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杰 《教育文汇》2008,(8):40-40
早就听说贾志敏老师的课上得精彩。最近聆听了他的《我不怕鬼》一课,果真不同凡响。我在敬佩贾老师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的同时,更对他花样迭出、妙招不断的课堂“激励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反思当前课堂教学激励方法运用的现状,贾氏“课堂推进法”无疑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榜样与示范,带给我们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2.
在江、浙、沪特级教师观摩会上,我有幸聆听了贾志敏老师的精彩课堂《我不怕鬼》,敬佩于贾老师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的同时,对于他花样迭出、妙招不断的课堂"激励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反思当前课堂教学激励方法运用的现状,贾氏"课堂推进法"无疑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榜样与示范,带给我们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3.
在杭州举行的"千课万人"全国小学数学生本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中,于萍老师执教了"问题的解决"一课.于老师从一道练习题入手,在探究情境、探究过程、探究反馈时进行了有效引导,生成了精彩的课堂教学,实现了有限课堂空间的无限"升值".  相似文献   

4.
前不久,我聆听了特级教师华应龙执教的"圆的认识"一课,深深地为华老师精湛的教学艺术、"大气"的教学设计所折服.尤其是华老师创设的"小明寻宝"的教学情境,它简洁、深刻、清晰、流畅,成就了精彩课堂.  相似文献   

5.
[案例] 课堂教学是一个由老师、学生、教材、教法、设施、环境等众多复杂的因素构成的"生态系统".为了保持课堂这个"生态系统"的平衡,我们必须研究课堂诸因素的相互关系,力求优化组合,和谐发展,强化诸因素之间的"互补"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笔者有幸聆听了江苏省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上的<翠鸟>一课,颇受启发.  相似文献   

6.
自从学校开展"快乐课堂ABC--星卡激励"课堂教学改革以来,笔者一直在努力探索,想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思路与方法.新学期开始,为上好第一节导言课,准备了不少道具以吸引学生,同时决定自第一节课开始,借助"星卡激励",实行新的课堂评价方式,即根据班级的座次分成八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堂规范与课堂参与程度的评比,表现好的小组可获得一颗红星,一个阶段下来,根据红星的数量来对各组表现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7.
有幸两次现场聆听华应龙老师执教"圆的认识"一课,为华老师创新的设计,灵动、大气的课堂所震撼!听华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一种激励,可谓百听不厌,感触良多.  相似文献   

8.
第一次知道孔繁刚老师还是在读书时,那年教育实习,孔老师的录像课《1794-1814年的法国》是我们教学技能学习的重要内容.这节课围绕拿破仑,向学生充分展示了这位叱咤风云的人物,他是"马背上的罗伯斯庇尔",扫荡了几乎整个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孔老师"富有激情、长于思辨"的教学风格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没想到的是,第二天,孔老师本人又出现在了我们的课堂上,充满激情富有哲理的讲课,更让即将开始实习的我们赞叹不已.那时的孔老师,在我心目中是一位满腹经纶、德高望重的名师,可望而不可及.  相似文献   

9.
<正>特别喜欢听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的课,因为他的语文课"简约而深刻,扎实而灵动,朴素又充满智慧"。他的课堂教学语言更是值得细细咀嚼和学习。利用假期,我找出薛老师在"现代与经典"观摩活动中执教的《匆匆》和在我校举行的特级教师展示课中执教的《埃及的金字塔》录像课,又认真学习了一遍。从无意到有意,我发现有一个词语在他的课堂语言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写(画)下来"。  相似文献   

10.
我听到了华应龙老师讲"圆的认识"一课,他的课前准备"借像皮"一环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1.
<正>"听黄爱华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做黄爱华老师的学生是一种幸福"。这是在没有亲眼目睹过黄老师、没有亲耳闻过黄老师的课之前,所听到的众人对黄老师的"同声合唱"。他呈现在课堂教学中的设计之精妙、语言之精辟、指导之精巧,自不用多言,尤其他的课堂时时彰显的人文关怀不得不让人认为"做黄爱华老师的学生是一种幸福"。然而看我们的身边,看我们的课堂,又有多少人文关怀在无声地流失。新课程呼唤的新课堂应该是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我们  相似文献   

