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目前,广大农民习惯于熟饲料喂猪,生饲料喂猪没有被广泛采用。近年来,我进行了生饲料喂猪试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生饲料喂猪既节省燃料,又节省人工,还能节省饲料,猪生长速度快,经济效益高。现将此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饲料 精料以玉米、小麦麸皮、地瓜干为主;粗饲料以农作物秸秆为主;青饲料冬春季节以青干草和干菜为主,夏秋季节以青菜为主。  相似文献   

2.
试验选择长大杜三元杂交断奶仔猪20头,随机分成2组,每组10头,分别饲喂正元800猪用浓缩饲料和肥猪王738猪用高效补充精料,30天试验结果表明,肥猪王738饲料能明显提高试猪生产性能,增重速度提高,24.20%(P<0.05),料肉比下降128.21%,每kg增重的饲料成本降低22.11%。/  相似文献   

3.
养猪增重新技术一、添喂丙酸用丙酸作仔猪饲料中的香料,气味适合猪的口味,可诱引猪进食和增进食欲。丙酸还有防腐作用,可抑制饲料中微生物的繁殖及真菌毒素的产生。添加量按占总饲料量0.3%的比例与少量精料混合,再将混合饲料与全部饲料混合即可。二、添喂糖精在每...  相似文献   

4.
牛粪在农村随处可见,但用来喂猪却少为人知。其实,牛粪经过适当处理后也是猪的好饲料,下面介绍两种喂猪前的处理方法: 一、煮沸法。 将鲜牛粪加水搅匀,置于铁锅中,用旺火煮沸,除去泡沫即可。喂时每100公斤鲜牛粪加食盐250克,再与等量饲料混合后即可饲喂。如果  相似文献   

5.
常常听到“现在的肉没肉味”的说法。肉确实是肉,怎么就没有肉味呢?于是,有人说,原因是饲养生猪的方式在改变,饲料中多了“添加剂”,再不是传统的纯粮食饲养了。难怪人们觉得现在的肉没肉味。  相似文献   

6.
1.喂杂种一代猪。当地土种猪虽具有适应性强、耐粗饲等优点,但生长速度慢、饲料报酬低。用良种公猪(如杜洛克、汉普夏、长白猪等)配当地土种母猪所生的苗猪称杂交一代猪,其生活力强、生长速度快、饲养效果好。因此,要在养猪户普遍推广公猪良种化、母猪地方化、苗猪杂交一代化的“三化”技术。  相似文献   

7.
经济杂交猪,不择食,长得快,省饲料,好饲养,因此农户都喜欢挑选杂交苗猪养肥猪。由于杂交苗猪市场行情好,有的农户就买杂交公猪作种猪用,与本地母猪配种,结果所产后代失去杂交优势,许多成了小僵猪。经济杂交猪是以生产性能较低的地方母猪作母本,用国外优良品种的公猪作父本进行杂交所产生的后代,它具有生活力强、生长发育快、产肉多、耐粗饲、省饲料、适应力强等杂交优势,从而提高育肥效果和降低养猪成本。但如果再用杂交一代与本地母猪交配,所产生的后代生产性能就会降低。这是因为杂交猪是由两个具有一定遗传差异的品种杂交产…  相似文献   

8.
面对经济发展中如影随形的高消耗、高污染和资源环境约束问题,中国开始寻求经济增长模式的全面转变,走节约型社会发展道路。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相似文献   

9.
<正> 第五章要求学员了解日粮配合的原则、方法、配制饮料的种类与配料工艺,掌握家畜的饲养技术。重点要掌握日粮配合方法和饲养技术。 1. 对于任何一种禽畜的饲养都不可能每天都支配合饮料。实际只需按日粮的标准,一次即可配合出可饲喂一定时间的饲粮。总的配合原则是既要满足畜禽的营养需要,又要考虑饲养养成本。七条具体原则哪一条也不应忽视。 2.日粮配合方法,常用的主要是试差调整配合法和方块四角配合法(即按百分比配合法)两种。而这后一种方法,目前国内书上介绍的都是确定混合饲料后,再发为能量饮料与蛋白质饲料两部  相似文献   

