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磁性微球因其潜在的生物医学应用价值成为纳米材料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磁性微球的制备过程及制备方法,重点介绍了磁性微球制备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磁性微球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微球是一种具有发展潜力的药物载体。本文简要介绍了微球制剂制备过程中涉及到的材料和方法,主要探讨了微球制剂在各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微球制剂在制备中遇到的问题,为进一步开发微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王犇  潘高峰  杨莹  黄科林 《大众科技》2013,(12):100-101,87
文章从纤维素的应用价值出发,分别介绍了纤维素微球和的纤维素磁性高分子微球的特点及应用范围,详细综述了纤维素及纤维素磁性微球的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纤维素微球的制备方法,介绍了纤维素微球在色谱分离、生物、医学、环保、材料等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阐述了淀粉微球制备方法、应用、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并对淀粉微球的应用研究领域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头孢曲松钠壳聚糖微球制备工艺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讯钇-90微球,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核素。目前,仅有国外两家企业成功研制钇-90微球并实现商业化,我国尚无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上市钇-90微球产品。在四川省重大科技专项支持下,中物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联合企业开展协同攻关,突破了冷微球制备、堆内辐照及质控工艺、  相似文献   

8.
李春艳 《科技风》2013,(5):7-8,21
本文以中温煤沥青为原料,通过热缩聚法与悬浮法相结合制备中间相碳微球。本文分别探讨了在360℃与380℃下恒温3~5h制备中间相碳微球。采用偏光显微镜对中间相碳微球进行结构分析,采用SEM对中间相碳微球进行形貌分析,采用TGA对所制备的中间相碳微球进行热行为分析。结果表明,提高热聚合温度和延长保温时间使得MCMB的粒径变小,球径分布变宽,球体表面更加光滑,制备的中间相碳微球形貌更好。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东北大学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372020)和国家“863“高技术项目(2003AA305620)的资助,对碳化硼及其复合材料的无压烧结工艺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目前已经掌握了B4C、B4C/TiB2、B4C/ZrB2等材料的制备工艺,使无压烧结碳化硼陶瓷的体积密度达到了2.47g/cm3,并开发出碳化硼陶瓷防弹板和陶瓷球等产品,产品的性能指标已接近或超过了热压产品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采用分散聚合法合成了微米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球,对影响粒径及其分布的各种因素,如单体、引发剂、稳定剂、分散介质以及反应温度等进行了考察,探讨了分散聚合法制备单分散大粒径微球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增加单体和引发剂浓度,微球的粒径增大,分散性变宽;增加稳定剂的量,微球的粒径减小,分散性变窄;此外分散介质的极性和反应温度的影响也很明显。通过合理调节各种影响因素可制备理想粒径和粒径分布的PMMA微球。  相似文献   

11.
功能陶瓷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其性能的优良与否取决于生产工艺,如何优化生产工艺已经是当代中国的热点问题。文章通过总结国内外磁性陶瓷的研究手段与进展,总结出一套新型的磁性陶瓷制备流程—MnZn铁氧体软磁陶瓷。各项流程均秉持着采取成本低廉,但能获得很好效果的优化工艺,改善了传统工艺中的不足,并注明了制备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对于近代磁性陶瓷的制备研究有一定作用,有待开发出更多磁性陶瓷的优良性能,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愈加广泛。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纳米球自组装技术,结合介质磁光材料,制备了三种磁光全介质结构,分别为介质纳米柱阵列、三角纳米点阵以及纳米孔阵列。在这些结构的制备过程中,逐渐摆脱了传统的微纳制造技术,如光刻、刻蚀等。