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年来,越来越多中国高校借鉴美国大学终身教职制度开展长聘教职制度改革,已经成为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的重要趋势。美国大学终身教职制度的逻辑起点是以职业安全保障大学教师的学术自由,其制度设计契合高校作为学术创新型组织对于教师激励的内在要求,为吸引、遴选和激励优秀人才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该制度有其内在局限性及其适用范围,面对社会各界批评与质疑,美国高校开始采取多种举措对该制度进行改革完善。中国高校应准确把握终身教职制度内在逻辑,客观认识其制度优势和内在局限,从中国高校发展和改革现实出发,合理借鉴其制度内核,突破教师聘任制度改革难点,逐步建立与中国高校发展实际相适应的教师聘任制度。  相似文献   

2.
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的几个关键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前我国教学科研型大学尚处于教师聘任改革的始行阶段,开始由评聘制向岗位聘任制转轨,逐步建立“突出岗位、严格考核、按绩聘任”的教师聘任新机制,但在许多方面还不成熟、不完善。笔者以江苏科技大学聘任制为实证,将国外高校教师聘任制与目前我国正在实施的教师聘任制进行对比分析,着重研究岗位聘任中的岗位设置、聘任标准及程序、业绩考核、薪酬激励设计四个重要环节,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教学科研型大学教师岗位聘任制度。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校教师职务管理制度的历史沿革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职务管理制度是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问题。建国以来,我国高校教师职务管理制度经历了专业技术职务任命制、专业技术职务评定制、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以及专业技术职务岗位管理制四个阶段,高校教师管理初步实现了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按需设岗、按岗聘任、聘约管理”为主要特点的专业技术职务岗位管理制度正逐步成为我国高校基本的用人制度。但现行的高校教师职务管理制度仍有待进一步改革完善,包括:探索多元化的高校教师岗位聘任制度;不断完善高校教师岗位聘任的考核评价体系;逐步建立与教师岗位聘任相配套的社会保障体系等。  相似文献   

4.
逐步实行教师聘任制已经列入我国的《教师法》,然而要真正落实这项制度,我国应该且必须改革相应的人事聘任制度。为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改革应从教师聘任合同出发,从而保证教师聘任制度的实施。通过比较美国密歇根州与上海市的教师聘任合同,笔者认为美国密歇根州与上海市教师聘任合同在下列方面具有显著差异。一、内容方面上海市的教师聘任合同共有8条,没有附录;而美国密歇根州教师聘任合同共有24条,且有7份附录作为补充说明。上海市的教师聘任合同内容包括:1.合同期限;2.工作岗位;3.工作条件和劳动保护;4.工作报酬…  相似文献   

5.
蔡永红  毕妍 《教育研究》2012,(4):145-148
美国教师聘任管理权力架构清楚、权责分明,立法管理教师聘任环节程序规范、决策审慎,"集权式"和"市场式"相结合的教师资格标准保障新进教师的质量,聘任的双重合同有效保障了教师的合法权益,教师职级制度体现了专业能力与岗位、薪酬的对应,这些举措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借鉴美国经验,我国教师管理改革应明确各级政府、学校和教师在聘任管理中的权利、责任与义务,改革并完善相关法律规定,建立按照学校和学科分类、非终身、开放式的职业资格认定制度,建立基于标准的晋升考试与考核评价制度,建立教师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6.
学校实行岗位聘任制度是我国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通过竞聘上岗,教师有了危机感,也有了积极进取的压力和动力,教师的岗位意识、竞争意识普遍得到加强,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大家的工作积极性。然而岗位聘任制度改革同任何一项新的改革措施一样,需要有一个逐步稳定和完善的过程,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中小学教师岗位聘任制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是行为短期化问题。一、行为短期化问题的存在形式学校岗位聘任制度改革中的行为短期化,主要是指组织实施岗位聘任制度的管理者及作为岗位聘任对象的教师,偏重眼…  相似文献   