10.
猪用饲料添加剂的正确使用王惠生猪用饲料添加剂是根据生猪对营养的需要,人为的添加到饲料中的微量物质。其目的是提高日粮营养价值和饲料利用率,促进生猪生长发育和防病治病。但是目前农村使用添加剂往往出现以下两种误解。①误认为添加剂用量越多越好,或者认为添加剂...  相似文献   

11.
《老年教育》2009,(4):64-64
1,损害孩子智力 加拿大研究人员分别用高脂肪和普通饲料来喂养2组一月龄的小鼠。当小鼠长到4个月时,再训练小鼠完成一项简单记忆任务后发现:“胖”鼠的表现远不如吃普通饲料的“瘦”鼠,后者学习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2.
在大学生猪倌龙波的养猪场里,对猪弹吉他唱歌,已是司空见惯。对牛弹琴不起作用,可对猪弹琴却能让猪少吃饲料多长肉,还能让猪“心情愉快”。猪快乐了自然就听话,猪听话了,一个人就可以饲养1000多头猪,而且还挺轻松。这是人们原来想都不敢想的。龙波的这种理念,颠覆了人们沿袭几千年的养猪模式。他成了当地养殖界的一个传奇人物。  相似文献   

13.
一个粮食收购部雇了一位勤快的老爷子看家护院,顺带饲养一些农村笨鸡雏和一头“瘦肉型”的小猪仔。老爷子从拌食、饮水、放风、卫生到防疫可谓是步步精心,可结果却差强人意:母鸡虽多,下蛋的却极少。而后,又相继发现有几只母鸡离奇死亡。老爷子伤心之余对母鸡进行解剖,才发现鸡全身长满了油,以致于蛋下不出来而死亡。到杀年猪的时候,大家更加目瞪口呆了,本来是纯种“瘦肉型”的猪却被养成了“肥肉型”的猪。  相似文献   

14.
我们学校养猪已经有好几年的历史了。自去年以来,我们又开展了猪品种选育的科学试验活动。这项试验活动不但充实了我校生产劳动的内容,而且初步为常州地区猪品种选育及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提供了一些资料。我们选择了本地猪“二花脸”和外来猪“约克夏”作杂交试验。武进焦溪“二花脸”,为本省优良猪种之一,集中产地在武进和江阴接界区,当地有繁殖能力的母猪平均每乡达二千头左右。广大农村之所以普遍喜养二花脸猪,是由于它具有以下优良特性:(1)早熟易肥,在中等饲养水平下,10—12月龄,平均体重可达65—70公的,肉质细致,肌肉与脂肪比例适中;(2)繁殖力强,三胎以上平均产仔数在13—15头;(3)母性强,善于哺仔,经过训练,不抢吃补饲仔猪的精料;(4)性情温驯,猪舍设备要求低,适于舍养积肥。但“二花脸”亦有  相似文献   

15.
采用单因子设计方法,用邵阳县宏达酵母饲料厂生产的酵母蛋白饲料代替代进口鱼粉,对生长肥育猪进行了饲喂效果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其日增重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饲料报酬分别为3.14和3.04,每kg增重饲料成分分别为2.96元和3.16元,按每头猪增重70~80kg计算,可增中收入14~16元,为饲料厂及养殖场开发利用蛋白质饲料资源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选用60头体质量为35.29±1.5 kg的育肥猪,随机分成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在日粮配方一致的基础上,对照组饲喂粉状料,试验Ⅰ组饲喂一次制粒颗粒料,试验Ⅱ组饲喂二次制粒颗粒料,研究饲料二次制粒对育肥猪生产性能和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二次制粒处理日粮的试验Ⅱ组平均日增质量比对照组提高3.7%,比试验Ⅰ组提高1.75%,差异显著(P0.05);料肉比比对照组降低11.48%,比试验Ⅰ组降低3.91%,差异显著(P0.05);发病率比对照组降低29.29%,比试验Ⅰ组降低8.89%,差异显著(P0.05);试验前期,各试验组白细胞数、红细胞数、淋巴细胞数及IgG的质量浓度差异均不显著,但试验后期的31 d、46 d和60 d,试验Ⅱ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由此可知采用二次制粒工艺处理配合饲料可以提高育肥猪的生长性能和免疫指标.  相似文献   