制备方法快速、工艺过程简单、成本低。制备的磁光器件结构简单、加工容易、调控幅度较高,在光隔离器、磁光传感器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制备卡铂碳包铁纳米壳聚糖微球,摸索最佳制备方案,检测该微球的各项性状,并与卡铂纯铁纳米壳聚糖微球进行比较.方法以吸附药物的碳包铁纳米磁粉为磁性内核,壳聚糖为基质,卡铂为负载药物,采用反相微乳法制备卡铂碳包铁纳米壳聚糖微球.卡铂纯铁纳米壳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相似,不同的是以无吸附药物能力的纯铁纳米磁粉为磁性内核.检测和比较两种纳米药物微球的形态、粒径、磁响应性、载药量、包封率和体外释药.结果两种药物微球的球形圆整,平均粒径210nm±26nm,粒径分布150nm-300nm,磁响应性强.碳包铁纳米微球的载药量(11.15±1.03)%,纯铁纳米微球载药量(9.21±1.10)%.碳包铁纳米微球1d、2d、3d、4d的体外释药量分别为60%、74%、84%、92%;纯铁纳米微球1d、2d的释药量分别为81%、91%.结论通过活性碳吸附和物理包裹双重机制载药的卡铂碳包铁纳米壳聚糖微球不但载药量高,而且释药速度平稳.多重机制的有机结合是优化纳米微球性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微型包囊是近年药物制剂的新工艺、新技术,微球做为其代表性药物载体,较普通制剂有许多突出的优点,而正是这些特点弥补了蛋白质多肽类药物易发生活性损失的不足,为其开创了工业生产的新局面。目前,微球法已被广泛地应用于蛋白多肽类药物制剂的生产中,并最得了较好的应用成果。本文简要阐述了蛋白质多肽类药物的基础知识,介绍了蛋白多肽类药物微球制剂的特点与其制备技术,使读者对蛋白多肽类药物微球药物和其制剂技术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塑性加工在陶瓷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综述分析了不同塑性加工工艺对陶瓷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不同影响。对复合材料制备工艺领域起到总结现状和提供新思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概述了常见的陶瓷颗粒及其物理特性,着重综述了陶瓷颗粒增强镁合金材料的几种典型制备工艺,理论研究进展及其应用,简单介绍了陶瓷颗粒的分类以及选择,并对陶瓷颗粒增强镁合金材料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展望,并指出该类材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模板技术是制备介观尺度下具有多重结构材料的简单有效方法。本工作围绕纳米微球及其组装结构,一维纳米纤维及其组装结构而开展。其中重点关于核-壳结构凝胶微球的制备,并以此为模板制备包覆复合微球和中空微球,实现复合微球的形貌和特征尺寸的控制。通过化学改性对单分散聚苯乙烯胶体微粒进行处理,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单分散凝胶粒子。以核-壳结构凝胶粒子为模板,制备了二氧化钛包覆聚苯乙烯核壳结构的复合粒子及其中空的二氧化钛粒子。发现在无机前体的溶胶凝胶过程中,电场能诱导复合粒子表面形成贯穿的多孔结构。同样思路,制备了二氧化硅、导电聚苯胺及其复合的核-壳结构和相应的中空微球。对聚苯乙烯胶体晶进行化学改性,制备了核-壳结构的胶体晶凝胶。以此为模板,与第二种具有响应特性凝胶进行复合,得到了敏感特性的胶体晶凝胶。并研究了此复合凝胶的形态及外场响应特性。以多孔氧化铝膜为模板,制备一维结构及其阵列体系。通过调节孔的润湿性,调节一维结构的形态(纤维或中空结构)并可调节双组分核-壳结构纤维的内外相相反转。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1,(3):342-343
中科院化学所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研人员以乳液界面为模板.利用乳液界面的Janus性质诱导溶胶凝胶在其界面自组装制备了Janus中空球。Janus中空球作为容器能选择性地在空腔内装载物质,为中空微球在油水分离和可控释放等方面的应用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罗功铿 《中国科技纵横》2011,(8):133-133,117
在现代人类生活和生产中,陶瓷是、产品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陶瓷作为一种工业,它的生产过程包括原料的采掘,坯料的制备,成形干燥、烧结、装饰、拣选和包装等工艺生产环节,因此,应用到陶瓷工业的机械设备则可分为原料制备机械设备、成形机械设备、装饰机械和其他辅助机械设备四大类,本文将对其做细致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氯化镍为镍源、氨水为碱源及赖氨酸为结构导向剂,采用水热法制备出前驱体Ni(OH)2粉末,经过400℃煅烧得到分散均一直径约2.5μm的Ni O微球。使用XRD、SEM等检测手段对样品形貌进行了表征,通过循环伏安法和恒流充放电法对Ni O微球进行电化学性能的测试。在电流密度为5m A·cm-2时,比电容高达243.8F·g-1,说明以Ni O微球为活性物质制备的工作电极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