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文章从微博和公民新闻契合的视角着眼,分析微博对公民新闻发展的正面和负面的双重效应,探讨微博在公民新闻传播中的现实意义,以期营造良好的传播环境,推动公民新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张羽  侯逸君 《今传媒》2011,19(2):48-50
本文以新浪微博金庸"被去世"事件为例,探析微博公民新闻传播中的假新闻现象,并试图通过对微博的快速传播以及自我纠错能力、微博公民新闻传播中意见领袖(即微博认证用户)和传统媒体对公民新闻发布者的影响等方面的分析,来探索微博公民新闻传播中预防和制止假新闻传播的机制。  相似文献   

3.
牟雪 《新闻传播》2023,(16):134-136
在网络舆论的传播过程中,公民新闻目前已经成为了关键的舆论传播组成部分。公民新闻产生于非专业性的公众传播主体,其借助于网络信息化的渠道平台能够得以快速地广泛传播。从网络舆论的环境氛围角度来讲,现阶段的网络舆论环境不能够缺少公民新闻这股推动促进的力量。同时,公民新闻的舆论传播方式应当得到正确的引导,确保发挥出公民新闻对于净化网络舆论氛围的良好实践效果。因此,本文探讨了网络舆论环境中的公民新闻重要推动影响,合理给出完善与改进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美国公共新闻运动缘起的历史和社会因素可以从今天我国的媒介环境中找到相似之处,其理论和实践探索的经验与教训,可为我国方兴未艾的公民传播提供借鉴。本文在考察当年美国公共新闻实践的兴起缘由、实践范围、实践议题等基础上,相应地分析了我国网络拍客传播所面临的媒介环境和网络拍客传播的主体、内容、特点和优势等问题。结论是在中国当前的媒介环境下,网络拍客传播是践行公共新闻理念和促进传统媒体创新的有效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5.
吴飞  黄超 《当代传播》2012,(3):49-52
2011年英国骚乱作为一种政治、经济、种族等社会关系交织的复杂议题,其突发性、破坏性深刻影响了本土公民新闻网站的新闻生产节奏和结构。以"让每一位公民都能报道新闻"为创办宗旨的Blottr.com在反映此次骚乱的本土公民新闻网站中大放异彩,在传播技术、传播机制方面大有突破。它在表现形式上抓住"内容互动"这个重点,在生产模式上把握"移动终端"这个关键,并在实践策略方面以"新闻交易"为核心,形成了自己对类似社会骚乱等复杂议题的新闻生产特点。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及其传播科技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公民参与到新闻生产过程中."公民新闻"已经成为当下新闻传播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然而却对新闻伦理问题产生了威胁,在新闻专业主义和自由多元之间产生了较量.以里约奥运热点事件为例,从"公民记者"在里约奥运会中的表现,参与的新闻报道与传播的现状,出现的问题及其影响,论述了"公民记者"在重视新闻伦理的基础上,做好新闻生产与传播,从而促进新闻舆论环境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生态环境逐渐成为国际舆论场中的热点议题。环境政治的观点认为,自然环境同人类社会紧密联系,并且都受到政治力量的影响。文章以此为焦点,探究我国媒体在环境议题上的国家形象建构实践。研究以环境政治、环境传播和国家形象建构三个概念组成的分析框架为基础,基于对中国日报网“大象旅行团”报道案例的研究提出,中国日报网在新闻内容中涉及政治、自然、公民等多个主体,并且多主体在互动过程中形成了共容性利益;环境传播应继续推动个体化叙事与理性化叙事的深度融合,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8.
赵聪 《报刊之友》2013,(9):61-62
公民新闻与社会化媒体的融合在带来积极效应的同时,也正在滋生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网络暴力便是其中之一。社会化媒体环境下的公民新闻对网络暴力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与公民新闻强调信息的片面真实性相关,也与公民新闻传播主体的情绪化、非理性特点相关,同时也和互联网自身的传播环境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9.
普通民众利用现代传播技术自己评论、采集和发表新闻,这是近几年来国际国内新闻传播领域产生的新变化,这样一种传播现象叫做公民新闻。公民新闻强调公民在搜集、报道、分析和传播新闻和信息的过程中发挥主动作用,这种主动性带来的是突破传统的新闻自由。与20世纪的报纸、广播、电视媒体高度集中、一统天下相比,21世  相似文献   

