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气球黑洞     
同学们听说过天体中的黑洞吗?天体中的黑洞是很恐怖的,它能够吸进所有东西,包括光。那么,黑洞是怎样形成的呢?我们来做一个实验吧。  相似文献   

2.
问题1有一天,我问学生:判断某个天体是不是黑洞的依据是什么?一个学生说由质量判断,另一个学生说应由密度来判断.谁的观点对呢?还是都错?何为黑洞?通常人们这样认为:"黑洞"就  相似文献   

3.
宇宙总是那么奥妙无穷,我们知道天体的质量非常大,人们又是如何测量出天体的质量的呢? 一、用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运动定律估算天体质量在天体运动中,可近似认为天体的运动是匀速圆周运动,在其运动过  相似文献   

4.
1915年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建立,预言了黑洞的存在,许多科学家对其展开了研究。科学家们认为黑洞是天体塌缩形成的超致密区域(包括光在内的任何物质都不能从该区域逃逸)。虽然我们现在称作黑洞的概念可以回溯到200多年前,但是“黑洞”这个名字是晚到1967年才由美国物理学家约翰·惠勒提出来的。具体黑洞概念的提出,翻开了人类对天体研究的新的一页。短短几十年,黑洞一直成为天体物理学家研究和讨论的热点,形成了黑洞物理学。  相似文献   

5.
一、宇宙天体:除地球外,还有没有生命的存在?二、黑洞天体:1984年初,美、加科学家确证银河系的大麦哲伦量系中有一个“黑洞”,质量是太阳的8—12倍,但到底是不是黑洞?三、引力辐射探测:爱因斯坦从理论上证明引力是一种  相似文献   

6.
莫容山 《初中生》2013,(22):54-55
黑洞是人类眼中谜一样的天体,从来没有人亲眼见过它——这是因为黑洞是一种引力极强的天体,连光都不能逃脱。所以我们无法直接观测到黑洞。黑洞的前世是什么物质?它是由恒星变成的。说它"黑",是指它像宇宙中的无底洞,任何物质一旦掉进去,似乎就再也不能逃脱。  相似文献   

7.
罗纯一 《物理教师》2011,(12):49-49
近代引力理论预言:宇宙中存在一种质量非常大,半径非常小的天体,任何物体都不能脱离它的束缚,甚至连光也不能射出,这种天体称为黑洞.哈勃太空望远镜十几年来的观测结果支持了黑洞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某些BL Lac天体的光变曲线显示的周期性通常被认为是天体中心存在的双黑洞模型的轨道运动所引起的,文章在这一假定模型的基础上,认为在BL Lac天体PKS 0735 178中心也可能存在着双黑洞并利用其光变时标及光变周期分析它的中心结构,通过计算得到主黑洞和次黑洞的质量分别为1.7109M⊙和2.88107M⊙以及它的轨道参数和双黑洞系统的寿命.  相似文献   

9.
一、宇宙天体:除地球外,还有没有生命存在? 二、黑洞天体:1984年初,美、加科学家确证银河系的大麦哲伦星系中有一个“黑洞”,质量为太阳的8~12倍.但到底是不是黑洞? 三、引力辐射探测:爱因斯坦从理论上证明引力是一种波动过程,称为引力波.1978年科学家间接证实了引力波的存在.但仍是实验物理学留下的课题. 四、太阳系是否存在第10颁行星:18世纪德国天文学家预言可能存在第10颗行星,1977年帕诺玛天文台的考瓦耳宣称在天王星内侧发现低速移动光度为18等级的新天体.还要继续观察. 五、新元素发现的极限:理论证明,修改后的元素周期表可适合到164号元素,新元素最终一个在哪里还是个谜. 六、人类进化有缺环:英国的赫胥黎证明,人类  相似文献   

10.
人造黑洞     
<正>阳光明媚的一天,小月路过小时候经常玩耍的河岸公园。她惊讶地发现,原来清澈的河水变成了黑色,狭窄的河道上漂满了垃圾,小鱼小虾都不见了踪影。小月有些悲伤又有些震惊,她一边走一边想:唉,原来那条波光粼粼、水底清澈的小河,怎么会变成这样呢?漂浮的垃圾、狭窄的河道都是怎么造成的?是我们不爱惜自然环境、制造垃圾太多吗?第二天自然课,老师给同学们讲黑洞的知识。他说:“黑洞是引力大到光都无法从其事件视界逃脱的天体。黑洞旋转会带动周围物质旋转,与周围静止的物质形成一条分界线,物质越过界限后并不会立即被黑洞吞食,而是会围绕黑洞高速旋转并产生巨大的旋转能。”  相似文献   

