁感线演示实验进行改进,使他们能够对磁感线有一个直观的印象,更好理解磁场中磁感线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3.
目前中学物理在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这一实验中存在许多的不足,主要是实验器材过于复杂、磁场不够均匀、操作过程干扰因素多等.文中用平行磁场及可严格控制导体棒运动方向的装置对实验加以改进,在实验大大简化的同时,又便于教学过程中抽象出物理模型,实验效果好,方便学生理解掌握.  相似文献   

4.
由于学生对电荷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的理解存在一定困难,本文就<观察运动电荷在磁场中的轨迹>这一演示实验进行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5.
左手定则阐述的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所受的安培力方向与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的关系左手定则的探究实验装置如图1.笔者在听课中发现学生在用分组实验的方式探究左手定则时存在探究目标不清晰、探究内容不具体、探究规律不自然、受力物体不明确的"四不"现象.为此,应使学生明确左手定则探究的"四是四不是".  相似文献   

6.
“电磁场”是高中物理电磁学中的重要概念 ,其中“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和“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是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两个支柱 ,但内容比较抽象 .学生因为缺乏这方面的感性认识 ,觉得不好理解 .因此 ,精心设计 ,想方设法做好与此相关的演示实验就显得十分必要 ,本文拟探讨这个问题 .一、“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演示实验的探讨贵刊 2 0 0 3年第 3期刊登了“‘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演示实验的设计”一文 ,其中提出的实验方法 ,在有关书中也有介绍 .笔者按照此方案进行了实验 .图 1器材 感应圈(J12 0 6型 )、平行板电容器 (J2 30 9型 )一…  相似文献   

7.
由于学生对电荷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的理解存在一定困难,本文就《观察运动电荷在磁场中的轨迹》这一演示实验进行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8.
张振棣 《物理教师》2003,24(6):9-10
“安培力 磁感应强度”一节课 ,可以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探究 ,并深化对探究结果的理解 ,以实现对全体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1 学习目标(1 )引导学生探究得出 :安培力的大小、方向所遵循的规律 ,磁感应强度B及其矢量性 ,匀强磁场的特点等 .(2 )在类比中 ,使学生接受思想方法的教育 ;在探究中 ,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3 )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逐步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热爱和群体合作品质 .2 实验器材蹄形磁铁、直导线、电源、电流表、滑动变阻器、供电导线及其它一些辅助器材 .(每两人一组 )3 教学设计3 .1 …  相似文献   

9.
一、科学课程低成本实验开发的途径 1.建开放实验室 开展科学活动,进行科学探究,需要有实验器材和开放实验室作为开展科学活动的场所.为此,学校要在课余时间,定时向学生开放实验室,为其提供实验器材,让学生自由组合伙伴,开展探索和创新.如在教学"磁铁的磁性"一课时,学生提出了"如何让磁场看得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0.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离不开实验.在进行实验时,创新自制多种实验器材,直观展示液体内部的压强,解决学生对抽象物理概念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教学时,分析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常规晶体熔化实验时一般采用试管盛装冰块或海波(硫代硫酸钠)利用水浴法加热,因实验器材较多,实验准备和实验过程比较费时费力,冰块在试管中利用外面的热水加热时,不容易观察到冰何时开始熔化成水,实验现象不够明显,不够直观生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探究晶体熔化过程规律的认识,造成了学生对熔化规律的理解困难.  相似文献   

12.
1 实验器材准备 :原副线圈、铁芯、电池、电流表、条形磁铁、蹄形磁铁、开关、滑动变阻器、导线 (实验器材两人一组 )。2 提出问题。教师 :182 0年奥斯特发现电流能够产生磁场 ,这说明电和磁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既然电流能产生磁场 ,那么磁场能否产生电流呢 ?教师 :怎样来研究这个问题 ?学生 :做实验。利用逆向思维向学生提出问题 ,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动机。3 学生实验 ,合作探究3 .1 分组实验教师 :如何通过实验使磁场产生电流 ?(提示 :怎样利用桌上设备得到磁场 ?怎样判断导线或线圈里有没有电流 ?)教师给予学生时间进行发散性思…  相似文献   

13.
“几种常见的磁场”是人教版普通高中新课标实验教材《物理》选修3-1第3章“磁场”第3节的内容.本节教材内容在初中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拓展,本节课重点放在电流周围磁场分布的探究方法、探究过程上.教学中运用了实验探究和理论探究两种方法,学生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分布的研究是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归纳总结等过程得出规律,然后再用理论探究和实验验证推广到其他环形电流和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的分布.两种方法相互结合、相辅相成,可让学生体验到实验探究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和谐之美.  相似文献   

14.
液体压强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中重要的探究实验,是学生学习和理解液体压强的重要实验之一。学生实验器材的好坏和质量对学生学习的效果和学习兴趣都有极大的影响。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液体压强,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顺利完成液体压强的探究,本人对现有的实验器材进行创新和改进,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成绩。  相似文献   

15.
高中二年级物理课本中“电磁场与电磁波”一节讲到“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两点 :( 1 )不仅电荷能够产生电场 ,变化的磁场也能产生电场 ;( 2 )不仅电流能够产生磁场 ,变化的电场也能产生磁场 .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 ,这一点不难想到 ,演示实验比较容易 ,一些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都可以用来说明这一规律 .然而要用实验演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 ,就比较困难 .课堂教学中基本上是根据“麦克斯韦的假设电现象和磁现象的对称性 ,以及经过数学推理”直接给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的结论 .如此这样 ,相当一部分学生难于理解 ,如…  相似文献   

16.
设计磁场可视化教学装置,利用二维亥姆霍兹线圈和旋转平台生成可控的三维磁场,通过磁阻传感器和可视化界面实现磁场数据的采集、存储与实时显示.基于该装置对安培环路定理、磁场叠加原理进行了实验研究,同时对磁场的均匀性、三维空间磁场、旋转磁场及安培力的实验研究进行了延伸和拓展.该装置将抽象的磁场可视化,能帮助学生掌握电磁学知识,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高中物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一节中的演示实验——观察阴极射线在磁场中的偏转,阴极射线管所用的高电压用高压感应圈提供,还需要低压直流电源等器材,实验器材多而笨重,操作麻烦,而且高压感应圈工作时噪音大。  相似文献   

18.
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怎样实验、做什么实验、实验器材如何选择等问题都是新课程改革必须要考虑的问题.物理实验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对学生物理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而关键又是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笔者从以下几方面锻炼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并探讨其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中的作用. 一、学生应明确实验目的,熟悉实验原理 物理学是从客观事物出发总结出事物之间的规律的一门学科,作为学生就是要通过实验进一步探究这些规律并加深理解,所以我们要做的实验是什么目的,是探究还是验证一定要明确,明确了实验目的,怎样用我们学过或者已经知道的知识进行验证就要涉及实验原理.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引导学生质疑、调查和探究 ;教育部颁布的各门自然学科的课程标准也要求开展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 .那么 ,如何实施初中物理探究教学 ?作为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演示实验 ,对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概念、理解规律、培养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已经得到了物理教师的高度重视 .但是 ,演示实验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教师演示 ,学生观察 .实验目的确立、实验器材选择、实验步骤设计、实验数据处理等由教材和教师决定 ,学生处于被…  相似文献   

20.
介绍应用PASCO数据采集器进行物理探究性实验。通过对手机周围磁场的测量,阐明利用数据采集器在物理探究性学习中的明显优势:科技含量高,实时采集数据,实验耗时短,能够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直观了解,并可以利用软件对数据进行多种分析,拓宽探究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