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跃新 《游泳》2006,(3):27-28,29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优秀耐力项目的选手在准备重大国际比赛时都采用高原训练。高原训练一直是运动员、教练员和体育科研人员争论的话题。事实上,人们提出了许多关于高原训练最有效方法的问题。为了尽可能地说明这些问题,美国奥委会和北亚利桑那大学联合主办了高原训练研讨会。出席这次研讨会的有目前世界上在高原训练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科学家和教练员,他们在与优秀运动员合作进行高原训练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优秀耐力项目的选手在准备重大国际比赛时都采用高原训练。高原训练一直是运动员、教练员和体育科研人员争论的话题。事实上,人们提出了许多关于高原训练最有效方法的问题。为了尽可能地说明这些问题,美国奥委会和北亚利桑那大学联合主办  相似文献   

3.
据报道,1994年欧洲田径教练员联合会,在保加利亚《贝尔梅肯》高原训练基地(海拔2050米)举办了高原训练问题讲习班,来自22个国家的教练员和专家参加了这一讲习班的研讨和学习。欧洲田径教练员联合会主席迪克(英国人)在开幕式上发表的讲话中指出,1997年世界田径锦标赛,将在海拔2240米的墨西哥举行,因此,田径运动员的高原训练问题在今天具有更为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20年来,高原训练在世界范围内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而恢复仍然是高原训练的难点这一,因此也受到了特别的关注。本文将国内外高原训练常用医学生物学的恢复手段、训练学恢复手段以及心里学的恢复手段作一综述,供上高原的教练员参考,也供各高原训练基地在建设高原训练疲劳恢复室时借鉴。  相似文献   

5.
4.3、高原训练 近年来有关高原训练的理论和效应、已经普遍受到国内外教练员和科研工作者的关注。目前已有很多成功的事例证明了,高原训练对于提高运动员的有氧耐力是一种理想的训练手段。例如:辽宁中长跑的马氏队员和上届奥运会金牌得主王魁的竞走队队员、她们均在奥运会,世界锦标赛及国内重大比赛之前进行了高原训练并在比赛中取得了惊人的好成绩。但是如何组织和安排高原训、怎样使运动员在预定的  相似文献   

6.
短跑运动员上高原训练在国内是很少有的,而且,短跑运动员上高原训练为许多教练员和运动训练的专家所置疑或予以否定,他们认为,只有耐力项目为达到提高运动员的血色素水平,在缺氧的情况下,发展有氧能力的目的才上高原,而短跑运动员上高原,非但不能提高短跑的速度,反而会严重影响短跑的成绩,因为在缺氧的情况下,会对短跑运动员的反应能力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7.
短跑运动员上高原训练在国内是很少有的,而且短跑运动员上高原训练为许多教练员和运动训练的专家所质疑或予以否定,他们认为,只有耐力项目为达到提高运动员的血色素水平,在缺氧的情况下,发展有氧能力的目的才上高原,而短跑运动员上高原  相似文献   

8.
多年来,“高原训练”被很多国家的教练员们重视,不少国家建立了专门的高原训练基地,我国也分别建立了“云南海埂高原训练基地”和“青海多巴高原训练基地”。  相似文献   

9.
游泳高原训练的一些监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原训练现在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成绩名列前茅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进行过高原训练,并由传统的耐力项目向其他项目扩展。训练基地遍布世界20多个国家(共62个),其中我国占13个。90年代后,世界每年都举办高原训练研讨会,这反映出高原训练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高原训练在训练方法上也有所创新,美国在1991年就提出了高住低练法。高原训练可分为三种,一是赛前高原训练,3-3周制或4-3制,是为比赛准备的。二是为了提高训练水平的高原训练,3-6周制或4-6制。三是赛后高原训练。一…  相似文献   

10.
一、加强教练员对本项目规律的研究和认识,力求在训练理念上创新田径管理中心将教练员的岗位培训工作做到实处,广开教练员岗位培训途径,利用备战集训的机会,加强教练员对本项目规律的研究和认识;进一步提高高原训练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体能训练的作用;进一步加强耐高温高湿训练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模拟高原训练法的基础与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原训练作为传统的耐力训练方法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年来,高原训练的实践经验和基础理论的研究得到了逐步完善,训练方法不断改进,发展出一系列新的训练手段及模拟训练方法。这些方法在沿袭高原训练基本思路的基础上,摒弃其存在的诸多弊端,有效利用其优势,为科学运动训练开辟了广阔的前景。采用文献法,综述了近年来模拟高原训练法的研究进展,希望能为教练员和运动员认识和合理利用这些训练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高原训练是指利用自然环境中空气内氧含量较少的高原地带进行系统训练的过程。其方法原来是长跑教练员根据赛事安排地点位于高原地带的情况而提出来的一段时期的高原训练。根据海拔高度相对分为三种类型的高原训练法,分别为亚高原训练:海拔在1600~2000m之间。  相似文献   