11.
邵晓明 《物理教师》2003,24(11):20-21
近来,有关宇宙的问题,天体的计算,特别是以黑洞这个特殊的星体为情景而设计的一些问题常在各类试卷中出现,因而,有关黑洞的知识就受到中学物理教师和学生的关注.人们在谈论黑洞问题时,常常会提到史瓦西半径这个词,那么,史瓦西半径到底是什么呢?这得从什么是黑洞说起. 在太阳系内广义相对论效应是非常小的,牛顿理论与爱因斯坦理论的差别只能用非常精密的仪器才能测出来.为了发现明显的广义相对论效应,必须在宇宙  相似文献   

12.
宇宙总是那么奥妙无穷,学过天体运动之后,很多学生不禁要问如何测量出庞大的天体质量呢?下面就给同学们提供几种测量方法. 一、动力学质量法  相似文献   

13.
浩瀚的宇宙高深莫测,无奇不有,其中最神秘的天体莫过于黑洞。这种“怪物”比森林中的老虎更凶猛,不管是什么东西,一旦进入它的势力范围,都会被吞吃掉,连骨头也不吐出来。而且它还穿上了隐身衣,谁也看不见它,即使用强光照射,用雷达探测,仍然找不到它的踪迹。因此,美国物理学家惠勒给它取了一个有趣的名字———黑洞。黑洞为什么会有如此神奇的魔力呢?这需要从引力谈起。我们都知道,即使是世界跳高冠军,也不可能一蹦就跳到月球上去,其原因是地球有强大的引力。这种万有引力存在于宇宙中任何两个物体之间,引力的强弱取决于两个物体各自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人教版高中《物理》第一册(必修)第110面“阅读材料”“黑洞”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设想,如果某天体的质量非常大,半径非常小,则其脱离速度有可能超过光速,即 v=((2Gm′)/r)~(1/2)>c.爱因斯坦相对论指出,任何物体的速度都不可能超过光速.由此可推断,对这种天体来说,任何物体都不能脱离它的束缚,甚至连光也不能射出.这种天体就是我们常听到的黑洞.”  相似文献   

15.
同学们知道什么黑洞吗?它是一种特殊的天体,1939年,美国物理学家奥本海默和斯奈德设想,如果恒星的质量保持不变并不断地收缩下去,那么,恒星的密度就会越来越大,引力随距离  相似文献   

16.
神秘的黑洞     
黑洞是天文学家根据理论和观察推测的一种质量巨大、密度极大体积极小的天体,通常存在于宇宙各星系中.黑洞有特别强大的吸引力,使得“事件视界”内的逃逸速度大于光速,其特征是有一个封闭的边界,这个边界被科学家称为黑洞的“视界”,宇宙的物质和辐射可以进入“视界”,而这个黑洞“视界”内的物质不能逃逸到视界外面.  相似文献   

17.
科技之窗     
黑洞中天体的质量法国萨克莱研究中心的雷拉诺特博士等人利用智利的欧洲南天天文台的望远镜花费了4年时间观测微透镜在天空所能看到的部位。观测结果发现,包围着银河系呈球状成分的黑洞中存在“MACHO”天体。这个天体不释放光和电磁波,而且MACHO的质量非常大...  相似文献   

18.
王章俊 《学与玩》2024,(4):26-28
<正>你是否听说过黑洞?在你的脑海中它是什么样子的?是不是一个黝黑深邃的大窟窿?如果你这样想可是大错特错了,黑洞虽然叫这个名字,但其实它名不副实——既不是黑色的,也不是洞,而是一个超高密度的神秘天体。2017年4月,科学家们利用视界望远镜,观察M87星系中心黑洞,历时两年的数据分析后,拍摄到了黑洞,这是人类首次拍摄到真实的黑洞,黑洞神秘的面纱终于被揭开。  相似文献   

19.
博览     
第一,在宇宙里,地球之外还有没有生命存在?1897年,全世界69位科学家联合呼吁,对外星球智慧生物进行全球性探索。 第二,黑洞天体是什么?美国和加拿大的科学家认为银河系有一个所谓的“黑洞”,质量是太阳的8—12倍。它到底是不是“黑洞”这一直是个谜。 第三,对引力辐射的探测。1916年爱因斯坦从理论上证明引力是一种波动过程,称作“引力波”。197年科学家间接证实确实存在引力波。但是,直接探测  相似文献   

20.
新学期开始了,我满载着喜悦去上学。第一节课是我最喜欢的数学课,正盼着数学老师的到来呢。李老师走进教室,开始上课了。他说:“同学们,你们听说过黑洞吗?通俗一点讲,黑洞就是只能进去不能出来的天体,它的密度大得惊人。”我挠了挠头,低声嘟囔着:“这是数学课,还是自然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