12.
成功的结课对教学起着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作用,语文课堂结课在教学中的意义不容忽视.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的课堂教学常常带给我们很多启示,而薛老师对结课艺术更是深有研究,他的结课匠心独运、充满智慧,细细咀嚼,令人回味无穷.现从薛老师的教学中撷取几例,由他的结课艺术谈一谈我的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13.
笔者曾有幸观摩了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送别组诗"的教学,感受到了孙老师的课堂教学艺术和"情智教育"的无穷魅力.他的课如行云流水的草书,看似自由泼洒,实则章法严密,法全在"无法"之中.国画大师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只有透过"形"的表层把握"神"的内核,才能进入"学"的境界.下面试对他的古诗教学艺术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4.
感谢<小学教学>编辑部的领导与编辑们给我机会,使我能有幸听到特级教师郑桂元"观察的范围"这一课.听郑老师讲课是一个享受的过程,享受着郑老师引领学生展开数学思维活动的美丽,享受着学生在探索道路上演奏出的那种跌宕起伏的旋律.这些享受都源于郑老师的精心设计与恰当引导.郑老师的课在以下三个方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5.
<正>我们总是期盼课堂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我们也一直追寻能令人赏心悦目的唯美课堂。张婷婷老师执教的"做负责任的人"就是这样的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回忆。深入剖析其中美的因子,发现有一些非常规因素,有一些我们平常课堂没见过的致美策略,让人耳目一新。一、历史与现实相织,打造思想之美思想性是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基本要求,课堂教学需要教师有自己的设计思想和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通常情况下,道德与法治课堂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逻辑展开,但张老师的课堂打破了常规逻辑,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带来了课堂教学的深刻变化.在课堂教学新旧交替变化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许多老师还抱着传统的、常规的东西不放。注重形式不求实效,手拿新教材、沿用旧教法的现象还存在于我们的一些课堂。前不久.在我校“同课异构”教学研究活动中,三位教师执教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暴露出的共性问题.引发了我对当前课堂教学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节在一所普通小学常规调研时听的课. 这节课是学习<我送老师一朵花>,应该是一节很欢快的课.然而,从课的第二环节开始,我心情激动、沉重并莫名其妙地紧张起来.因为在这一环节,教师让学生交流、体会老师的辛劳时,我看到课堂里的学生对老师的"情感引发"无动于衷……  相似文献   

18.
<正>和王来田老师相识是在北京师范大学朱小蔓教授主持的"教师情感表达与师生关系构建"的项目活动中。王老师所在的学校是项目的种子校,我作为项目具体执行人需要定期去学校和老师们一起开展活动。一开始,王老师并没有参加项目。几个月后,他跟我说:"我观察了你们的项目,发现挺有意思的。"我非常欢迎王老师的加入,之后他就积极地参与项目的各项活动,包括上公开课、参与课堂研讨、参与课堂指南的课例编写等。在感受过他的课堂教学后,我发现王来田老师所倡导的"玩"着学数学不是简单形式上的玩,而是包含非常丰富的思想性,既体现了他对情  相似文献   

19.
2016年12月,我有幸聆听了南通如皋高级中学苏明亮老师执教的"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一课.鲜活的课堂话题、新颖的活动设计、幽默的教学选材、亲和的教学语言、安全的课堂氛围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20.
王凯 《江西教育》2003,(16):30-30
前几天,我开了一节公开课,听课老师对我的课总体上是满意的,然而,对于课堂上学生提出的疑问较多(也就是课堂上的“插嘴”现象),我采取的教学方法是在课堂上由别的同学或我亲自回答。对此,听课同行有了分歧。有的老师认为,课堂讲课的45分钟不是解决学生疑问的时间,如果一一加以解决,势必会影响本课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的老师认为,这有什么不可以,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而且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那么,课堂上到底是专门着眼于教学目标的达成,还是教给学生以问题意识和解决策略呢?笔者认为,我们应该选择后者。有专家早就指出,教育不只是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