13.
自1968年十九届奥运会以来,高原训练对运动成绩所产生的影响,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近30年来,世界各国的运动生理学家、运动队队医及教练员对高原训练的各个方面都作了广泛的研究,许多国家都把高原训练作为马拉松、中长跑、足球、自行车及游泳等运动项目的赛前强化训练,并取得了较大的成效。然而,因高原的特殊地理、气候条件,运动员在高原训练中会出现一些特殊的身体反应,导致训练过程更加复杂化。通常、游泳运动员在高原训练中往往强度上不去,身体反应大及伤病现象多,训练量和强度难以掌握,稍不注意运动员就会出现过度疲劳。  相似文献   

14.
1999年11月9~13日,国际田联在北京田径发展中心举办了高水平的竞走研讨会。主讲人是来自意大利的莫雷里奥、达米拉诺,他曾是一位世界级优秀运动员,多次在世界大赛上获奖牌,现任国际田联竞走委员会主席。参加研讨会的学员分别来自中国、日本、韩国、蒙古、中国香港、中国台北等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国内著名教练员沙应正、邢富国、刘吁昶、张阜新等。 本次研讨会的主要内容是竞走的训练问题,达米拉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训练理论,对“年度周期划分”“训练过程的监控”“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组织”“高原训练”等方面进行了论…  相似文献   

15.
试论高原训练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系统实施高原训练足当前竞技体育高水平运动项目提高竞技能力妁重要途径之一。科学掌握高原训练法妁基本原理与应用方式足提高高原训练效益妁关键。详细讨论了高原训练法应用妁基本原理和分类、高原训练法妁主要功能和特点、高原训练法妁基本结构和要素、高原训练法的应用方式与要求等问题,旨在为教练员提供高原训练妁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自1968年夏季奥运会在海拔2 200 m的墨西哥城举行以来,世界各地的科研人员、教练员和运动员就被高原生活、高原训练所带来的效果深深吸引。最典型的就是,来自于东非大裂谷海拔2 200~2 700 m地区的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的优秀长跑运动员,在中长跑项目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如今,每年世界各地的大批运动员都会选择到高原地区训练,期望获得更好的运动成绩。那么,什么原因让高原训练如此特殊呢?本文参考以往的科学实验及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训练经验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邱俊强 《中华武术》2008,(10):17-19
自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后,高原训练开始逐渐流行。高原训练手段对于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水平,提高耐力,促进恢复均有一定的效果。竞走项目是以有氧耐力为主的运动项目,曾有多名竞走运动员采用高原训练手段在比赛中获得佳绩。如奥苏利万、弗朗西斯科、弗尔南德斯、迪克斯以及陈跃玲、王丽萍都曾采用高原训练手段,来提高竞技能力。此外,一些国家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优势,本身具有进行高原训练的有利条件,如墨西哥、美国、中国等,对于发展竞走项目有着独特的优势。如世界杯冠军黎则文、世界杯亚军虞朝鸿、墨西哥竞走运动员悉尼奥运会50公里铜牌运动员桑切斯均为世居高原的运动员。目前,高原训练手段已经成为竞走项目训练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很多国家开始使用模拟高原手段如低氧帐篷来获得高原训练效果。随着很多高原训练基地的先后建立,竞走项目的教练员、运动员以及科研工作者对高原训练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高原训练手段如同其他高科技手段一样,成为训练的有效辅助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8.
《体育科研》2005,26(1):93-93
澳大利亚游泳队在赛前、特别是奥运会前,一般会进行一段时间的高原训练.高原训练的地方多选择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斯普林斯训练基地,为期21天。随队训练的人员除教练员外,还配备了澳大利亚体育学院的运动生理学专家,他们的职责是记录运动员生理指标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由国家体育总局游泳运动管理中心举办的高原训练学习班于7月5日~9日在云南昆明海埂基地举行,来自全国10个省市的教练员、科研人员(广西、山西、广东、云南)、医生、干部共33人参加了这次学习班的学习。参加学习的教练员共带领94名运动员参加了高原训练。学习班聘请了原国家队总教练陈运鹏、原副总教练冯晓东、体科所高级研究员翁庆章、生理生化研究室主任冯连世四位专家,进行了5天36个小时的理论指导。他们分别从高原训练的分类、高原训练的方案设计、高原训练的注意事项和高原训练的营养恢复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和讲解…  相似文献   

20.
澳大利亚游泳队在赛前、特别是奥运会前,一般会进行一段时间的高原训练一高原训练的地方多选择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斯普林斯训练基地.为期21天:随队训练的人员除教练员外.还配备了澳大利亚体育学院的运动生理学专家,他们的职责是记录运动员生理指标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