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化合价与性质的对应规律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只具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态时只具有还原性,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既可以显示氧化性,又可以显示还原性.例1铁元素有+3、+2、0三种常见价态.试判断它们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相似文献   

2.
一、重要核心规律规律之一:性质规律1.某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则该元素只具有氧化性。2.某元素处于最低价态时,则该元素只具有还原性。3.某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则该元素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4.金属单质只具有还原性,非金属单质多数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少数只具有氧化性。5.含同种元素相邻价态的两物质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规律之二:强弱规律在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各物质(微粒)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分别为: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规律之三:价态变化规律1.中间变两头——歧化反应。例如,3Cl02+6KOH5KC-l1+KC+l5O3+3H2O。2.两头变中间——归中反应(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之间的反应)。例如,H2S+6O4(浓)+H2S-2S+4O2↑+S0↓+2H2O、6HCl-1+KCl+5O3KCl+3Cl02↑+3H2O。说明当氧化剂为强氧化剂或者氧化剂过量时,还原剂可转化成比其邻位价态更高的产物(不可出现交叉现象);反之亦然。规律之四:次序规律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一种氧化剂(或还原剂)与多种还原剂(或氧化剂)相遇时,还原剂(或氧化剂)总是依据还原性(或氧化性)强弱顺序先后被氧化...  相似文献   

3.
一、化合价与性质的对应规律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只具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态时只具有还原性,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例如铁元素有 3、 2、0三种价态,则 3价铁(Fe3 )只有氧化性.0价铁(单质)只有还原性, 2价铁(Fe2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相似文献   

4.
一.化合价与性质的对应规律 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只具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态时只具有还原性,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既可以显示氧化性,又可以显示还原性.  相似文献   

5.
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本文着重介绍氧化还原反应的一些基本规律及其应用,供读者参考. 一、表现性质规律当元素具有可变化合价,一般化合价处于最高价态时只具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态时只具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时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利用此规律可判断物质氧化性及还原性的有无,而不能判断物质氧化性及还原性的强弱.  相似文献   

6.
1.表现性质规律 当元素具有可变化合价时,一般处于最高价态时只具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态时只具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时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相似文献   

7.
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内容.本文着重介绍氧化还原反应的一些基本规律及其应用,供同学们参考. 一、表现性质规律当元素具有可变化合价,一般化合价处于最高价态时只具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态时只具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时既具有氧化性又  相似文献   

8.
一般说来,氧化剂含有较高价态的元素,还原剂含有较低价态的元素.变价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只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态时只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时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主要体现一种性质.若物质含有多种元素,其性质则是这些元素性质的综合体现.这一规律主要应用于判断元素、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有无.  相似文献   

9.
物质中元素具有最高价,该元素只有氧化性;物质中元素具有最低价,该元素只有还原性;物质中元素具有中间价,该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对于同一种元素,价态越高,其氧化性就越强;价态越低,其还原性就越强.  相似文献   

10.
三、抓好三个判断:1.某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元素化合价有改变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2,氧化性、还原性相对强弱的判断:判断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相对强弱,大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①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判断a.同周期:从左至右,元素(单质)的还原性减弱,氧化性增强;  相似文献   

11.
1同种元素不同价态氧化性与还原性强弱的判断通常情况下,同一种元素氧化性能是从低价态到高价态,不断加强的,而还还原性则是不断降低的。同一元素从从高价态到低价态,还原性是加强,而氧化性是不断降低的。比如说:NO2氧化性强于NO,而Fe的还原性比Fe2+的强。  相似文献   

12.
“卤素”是无机化学元素部分的第一章,学好这一章,对下面各章的学习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就对这一章的学习谈几点看法。一、利用所学知识,总结归纳卤素及其化合物的氧化还原性时,要注意氧化还原性的一般规律。氧化还原性是卤素及其化合物的一个重要性质。从卤素各氧化态组成电对的电极电势看,都为正值,尤其是在酸性溶液中,大多数电对的电势都具有较大的正值,因此有较强的氧化能力。其氧化性的强弱规律可通过标准电势(?)°值的大小并按卤素单质、含氧酸等类别进行比较得出。在此归纳的同时,还要注意其氧化还原性的一般规律:其高氧化态具有氧化性,低氧化态具有还原性,中间氧化态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相似文献   

13.
物质的氧化性是指得电子的性质(或能力);还原性是指失去电子的性质(或能力)。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主要可从元素的价态,金属活泼性等这些方面来判断。  相似文献   

14.
正一、在分散系判断中的应用溶液、胶体和浊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借助数轴可以直观地表达。如图1所示:二、在溶液酸碱性及pH判断中的应用在25℃的水溶液中,pH7,溶液呈酸性,pH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强;pH=7,溶液呈中性;pH7,溶液呈碱性,pH越大,溶液的碱性越强。强酸与强碱溶液在加水稀释的过程中,稀释强酸pH增大,稀释强碱pH减小,但最大的限度是接近于7。这些知识用数轴可准确、清晰、直观地描述出来,这样有助于我们理解掌握。如图2所示:三、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应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处于最高价态的元素只具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态的元素只具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的元素,既可能表现氧化性,也可能表现还原性。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同种元素的相邻价态之间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同种元素不同价态若能发生氧化还图1图2  相似文献   

15.
1.同种元素的不同价态氧化性与还原性强弱的判断。一般来说,同一种元素从低价态到高价态氧化性(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还原性逐渐减弱,从高价态到低价态的氧化性逐渐减弱,还原性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6.
1)没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辨析 错 .因化合物之间也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如CO CuO △ Cu CO2 .2 )失电子难的原子 ,获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很强 .辨析 错 .失电子难的原子可能获得电子的能力也很难 ,如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3 )含有最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辨析 错 .例如在HClO4 中的Cl为 7价 (最高价态 ) ,在HClO中Cl为 1价 ,而实际上 ,HClO4 的氧化性没有HClO的强 .4)阳离子只有氧化性 ,阴离子只有还原性 .辨析 不一定 .如阳离子Fe2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且以还原性为主 ;阴离子Mn…  相似文献   

17.
一、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剂得到电子,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具有氧化性,发生了还原反应,本身被还原或还原产物。 还原剂失去电子,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具有还原性,发生了氧化反应,本身被氧化是氧化产物。  相似文献   

18.
蒋良 《考试》2003,(11):41-42
氧化还原反应是中学化学的主干知识和重点知识之一,高考试卷中年年都有氧化还原反应的试题。现将近五年高考中的这类题小结如下。一、判断反应中的氧化剂或还原剂解题依据: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氧化剂具有氧化性,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相似文献   

19.
一、重视基础知识形成知识网络1.铁及铁的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2.Fe2+和Fe3+的性质Fe2+具有还原性和氧化性,主要表现还原性,Fe3+具有较强的氧化性;Fe3+是典型的弱碱阳离子,与HCO3、AlO2等离子在溶液中发生双水解反应. 亚铁盐溶液、铁盐溶液的保存方法:亚铁盐溶液——加入少量铁屑以防止Fe2+被氧化,滴入少量相应的酸以抑制Fe2+的水解;铁盐溶液——  相似文献   

20.
《新高考》2009,(10):30-30
1.A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都是阳离子,例如MnO4^-、AlO2^-等离子,故A正确。含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例如NaCl,故B错误。无论阳、阴离子,只要其中的元素处于中间价态,则其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例如Fe^2+,故C错误。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与得失电子的数目无关,而与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