10.
李风  师佳 《新闻世界》2012,(4):208-210
当今社会正处于风险高发期,关于风险议题报道的研究已成为新闻传播领域研究热点。本文旨在论述特定报道议题——风险议题报道中存在的娱乐化现象,同时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探讨媒介如何消除此类现象。  相似文献   

11.
网络传播对法制新闻报道影响的表现在:网络聚焦法制议题,使个别问题变成全局性问题;网络上的二级传播影响网民认知;网络极群化现象致使法制信息在特定网络群体中传播。因而,网络法制新闻报道面临新闻源可信度降低、泛娱乐化、侵害隐私权和干扰司法独立等问题的挑战。对此必须坚持新闻价值与法制价值的统一,以正面报道为主依据我国现行法律,严格保护公民隐私权不受侵害;坚守新闻职业伦理道德,不干扰司法独立。  相似文献   

12.
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具有更快的传播速度和更广的传播范围,这不仅让文学与新闻之间的互动更为频繁,而且也让文学与新闻之间的互动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现象,对二者之间的互动现象做出研究与探讨,对于推动文学与新闻传播的发展能够发挥出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对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传播进行了论述,并对新媒体环境下文学与新闻传播互动中的新现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新闻传播者、传播内容和受众都发生了变化,新闻专业主义也因此被消解,传媒机构的新闻生产权力被分化,虚假消息、传播内容碎片化、随意性与网络语言暴力现象频发。面对新时代、新挑战,可以从传播者、传播环境及内容等视角对新闻专业主义进行重构,加快媒介融合,专业新闻工作者参与自媒体传播的同时要加强公民媒介素养的引导,完善法律法规,强化行业自律,采用实名制保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  相似文献   

14.
自媒体时代,公民记者的兴起颠覆了原有新闻传播的生产方式,人人都可以参与到信息传播过程中,扮演新闻传播者的角色。本文从公民记者角度出发,在厘清现阶段公民记者的参与式传播行为特点的同时,审视公民新闻记者的发展现状与困境,探究公民记者良性发展的路径,为营造健康和谐的网络舆论环境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的出现和普及使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拥有“公民新闻”的传播和接收设备,并且拥有越来越强的民主意识和权利意识,这就使得这种以非专业新闻传播为主题的新闻传播模式崛起并盛行,并且使得任何人都可以成为记者,这种新闻模式已经在众多突发事件和重大事件的报道中爆发出巨大的能量,在新闻业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笔者从传播学的视角对公民新闻进行了解读:对公民新闻传播模式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也从“使用和满足”理论、“沉默的螺旋”假说、自媒体传播的信息环境和公民新闻的社会功能四个方面对公民新闻做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新闻界》2016,(14)
自1988年"公民新闻"在美国提出以来,随着媒介环境的改变,公民传播权力的激活,公民新闻的行为主体发生了变化,由记者改变为公民,其理论建构也由记者"公民意识"的觉醒调整为公民"记者意识"的强化,面对当下公民新闻的乱象与伦理拷问,公民新闻尤其需要提升公民的"记者素养"。在公民新闻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传播伦理的追问以及媒体追求社会担当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7.
Web2.0环境下网站的新闻传播与传统网站的新闻传播相比具有全新的特点.本文通过对Web2.0代表网站掘客和微博客的传播特性对比,更好地刻画了Web2.0网站新闻传播的特性,同时在此基础上引入了"公民新闻"的概念,并且结合"公民新闻"的理念,对Web2.0网站新闻传播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吴宁 《今传媒》2015,(2):18-19
公民新闻有着与传统新闻一脉相承的理论渊源,但因为公民新闻传播环境的不同,新传媒语境下,公民新闻的构成要素以及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又呈现出更为复杂的形态。本文从社会控制层面、新闻实践层面、信息效果层面等不同的视角出发,来解读公民新闻产生及传授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环境下,新闻传播中的新闻寻租现象屡见不鲜,如何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本文作者结合工作实践,对新闻寻租现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王莉 《新闻界》2013,(9):66-69
公民新闻的作用焦点在于媒体传播范式革变对社会发展的有益影响。而引入发展传播的理论视角,结合西方公民新闻发展的具体实况分析西方公民新闻事业的公民赋权性及存在合理性,令我们得以从宏观的关于公民新闻运动与社会、社团、个体发展的关系及其在民主体系中实际发生的普遍作用的角度,从公民新闻在西方意识形态过程中的意义来考察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