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本研究通过问卷对梅州市354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了解中小学教师对教育惩罚的看法、态度和心理感受。结果表明:梅州市中小学教师在心理上不倾向使用教育惩罚,但认为教育惩罚基本有用;使用教育惩罚前后情感体验深刻,情绪反应强烈;引起教育惩罚的主要原因是认为学生“太调皮”,但使用教育惩罚多是出于“爱生”的动机;使用教育惩罚的手段不够科学,令学生比较反感。  相似文献   

2.
从古至今,对于教育惩罚的争论一直在持续.当前,一些教师不敢运用教育惩罚,而另一些教师不当运用惩罚造成的恶性事件也时有发生.从哲学、心理学和人性论三种视角探讨了教育惩罚的理论依据,分析了教育惩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师道尊严的误用;学生、家长对教师不当惩罚的默许和纵容;因惩罚相关规定不明确,教师不敢惩罚.提出解决当前教育惩罚问题的策略:尽快出台教育惩罚相关法规,包括明确教师拥有教育惩戒权,清晰界定合理惩罚、体罚及变相体罚的标准,增加对教师无故忽视或放任学生不良品行的行为进行处分的条例;加强师德教育;由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制定班级规范和惩罚制度等.  相似文献   

3.
尽管饱受争议,惩罚作为一种对被惩戒者违反纪律和规范行为的教育训诫手段仍被广泛运用于学校教育中。惩罚的心理学依据主要源自行为主义,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学习实验研究和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经典实验研究是支持惩罚合理性的心理学基础。惩罚时应遵循保留原则、及时性原则、正当性原则和最低伤害原则。应避免和防止无效和不当惩罚。最后提出了关于教师实施有效惩罚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如何看待作为教育和教学手段之一的教师惩罚行为?从心理学学说和大量相关研究入手,论述关于教师惩罚行为的理论观点和实证研究结果,揭示惩罚对学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惩罚是为了抑制人的不良行为,达到教育人的目的。在中小学教育中,教师常常使用惩罚对有过失的学生进行教育。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惩罚是负强化,是一种消极的激励因素。 惩罚得当,可以使学生吸取教训,改正错误,推动自己不断前进,惩罚不当,则会使学生产生对立情绪,削弱甚至导致相反的教育效果。因此,熟悉和掌握惩罚的心理学原则,对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都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惩罚是教育中争议较多的一个课题。从国内外的教育心理学著作来看,惩罚心理主要包括:自我管理的教学、课堂管理、课堂纪律、学习和训练、动机、品德不良的矫正、学生行为指导、行为疗法、经典性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等。它大致被包含于学习心理学和德育心理学中。  相似文献   

7.
学校心理学从业人员是伴随着学校心理学而产生的一个新兴的教师群体,是学校心理教育的骨千力量,为充分发挥其人才优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对心理教师的角色进行准确定位。总体上看,学校心理学从业人员应该定位为学校心理保健知识的宣讲者;学生的朋友;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者、疏导者和咨询者。  相似文献   

8.
惩罚教育是洛克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他在《教育漫话》中对惩罚教育进行了相关的阐述。从心理学的角度诠释洛克对惩罚教育的态度及惩罚教育的方法,挖掘其中所蕴涵的心理学思想,对现今学校的品德教育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9.
对儿童实施奖惩的心理学原理与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奖励与惩罚问题的探讨,源于心理学界对强化理论的研究。长期以来,奖惩问题已被心理学界、教育界和管理学界作为研究的热门话题。借鉴这些研究成果,提出对儿童实施奖励与惩罚的心理学原理与策略。以期对教育者提高其教育水平提供帮助,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洛克惩罚教育的心理学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惩罚教育是洛克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他在《教育漫话》中对惩罚教育进行了相关的阐述。从心理学的角度诠释洛克对惩罚教育的态度及惩罚教育的方法,挖掘其中所蕴涵的心理学思想,对现今学校的品德教育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