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俊华 《大观周刊》2012,(9):135-135
重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后感受颇深,文章就《共产党宣言》与中华民族百年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略作浅述。  相似文献   

2.
1848年《共产党宣言》面世,基于其在国际范围影响较广和中国社会内部亟需指明新发展道路的社会环境影响,该著作开始在中国传播。传播过程中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和传播目的三个角度,呈现出从外向内扩散、从零散到系统和不同阶级传播差别较大等特点,传播效果显著,引起中国政治精英阶层关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经典著作之一,作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在全世界广泛翻译出版传播.笔者经过研究发现,从中国最早存世的全译本至今,共有十多个版本流传. 《共产党宣言》的理论和实践价值,至今仍然影响着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4.
系统阐述了近年来中山大学图书馆在全球收集的多种不同出版时期、不同语种的《共产党宣言》的情况,重点论述了19世纪早期重要的三种版本、20世纪前半叶两种重要的英译本和中国本土首个中文节译本的收藏情况、内容与版本特色等,认为中山大学图书馆经过长期的马克思主义馆藏建设,形成了独特的《共产党宣言》版本收藏,真实地反映了《共产党宣言》在欧美、在世界和在中国传播的历史,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对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陈望道,中国著名教育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中文《共产党宣言》全译本的第一人,上海早期中国共产党建党元老级人物。  相似文献   

6.
贾晓茹 《大观周刊》2012,(51):58-58
《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纲领性文件,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第一次完整的系统阐述,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科学的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和深刻的阐述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学习和分析《共产党宣言》对我们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7月12日下午,上海市档案学会在市档案馆外滩新馆举办“东方讲坛”档案馆举办点第34场讲座。邀请上海市档案局副巡视员、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导师冯绍霆同志作“《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第一版在上海出版——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5周年”专题报告。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于中国共产党建党前一年即1920年的8月就在中国第一次秘密出版并在一定范围内传播。报告会上,冯绍霆同志从《共产党宣言》第一版出版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以及产生的积极影响、重要意义等方面结合上海市档案馆收藏第一版《共产党宣言》的经过以及对其研究利用的最新成果向与会听众做了详实的介绍。  相似文献   

8.
浙江籍报告文学作家徐锦庚全新创作的《望道:〈共产党宣言〉首部中文全译本的前世今生》,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品《共产党宣言》为线索,放眼世界,聚焦中国,生动记述《共产党宣言》的中国足迹,以文学方式呈现马克思主义经典中国化的过程。全书从小角度纵深切入,饱蘸厚重历史之墨,兼具生动文学之笔,呈现出鲜明的革命历史题材报告文学特点,创造性地实现了历史思维、现实思维和艺术思维的有机统一,在当前诸多革命历史题材报告文学作品中,具有非常突出的示范意义,可谓革命历史题材报告文学书写的新标杆。  相似文献   

9.
二十世纪20年代初,《共产党宣言》经陈望道翻译进入中国后开辟了中国革命新纪元。国宝级文物《共产党宣言》中文第一版本是怎么保存下来的?她又经历了怎样的风雨传奇呢?  相似文献   

10.
《新闻界》2021,(7):4-14
一百年来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在中国的传播,同时也伴随着他们传播思想的传入。以往我们对这方面的研究有所忽略,藉此纪念中国共产党百年,本文以《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最早在中国的传播作为起点,着重研究这两部著作中包含哪些他们的传播观,他们的传播观如何影响到中国共产党人,进而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影响。这对于深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研究,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学术价值。作者认为,研究马新观的前提,是要知道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如何走过来的。如果连"来时的路"是什么样子都不知道,"不忘初心"便无从谈起。本文做的工作,便是呈现这段"来时的路"。  相似文献   

11.
通过考察历史上《共产党宣言》中译文各版本的特征和传布情况,从文献学角度研究《共产党宣言》的伟大思想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全国新书目》2013,(10):57-58
内容说明:《党鉴——共产党历史发展与执政规律研究》一书站在历史的高度,总结和阐明了自马克思、恩格斯创建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和发表共产党人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160多年以来,共产党人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所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和邓小平在谈到自己早年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时,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一本书——《共产党宣言》。这本书的译者陈望道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并有着曲折的人生。  相似文献   

14.
李大钊是中国宣传社会主义革命第一人。本篇主要从其最先向中国人翻译《共产党宣言》这一视角出发,探讨他在中国共产主义思想传播过程中所起到的历史功用。  相似文献   

15.
《共产党宣言》发表近160年以来,在世界上发出无比闪耀的光芒.但是反动势力,却视为洪水猛兽,千方百计地加以扼杀、围堵。禁止出版发行和阅读,但是事与愿违。《共产党宣言》更加扩大传播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畅销书之一.在社会上受到读者极大地欢迎。读者的众多.在历史上一般图书难以比拟.  相似文献   

16.
《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的翻译出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世纪中叶,欧洲工人运动兴起,开展的如火如荼,马克思、恩格斯亲自领导了这场工人运动。1847年11月,国际工人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在英国伦敦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马克思、恩格斯参加了会议并发言,阐述了他们的革命理论。会议经过充分辩论,接受了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思想并委托他们起草一个公开发表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纲领。1847年12月至1848年1月,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纲领定名为《共产党宣言》,于1848年2月底在英国伦敦以德文正式出版。至1893年,《共产党宣言》在欧洲已经用德、俄、英、波兰、意大利文等多种文字出版。从…  相似文献   

17.
胡劼 《大观周刊》2012,(25):44-44,71
《共产党宣言》作为无产阶级运动的纲领性文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揭示资本主义国家阶级性的同时。也探索了国家公共性相关的问题。本文将浅析《共产党宣言》中蕴含的国家公共性思想,并结合马恩该内容的再发展进行比较.以此为线索阐释马龙思主义国家公关性思想。  相似文献   

18.
张渝 《兰台世界》2013,(22):138-139
<正>一、把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国1.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先驱者。蔡和森具有留法经历,在法国期间他阅读、翻译了大量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蔡和森潜心研读了《国家与革命》、《共产党宣言》、《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以及《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等,数量超过百余部。他悉心研读、翻译了列宁、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中的精彩片断与关键性章节。  相似文献   

19.
《共产党》月刊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现玉 《东南传播》2016,(10):47-49
《共产党》月刊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党刊,这一报刊对早期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有重要作用。笔者详细梳理了六期《共产党》月刊的200余篇文章,研究这一近代报刊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状况如何,具体传播了哪些内容,对当时的中国社会、对建党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希望可以更深刻地认识这个刊物,掌握刊物的任务和性质,加深《共产党》月刊对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重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也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一个新高度,必将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