7.
“大学教师终身教职”是美国高等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美国当前大学教师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中围绕“大学教师终身教职”存废之争的讨论可以发现,终身教职已经成为美国大学教师学术自由权利体系中的重要话语。该制度所保障的学术自由权利是否受到损害,已经成为检验包括“大学教师终身聘任后评审制”在内的教师聘任政策改革得失成败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中国教师》2001,(3):13-16,32
实行岗位聘任制度是近年来我国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中,力度最大的一项改革举措和制度创新。我校在启动这次岗聘任工作时,首先明确了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就是要抓住有利时机,以教师岗聘任为重点,坚决而审慎对地我校的人事制度进行改革。为此,我校积极进行调查研究,学习借鉴史弟院校在这项改革中的有益经验。并适当地吸收我们以往实行的业绩量化考核制度的成果,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我构岗位聘任的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9.
张媛 《文教资料》2010,(20):189-190
随着社会的发展,改革学校内部人事制度,打破计划体制赋予的教师职务终身制,逐步建立评聘分离、择优聘任上岗的教师岗位聘任制度成为现阶段高等学校教师岗位设置制度建设的热点。本文就岗位设置的定义、岗位设置的制度及一般程序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0.
高等学校必须把人才强国战略与人才强校战略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关键岗位制度的建立是以“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同管理”为基础的,是教师聘任制度改革关键的一步,同时也反映了高校学科发展、教学科研任务的需求和走向。  相似文献   

11.
6月27日,记者从刚闭幕的全国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座谈会上获悉,以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全面实行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制度、完善以岗位设置管理为基础的聘任制度、大力推进城乡教师交流制度、建立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是“十一五”时期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内容。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12.
整合行动     
在校长聘任、英语教师培训、教育署成立等几大改革举措出台之后,浦东新区又将改革焦点投向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4月4日,“浦东新区教育信息专网”焕然一新。点击“浦东学校”板块,校长们发现按  相似文献   

13.
益广  水易 《教书育人》2000,(9):14-15
1999年9月14-16日教育部在上海召开了“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和校长培训工作会议”,会上陈至立部长强调指出“要依法建立教师基本制度,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严格掌握教师资格标准,把住教师队伍入口关;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积极实施教师聘任合同制”。会议透露了以下信息──“五年内对1000万中小学教师进行全员培训”,中央投入1.3亿元实施“跨世纪园丁工程”,可见教师资格制度是被当作跨世纪师资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推向全国的,它必将对我国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教师资格制度的推…  相似文献   

14.
中小学教师聘任制中的教师缺位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学校教育领域的改革,对教师冲击最大的莫过于以教师聘任制为核心的人事制度改革。早在1993年颁布的《教师法》第十七条就已明确了“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逐步实行教师聘任制。教师的聘任应当遵循双方地位平等的原则,由学校和教师签订聘任合同。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实施教师聘任制的步骤、办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规定”。但到底如何实施聘任制,其实施的具体步骤、办法.在《教师法》颁布10年后的今天,  相似文献   

15.
美国中小学师资认证与聘任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改革后美国中小学师资认证与聘任制度中师资认证、聘任条件、聘约、聘期四项议题的设计与相关法律规定加以分析说明,以深入了解美国教师体制,为我国的教师制度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中国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中出现了忽视教师利益的问题。教师利益可以分为教师个体的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以及教师群体的学术利益。与美国大学教师聘任的比较发现,中国高校学术评议机构泛行政化导致了学术利益表达不畅通;行政权力过大,损害和压制了学术利益;教师个体的权利和利益得不到制度的支持。实施聘任制的关键是:改革学术评议机构,限制行政权力,增强学术权力,促进教师聘任程序的民主性和公开性。  相似文献   

17.
一、我国中小学教师聘任制度的实施现状与问题 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问题是当前教育改革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难题。有关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研究集中在中小学教师聘任制度研究和教师资源流动方向的调节两个方面。前者主要包括教师聘任制的必要性论述,制度与经验介绍,教师聘任主体、教师资格、教师聘任合同、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北京大学以国家政策为基础,规范学校教师职务聘任;建立岗位管理制度,在教师职务聘任中逐步体现岗位的要求;深化岗位管理,逐步完善教师职务岗位聘任制度的做法。  相似文献   

19.
遂步实行教师聘任制已经列入我国的《教师法》,然而要真正落实这项制度,我国应该且必须改革相应的人事聘任制度。为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改革应从教师聘任合同出发,从而保证教师聘任制度的实施。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已在各地展开,各地正在积极探索促进教师合理流动的有效机制,在教师、校长聘任制度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完善聘任形式、激励教师不断进取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虽然新课程倡导建立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教师评价制度,但是,目前评价基础教育办得优劣的标准主要看升学率、重点学校的录取率。学校不得不顺应地方政府“唯升学率为上”的意志,学生的考试成绩、升学率便成了衡量教师是否“下课”的主要依据,分数就成为控制教师工作的“可怕的魔杖”。于是,领导就变成了监工,教师和学生成了管教的对象。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