17.
张涛 《教育导刊》2001,(7):32-34
在当今一日千里的信息时代,信息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发展动力,教育工作对信息的需求同样如此。随着校园网络的日益发展以及Internet技术的普及,大量的信息群集都能通过Internet获得。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接触Internet已成为必然,但若要大动干戈,大量购置设备,消耗大量资金才能实现“触网”的话,将会令到管理望而却步,教育工作和学生“触网”的先机就难免会被搁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淮猪新品系与杜洛克猪杂交的生产性能,并分析IGF-1基因对猪生长性状的遗传效应。方法:通过ACEMA-64自动饲喂系统测定杜洛克猪、淮猪新品系、杜洛克猪×淮猪新品系的生长性状。另外,用PCR-RFLP方法对测定猪的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杜洛克猪、淮猪新品系×杜洛克猪的平均日增重和达100kg校正日龄都显著优于淮猪新品系(P0.05);淮猪新品系×杜洛克猪的饲料转化率显著低于淮猪新品系(P0.05),但也显著高于杜洛克猪(P0.05)。IGF-1基因PCR产物经Hha I酶切,杜洛克猪仅检测到BB型;淮猪新品系检测到AB和BB型;杜洛克猪×淮猪新品系检测到AA、AB和BB型。关联分析表明,三种基因型个体的平均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和达100kg校正日龄存在差别,但是差异都不显著(P0.05)。其中,淮猪新品系BB型个体的生长性状有优于AB型的趋势,杜洛克猪×淮猪新品系BB型个体有优于AB和AA型的趋势。结论:淮猪新品系与杜洛克猪杂交效果较好,但IGF基因作为改善猪生长性状的分子标记仍需进一步的验证。  相似文献   

19.
曾经参与克隆出小羊多利的英国PPL医疗公司4月11日宣布,该公司研究人员成功地培育出了5只转基因克隆猪。这是人类首次培育出转基因克隆猪,标志着异种器官移植研究又向前迈进了重要的一步。 公司发表的新闻公报说,5只小猪是使用经过基因改造的猪细胞克隆出来的,DNA里含有一个外源标志基因。这些外来基因来自水母,为水母体内的发光蛋白编码,但在小猪体内没有任何实际用处,只是被研究人员用来证明他们有能力克隆出基因改造过的动物。 虽然这5只转基因猪还不适合用于向人类提供移植用器官,但这项新成果进一步表明,利用转基因克隆猪大量 “生产”适用于移植手术的器官是有可能实现的。 猪易于繁殖,而且其器官在大小、功能上与人体器官较为接近,因此被视为替代器官的理想来源,但是人体会对猪器官产生强烈的排异反应。科学家发现,猪体内的一种“阿尔法1-3 GAL转移酶”基因是导致排异反应的重要原因。PPL公司的研究人员已经成功地对猪细胞进行改造,使该基因不发挥作用。他们正在尝试用这种转基因细胞培育出克隆猪。 PPL公司预计,使用转基因猪器官的移植手术有可能在4到5年之内就开始临床试验。 另据英国《卫报》11日报道,PPL公司目前正处于财政危机中,伦敦金融城的投资机构拒绝为该公司筹集建造药厂等所需的4500万英镑资金。此间分析家认为,PPL公司此时宣布成功培育出转基因克隆猪,可能是为了吸引投资者。  相似文献   

20.
延长室内蟾蜍的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蟾蜍(或青蛙)是不可缺少的实验材料,每学年购(提)回后,有时因某些原因常要放六、七天再使用。这样,这些猪徐就要在室内生活一段时间。在室内饲养的蟾蜍常喜欢许多只互相叠压在一起,时间一长,若再遇上高温、低气压的闷热天气,它们一时不能适应这种环境,六、七天后就所剩无几了。经过摸索,我用以下方法延长了室内错殊的寿命。1、给蟾蜍创造一个“憩息”的环境对蟾蜍来说,它们在室内长期得不到食物,因此,必须考虑如何增强蟾蜍对新了境的适应能力。可以给它们创造一个比较适宜的条件,让它们获得良好的“憩息”环境,以便进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